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在民国时期赫赫有名,毁誉参半,被称作"布衣将军",也被称作"倒戈将军"。他的为人做事,常常不按常理,显得颇为另类。吴佩孚五十大寿,社会各界名流云集洛阳为其祝寿。冯玉祥是吴佩孚的部下,他送的寿礼与众不同,竟是一坛清水,别人送礼送的要  相似文献   

2.
冯玉祥与吴佩孚,早期有过密切的交往,还曾拜过盟兄弟,又被并列为直系“四大金刚”之一。后直系分裂,冯吴交恶,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公开反吴,二人关系彻底决裂。 冯吴早期交往 冯玉祥和吴佩孚,有着相似的出身和经历。冯玉祥原籍是安徽巢县,1882年出生在河北省青县兴集镇,父亲是一个下级军官,饷银微薄,生活困苦。冯玉祥12岁就挂名当兵,吃一份恩饷,并随父亲在军中干些杂务。14岁正式入伍当兵,在旧军中干了6年。1902年,改投袁世凯新建的武卫  相似文献   

3.
一坛清水有一年 ,大军阀吴佩孚 ,四方下帖 ,大摆盛宴 ,为自己庆寿。那些攀龙附凤、趋炎附势之辈 ,争相前来祝寿。冯玉祥将军接到请帖后 ,没有亲临祝贺 ,仅派人送去一坛清水 ,坛口封条上写着“君子之交淡如水”七个字。吴佩孚一见脸色大变 ,但他在众人面前又不好发怒 ,只好狞笑着说“焕章 (冯玉祥字焕章 )真知我也。”由此 ,他对冯玉祥将军耿耿于怀。一只木盒北伐战争胜利之后 ,当时的南京市市长刘纪文举行隆重的结婚大典 ,真是宾客云集 ,礼品成山。惟独当时担任国民党南京政府军政部部长的冯玉祥将军没有去 ,但他派人送去一份礼品。这份礼品…  相似文献   

4.
姜猛 《名人传记》2018,(5):47-51
陶菊隐和张季鸾的结缘.要从风云变幻的时代局势说起。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打得难分难解时.冯玉祥率军回京,联合对“曹(锟)总统和吴(佩孚)总司令”极度不满的直系军将领胡景翼、孙岳发动北京政变,迫使曹锟下台、吴佩孚南逃.直系政权由此垮台。  相似文献   

5.
刘宗芝 《文史博览》2009,(10):62-63
“曹十三”一夜连输三幢洋房 曹锟领兵拥戴袁世凯,以一介莽夫从此拥兵自重,擢吴佩孚任第三师长为其羽翼,凭借所谓“直系”乃成为北方一大势力,与皖系、奉系抗衡,火并无已。其后贿选成功,刚做“大总统”不久,被倒戈的冯玉祥囚禁于中南海延庆楼,获释之后,就此结束其一生。  相似文献   

6.
草亭秘议 直皖战争和第一次直奉战争后,直系军阀控制了北京中央政权,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在北洋军阀中成为继袁世凯、段祺瑞以后的突出人物.就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一触即发的紧急关头,当时除孙中山、张作霖和卢永祥三角同盟之外,也形成了冯玉祥、胡景翼、孙岳等联合反吴的三角同盟,对吴佩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一场政变在酝酿之中.  相似文献   

7.
1926年7月,北伐军以风卷残云之势,连克长沙、岳阳,直趋武汉。直系军阀吴佩孚虽率部殊死抵抗,终是节节败退。10月10日,北伐军克武昌,吴佩孚败逃郑州。1927年初,奉系张作霖也趁火打劫,以“讨赤”为名,派所辖的鲁军孙殿英部占领开封、郑州等地,吴佩孚仓皇逃往巩县。4月27日,北伐军唐生智、张发奎两部进入河南。5月7日,冯玉祥部进占潼关,逼近泥池。至此,吴佩孚已陷于四面楚歌之中。吴佩孚去巩县,经登封、南阳到邓县,本打算越过京汉线取道皖北,率部窜回山东,终因军心涣散,势不能为。不得已,吴佩孚由邓县奔…  相似文献   

8.
陈长河 《安徽史学》2006,(2):52-55,62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吴佩孚为了压制冯玉祥,将其由河南督军调任陆军检阅使,驻兵近畿.冯玉祥一抵北京,即组建陆军检阅使署于南苑.该署编制系参照巡阅使署编制而制订,职权 较前有所下降.正因该署是个"闲职",冯玉祥遂抓住有利时机,于任内干了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大多为人们所称道.及至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张作霖气焰嚣张,段祺瑞仰其鼻息,排斥异己,冯玉祥以环境恶劣,毅然辞去陆军检阅使,专任西北边防督办.此后,他致力于经营西北,扩充实力,并于不久投身于国民革命.  相似文献   

9.
泽川 《文史月刊》2010,(8):18-18
<正>我国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有一次,冯玉祥在军营里向姬副官恭敬地行了一个军礼。姬是他的部下,对此感到非常惶恐。冯将军解  相似文献   

10.
吴佩孚败走南阳晓刚,俊敏1926年至1927年初,吴佩孚(字子玉)率残部在郑、洛间与北代军、奉鲁军和国民军三路强兵交锋对抗,不支而移驻巩县,企图跳出战争漩涡。但战神偏不给他喘息机会:冯玉祥部由陕西来攻;而"镇嵩军"刘镇华在洛阳响应;潼关张治公部向奉军...  相似文献   

11.
民国军阀多有绰号,好的如吴佩孚“秀才将军”、冯玉祥“基督将军”,唐生智因本人信佛,让手下将士集体受戒,被称为“和尚将军”;贬义的如行盗墓之事的孙殿英被称为“盗墓将军”;曹瑛因年轻时在妓院帮过工而得“茶壶将军”之名。北洋直系老将、徐世昌在军界第一心腹亲信王怀庆则有一个更不雅的外号:“马桶将军”。  相似文献   

12.
一在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不久的1925年2、3月间,河南西部爆发了胡景翼与憨玉琨争夺地盘的一场战争,史称“胡憨之战”。这次战争,实际上是冯玉祥为首的国民军(主要为二、三两军)与刘镇华为首的镇嵩军之间的争斗,也可说是第二次直奉战争的余波。为弄清这场战争的来龙去脉,需从战争爆发前夕憨玉琨出兵洛阳驱逐直系败将吴佩孚事件说起。1924年11月,吴佩孚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遭到惨败,由天津经海道南下转到汉口。本拟在此组织所谓护宪军政府,图谋东山再起。因直系湖北督军萧耀南、江苏督军齐燮元等不予支持,计划无法实现,遂于是月19日再由汉口到达郑州,并于当日重返老巢洛阳,设护宪前敌总司令部。吴虽遭失败,但在鄂、豫等省仍拥有一定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史上,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是两个最重要的政党。在20年代前期,两党合作曾促成了大革命的大好形势,沉重地打击了北洋军阀,将辛亥革命没有完成的反帝反封建任务向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推进了一步。本文拟以国共两党此间在对待孙传芳军阀集团方面的合作为例,说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的真理性。孙传芳军阀集团是北洋军阀的“后起之秀”。它本属直系军阀,从1923年开始盘踞福建,1924年秋在江浙齐卢战争期间乘虚攻占浙江。当时全国政局大变:第二次直奉大战因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使直系吴佩孚、  相似文献   

14.
冯玉祥认为战祸连年,遭难的是黎民百姓.直奉战争时冯的倒戈与他的这个认识不无关系.他事后说:“直奉之战,张作霖、吴佩孚二人,全在战线后方,距离甚远.失败时,早已逃之夭夭.以我之见,在山海关建筑-大玻璃厅,每票一张售千元,任人参观.他二人在厅内赤身露体,各持枪刀,谁把谁肝肠剖出来,那才叫英雄好汉,何苦叫百姓死去多少呢.”  相似文献   

15.
葛美荣 《文史月刊》2009,(3):M0002-M0002
一提起吴佩孚,大家都知道他是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大军阀。他曾坐镇洛阳,拥兵数十万,野心勃勃,想统一中国,结果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被张作霖打败。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北京。当时,吴佩孚正住在北京郊外。日本人想拉吴佩孚为他们效力,多次派出特务头子土肥原劝说吴佩孚出来组织伪政府。  相似文献   

16.
1926年4月,奉系军阀张作霖猛烈攻击冯玉祥的国民军。加上直系吴佩孚及直鲁联军张宗昌联合对国民军施压,致使国民军渐渐不支,遂于4月12日宣布取消国民军称号,冯玉祥亦同时宣布下野。接着,国民军京畿卫戍总司令鹿钟麟  相似文献   

17.
1924年10月,在直系军阀统治中心北京,发生了一个重大事件,这就是冯玉祥发动的“首都革命”,史称“北京政变”。自从第一次奉直战争以后,直系军阀一直控制着北京政权,这是英美帝国主义的胜利。日本帝国主义不甘心如此失败,再次支援奉系,于1924年9月间策动了张作霖和皖系芦永祥联合反对直系军阀的战争,即第二次直奉战争。9月3日,芦永祥和直系江苏督军齐燮元开战,揭开了第二次直奉战争的序幕。结果芦永祥退败淞沪,奉张因为急要声援势将败北的浙江督军芦永祥,即在热河、冀东一带向直军发动攻势。直系方面也积极进行了准备,吴佩孚  相似文献   

18.
吴佩孚,字子玉,山东蓬莱秀才,同治十三年(1874年)生,北洋直系军阀首领.1917年任北洋陆军第三师师长.1920年击败皖系军阀段琪瑞.1922年战胜奉系军阀张作霖.曾任两湖巡阅使,直鲁豫巡阅使.虎踞洛阳,控制北京政府,成为北方政治、军事的中心人物.1924年底第二次直奉战争,由于冯玉祥在北京政变,至使吴佩孚兵败榆关,从水路逃往武汉避难.  相似文献   

19.
段祺瑞对待孙中山先生北上的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祺瑞对待孙中山先生北上的态度吴元康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等人发动北京政变。推翻了曹锟、吴佩孚所控制的北京政权,全国政治格局由此发生急剧变化。为了应付复杂的环境,冯玉祥等人一面联同奉系要人拥护息影四年、蛰居津门的段祺瑞出山,充任中华民国临时执...  相似文献   

20.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了曹锟政府,随即驱逐傅仪出宫,推黄郛为看守内阁,欢迎孙中山先生北上,欲以倾向革命之名助长他自己的声威。此时奉系军阀已进入华北,北京政权实际上是张作霖、段祺瑞、冯玉祥三派的联合政府。吴佩孚战败后,直系军阀的主力退到长江流域。旧军阀的政权倒了,新军阀的政权还没有巩固起来,段祺瑞、张作霖企图收买人心,巩固其统治,借口共商国策,也邀请孙中山先生北上。在广东国民党内部,亦由汪精卫首倡“孙段联合”,意在造革命舆论加强革命声势。经过段祺瑞派许世英跑广州、汪精卫跑天津,最后商定孙段会于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