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满族具有久远而深厚的口头文学传统,满族说部是满族先民创造并流传下来的具有丰厚文化积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现了满族先民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的文化景观和心灵密码,保留了大量的关于"人类童年时期"的文化记忆.本文以满族说部中的<天宫大战>和<东海窝集传>为研究对象,运用性别文化的阐释方法,探寻满族先民文化源头的性别叙事模式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满族说部<恩切布库>与<乌布西奔妈妈>是满-通古斯语族著名的上古史诗,它们都讲述了女神带领族人建立文明社会的艰辛历程,反映了满族先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通过对两部史诗的比较研究,能够清晰地辨识两位女神不同的性格特征,更能透视出史诗所反映的深刻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满族萨满史诗<鸟布西奔妈妈>展示了东海女真社会鲜为人知的珍贵历史及大量古俗,凸显着满族原生文化的要素及特质,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蕴.东海女真文化作为一种生存策略,集中表现为东海女真民众在生存实践中的一种知识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源自东海女真人对自然的认知,对社会的认知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悟与联想.对东海女真文化进行认知人类学的解读,对廓清满族原生文化的生成动因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蕴.任何民族语言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着本民族文化.满族先民生活于广袤的白山黑水之间,狩猎是其早期的主要生活方式.满族先民的狩猎生活方式不仅对清代八旗制度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还充分体现在满语名号中.马与箭是狩猎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满语名号的语义就从这两方面反映了满族先民狩猎文化.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收藏展示了满族靰鞡.靰鞡是满族早期冬季穿用的一种特殊的"皮鞋",它具有防寒、防滑的作用.勤劳勇敢的满族先民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彩的满族独有的文化.靰鞡是满族文化艺术品中的一件奇葩.  相似文献   

6.
满族"靰鞡"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收藏展示了满族靰鞡.靰鞡是满族早期冬季穿用的一种特殊的"皮鞋",它具有防寒、防滑的作用.勤劳勇敢的满族先民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彩的满族独有的文化.靰鞡是满族文化艺术品中的一件奇葩.  相似文献   

7.
朱可伦 《满族研究》2016,(3):101-103
满族及其先民信仰萨满教.萨满教是一种自然的、原始的多神教.其原始文化综合体的特质,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研究满族萨满教对于了解这种古老的原始信仰,了解满族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文化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彦臣  刘贵富 《满族研究》2003,(4):48-54,85
满族先民的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瘟疫、疾病是他们最经常、最普遍、最难以抵御的敌人。在防治疫病的过程中,满族先民积淀下来了自强不息、富于务实、勇于创新、仁爱德厚、有容乃大等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岩画是古代先民刻绘在岩石上的图画,被人们喻为形象的史诗,艺术的画卷。它用一幅幅鲜活的画面,记录了人类社会由荒蛮走向文明的艰难历程,讲述着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在内蒙古包头博物馆众多岩画藏品中,  相似文献   

10.
岩画是古代先民刻绘在岩石表面上的图画,具有"时间跨度长、分布范围广、信息载量大"①的特点.它从多方面揭示了古人的生产生活、社会形态、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审美观念等丰富的内容,是人类用绘画形式记录自己发展历程的生动图解.被史学界喻为"形象的语言、艺术的史诗"②.  相似文献   

11.
12.
论"夷"和"东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栾丰实 《中原文物》2002,2(1):16-20
“东夷”本是传世和出土文献对古史上某一时期东方居民的称谓。近年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把黄淮下游海岱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的族属称为东夷。本文旨在根据传世和出土文献的相关记载,廓清“夷”和“东夷” 的产生、发展、流变和消失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3.
“素心”与“史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发展史上,关于史家主体修养的探讨是一个重要问题。梁启超所谓“史家四长”说即是对这个探讨的总结和概括。在这一理论成就的形成过程中,唐代史家刘知几的“史才三长”说及清代史家章学诚的“史德”说是关键环节。当然,任何学术成果尤其是理论上的突破,都必须以一定的思想积累为前提与基础,这种积累首先必须是学者个人的,而从更为普遍的意义上讲,它更是社会的与时代的。因此,从孔子、孟子的时代起,我们  相似文献   

14.
晚清之前,中国始终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将中国之外的其他一切民族都看作是未开化的“蛮夷”。特别是明代朝贡制度形成后,“夷”“夏”卑尊泾渭分明。晚清从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近六十年间,实现了从“夷”到“洋”的艰难转变。本文从“中国中心观”的形成入手,对这一转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古代的"邛"究竟是族名还是地名,曾有一些不同看法.关于"邛竹杖",也历来看法不一.文中对此作了探讨,认为"邛都夷"人属古濮越系民族,"邛竹杖"则由于年代久远现已不甚明了,可能"邛人"所居地方所产之竹杖皆可谓之"邛竹杖".  相似文献   

16.
庄子《大宗师》集中出现了四则有关"真人"的论述。"真人"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作为庄子自身理想人格的画像,"真人"等同于"至人"。真人一旦上升到"道"的层面,又等同于"神人"。真人思想的矛盾性源自《庄子》一书内容的复杂性。作为天道哲学的真人,其思想源自《道德经》、《山海经》等典籍;作为生命哲学的真人,源自《黄帝内经》、《周易》等。由后者形成一种"葆真"的生命哲学观,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三义先生认为,以国家起源的“民族模式”代替传统的“部落联盟模式”,易建平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本文认为,王三史先生的观点难以成立,原因在于,他混淆了“部落联盟”与“部落联盟模式”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并且,把希腊人和罗马人国家起源的例子当作了“特例”,而这摩尔根与恩格斯是当作典型例子的。  相似文献   

18.
本从都市平量器字入手,结合东汉相关的度量衡制度和两汉中遗存的刻铭陶、漆器字、以及东汉相关历史,考证都市平量器并非成都市平量器的简称。  相似文献   

19.
本对于古籍献中“百工”一词的多义和歧义现象进行分析、考证,发现它与“百官”一词的关系错综复杂,于是从字形、声音及化历史的研究对比中取证,认为“百工”作为上古一官职名,后世直接对译成“百官”实际上存在混淆和误解,却也可从中看出它们意义上的联系与区别,对这一特殊语词的变化的历史考证将对训诂学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20.
Museum learning的相关研究范式和成果主要集中在博物馆学观众研究和教育学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国内这两门学科对museum learning的翻译存在分歧:博物馆学界将其译为"博物馆学习",而教育学领域则将其译为"场馆学习"。原因在于二者对museum learning的研究方法存在分歧,以及二者对"博物馆"一词本身范畴和概念存在认知差异。"博物馆学习"不仅保持了museum在跨语境研究中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在概念上确保了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和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在museum learning研究中的相同地位,这是"场馆学习"一词无法体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