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展现双方在过去50年中的文化交流成果,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法国博物馆于2014年4月11日至6月15日联合主办"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为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呈现上一份特别的厚礼。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为展览所作贺辞中指出:"中国和法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两国人民在历史发展中各自创造的独具特色、充满魅力的文化,使两国人民始终相互吸引……中法两国博物馆展示着各自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世界文明的多彩风貌。加强中法博物馆交流在两国文化合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法国五家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6月13日下午,刘延东副总理来我馆参观"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特展"、"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和"中国梦·少年梦—纪念‘六一’国际儿童节人大附小师生美术作品展"。刘延东副总理在我馆会见了法国驻华大使白林,并一同观看"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特展",充分肯定了国家博物馆在中法文化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接着,刘延东副总理来到"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厅,欣赏17世纪罗马巴洛克艺术的魅力。之后,刘延东副总理特意  相似文献   

3.
正尊敬的法兰西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大使白林女士尊敬的法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会主席让-保罗·克鲁塞尔先生尊敬的各位来宾:下午好。为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展现中法两国50年来文化交流重要成果,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法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今天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西大厅隆重开幕,这是中法博物馆界友好合作的一件盛事,也是中法博物馆界为中法建交50周年奉献的一份厚礼。它将载入中法文化交流的史册!本次展览虽然只有十件美术作品,但却囊括了卢浮宫博物馆、凡尔赛宫和特里亚农宫博物馆、奥赛博物馆、毕加索博物馆、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这五家世界著名博物馆的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中法文化之春迎来它12岁的生日。过去的12年里,中法文化之春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外国文化节,也是法国境外规模最大的法国文化节。每年春天,中法文化之春在众多领域在中国展现法国创作及中法艺术交流:话剧、舞蹈、古典及现代音乐、当代音乐、视觉艺术、新媒体、电影、图书等。第12届中法文化之春将于5月6日至7月9日间举行,在全国30座城市展开60个项目。本届中法文化之春开幕式暨展览"从莫奈到苏拉热:西方现代绘画之路(1800-  相似文献   

5.
丛绿 《中华遗产》2006,(1):20-21
2005年11月9日—17日,云南省政府和法国驻华大使馆等单位组织了一场名为"接轨——中法记者滇越铁路行"的活动,30多名中法记者对滇越铁路及其沿线遗迹进行了联合考察与采访。滇越铁路纵贯于中国  相似文献   

6.
二战结束后,中法围绕处置在华战犯问题爆发了一场治外法权存废之争,并由此导致了"白尔丁号事件"。借助战后高涨的民族主义热潮,中国政府迫使法国政府在中法新约签署前关闭了在华领事法庭,随即两国签署了中法新约,彻底终结了法国在华治外法权的历史。"白尔丁号事件"不仅反映了战犯审判问题的复杂性,也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争取民族独立道路上的曲折性。中国政府处理"白尔丁号事件"的过程,事实上也成为一次主权宣示行动。法国相关研究者的个别结论不无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7.
李敏 《文史精华》2008,(9):10-14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建交联合公报,宣布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时处东西方冷战期,此举震动世界,媒界称之为"外交核爆炸"。中法两国的建交谈判曲折而富于变通精神,建交公报只有两句话,这在新中国外交史上绝无仅有,法国也是唯一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而没有首先宣布同台湾当局断交的国家。详见《中法建交始末》一文。  相似文献   

8.
在明朝盐政"开中法"制度下,商人应政府邀请,运送粮食,换取盐引,凭盐引支取、运送食盐至指定地点销售。一方面,从15世纪开始到16世纪初,两淮盐政开中法从漫无预算、个别执行,逐步演变为盐引分类、开中定额,再演变为通盘规划、预先开中。情形一如政府发行公债。另一方面,16世纪初"余盐银"制度的设立,使白银进入开中法,盐引成为炒卖对象,盐商也分化为边商、内商两大集团。就这样,明朝两淮盐政制度不自觉地发展出以盐引为中心的公共资本市场制度。  相似文献   

9.
1963年法国前总理富尔的中国之行是中法建交中的关键阶段,而定稿于11月2日的《周恩来总理谈话要点》又是富尔访华最终取得成功的基础。富尔访华初期,中法虽都有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愿望,但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使会谈陷入僵局。其后,中方在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两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有步骤建交方案、直接建交方案,最终在三项默契基础上同富尔达成了一致。中方把最终形成的默契以文本形式交给富尔,这就是《周恩来总理谈话要点》。总的看来,该要点是中法平等协商的结果,法国在其中承担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法台不再保持"外交"关系等义务。但谈话要点也是求同存异的结果,并未全面解决中法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  相似文献   

10.
易锐 《安徽史学》2021,(6):51-58
中法越南交涉时期,随着边疆形势日益危迫,"瓯脱"古法逐渐受到中国朝野重视.自1882年起,曾纪泽屡向法方阐发"隔阂"理论,法国则顺水推舟,提出有名无实的"瓯脱"方案.法国方案虽遭中方驳斥,但因越南局势变化,旋为醇亲王等人所注重.李福协定签订前后,国内请设"瓯脱"之声渐起.至《中法新约》议订时期,清廷亦开始积极谋划"瓯脱".中法勘界前夕,清朝关于"瓯脱"的呼声更是空前高涨,然终因法方强烈反对而停息.这一时期的"瓯脱"筹议,深刻地反映出晚清国人利用传统思想资源挽救边疆危局的努力,其中亦足见清朝疆土观念走向近代的曲折.  相似文献   

11.
正正2014年5月16日,外交部长王毅与在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法国外交部长洛朗·法比尤斯来到我馆参观。在吕章申馆长的陪同下,王毅外长与法国客人共同参观了"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法国外长洛朗·法比尤斯先生深晓欧洲艺术史,并积极推动"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来我馆展出,他饶有兴趣地为王毅外长详细介绍了参展的十幅作品。吕章申馆长介绍了展览举办以来社会观众的良好反响。两位外长盛赞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中法文化交  相似文献   

12.
正为庆祝中法建交五十周年,在第九届"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开幕之际,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法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会共同举办的"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于2014年4月11日在本馆开幕。开幕式上,法国驻华大使白林,法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会主席让-保罗·克鲁塞尔,本馆馆长吕章申分别讲话。展览策展人塞西尔·麦松耐夫先生,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油画部主任凡尚·博马莱特,奥赛博物馆油画部主任考姆·法布尔,凡尔赛宫博物馆油画部主任瓦莱丽·巴茹,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宋新潮,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北京外交学院院长、前中国驻法国大使赵进军,外交部机关党委  相似文献   

13.
1925年,为管理法国所退庚款,中法协商成立教育基金委员会,并设两国代表团,共同洽商改善中法教育基金的相关问题。本组史料收录了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的组织大纲、成立及其发展状况,中国代表团章程及1926-1944年间中国代表团会议记录及部分预算等内容。兹于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之际公布本组史料,希望对促进民国时期中法教育事业方面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1925年,为管理法国所退庚款,中法协商成立教育基金委员会,并设两国代表团,共同洽商改善中法教育基金的相关问题。本组史料收录了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的组织大纲、成立及其发展状况,中国代表团章程及1926-1944年间中国代表团会议记录及部分预算等内容。兹于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之际公布本组史料,希望对促进民国时期中法教育事业方面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中法战争史热点问题聚焦》简介黄振南编著的《中法战争史热点问题聚焦》一书,1994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分8章30余万言,系统介绍清末以来中法战争史研究的概况,为有志于学习和研究中国近代史、尤其是中法战争史的读者不可缺少的入门深造参考书。...  相似文献   

16.
自抗战以来,战区扩大,妇女儿童流离失所,为了儿童不失于教养,特成立中法儿童教养会,以协助政府收容难童,施以教养。本组史料即为中法儿童教养会筹备会、振济委员会及教育部之间为中法儿童教养会筹备及资金等问题来往文书,对研究战时中法儿童教养会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 ,中法建交曾被西方舆论称为“一次突发的外交核爆炸”。当时 ,由于美国和台湾当局的阻挠 ,中法建交的过程曾出现一波三折的复杂局面。谈判之初 ,由于法国坚持中法建交不应以法台断交为前提而使谈判一度陷入僵局 ;得知中法即将建交的消息后 ,美国和台湾当局又设置重重障碍 ,竭力阻止中法建交。围绕中法建交与法台断交 ,有关各方折冲俎 ,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外交战  相似文献   

18.
1884年,因中法战事失利,奕劻代替奕入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中法战争期间,奕劻贯彻慈禧太后对法以战促和政策,采取"力与争"策略,主张固境保边、边战边和、以战促和,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极力为清廷搜集情报,汇总信息,提供建议,寻求各种途径加强与法国之间的谈判与沟通,力争在不赔款或者少赔款的基础上解决两国之间的冲突问题,最终促成了1885年《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的签订。  相似文献   

19.
1927年3月24日,北伐军攻占南京期间爆发了针对外国人的骚乱,祸及外侨生命和财产,史称"宁案"。事后国民政府与列强展开谈判。法国要求国民政府惩凶、道歉和赔偿,而国民政府则借机提出修订中法不平等条约的要求。修约议题遂成双方争论的焦点。1927年4月至1928年10月,随着国民政府推翻北洋政府逐渐统一全国,法方的态度经历了拒绝修约、有条件修约和无条件修约三个阶段。中法宁案协议的起草和历次修改,反映了法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从北伐之初的中立观望到逐步承认国民政府合法性的过程。国民党派系斗争、国民政府外交政策的变化、北伐军事成功、中美中英宁案谈判都直接影响了中法协议的内容和谈判进程,展现了北伐期间中外关系的复杂面向。  相似文献   

20.
入越接受日军投降,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队唯一的一次跨国界受降。在这次受降活动中,中法两国在"越南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