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渤海建立者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善于学习并勇于创新的少数民族。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以其聪明才智,刻苦学习和传播着盛唐文化,同时又吸收了高句丽文化和日本文化等不同类型的文化,在此基础上,筑就了特色鲜明而又灿烂的渤海文化。但是,渤海文化的发展并不平衡,社会基础也很薄弱,这也直接导致了渤海文化随着渤海国的覆灭而迅速消亡的后果。  相似文献   

2.
勾海燕 《北方文物》2018,(1):98-102
渤海国是唐朝管辖下的地方政权,与汉代所置的渤海郡并无关系。渤海国的称谓是有变化的,如建国初称“振国”或“震国”,唐朝册封后称“渤海”、“忽汗州”、“渤海都督府”、“渤海国”等,辽灭渤海后称之为“东丹”、“东丹国”等等。在这些称谓中,并没有“渤海郡”一称,在此通过查找史料中对渤海国事例的相关记载,来阐述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3.
渤海国作为唐王朝管辖下的地方政权,其教育形式也与唐朝的教育形式基本相同。渤海国教育主要分为官学和私学,同时还有派人赴唐朝接受教育等。其官学有中央和地方之分,私学有私塾与家学之别。教育极大地加速了渤海国文化的发展,为中原先进文化及思想的北传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使渤海人迅速地接受了中原汉族高度发达的封建文化及宗教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4.
语言具有文化性,是文化的镜像,其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渤海国作为唐代的地方政权,偏安东北一隅,渤海国人名有"姓+名"及音译名字两种形式。在渤海国前期,虽以"姓+名"的形式为主,但音译名字占较高的比例。到了渤海国的中后期,渤海国人音译的名字逐渐被"姓+名"的形式所取代。渤海国人名字的某些用字反映了渤海国人对形容美的祈望、对德性美的追求、对福禄寿的憧憬及对儒释道的尊崇。渤海国人名的用字及其文化内涵充分反映了其对中原文化的"宪象"及认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论述唐代渤海国儒学文化教育的宗旨、内容及其影响。指出作为唐王朝地方政权的渤海国,不仅在政治制度等方面仿效唐朝,而且在文化教育方面也学习唐朝,将中原的儒学文化作为其教育的主要内容。这不仅促进了渤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加快了渤海人汉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渤海国是在唐朝时期北方的一个地方政权,由粟末靺鞨族所建立,被契丹国所灭,在长达二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渤海人凭着关于学习和创新的精神,以其聪明智慧开创了灿烂又具有鲜明特色的渤海方化,开创了"海东盛国"的辉煌。本文分析了渤海国方化的特点,并对渤海国文化在几个方面的具体体现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族的兴起,渤海国的建立,以及渤海国历史上管理者的"开疆拓土"、文武治理,揭示"海东盛国"美誉之进程,并进而阐释"海东盛国"的历史作用,使读者对海东盛国有个概括性的了解和全新的认识。并通过诸如渤海国的物产,特殊的地理环境、交通路线以及民俗文化等重要历史元素的阐述,丰富了黑龙江省历史文化内涵,为推进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8.
神秘的渤海国——“渤海国”上京城社会风貌的缩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洪才 《文史月刊》2012,(8):246-247
在世人的印象中,天苍苍野茫茫的黑土地,在遥远的年代是荒无人烟的,事实上,早在4000年以前,黑土地上就有了人类的活动。1000多年前,曾经有过一个被称为"渤海国"的政权。尤其是唐朝在公元913年册封的渤海王国的建立,更使得这广袤而神秘的黑土地溢满了生机和活力。历史早已证实,北大荒并不荒凉。  相似文献   

9.
10.
渤海国是唐代东北地方民族政权,自其政权建立就不断"宪象"中原,最终确立了君主称谓、年号、谥号、尊号为主要内容的君主名号体系。渤海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君主名号体系是唐代名号体系的缩影,反映了其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和接受。  相似文献   

11.
粱世磊  周慧赢 《神州》2013,(8):218-218
本文主要对唐代渤海国建筑的平面布局、空间形态、建筑构件以及各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对渤海国建筑美学文化符号展开了具有针对性的研究,探寻了渤海国建筑文化符号之后的内在价值,体现了建筑文化对于现代建筑民族化生态发展的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唐代渤海国釉陶器的类型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唐代渤海国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釉陶器的类型及特征,并将其与中原唐三彩中的同类器物进行比较,进而论述了渤海国釉陶器的等级、渊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辛时代  郭威 《北方文物》2022,(2):95-101
服色制度和佩鱼制度是渤海国章服制度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中,服色制度分紫、绯、绿三等服色,直接借鉴了唐中后期三等服色制度的成果。与唐前期服色相比,绯服和绿服的适用范围呈现扩大的趋势。佩鱼制度主要涉及随身鱼符和鱼袋制度,俄罗斯远东地区出土的青铜鱼符,与渤海国关系不大,应是唐或五代授予朝贡的靺鞨人的。渤海国鱼袋制度也效仿唐制,分金鱼袋与银鱼袋两种,与服色制度一同是渤海王赏赐的重要手段。探讨达能信的真实身份、考察渤海国笏制以及渤海国接受唐朝服色制度的背后考量,有助于深化渤海国章服制度的有关认识。  相似文献   

14.
唐代渤海国五京研究是渤海国历史研究中较为重要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界对渤海国五京的研究逐渐聚焦、探索更加深入,形成了一批有价值、有深度、有影响力的学术研究成果。本文根据已有研究成果,从五京形成、五京变迁、五京作用等方面,对近四十年中国学界唐代渤海国五京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黄金波 《黑龙江史志》2011,(3):8+10-8,10
渤海国二十四块石遗址自20世纪50年代发现以来,先后在俄罗斯滨海区、朝鲜的平壤、中国的吉林、黑龙江一共发现了二十多处。其中,敦化市"江东二十四块石",因其留有比较多的人类文化信息而在国际考古界最为有名。从吉林省敦化市到  相似文献   

16.
《册府元龟》中有关于"渤海质子盗修衮龙(疑似笔误,应为龙衮)"一事的记载,本文拟对此事件进行梳理和考证,通过查找相关史料和进行时间关系对比来论证这位质子的身份,并且就此事对这位质子本人的影响进行探讨,以及对此事发生的原因加以分析。通过分析论证,考订史实,从而还原唐与渤海国交往中一件饶有兴趣的事件。  相似文献   

17.
徐佳禧 《黑龙江史志》2013,(19):299-300
渤海国的"五京制"是我国古代都城建置形式"复都制"的一种。"五京制"起源于唐朝,被渤海国效仿,并得以发展和完善。渤海国的"五京制"不仅巩固了地方的统治,促进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东北城市群的发展。并且被辽、金沿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田玉娥  刘舜强 《中原文物》2012,(1):77-79,91
通过对钱币—"和同开珎"的研究,发现渤海国与日本的经济往来非常密切,不仅出口狩猎、农业、手工业产品等,还有大量以商贸为目的的渤海人、日本人互到对方的国土,进行商业贸易往来。渤海国在与日本进行交聘和商业往来的过程中开辟了三条由中国东北至日本的重要交通线——日本道。  相似文献   

19.
唐朝中期以后北部边疆民族关系明显变化,契丹族利用了唐朝不能控制边疆的机会,从诸多民族中脱颖而出,成为势力最强大的民族。辽朝建国后,逐渐形成了以契丹为中心的多民族管辖和控制的政治体系。辽朝灭亡渤海国以后,对渤海国故地实行的统治政策,不仅导致了渤海故地的民族关系深刻变化,而且造成了东北边疆社会发展的严重停滞甚至倒退,断送了东北边疆渤海国统治下"海东盛国"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20.
王承礼先生的<中国东北的渤海国与东北亚>一书,始终把渤海政权纳入唐中央王朝行政版图之内;把渤海国史的研究拓宽至整个东北亚地区,进行宏观多角度的探索;把渤海国历史发展脉络全面具体地展示给读者,增强了学术研究的科学性、系统性,使渤海史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