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旅游》2004,(2):94-94
德国BIG PACK公司始终坚信,量高品质的背荷装备是人类走向户外,感受自然的保证。使用者在感受完美背荷的同时,可无忧地享受众多探险活动带来的惊奇、喜悦和激情。BIG PACK背包伴随着无数探险家寻访荒原、.攀登险峰、穿越荒漠、丛林、在人类与自然的沟通中留下不镌的印记。“TCS”背负系统是BIG PACK公司经过数十年的实践而推出的精品,它凝结着BIG PACK公司对完美背荷追求的结晶。  相似文献   

2.
古代希腊人体艺术的形成、发展与其社会历史、民族特点、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城邦国家的奴隶主民主政体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城邦国家要求公民具有健壮的体格和完美的灵魂,成为古代希腊理想美的典范;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土壤,它包含着人类对自然奥秘的理性思索、孕育着历史和哲学观念的萌芽。希腊的艺术家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创造出古代世界最杰出的人体艺术,给人类文化宝库留下了最珍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3.
刘俊 《神州》2013,(2):242-242
自人类产生以来,就同身边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人类自远古至今的活动无不践行着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甚至想要掌握自然。特别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人类生长的地球已经用“村”来形容,人类依靠科技的发展已将探索领域不断延伸到外太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科学技术在指导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毁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相似文献   

4.
特殊地貌     
"天造地设"的特殊地貌类风景显示着这个星球地表千万年来的转换变迁,毁灭、重生、恢弘、壮阔等等这些词既是对这些景观带来的直观感受,也是面对创造它们的自然伟力由衷的敬畏。自然界通过它们告诉人类应该以怎样的目光和方式对待这个赖以生存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汉文化的辐射与侗族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一出现,就在两种背景中生存和发展,一是自然,一是文化。文化是人创造的,而人又是文化的产物。在这种互动的关系中,人类在发展着。衡量人类进步的标志就是人类的文明,人类的文化。文化是人类能力的体现。人类凭藉文化,从自然中走来,和自然比肩而立。人类的强人,不在于体质的壮大,而在于它的文化,而在于它的文化体现出来的力量。从广义方面来说,文化就是人类生活的诸方面,包括工具、衣服、装饰品、建筑、制度、语言、艺术形式、宗教信仰习俗等,是人类的生存样式系统,是人类为适应自然而创造的一种机制。文化是发展的,是一…  相似文献   

6.
evy  王尧编 《世界》2011,(5):180-181
加拿大给人们带来的美是其他地方难以给予的。它把美丽的自然风光融合到了现代都市中,自然和文化在这里完美汇合。多伦多是加拿大第一大城市,水域丰沛,可以说是一座水上的城市。加拿大的旅行也可以以此作为中心来进行.充分感受这个国度给你带来的享受和震撼。  相似文献   

7.
动植物不是生来要给人吃的,它们没有义务按照人类的需求去进化,自然也就不会有"完美"的食品  相似文献   

8.
春节随想     
<正>孔子感叹流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过去读,觉得平淡。现在才感到其中无奈、哀惋和自勉的深味。康德说,能感受时间,是人类具有的先天直观形式之一,或许是因为他们最富时间感——旧时有可留恋的温情,未来有可追求的锦程。不像其他动物仅适应自然,被动地生存;人类独能继往开来、意义丰满地生活。后来上文化史课,我总设问:时间无形绵延着,古人为何要想象成竹竿,截断成一节节地过?既问学生,还问自己,其实也不期待标准答案。我猜:早期人类活得大不容易——自然威胁、  相似文献   

9.
<正>童子题材玉器自唐以后非常流行,宋、金、元代、明清都有作品。原因比较简单,一方面多子多福的传统,使中国人总想着自己能够儿孙满堂,况且孩童永远是可爱的,讨人喜欢的,好玩儿的;再一方面,童子的各种造型和姿态有着吉祥喜庆的寓意,能够给佩玉者带来好运。例如,童子将一只带着长梗的荷花或荷叶高高举过头顶,"荷"即"莲",寓意"连生贵子";有的童子则是呈卧式,将荷叶背在背  相似文献   

10.
<正>"寂静"是无声、宁静的自然状态,也是人类所追求的心理感受。寂静的感觉有时是美好的,让人沉下心来,带有一种禅意,但是当人类的行为破坏了自然的秩序和法则,使得林中无鸟啼,水中无蛙鸣,那种"寂静"便是悲哀了。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在蕾切尔·卡逊的笔下,春天本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季节,树木葱  相似文献   

11.
正“寂静”是无声、宁静的自然状态,也是人类所追求的心理感受。寂静的感觉有时是美好的,让人沉下心来,带有一种禅意,但是当人类的行为破坏了自然的秩序和法则,使得林中无鸟啼,水中无蛙鸣,那种“寂静”便是悲哀了。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在蕾切尔·卡逊的笔下,春天本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季节,树木葱  相似文献   

12.
刘瑾 《神州》2011,(10):43-43
造型设计在生活中不可或缺,造型是构建起物体的核心部分。造型最初是大自然赋予万般物种的形态,现如今也是我们日常使用的工业产品上不可或缺的因素,我们使用的产品不但在功能上给以使用者满足,在造型上亦要给使用者带来美的感受。形态是人们视觉信息传达中对物体的第一印象,等同于产品的感官名片。人类对造型的重视推动着设计者对造型的探索,在自然中在生活中汲取着造型的灵感,创作出影响人们生活的产品,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相似文献   

13.
刘瑾 《神州》2011,(23):43
造型设计在生活中不可或缺,造型是构建起物体的核心部分。造型最初是大自然赋予万般物种的形态,现如今也是我们日常使用的工业产品上不可或缺的因素,我们使用的产品不但在功能上给以使用者满足,在造型上亦要给使用者带来美的感受。形态是人们视觉信息传达中对物体的第一印象,等同于产品的感官名片。人类对造型的重视推动着设计者对造型的探索,在自然中在生活中汲取着造型的灵感,创作出影响人们生活的产品,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相似文献   

14.
<正>徒步是一种最简单、最安全、最普及且最为时尚的户外运动。徒步是一种磨练意志力、培养坚强性格的好方式。徒步是一种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最佳运动。它是一种绿色运动,融和的是阳光、空气和大自然。我们在丈量大地的同时,也不时丈量着自己的心智和对生命的领悟,感受自然的时候也在感受人  相似文献   

15.
杨琨 《神州》2012,(13):234-234
创造艺术符号是人类为了表达情感所具有的原始本能,是人类自发进行的实践活动。儿童进行艺术创造的主要特征是情感表现,其情感的内容来源于他们对于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儿童表达情感所借助的形式,也源于生活中对美的直觉。儿童的美术作品值得珍惜,在于作品的纯净、自然和充满创造性的个性表现。  相似文献   

16.
历史学者总是臆断人类生活在自然世界之外。环境史质疑这种假设,并且坚持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对自然施加着影响,同时自然也对我们具有影响。这种新的观念聚焦在三套相互作用的变化之上:地球的各种系统(气候、地理、生态系统)伴随时间的变化,自这些系统中谋求生计的生产模式的变化,以及文化态度的变化及其在艺术、意识形态、科学和政治中的表现。这门新的历史学在其方法上是跨学科的,而在其含义上是跨国界的。  相似文献   

17.
石俊会 《四川文物》2006,20(3):64-70
本文利用出土的考古材料及目前所见的大宁河流域环境考古研究成果,在具体分析大宁河流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大宁河流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变迁使得当地各个时期的人类主要是在沿河两岸优越的自然条件中生存和发展,人类在利用环境的过程中创造并发展了各个阶段灿烂的文化,同时也在不断地影响和改造着周围的环境,周围环境的改变不可避免地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活动及其创造的文化。  相似文献   

18.
文分析了历史上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指 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遵循着依赖自然、征服自然、保护自然的 轨迹而进行的,探讨了目前人地关系矛盾的历史原因,并论述 了“天人合一”思想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神话是原始文化的结晶,神话所蕴涵的多学科价值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当翻开各民族的神话记载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我们不能不为其谲丽多采而惊讶!揭开神话的面纱,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一个丰富、博大而深邃的世界——人类的主观世界。它是原始人类思维的产物,反射着原始先民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认识,记录着他们认识自然、改进自然、征服自然的艰难历程。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看待神话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人类生活空间的大小,决定着其能否跨越地理空间及自然条件约束进行生活、生产、文化等诸种交流。此种空间与条件约束着人类获得各种生活资源的能力,影响着其视野的拓展、知识的丰富性甚至想象力的丰富程度,这也是约束人类相识相知、构建人类共同体的关键所在。而拓展空间的关键所在,一是借助于交通工具"压缩"空间距离展开交流,二是借助于通讯手段进行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