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 ,朝鲜半岛著名的史学家金富轼在其《三国史记》中 ,虽然把高句丽与百济、新罗同列于“海东”三国 ,进行平行载述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势之必然 ,在情理之中 ,但其高句丽观在《高句丽本纪》最后的论赞中得到了清晰准确的诠释 :高句丽是中国的割据政权。  相似文献   

2.
《唐代新罗侨民在华社会活动的考述》一文的两点订补李恭《中国史研究》一九九三年第三期所载《唐代新罗侨民在华社会活动的考述》一文,对公元七至九世纪的新罗人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和社会活动进行了周密的分析和研究,然其中尚有需要补充和订正之处。一、长安无新罗寺该文...  相似文献   

3.
1966年,韩国庆州(古新罗都城)发现《无垢》经印本。韩国学者认为此经为古新罗印本,并以其刊印时间早于敦煌所出《金刚经》而认为是现存世界上最早雕版印本,进而推论印刷术为韩国人发明。1980年以来,我国及美籍华裔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一致认为此经并非新罗所印,而为传入新罗的唐代印本。本文从“武周制字”、唐代“印纸”两方面论述了《无垢》经不是最早的印本;重点对年款进行了考证,首次明确提出此经刊印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并对社会背景进行了探讨;同时从唐新关系、唐代佛教在新罗的影响角度,进一步说明此经只可能从唐传入,不可能是新罗所印。  相似文献   

4.
《仙女红袋》作者与高淳双女坟陈后翔《仙女红袋》是一则在朝鲜半岛广为流传的传奇故事,编入《新罗殊异传》一书中。《新罗殊异传》类似我国的古典名著《聊斋志异》,拥有广泛的读者。可是这部在朝鲜半岛内外尤其在韩国影响很大的作品,却没有作者署名,究竟出自何人手笔...  相似文献   

5.
由于唐朝与新罗文化交往的密切,唐代的文坛上活跃着许多新罗文人,他们在中国不仅学习中华文化,而且从事诗文创作,有的还参加中国的科举考试。唐朝诗人与新罗诗人相互有许多唱和,在《全唐诗》中,收录有20多首新罗人的诗作,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崔致远。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中韩现存文献及金石史料,围绕9世纪唐与新罗使者频繁往来关联问题,做了若干探讨,认为此一时期双方的交涉,呈现出官方交往的理性多样化和民间交往经济文化蕴涵增大的特点.同时,还对学界很少关注的唐使节崔廷出使新罗的时间,新罗望德寺双塔"战",《贞元集要广利方》传入新罗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学者的明清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明清史学整体传统内涵得到了系统的研究,而且明清史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时培磊教授《临海东观——明清史学中的日本研究与认识》(科学出版社,2017年。下文简称《临海东观》)在明清史学领域的拓展方面贡献颇多。《临海东观》一书30余万字,内容丰富,下面仅选取若干视角,以陈管见。《临海东观》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围绕明清时期的日本研究史籍进行史学分  相似文献   

8.
2009年7月在河北邢台市发现的《大唐□□□□寺故觉禅师碑铭并序》,因其记录的是一位8世纪新罗入唐求法僧惠觉禅师的生平,对于古代中韩关系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惠觉是神会唯一的外籍嫡传弟子,继承了神会的禅宗思想,最终在邢州漆泉寺圆寂。新罗大儒崔致远在《智证大师碑》中曾提到一位在中国河北常山地区活动的新罗入唐求法僧慧觉,判定他就是邢州漆泉寺的惠觉。  相似文献   

9.
程弓 《黑龙江史志》2012,(14):40-42
<正>鹰猎文化简述。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一般意义的鹰猎指的是利用海东青捕猎。海东青文化起源于唐代甚至更早。《本草纲目》中记载:"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唐以后,海东青成为黑龙江地区满族先民向中原王朝进贡的主要品种之一。《契  相似文献   

10.
2002年第2期《巴蜀史志》所载我的《千古名刹大慈寺》一文,引起了韩国金泉市政府派驻成都市政府外办进修的朴钟基先生的关注,他认为,新罗无相禅帅唐代时与成都和尚英干共同募建大慈寺,把四川和韩国的友好交往史提前了1000多年,是个值得关注的外交大事。这促使我把视线从大慈寺延伸到了新罗无相禅师身上。在同年4期《巴蜀史志》上,  相似文献   

11.
关于金朝始祖函普的族属问题,研究者认识不一,有人认为函普是新罗人或高丽人,有人认为函普是人或女真人。本文通过《松漠纪闻》、《金史》等书有关金朝始祖函普族属记述的考证,认为,《金史》关于函普“从高丽来”的记述比较接近历史真实,即认为,函普及其先人由进入新罗,归入高丽,后从高丽来到女真地区,加入女真联盟,成为女真首领。函普实为——女真人。  相似文献   

12.
关于海东青     
“海东青”又叫白尾海雕。《本草纲目》中记载:“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海东青可驯养,虽然“海东青大仅如鹊”’(见《燕山丛录》)可是十分凶猛,可捕天鹅和小兽。因此,辽金时,“国主”每年春天必来北京延芳淀弋猎。这“延芳淀”在北京东南,通州与漷县之间,淀“方数百里”淀中生长荷花和菱角,鱼虾丰饶,水草繁茂,是水鸟群集栖息之地。因此成为春猎的好地方,当时把此淀划为禁区,“国主、皇族、群臣,各有分地”(见《辽史》)据《日下旧闻考》转载  相似文献   

13.
施飞 《福建史志》2003,(4):32-34
《海东札记》成书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作者是曾任台湾司马的朱景英。在其任内,朱景英游历遍台湾全境,延揽风物,将所见所闻辑录成八类四卷。因他曾扼守海东的缘故,固其将该书定名为《海东札记》。该书不仅记述详实,更可贵的是,作者能就风俗之易、流弊之革提出己见,为后来者留下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太平广记》中"登州贾者马行余"故事的剖析,从马行余渡海路线、马行余个人身份以及马氏与新罗国王的对话三个角度出发,并结合相关史料,探讨"马行余故事"中所反映的登州与唐罗民间贸易关系、唐罗宗藩关系与儒学在新罗的传播情况。  相似文献   

15.
满族民歌《阿玛有只小角鹰》海东青是辽东特产猛禽,满族猎人得力助手,因其珍贵难得,故满族统治者多出重金抢购,捕捉海东青人,往往一夜间暴富。吉林地区的一首民歌《阿玛有只小角鹰》就是以此为题材的:拉特哈(满语,鹞),大老鹰/阿玛(满语,父亲)有只小角鹰/白...  相似文献   

16.
《辽史》卷三《太宗纪上》“天显七年十一月”条云:“天显七年十一月丁未,阻卜贡海东青鹘三十连。”  相似文献   

17.
韩国王子金乔觉来中国考马鞍山市李福利金乔觉为何方人据《九华山志》记载,唐开元年间(713─741年)新罗国僧人金地藏来九华山传教,笃修地藏经。新罗国为韩国古称。据历史考证,地藏王、金地藏均为韩国金乔觉无疑。据绩溪县小九华山史料记载:新罗国王宗近亲金乔...  相似文献   

18.
<正>《辽史·太祖纪》天显元年(926)二月甲午,谓太祖平渤海后"幸忽汗城,阅府库物,赐从臣有差。以奚部长勃鲁恩、王郁自回鹘、新罗、吐蕃、党项、室韦、沙陀、乌古等从征有功,优加赏赉"。此段诸本皆同,然末句语义不明。此事亦见《属国表》,是月下云"回鹘、新罗、吐蕃、党项、沙陀从征有功,赏之"。冯家昇《辽史初校》据《太祖纪》指出:"非回鹘等部从征有功而赏之也。"意谓回鹘等部是勃鲁恩、王郁所征讨的对象,而非受赏者。中华书局点校本《辽史·属国表》亦采纳了这一校勘意见。其实,《属国表》此处并没有任何错误,倒是校勘者所引据的《太祖纪》存在着问题。  相似文献   

19.
"海东盛国"本来是史籍中对渤海国的称呼,但元代修撰的《辽史》却将之改为"辽东盛国",这主要是由于"海东"作为地理名词的内涵,随着时代的不同发生了变化。这一字之差体现出从隋唐到宋元时期中原王朝对东北地区地理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正> 一 小引 郦道元《水经注》卷二“河水”引《释氏西域记》曰: 牢兰海东伏流龙沙堆,在屯皇东南四百里阿步干鲜卑山,东流至金城为大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