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外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综述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华 《人文地理》2008,23(2):100-105
本文在搜集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评述,指出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及分类;旅游规划、管理与营销中的利益相关者问题;旅游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问题;社区旅游及其协作中的利益相关者问题等多个方面,大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最后本文探讨了国外研究对国内研究的启示,期望能够对国内相关研究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华清 《旅游纵览》2022,(7):108-111
本文以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白箬铺镇光明村为研究对象,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当地政府及村委会、旅游经营者(包括外来投资企业和外来居民)、当地村民定义为核心利益相关者,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等形式获取有效数据,分析当地乡村旅游在开发和经营过程中的旅游经济利益的流向与诉求,从而构建经济利益相关者间的共生机制,实现多方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3.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分析了低碳舒适旅游的内涵,考虑"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基于利益相关者原理,通过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方法,构建了低碳舒适旅游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一、引言"低碳",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低碳旅游"这一概念于2009年在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提出,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对低碳经济的积极响应方式。国内外关于低碳旅游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国外低碳旅游的相关研究主  相似文献   

4.
柳红波  王晓晶 《旅游纵览》2013,(3):97-98,127
旅游规划是协调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实现旅游和其他部门共同目标的过程。本文从旅游规划的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通过对各级政府部门、旅游企业、旅游规划专家、社区居民、旅游者的利益诉求进行分析,提出政府应在旅游规划中起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对旅游企业进行监督,旅游规划专家在制订规划的过程中关注社区居民参与及旅游者的利益诉求,以保证旅游规划的顺利实施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而较为均衡的利益分配模式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社会创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创业形式,逐渐成为解决乡村贫困、振兴乡村经济的有效方式。在鲁中地区中郝峪村乡村旅游的不同发展阶段,社会创业的社会价值创造属性、经济价值创造属性及创新属性,都在乡村旅游利益分配模式的均衡构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村落精英的操持下,乡村旅游利益分配模式较好地诠释了社会创业的"初心",而社会创业也为乡村旅游利益分配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了动力源。在当今乡村旅游开发的大背景下,这一个案研究具有普遍意义,既有助于探索社会创业对乡村旅游利益分配模式的影响机理,也可进一步丰富社会创业理论体系内容及应用情境。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集旅游景区、接待服务企业、旅游中间商等经营与行政管理机构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旅游目的地通过促进其利益相关者的合作达到整体营销,对实现其整体效益具有重大意义。在旅游目的地营销过程中,会涉及很多利益相关者。这些利益相关者相互独且目标不尽相同,极容易在合作过程中引发冲突,不利于开展整体合作营销。本文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文献研究基础上首先确定了旅游目的地合作营销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当地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产品供应商、旅游中间商、旅游行业协  相似文献   

7.
现代旅游发展理念正在由传统的经济效益导向转向综合效益导向,强调旅游开发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能够公平地从旅游开发中受益。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现代旅游开发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构成体系以及各利益相关者所分担的成本、预期的利益,倡导在均衡利益的原则下建立旅游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并提出了实现成本、利益均衡分配的途径,构建起了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的旅游开发成本、利益均衡分配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8.
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观光、度假、休闲提供了新的旅游休闲地域和空间,而且为农民增收致富及新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但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对公共资源的掠夺和破坏,导致了公地悲剧的出现。本文以博弈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乡村旅游各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探析乡村旅游开发中出现公地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有利于乡村的稳定。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不断有问题显现出来,阻碍乡村旅游的发展。本文以重庆市虎峰山为例,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当地居民、旅游企业、游客和当地政府利益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一、虎峰山乡村旅游概况虎峰山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曾家镇虎峰山村,西靠璧山县,与璧山以缙云山脉为界。在政府的支持下,每年3月在虎峰山景区举办桃花节,给沙区西部各镇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2011年  相似文献   

10.
我国拥有极为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在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民族地方政府、民族旅游景区、民族旅游企业、当地社区和民族旅游者是五个核心层利益相关者。随着民族旅游发展的不断深化,这些民族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冲突、利害关系也日益显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民族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结合民族旅游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民族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基本图谱以及核心层利益相关者两两之间的关系,试图提出民族旅游开发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干Rum 《旅游纵览》2014,(4):32-37
<正>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尝试着以九寨沟景区为例,对旅游景区管理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文献的综述,标示九寨沟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从中分析九寨沟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共同点和关注点,构建了九寨沟核心利益相关者和谐共生机制模式,以期实现景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良性互动,达到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张家其  沈文婷 《旅游纵览》2023,(24):29-33+38
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认知-情感-行为构建多主体参与的旅游开发逻辑框架,以典型传统村落——皇都村为例,通过实证分析利益相关者在传统村落旅游不同发展阶段所产生的认知-情感-行为变化,探讨多主体参与下的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利益相关者认知在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服务质量、景观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直接作用其情感和行为;各利益相关者认知-情感-行为相互交织推动旅游发展,根据其发展特征判定为全民参与阶段、利益争夺阶段、和谐运营阶段,其中和谐运营阶段是最优发展模式,体现为利益相关者认知一致、情感共鸣、行为统一;传统村落旅游多主体参与机制具体表现为政策推动与市场需求等外驱动力结合多主体参与内驱动力。最后,基于利益相关者认知-情感-行为促进多主体参与机制提出传统村落旅游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唐承财  肖小月 《人文地理》2022,37(3):21-29+98
随着夜间经济推动与旅游高质量发展需要,夜间旅游现象日益普遍,并受到各地政府的支持和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以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为数据源,对境内外夜间旅游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分析。研究发现,境外学者重点关注了夜间旅游开发的载体和体验类型、利益相关者及夜间旅游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境内夜间旅游研究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点,学者们主要探究了夜间旅游概念特征、产品类型、发展动力及影响。境内外相关研究以定性研究方法居多且主要聚焦于城市地区,对夜间旅游发展演化规律、社会生态影响、服务管理等内容仍缺乏深入系统的探究。丰富研究内容、完善研究方法以及拓展研究区域是未来深化夜间旅游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4.
跨境旅游是滇缅边境区域的重要经济发展模式,而利益相关者诉求得不到有效解决是限制滇缅跨境旅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因。文章基于管理学中的利益者相关理论,界定政府、企业、居民、游客为滇缅跨境旅游中的利益相关者。采用数据分析、田野调查、民族志等方法分析利益主体在发展中的驱动力因素,形成“三力共存”驱动模型,认为强有劲的动力机制已经成为发展滇缅跨境旅游中解决利益主体矛盾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内旅游业从传统互联网时代逐渐进入移动互联时代,游客呈现散客化、移动化的趋势,各大在线旅游商为争夺移动端话语权更是"不惜成本",推出"一元门票"的杀手锏在景区门票市场争得火热。本文通过剖析"一元门票"现象中的利益相关者,如景区、游客、在线旅游商等性质,揭示"一元门票"现象背后的商业本质和逐步成熟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内旅游业从传统互联网时代逐渐进入移动互联时代,游客呈现散客化、移动化的趋势,各大在线旅游商为争夺移动端话语权更是"不惜成本",推出"一元门票"的杀手锏在景区门票市场争得火热。本文通过剖析"一元门票"现象中的利益相关者,如景区、游客、在线旅游商等性质,揭示"一元门票"现象背后的商业本质和逐步成熟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7.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旅游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的创新。本文主要对社区参与旅游中最密切的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社区居民以及媒体与非政府组织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政府与企业层面应该推动社区参与旅游的动力机制设计,对于社区居民而言应该从社区参与旅游中获取收益的启示。西方学者最初在2 0世纪6 0年代给出了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 Theory)的定义: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批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80年代,人们逐渐意识到经济学家早期从"是否影响企业生存"角度对利益  相似文献   

18.
研究旅游系统理论之下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全面地识别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驱动要素以及相互之间作用机理。本文阐述旅游系统理论,分析乡村旅游的系统与驱动因素,归纳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与特点,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即需求拉动型、供给推动型、中介影响型、支持作用型、以及混合驱动型。通过列举相关案例,全面研究乡村旅游系统驱动机制与利益主体,旨在促进我国乡村旅游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9.
国外野生动物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科 《旅游科学》2011,25(6):75-92
通过对国外野生动物旅游研究文献的梳理,本文发现,国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野生动物旅游的内涵、旅游产品与供给、野生动物游客、旅游影响、利益相关者、野生动物保护及目的地管理6个方面,形成了以“旅游体验-生态环境-目的地发展”为核心的研究模式,并呈现出明显的环境价值取向和多学科参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迎来良好的发展契机,网络口碑建设对乡村旅游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为此,分析广东乡村旅游网络口碑状况,提出广东乡村旅游网络口碑传播策略:完善乡村旅游网络口碑传播相关利益协调机制;引导正向口碑;丰富网络口碑内涵;提升乡村旅游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