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60年前,1931年我在北大史学系读书,李济(1896—1979)先生是我的老师,1934年以后,我在史语所考古组工作,李济先生是我的领导。今天纪念李先生诞辰95周年,不禁引起了我深切的怀念!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在广州设置了历史语言研究所,1929年史语所由广州迁北平,在北海办公,所本部设在静心斋,考古组设在蚕坛。史语所所长傅斯年(1892—1950)  相似文献   

2.
国立中央研究院(1928年6月—1949年4月)是中华民国最高学术研究机构,直隶于国民政府。其任务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科学研究;二是指导、联络、奖励学术之研究。设有特任级院长一人,其下设行政、研究、评议三机构。1928年6月中央研究院成立后,陆续按学科分设各研究所,到1937年抗战爆发时为止,已设立物理、化学、工程、地质、天文、气象、历史语言、心理、社会科学及动植物等十个研究所。理、化、工三研究所设在上海,其余各所均设于南京,并在南京成贤街旧法制局内设立总办事处(北极阁新址落成后,办事处迁往新址办公),以办理全院一般行政事宜。抗战…  相似文献   

3.
吴娇  鲜利华 《民国档案》2023,(1):5-15+2
九一八事变后,为使北平天文陈列馆所藏天文仪器免遭劫掠,中央研究院决定将其分批迁往南京。本组史料即为1933年4月—1934年1月间,中央研究院与国民政府行政院、铁道部、天文研究所等之间关于天文仪器拆卸、运输及保护情形的来往函件。  相似文献   

4.
李怀顺 《华夏考古》2019,(3):108-112
由于特殊的历史机遇和便利条件,傅斯年在广州创建了历史语言研究所,并且开展了许多工作。史语所迁往北平是大势所趋,有利于自身的发展。本文着重分析相关历史事实,希望对此问题的研究有所补充。  相似文献   

5.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起,开始了抗日战争。那时我正在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8月13日敌机炸上海,14日炸杭州,15日炸南京。19日我就随着史语所,从南京迁长沙,在长沙住在韭菜园圣经学校。半年后,1938年3月从长沙经桂林绕越南迁昆明。在昆明先住在拓东路,后迁青云街靛花巷,后又迁北郊龙泉镇棕皮营。在昆明住三年,1940年冬,史语所从昆明迁四川南溪李庄。我在这时就转到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任职,并在中文系和历史社会系教课。抗战期间,中央研究院殷墟发掘的工作被迫停止。本地的地富反坏,与敌伪汉奸,相互勾结,乘机盗掘,听说颇有发现。象北平的辅仁大学、上海的孔德研究所,以及各  相似文献   

6.
胡晓 《纵横》2010,(9):53-54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不久,即批准创建“国立中央研究院”,并任命文教界领袖蔡元培为院长。历史语言研究所是“中央研究院”最早成立的几个研究所之一,傅斯年长期担任所长,为史语所赢得较高的国际声誉。  相似文献   

7.
历史语言研究所是在中外史学交融的背景下催生的现代史学研究机构。它于1928年由傅斯年创办,至1948年底迁往台湾。于此20年间,史语所汇聚了众多精于考证的一流学者,俨然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形成了一个学术群体。史语所学人治史虽各善其长,但作为一个现代学术社群,又彰显出共有的风格,即重视发掘新史料以揭示被淹没的史实、在学术实践中蕴涵着"以小见大"的治史旨趣和求通而不锢于断的治史视野。考察史语所学术群体的治学特色,不仅有助于科学地评价史语所在现代中国学术版图中的历史贡献,而且裨益于重新认识新旧学问在现代中国的转变,以及整个新历史考证学派在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史语所在李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8年,傅斯年创建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史语所),那是中央研究院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个所,研究范围包括历史、语言、考古、民俗、民族、人类等学科。傅斯年以组织精英学术集团的方式,聘请了陈寅恪、赵元任、李济、李方桂、凌纯声、吴定良等著名学者参加史语所各组的研究工作,在发掘新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式“大科学”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8年成立的总部设在南京的中央研究院和 1929年成立的总部设在北平的北平研究院是旧中国最主要的研究机构,也是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体制的主要载体。新中国建立后,建立起了以中国科学院为中心、以政府各部门和高校科研机构为辅助的科技新体制。这种体制曾在建国初期中国科学技术事  相似文献   

10.
<正>1938年,北京大学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史语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陆续迁至昆明。出于发展学术、合作育才的初衷,史语所所长傅斯年与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秘书长郑天挺等人积极合作,重新恢复了因战乱中止活动的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栋梁之材。一傅斯年与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的恢复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创立于1918年,是以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和培养研究生为主的学术机构。1920年公布  相似文献   

11.
中央研究院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全国最高的学术研究机构。1949年,在国共内战中失败的国民政府狼狈地逃往台湾。在败逃台湾时,国名政府曾试图将中央研究院迁往台湾。在迁移过程中,除了图书、器材等物质的迁移外,最重要的是人员的迁移。然而,国民政府的企图最终没有实现,除了研究院内极个别的研究所及人员迁往台湾以外,中央研究院的大多数成员,最终选择了留在大陆,为新中国的科技振兴与学术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1948年6月20日,在美国养病的傅斯年给胡适写信:“话说天下大乱,还要选举院士,去年我就说,这事问题甚多,弄不好,可把中央研究院弄垮台.大家不听,今天只有竭力办得公正、像样,以免为祸好了.”此前3月27日,中央研究院(中华民国最高学术研究机关,1928年在南京成立,民国时期网罗和培养了一大批高级学术研究人才)评议会已在南京先后5次投票选出了81位院士,因政见而为国民党当局所不悦的郭沫若、马寅初也在其中.  相似文献   

13.
中央研究院的来龙去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国时期的国立中央研究院,作为全国最高的学术研究机构,自1928年4月在南京设立,中经抗战西迁川滇,抗战胜利后又迁回南京、上海,直至1949年10月,其所属大部分研究机构回到人民怀抱,共历时21年多。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初秋在台湾中研院见到的王汎森先生比4年前消瘦许多。他失掉了一些体重,增添了一些责任,比如,两年前由“中研院”历史最久的史语所(历史语言研究所,1928年由傅斯年创建)所长而成中研院副院长。他主要的学术职位包括“中研院”院士、英国宝家历史学会会士。  相似文献   

15.
1927-1937年中国的学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道炫  钟建安 《史学月刊》2001,2(2):131-136
1927-1937年是中国近代学术研究发展较快的十年,出现了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及中国西部科学院等一批近代意义上的科研机构,各高校学术研究水平也有较大进展.这一时期的学术发展,对此后学术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1928年,在近代开风气之先的广州,“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历史语言研究所”)创办。这是中国第一所以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国立”研究机构,提出要扩充新材料、应用新工具、采取合众研究,以科学的方式对中国传统的史学及语言学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17.
国民党于1928年定都南京以后,1929年设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考试院主管考试、审查、铨叙公务人员资历级别的工作。自筹备成立至1948年实行所谓“宪政”、院会部改组时止,都由戴季陶任院长。 1929年,考试院在城内物色建院地址,最后选定城北鸡鸣寺下城墙根旧关岳庙为建院基地中心,开始兴建。建筑模式,外为古典檐阁,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拟对抗战时期中央研究院的西迁、活动情况和成绩,作一些粗浅的论述和分析,以就教于方家。一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央研究院奉命西迁。其各机关辗转迁移简况如下:总办事处:1937年11月由南京迁到长沙圣经书院;1938年2月迁到重庆,先后设址于曾家岩隐庐、上清寺聚兴村8号、牛角沱生生花园内;1944年春,迁至国府路337号中央研究院新址。物理研究所:自沪迁湘,其后一部迁阳朔、桂林、  相似文献   

19.
《殷墟出土器物选粹》由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辑、出版和发行。本书有正文324页,定价1200新台币。1928年,中国以科学方法进行考古学研究的机构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后的第一项田野考古工  相似文献   

20.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建所三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10月11日至17日在厦召开。与会的有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昆明、南宁、海口、福州以及菲律宾、加拿大等国的学者、研究人员共四十多人。南洋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设立的一个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在东南亚的政治、经济、历史和华侨问题研究方面作出了不少的成绩。近年来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