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国栋 《旅游纵览》2023,(3):161-163
产业融合对于会展旅游发展具有良好的意义,能够提高其服务质量和综合竞争力,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产业融合视角下探索会展旅游发展的方法,需要从现阶段常见问题入手,了解会展旅游在信息服务、品牌建设、综合服务、专业人才等方面的不足,并针对上述问题探讨有效的处理对策。产业融合视角下会展旅游应该重视资源共享、市场需求、技术引进、企业协作以及人才整合等方面内容,综合利用产业上下游的各项资源,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促进会展旅游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近年来在我国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无锡市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对发展旅游产业,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较短的时间以及实践经验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无锡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质量,本文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出发,分析无锡文化旅游产业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对策分析,最终提出促进无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郭柳剑 《旅游纵览》2016,(4):222+22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影视旅游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产业融合的趋势,由此可见从产业融合视角下对影视旅游发展进行研究,对促进我国影视旅游业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针对影视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产业融合视角下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几点有效的建议和措施,将产业融合与影视旅游发展二者有机结合,共同促进我国影视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镇华 《旅游纵览》2023,(24):182-184
作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之一,浙江省杭州市入选了全球15个旅游最佳实践样本城市,担当浙江省乃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头雁”角色,为创新文旅融合、建设文旅产业增长极贡献“杭州智慧”。本文将围绕杭州如何有效利用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中的政策红利,以先进理念对制约文旅产业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聚焦“五化互联”的文旅融合发展路径,通过全方位发力,进一步为杭州汇聚文旅活力,激发融合动能。  相似文献   

5.
6.
桂颖 《旅游纵览》2013,(2):15-16
森林旅游发展所体现的产业融合特性越来越突出,这使得从产业融合角度研究森林旅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分析我国森林旅游产业融合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促进我国森林旅游产业融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玥 《旅游纵览》2023,(16):160-162
会展旅游业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是城市经济增长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推动力。阆中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阆中会展旅游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同时有较大发展空间。本文运用态势分析法(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WOT)探讨阆中会展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王中华  苏飞 《旅游纵览》2021,(6):129-131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全域旅游理念指导下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方向.本文以贾汪区为例,分析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过程中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和体旅融合3个方面的做法成效,指出旅游融合发展在未来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及方向,并从融合类型、融合深度、融合人才3个方向提出融合发展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9.
会展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曹新向  李永文 《人文地理》2004,19(5):11-14,84
会展旅游在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区域和城市形象的塑造器与显示器,区域和城市相关产业的辐射器,区域和城市就业人员的接收器等。但它的健康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发达的区域和城市经济、良好的会展设施、政府的支持和正确引导等。对其开发和管理要从条件分析、软硬件建设、人才培养、名牌培育、管理机构的建立、宣传促销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11.
危贵茂  曲茹 《旅游纵览》2022,(14):55-60
全域旅游是旅游发展模式与发展观念上的重大变革,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城市是大众旅游首选的目的地,也是旅游重要的集散中心。全面融入旅游要素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理念。本文基于全域旅游视角,从“城市旅游+”模式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工作举措创新等方面提出江西省城市旅游发展对策,以期将全域旅游发展理念贯穿于城市旅游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实现城市全域旅游发展目标,全面激发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2.
《旅游纵览》2013,(10):41-42
电影欣赏与旅游活动同属于精神文化消费,本质上而言,两者都是一种对区别与自身生活实践的异态生活的欣赏和体验。揭示电影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即观影者和旅游者"审美救赎"的心理需求,可以对电影外景地旅游和电影主题乐园旅游提出科学的发展建议,从而促进两大产业的进一步融合。  相似文献   

13.
牛琳琳 《旅游纵览》2023,(8):194-196
如何推动露营旅游有序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问题,还是关系人民生活质量的民生问题。本文立足露营旅游协同发展的背景及可行性,探索露营旅游的发展策略,分别从地方文化、科学技术、上下游产业链、空间合作四方面展开分析,以丰富露营旅游的呈现形式,推动露营旅游业态创新,促进露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现露营与旅游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14.
历届宁洽会暨中阿经贸论坛在宁夏的成功举办,使其永久落户宁夏并更名为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以下简称中阿博览会),为宁夏会展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由于当前宁夏的区位缺陷、会展旅游产品开发粗放、区域形象设计模糊和信息网络不健全等因素制约了当地会展旅游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宁夏会展旅游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会展以及会展旅游的概念入手,以中阿博览会背景下的宁夏会展旅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以SWOT分析模型对宁夏会展旅游发展进行分析,希望为宁夏会展旅游的进一步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倡导新发展理念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习近平主席在会议上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将国家发展作为当前发展的重要要务。随着新发展理念提出,我国的众多产业需要积极响应并出台各种改革政策,马拉松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也成为了当前产业融合的一个试点,通过补充对方存在不足,吸引更多相关企业投资,吸引更多的游客去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当前我国对于马拉松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十分重视,作为多产业融合的试点,二者的融合十分重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马拉松产业与旅游产业存在的融合条件,并积极响应国家提倡,致力研究马拉松产业和旅游产业结合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夏青 《风景名胜》2020,(2):0132-0132
现阶段,我国政府部门正在积极努力地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而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就是有效的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从现实的角度分析,旅游行业与文化有着较强的契合度,目前我国政府部门也在大力扶持文化与旅游行业的融合,同时倡导各地区旅游企业要将低碳环保理念融入到旅游行业当中,以此来保证生态环保、旅游发展以及文化传承三项工作同步进行。这对于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以及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此次研究主要就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产业低碳化发展做了简要的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降低旅游行业发展与生态环保工作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为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巨大力量,充分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乡村旅游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显。全域旅游为旅游业与农业等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基于产业融合对河南省郑州市乡村旅游资源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从更新乡村旅游规划发展理念、加强乡村旅游基础保障、创新乡村经营理念、促进乡村旅游营销与推广的升级4个方面提出郑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为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巨大力量,充分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乡村旅游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显。全域旅游为旅游业与农业等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基于产业融合对河南省郑州市乡村旅游资源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从更新乡村旅游规划发展理念、加强乡村旅游基础保障、创新乡村经营理念、促进乡村旅游营销与推广的升级4个方面提出郑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邱晨  韩胜伟 《旅游纵览》2023,(17):136-138+142
随着文化和旅游业进入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文旅融合的休闲游成为旅游者的首选。在此形势下,河南省安阳市更快、更好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显得十分必要。安阳应探索出一条独具安阳特色的文旅融合之路,以期深入文旅融合创新,助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文化旅游强市建设。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安阳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意义和优势,其次指出安阳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安阳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罗艳玲 《旅游纵览》2013,(4):133-135
产业融合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旅游新业态是旅游产业融合进程中的必然结果。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需求的多元化、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河南省旅游新业态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文章针对河南省产业融合背景下旅游新业态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