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莲花山位于古丝绸之路南侧,甘肃康乐、临潭两县交界处。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飞瀑流泉,蔚然深秀,嶙峋的峰顶白中透红,群峰垂拱,宛如一朵莲花开放在万顷碧波之中。古人曾以“天削莲峰第一台,芙蓉望中四面开”;“西倾积石几千峰,不及莲花绝黛容”等诗句赞誉过莲花山。莲花山主峰海拔3578米,洮河、冶木河带伴左右;姊妹山、兔石山顾盼有情。莲峰耸秀、冶海天池、洮水流珠、林海绿涛、冶峡幽谷等景色奇丽壮观,在高原磅礴气势中透露出江南秀色。森林资源也十分丰富,已辟为自然保护区。近几年搞了许多建筑物,道路畅通,有水有电,是甘肃新兴的旅游胜地。莲花山秀丽的风光固然吸引人们,但更具有魅力的还是那莲花山“花儿会”。这里的群众善于以  相似文献   

2.
“串班长”是莲花山“花儿”的词作者,在所有民歌对唱中比较独特,是身怀绝技的人,是“花儿”演唱的主心骨。常言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甘肃省康乐县是传唱洮岷“花儿”的重要县区,也是传唱洮岷“花儿”的“北大门”,康乐县歌唱莲花山“花儿”的优秀“串班长”很多。  相似文献   

3.
莲峰,原为莲花山之别称。莲峰庙内观音殿前有一石砌荷池,池壁有铭文四句,首句“峰以莲名”点出了“莲峰”得名之由来:峰以莲名,池发其馨;擢青挺秀,应地之灵。此铭文为钟士超、李大临撰题于清代嘉庆四年(1799)春。  相似文献   

4.
莲花山览胜     
莲花山位于甘肃省康乐县南部和临潭、卓尼两县北部的交界地带,海拔3 578米,奇峰屹立,清泉喷泻,层峦叠嶂,林木蓊郁,顶呈鳞形断层,似莲花盛开状。清嘉庆二十年《重修莲花山记》记载:“时人因其尖锋乱耸,似乎莲瓣,中顶平圆莲蕊,肖其形而名之日莲花山。”游过莲花山的人都说,此山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庐山之俏,峨眉之秀。 莲花山的出名不仅因其妩媚多姿的风光,而且还有着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相传在远古时代,这里原是一个巨湖,每到盛夏季节,天宫的王母娘娘就邀请众神仙来这里避暑赏景。有一天,王母娘娘到西天…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甘肃地区流行着一种名为"花儿"的山歌,研究学者们将其按词体格式、曲调特征分为"河州型花儿"和"洮岷型花儿"。"花儿"音乐生存繁衍了数百年之久,在回族、汉族、裕固族、撒拉族等多个民族中得到广泛传唱,是中国民歌花园中的一朵艺术奇葩。一种音乐形式能够经久不衰,与其自身的音乐性紧密相关,本文将追溯"河州型花儿"的历史,并通过对"河州型花儿"的词体格式、曲调特征和衬词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以"河州型花儿"著名曲令之一的"仓啷啷令"《雪白的鸽子》为研究目标,详细分析其音乐特征及演唱特点。  相似文献   

6.
莲花山寻梦     
莲花山寻梦林野都说莲花山的“花儿会”有看头,有听头,我心里一直痒痒的。今年仲夏,我搭乘便车前往,想了却这桩心事。车子爬坡过涧,拐弯转峰,晃晃悠悠地颠簸到下午两点半,方至莲花山脚下。旅馆里客人出奇的少。一打听,“花儿会”前三天热闹过了,明天是农历六月六...  相似文献   

7.
武汀汀 《丝绸之路》2013,(24):30-32
甘肃不仅是秦腔艺术的发源地之一,还拥有在陇东道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陇剧、临夏民歌“花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花儿剧,更有在陇南高山地带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山戏。陇南高山地带有一种民歌,当地群众叫“哟嗬嗨”。大约从明朝末年开始,人们用它来演唱故事,这便是高山戏的起源,当地人称其为“唱秧歌”或“演故事”。在其后400多年的发展演变中,高山戏以其悠扬的唱腔、轻快的节奏、诙谐的念白,兼有为唱腔伴奏的器乐音乐,并与祭祀性质的舞蹈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戏曲程式。近年来,高山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认可,活跃于民间文化活动中,逐渐登上了甘肃戏曲艺术舞台。  相似文献   

8.
“花儿”,是流行在祖国大西北的一种山野民歌,也是整个西部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民歌.西北“花儿”就其流行地域、不同风格、不同格律、不同特色分为河湟“花儿”和洮岷“花儿”两太流派.  相似文献   

9.
“花儿”是西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广泛传唱于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盛行于甘肃临夏自治州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接壤的莲花山一带。“花儿”,又称“少年”,属“山曲”、“野曲”,曲调或昂扬激越,或婉约悠扬,是绽放在人们心头的一朵心花。 “花儿”的历史久远。像其他少数民族、边远地域的民歌一样,“花儿会”也与庙会紧密结合,融宗教、文化、商贸于一体,十分繁盛。据莲花山“花儿会”调查组调查,“在方圆一二百里范围内,共有74场花儿会,每年自农历正月十五开始,一处接一处,一场接一场。五六月份最多,十月初一方告结束,时…  相似文献   

10.
花儿是流行于我国西北甘肃、青海、宁夏及新疆等省区的一种民歌。洮岷、河湟地区是它的重点流行区。花儿会是演唱花儿的重要场所,是当地百姓的重要集会,是这里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节日。花儿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繁杂,它是西北高原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写实与记录,是他们民族意识、思想感情、风俗习惯的真实写照。花儿来自民间,具有原汁原味的生态特征。花儿所体现的文化心态,是流行区域人们关于真假、善恶、美丑、求舍等观念的折射,是长久生活在社会底层劳动人民情感的艺术表达,是他们纯朴、热烈、自然、真诚的心灵世界的展现。  相似文献   

11.
窦贤 《丝绸之路》2008,(4):11-13
冶木河出西峡之后便豁然开阔起来,两山向后退去,在进入东峡之前留下一片开阔地带,让人间驻守。河南高台之上,一座古城掩映于绿树之中,这便是新城堡。在洮泯一带,像这样的城堡不少,当地人一律呼为“堡子”。新城堡在洮州诸堡中被称为“拱卫洮州第一堡”。  相似文献   

12.
柯杨 《民俗研究》2001,(2):44-60
在中国甘肃省东南部洮河流域的临潭、卓尼、岷县、康乐、临洮等县的汉、藏、回三个民族中,长期流传着一种被称为“洮岷花儿”的山歌。这种山歌,大约萌生于明代初期(公元1370年前后),至今已有630年的历史。当地众多的农民,除了平常田间劳作、山坡放牧时偶尔即兴歌唱外,还在传统的、一年一度的“花儿会”上,自发地举行大规模的山歌竞唱活动。花儿会的会场,  相似文献   

13.
陈莹 《丝绸之路》2021,(2):63-67
花儿是一种跨区域性、跨民族的山歌体歌种,花儿有将近500多年的历史,甘肃人称之为"花儿",青海人称之为"少年".在花儿音乐形成及传播的过程中,涌现出上百首"令"①,这也是"花儿"音乐中重要的音乐特征.本论文主要以河州大令《上去高山望平川》作为研究目标,通过分析研究,论证了这首作品的音乐特征及演唱特点.突出了花儿音乐的地...  相似文献   

14.
李渡无形堂烧酒作坊遗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李渡镇袁地处抚河东岸袁赣抚平原腹地袁面积约员缘园园园平方米渊图一冤遥李渡袁古称李家渡遥据文献记载淤袁两宋之际这里形成圩市袁元末明初发展成远近闻名的大圩镇和商业市场遥有野赶圩李家渡袁打酒买豆腐冶之说遥烧酒是与毛笔尧陶器尧夏布齐名的李渡四大传统物产之一遥清朝乾隆年间袁先后形成了以野万隆冶尧野万盛冶尧野万茂冶尧野万祥冶尧野万义冶尧野福兴泰冶尧野福裕泰冶尧野福生冶尧野福隆冶为字号的九家作坊袁以野福生冶为字号的作坊袁清代门面至今尚在袁与我国传统酿酒的野前店后厂冶…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宁夏申报的“回族山花儿”与甘肃的“洮泯花儿”、青海的“河湟花儿”都进入了国务院、文化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花儿”被正式列入我国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备选项目。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22项,花儿已作为中国的一项进入其中。  相似文献   

16.
李健彪 《丝绸之路》2008,(12):40-44
莲花山地处甘肃省定西、甘南、临夏三州(地)交界处,景色秀丽。青松翠柏,为甘肃省自然保护区。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这里都要举行具有古老传统的“花儿”盛会。届时,三州(地)六县的汉、回、藏、土、保安、东乡等族歌手和群众云集于此,游山观景,吟诗对歌。抒发情怀。  相似文献   

17.
渭源是渭河明的发祥地,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境内长城蜿蜒,古堡耸立,汇集了仰韶化、马家窑化、齐家化三大化,是古丝绸南路之重镇。首阳双冢、汉代墓群、远古驿站等历史遗迹和人景观星罗棋布,更兼有鸟鼠同穴、大禹导渭、始皇西巡、马武屯兵的历史传说以及常盛不衰的洮岷“花儿”,历代人墨客也在这里留下了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18.
行游冶力关     
冶力关位于甘肃南部的卓尼、临潭两县境内,东邻莲花山自然保护区,西接合作市,北与临夏、康乐毗连。  相似文献   

19.
谌小灵 《文物》2012,(8):81-86,96
红砂岩地层在珠江三角洲的番禺莲花山、石楼、大岗、浮莲岗,南沙黄阁,广州东郊,佛山南海、三水,东莞石排、茶山等地均有分布,形成于距今约6000万年,为陆相红色碎屑岩(砂岩、砾岩)在盆地中堆积,经过漫长的成岩作用和地壳运动,岩层抬升,遭到风化、剥蚀,逐步演化而成。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的燕岭古  相似文献   

20.
何文珺 《神州》2011,(28):56-60
俗话说,到了陕西莫喊乱弹(秦腔),到了河州不漫少年(花儿)。河州就是甘肃临夏,这里是花儿之乡——诸多流派中最重要的一支。据考证,这种古老民歌的产生要早于《诗经》。它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流传西北,至今不衰。作为一种口头文学艺术形式,花儿词曲浩繁、押韵合辙、包罗万象、风情浓郁,是西北人心里的话(花儿)、心头的肉,更是我国民间文学民俗宝库里一枝独秀、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