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丝绸是宋元时期泉州港输出的主要商品之一。因为近代福建丝绸多是从江南运来,所以,尽管有一些史料证明宋元时期福建丝织业发达,但许多人仍对此抱怀疑态度。今辑录相关史料,全面论述宋元福建丝织业。由于宋以前有关福建丝织业的相关史料相当零碎,一并辑录于此。  相似文献   

2.
丝织业、麻织业、棉织业、毛织业都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纺织手工业。宋代的丝织业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农民所产丝织品大都作为赋税被宋政府搜刮了去,民妇“丝成那望衣儿女,且织霜缣了官租”①,“且看贫妇通宵织,身上曾无挂一丝”②。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只有在发展丝织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麻织业,才能解决穿衣问题,  相似文献   

3.
清代的官营丝织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营丝织业在整个清代丝织业中占有重要和特殊的地位,它代表着清代丝织业发展的最高水平。本文着重考察其组织机构、沿革、规模、产品种类和经营方式等,力求对清代的官营丝织业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苏州大学历史系王翔副教授从80年代初就读大学时起,就开始注意苏州丝织业中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将近十年以来,他围绕着这个中心,潜心研究,先后发表了40多篇论文。在专题研究的坚实基础上,今年四月又出版了以“苏州丝织业‘帐房’发展史论”为副标题的专著:《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这部将近40万字的著作,系统地叙述了苏州丝织业这一著名的传统手工业中的资本主义孕育、萌生、发展的三个阶段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归宿。通过这  相似文献   

5.
<正> 我国丝织业起源于距今5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殷商时期,丝织业分布区域逐渐扩大,经西周至两汉,丝织业生产已经遍及全国,同时在黄河流域形成生产重心。  相似文献   

6.
<正>在2014年中国北京APEC峰会欢迎晚宴上,各国政要、贵宾夫人身穿"新中装"服装亮相,好评如潮。由于其服装使用苏州出产的漳缎面料,而苏州漳缎生产工艺源于福建漳州的漳绒,故也引起业内人士的深切关注。唐宋时,闽南泉州、漳州一带,蚕桑业甚为发达。据赵汝适《诸番志》记载,刺桐城(泉州)在宋代已是丝织业中心,与杭州齐名。从泉州、漳州出口运往海外的丝织品有绸、缎、绫、绢、  相似文献   

7.
从云锦公所到铁机公会——近代苏州丝织业同业组织的嬗变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王翔 《近代史研究》2001,34(3):104-131
苏州丝织手工业历史悠久,云锦公所为其行会组织。明末清初以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行会制度开始动摇,行会功能遭到削弱。清朝末期,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生深刻变化,苏州丝织业云锦公所的旧式行会色彩日益淡化。虽仍沿用旧称,但与传统社会里的纯粹行会组织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表现出向资产阶级同业团体过渡的特征。到民国年间,在苏州丝织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的同时,云锦公所也完成了自身的转化,演变为资产阶级同业组织的成熟形态——“铁机丝织业同业公会”。  相似文献   

8.
董晓君 《中华遗产》2023,(10):90-99
“锦绣前程”“衣锦还乡”……在中国丝绸中,锦是最华贵的一种,其价值堪比黄金。它是中国丝织业的支柱产品,它是开拓丝绸之路的功勋宝物。从西域到欧洲,中国锦曾书写过怎样的传奇?  相似文献   

9.
唐代长江下游蚕桑丝织业之发展卢华语一长江下游西起江西湖口,北界淮河,东、南至海,包括今江西部阳湖以东、安徽和江苏大部以及上海、浙江、福建3省市,在唐代分属淮南、江南两道,大体相当淮南道的寿、、舒、庐、滁、和、扬、楚8州及江南道的宣、款、歙、常、苏、湖...  相似文献   

10.
七、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之间的关系  早在半个世纪以前 ,宫崎市定就已深刻地指出 :明清时期的苏州 ,“不仅是一个政治城市 ,而且还是一个商业城市 ,并逐渐变化为一个轻工业城市” 。这个结论十分正确 ,因为到了清代中期 ,仅只就工业中的一个部门———丝织业而言 ,就成为了苏州府城的经济支柱。正如后人所言 :“有清一代 ,苏垣东半城几全为丝织业所聚居……地方经济之荣枯 ,亦几视丝织业之兴衰为断” 。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 ,虽然宫崎氏所说的苏州仅只是苏州府城 ,但是他的这个结论同样也适用于本文所说的苏州城市。简言之 ,由于本文…  相似文献   

11.
<正>蚕丝和茶叶原产于中国,为我国两大传统产业。历经数百年引以为傲的两项出口产业,在民国初年遭受外商巨大冲击。传统手工桑蚕丝因其制作繁琐,质地不一,瑕疵甚多,不符合机器加工等条件制约,在欧美市场的销路逐渐被邻国日本占据。二十年代美国每年用量计五十五至六十万包,其中来自中国的生丝不到十分之一(1),其余全为日本制丝。丝织业以家庭作坊小规模生产,资本不足难以竞争。供货不稳定。加之连年战乱,汇兑币制不统一。使二十年代的中国丝织业陷入谷底。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爆发后,作为丝织业大宗,江苏省及上海市制丝工业受到极大影响。本件史料反映了七.七事变前后江苏及上海制丝工业的变化,对研究这一时期中国丝织业发展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公元前2世纪末,丝绸之路开通后一直延伸至地中海东岸地区,丝绸被源源不断地输往西方。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控制了丝绸之路西段(2)。随着罗马帝国国内市场的扩大,对丝绸等东方商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与中国的贸易也取得了迅速发展,中国丝绸通过馈赠、售卖等方式向西方流通。拜占庭帝国早期,国家垄断了丝织业,严格监督和管理丝绸进口贸易,通过草原丝绸之路和中亚民族的转运,从中国进口丝绸。公元6世纪后期,中国的养蚕制丝技术传至拜占庭帝国,自此,西方人首次掌握了中国的制丝工艺,对西方丝织业的发展影响深远。与中国丝绸西传罗马—拜占庭帝国相对,罗马帝国的宝石、玻璃和织品等商品也通过丝绸之路贸易传入中国,与罗马帝国同期的中国史籍记载的大量罗马物产信息证明了一些罗马商品已被中国人熟知。  相似文献   

14.
锦纶会馆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荔湾区繁华的商业街内,始建于清代雍正元年(1723),是广州唯一保留下来的丝织业行业会馆,也是反映清代广州丝织行业盛衰的历史物证,更是研究中国传统社会行会制度和资本主义发展问题的重要实物资料。1999年,广州市计划在老城区西关开辟一条  相似文献   

15.
王秀玲 《收藏家》2011,(11):58-64
在定陵出土丝织物中有相当一部分有题记。题记形式有墨书、绣字、织字等几类。这些题记内容广泛,记载详细,有织造机构、各道工序人员、司吏、丝织名称、颜色、纹饰、质地、用料、用途及匹料长度等。这些题记为后人研究明代官办丝织业的组织分工情况,督造验收制度,织品的产地、规格、品种等,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证据。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是研究明代丝织业发展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6.
近日,在山东省青州市召开的"古青州与丝绸之路"研讨会上,国内数十位专家学者认为,古青州不仅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之一,也应该是海上丝绸之路东线的重要源头。与会专家普遍认定,古青州即古代的山东地区曾是丝绸的重要产地。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地区就在中国丝织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一 南京,作为历史名城,我国著名的古都之一,又是盛产蚕桑之地,因而,在历史上,它一直是我国丝织工艺生产的中心之一。早在南北朝时期,南京即有了官办的丝织业生产管理部门,以后,历代沿袭,均在南京设有官办织造机构。至宋代,南京已开始生产供皇室需求的御用贡品。随着丝织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与兴旺,逐渐形成了遐迩闻名,具有南京地方传统  相似文献   

18.
王瑛 《四川文物》2000,(3):77-80
四川丝织业历史悠久,素称发达,成都也因盛产著名的蜀锦而获“锦城”美名。五代时期,前蜀、后蜀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奖励耕桑的措施,在四川地区经济呈上升趋势的同时,丝纺织等也在汉、唐奠定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在五代林立诸国中处于领先地位,也为宋代四川丝织业的高度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蒙可 《世界遗产》2014,(12):24-28
穿越千年,梦回两宋,触摸那锦绣如繁花的梦幻时代。宋朝是一个令后人艳羡而又哀挽的朝代,它面临着一个比一个凶悍的北方异民族的威胁,时常屈辱地对外纳贡称臣;却似“忙里偷闲”般地在绘画、诗词、曲赋、宗教、礼法等各个方面大放异彩,给身后千年的古代中国的文化领域立下了标杆,一直被模仿,很难被超越。宋锦是后人梦回两宋的最好的“穿越道具”。古代中国的丝织业最早兴起于北方,毕竟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早期最重要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20.
谈元集宁路遗址出土的丝织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79,(8)
一宋、金时期,我国南北各地育蚕和丝织业都很发达,江南地区尤为全国之冠。蒙古族封建主灭亡金和南宋时,虏获各种技艺工匠,特别注意虏获所谓南人的工匠,把他们带到北方的腹里和岭北地区,安置在军匠局或官匠局中。《元史》记载弘州、涿州和邢州等织染局的设置经过情形,就是将丝织匠人迁徙到北方地区的典型事例。元王朝建立后,还不断从江南地区获取工匠,史籍记载元代属于丝织业的军匠局和官匠局名目繁多,且分布于全国许多地区。《元史·百官志》记丝织业的官匠局中,有属于宫相总管府管领的专门为宫廷织造段匹的织染杂造人匠都总管府,下设织染局、绫锦局、纹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