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拉乌达热·土丹旦达是参加《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谈判的西藏地方政府僧官代表之一。西藏和平解放后先后任拉萨小学董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民政科长、政协西藏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学识广博、阅历丰厚,无疑是20世纪西藏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2.
历史时刻     
《百年潮》2019,(5)
正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同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图为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在协议上签字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告西藏和平解放。《协议》共17条,  相似文献   

3.
50年前,“世界屋脊”震惊了世界,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定》,雪域高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当时的西藏地方政府重要官员阿沛·阿旺晋美疾呼和平,临危受命,赴京谈判,为维护祖国的统一,为西藏的解放和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请年《阿沛·阿旺晋与西藏和平解放》。  相似文献   

4.
读者来信     
《中国西藏》2009,(5):88-88
上海的刘瑞林:十七条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西藏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对西藏采取和平解放的方针。1951年1月正式通知西藏地方当局派代表到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举行谈判,在同年5月23日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  相似文献   

5.
进藏准备 西藏地方的和平解放,深受西藏各族人民拥护。但西藏地方上层反动集团,为了维护农奴制度,在国外势力策动下,蓄意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达成的《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十七条协议》)的执行,公然背叛祖国,全面叛乱。  相似文献   

6.
《南方人物周刊》2011,(25):97-97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实现和平解放。西藏的和平解放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伟大斗争中的一件大事.是西藏社会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折点.是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的起点。  相似文献   

7.
论点摘编     
论西藏和平解放 的历史基础 拉巴平措在《中国藏学》2001年第 二期上发表文章纪念《十七条协 收》签订50周年。文章认为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也是西藏地方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西藏民族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西藏人民从此更加深切地体验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西藏地方的历史画卷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十七条协议》的签订和西藏和平解放绝非偶然的历史事件。文章从5个方面论述了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必然性。第一,藏族与中华民族的内在关系。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  相似文献   

8.
1949—1951年间,美国策划达赖喇嘛出走,破坏西藏和平解放。起初,美国反对达赖喇嘛离藏,支持噶厦抵抗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美国后来认识到不可能阻挡人民解放军的进军,因而要求达赖喇嘛流亡锡兰或泰国,不得已时到美国"避难"。《十七条协议》公布后,美国反对达赖喇嘛返回拉萨,要求达赖喇嘛在靠近西藏的地区流亡或"访问"印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达赖喇嘛最终返回西藏并通电拥护《十七条协议》。美国的企图必然破灭,西藏的和平解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1949—1951年间,美国策划达赖喇嘛出走,破坏西藏和平解放。起初,美国反对达赖喇嘛离藏,支持噶厦抵抗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美国后来认识到不可能阻挡人民解放军的进军,因而要求达赖喇嘛流亡锡兰或泰国,不得已时到美国"避难"。《十七条协议》公布后,美国反对达赖喇嘛返回拉萨,要求达赖喇嘛在靠近西藏的地区流亡或"访问"印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达赖喇嘛最终返回西藏并通电拥护《十七条协议》。美国的企图必然破灭,西藏的和平解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协议第九条规定:“依据西藏的实际情况,逐步发展西藏民族的语言、字和学校教育。”新中国的缔造毛泽东也多次提出要帮助西藏人民发展教育事业。事实  相似文献   

11.
争取和平解放西藏和筹划实施昌都战役是《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订前西藏和平解放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中央人民政府遏止了西藏“亲善使团”,并将“西藏代表团”定位为西藏“地方性的及民族性的代表团”,而争取其到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西藏和平解放问题。历史没有给予避免昌都战役而实现昌都和平解放,进而推进西藏和平解放的客观条件。昌都战役“以打促和”,成为和平解放西藏的一个必经阶段。昌都战役从1950年10月6日开始,实际结束于10月21日。昌都战役后,达赖在和谈问题上有一个渐进而非急进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西藏两次抗英斗争的发生及其失败,给江孜地区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江孜既是抗英“英雄城”,又是帝国主义侵略占领的重灾区之一。1951年5月23日签订的《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第一条,就明确规定了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 西藏和平解放后,根据1954年4月29日中印两国政府签订的《关于中国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就解放西藏问题作出指示: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1951年4月,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阿沛·阿旺晋美等五名全权代表到达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李维汉、张经武等举行谈判。经过多次协商,于5月23日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阿旺晋美作为谈判首席代表,对这段经历进行了全面回顾。  相似文献   

14.
正1950年10月,人民解放军渡过金沙江,解放了藏军重兵设防顽抗的东线堡垒昌都,迫使西藏地方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西藏的主权。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5周年的日子,我们谨以这些珍贵的历史镜头,来述说那段历史的细节。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就解放西藏问题作出指示:“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1951年4月,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阿沛·阿旺晋美等五名全权代表到达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李维汉、张经武等举行谈判。经过多次协商,于5月23日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阿旺晋美作为谈判首席代表,对这段经历进行了全面回顾。  相似文献   

16.
刘伟 《中国西藏》2009,(1):74-79
58年前,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这个协议,作为中国严肃的法律文件,永远载入了历史史册。  相似文献   

17.
位于藏东的昌都,历来起着连接川、滇、青三省和西藏腹地 的作用,是西藏文化和经济的边缘地区,是历朝历代中央政府影响和控制西藏的战略要地。195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昌都。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协议》第九条规定,“依据西藏的实际情况,逐步发展西藏民族的语言、文字和学校教育。1951年5月昌都小学成立。这是中央人民政府在西藏高原办起的第一所现代学校。从此,开辟了西藏现代教育的新纪元。 寺院、官办、私塾 解放前,昌都的传统教育非常落后,…  相似文献   

18.
2009年是西藏平叛和民主改革50周年,西藏自治区人大通过决议,从今年开始,每年的3月28日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1959年3月10日,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公开撕毁1951年5月签订的《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即“十七条协议”),发动了旨在分裂祖国、维护封建农奴制度、反对民主改革的全区性的武装叛乱。  相似文献   

19.
文锋 《湖南文史》2009,(3):14-18
2009年是西藏平叛和民主改革50周年,西藏自治区人大通过决议,从今年开始,每年的3月28日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1959年3月10日,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公开撕毁1951年5月签订的《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即“十七条协议”),发动了旨在分裂祖国、维护封建农奴制度、反对民主改革的全区性的武装叛乱。  相似文献   

20.
正1951年,在解放西藏阿里地区的战斗中,有一位功勋卓著的侦察英雄,率领一支轻骑队,出色地完成了由新疆进入西藏道路的踏勘任务,为保证进藏部队物资供给奠定了基础。这位侦察英雄,就是第18军独立骑兵师侦察参谋田武。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协议》即《十七条协议》在北京签字,毛泽东主席下令以18军为主,从康、滇、青、新四面向西藏进军,守卫祖国神圣边防。西藏当时十分贫穷,生产力水平相当落后,特别是阿里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