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柳 《沧桑》2009,(1):30-31
五四运动既是一场以学生运动、工人运动为主的政治运动,同时也是知识分子引发的新思潮,新文学的文化改良运动。随着西方文化的东渐与民族危机的加深,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中西方文化大论战的局面。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并以此为平台宣传学习西方文化的思想,并极力批判中国的伦理道德,对待中西方文化表现出强烈的不可调和主张。本文阐述了陈独秀对可调和论的反对,并分析了他主张中西方文化不可调和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重庆大足地区的险峻山崖上,保存着世界上罕见的系列石刻,时间跨度从公元9世纪到1 3世纪。这些石刻以其极高的艺术品质、丰富多变的题材闻名遐迩,从世俗文化到宗教文化,它们鲜明地反映了我国在这一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和谐相处的局面。1999年,大足石刻因其珍贵的价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3.
汉赋与汉代画像石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一时代环境中的文化现象,呈现的是不同切面的结构整体。汉赋和汉代画像石刻,就是这类实例的典型。从西汉中期到东汉末年,是辞赋的时代,也是画像石的时代,在这一时期,二种艺术都经历了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汉赋盛于汉武帝时,积至成,宣年间,进御之赋,已达千余首,仅《汉书·艺文志》所记赋就有九百多篇,今虽百不余一,但其洋洋大观,史籍有载。画像石刻最早出现于西汉后期,  相似文献   

4.
<正>魏晋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大发展、大变革,民族大融合的阶段。这一时期各种文化空前交汇杂糅,形成了"自由开放,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创造出精彩纷呈的物质文化,改变了秦汉以来中国汉文化传统,为隋唐大一统盛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中国历史上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邺城遗址及其周边的北朝墓群是这一时期河北地区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该地区是曹魏至北朝时期黄河流域东部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中心,这些遗存的发现对于魏  相似文献   

5.
董庆华 《神州》2013,(1):127-127
宋代在我国古代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汉字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字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重要的阶段。宋代经济发展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出现了许多的政治思想,文字观念的矛盾也在加深,使得宋代的文字之间的影响和发展处于一个激烈的碰撞时期。本文就这一时期分析各种语言文字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生根发芽的关键阶段,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从早期传入国内以及国内学者走出国门去学习的那些阶段,是当前必须研究的问题。中国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在这一文化之下我们何以去吸收外来文化,从而使有着两千多年统治思想的主体文化在这一时期被如此震荡,如果不加以深究,恐怕要产生许多误区。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扎根,能被知识分子接受,其中所包含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这也是文章所要探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大地是个小地名,在这里一座叫青山(村民叫黑坡)的崖壁上,却掩藏着在贵阳市各区、县(市)的摩崖石刻艺术中,不论是文化含金量还是字数上均称得上贵阳之最的摩崖石刻。在贵阳南郊,有个地名叫大地的地方,谷幽山青,盛产野生兰花。贵阳的许多兰花爱好者都知道,著名的翁召兰花就生长在这一带。大地是个小地名,但在这里一座叫青山(村民叫黑坡)的崖壁上,却掩藏着在贵阳市各区、县(市)的摩崖石刻艺术中,不论是文化含金量还是字数上均称得上贵阳之最的摩崖石刻。当地人也因此将青山叫做写字崖。  相似文献   

8.
以丹霞地貌闻名世界的丹霞山是广东省内面积最大的风景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与罗浮山、西樵山、鼎湖山合称“广东四大名山”。历史上,丹霞山人文景观荟萃,遍布的摩崖石刻是其人文发展的重要见证,最早的摩崖石刻可追溯至宋代,多与寺院有关,锦石岩寺、金龟岩庙内的几题宋代摩崖石刻为探究这一时期该地区的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9.
石刻,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内容,它不仅纪录着人类的历史,也承载着人类思想、社会发展等诸方面的脉络,具有历史和艺术两大价值,又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庐山,这座千古文化名山,它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钟灵流秀的自然风光而称甲天下。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面对其壮观的景色,以诗歌或纪游等形式留下了遍及全山的石刻。以丹崖镌金,铁壁染翠,为后人提供了认识过去、展望未来的文化资料。本文试以庐山石刻的分期特点、地域分布,体现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进行探讨。一、庐山石刻的时代分期“庐山”一词,自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在(史…  相似文献   

10.
《四川文物》1989年第6期上余天建同志的《巧夺天工的石雕艺术》一文介绍了四川万源县张建成墓的石刻艺术。文章对这座墓葬石刻艺术殿堂的建筑结构,雕刻艺术,墓联、碑志等基本情况,都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使人读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到象这样精雕细镂,丰富多彩的石刻殿堂,在近代实属罕见,特别是经过“文化革命”的十年浩劫,至今还能够保存得如此完好,就更为难得。余文也写得清楚流畅,生动具体,使人有身历其境之感。但是,余文在介绍这座石刻艺术殿堂的对联、横额、碑志时,文字抄录,间有夺误,句读标点,似未尽当。张建成是一位爱国爱乡的实业家,研究这些石刻文字,特别是《议绅张君建成自营寿域记》,对了解清末民初四川省民族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思想到文学理论:文质说的历史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束景南 《文献》1999,(3):29-43
文质说向来被认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思想,实质上,文质说最初是作为一种文化思想出现的,而作为文学理论与文学思想的文质说,有一个历史的形成发展过程.现在一般都认为文质说的文学思想起于孔子,也有的甚至认为起于刘勰,这种看法实际上都没有注意到文质说作为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化思想的历史起源、形成、发展与演变.本文拟专门考察从孔子到刘勰这一时期文质思想的整个发展,它从文化思想到文学理论的历史演进,由此可以探明文质说的文学思想与文学理论究竟起源于何时.  相似文献   

12.
鹿坦 《神州》2013,(7):28-28
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学术上呈现"百家争鸣"的现象,各家为推行自己的学说、扩大影响便不断地著书立说,为后世学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道家可以说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学术流派,在其所著的经典文献中有很多蕴涵着很多修辞思想,修辞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达技巧能帮助其思想的推行,便于人们接受。  相似文献   

13.
如何评价陈独秀对中国革命发展阶段的认识,以及他在“五·四”运动后期至第一次大革命失败这一时期内的思想变化,是近几年陈独秀研究中分歧较大的问题之一。有人认为陈独秀系统地形成了“二次革命论”的理论体系;有的认为陈独秀并没有形成“二次革命论”的系统理论,与此相反,陈独秀所主张的倒是“一次革命论”。上述两种观点笔者都难苟同。下面仅就陈独秀如何对待中国革命发展阶段这一问题的认识作一分析,来探讨一下陈独秀这一时期思想认识上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丝绸之路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漫长、最神秘的通道,它联结着东西。随着丝绸西去,佛教东渐、佛法东传也在这条道路上完成。  相似文献   

15.
一西团山文化是我国东北地区一种重要的青铜文化,追溯其发现与研究的历史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30~40年代,是发现与初步研究阶段。限于当时的田野工作和认识水平,该文化被推定为“石器时代之文化”。在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多数从事东北考古工作的学者执此观点。40年代末~60年代初;是确定文化性质及推测年代阶段。由于这一时期对西团山、骚达沟、土城子等遗址,主要是墓葬进行了  相似文献   

16.
地方志遐思     
<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孕育一部史书。地方志,作为地方性的历史文献,它承载了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情况。是对一段时空的回放,对一个地域概貌的描摹,对一方文化积淀的遗存。最地方的也是最民族的。一本本地方志,荟萃起来,就是一部厚重的民族史。每一部地方志,都镌刻着一串人类繁衍生息创  相似文献   

17.
桂林石刻起始于东晋,勃兴于唐,鼎盛于宋,繁荣于明清。现存南朝至清代石刻两千余件。历代从中原南迁的官员、学士,是河洛文化在桂林传播与交流的主体,亦是桂林石刻作品的主创人群。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岩溶石质优良,为桂林石刻提供了最优越的物质条件;桂林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为桂林石刻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广阔的创作空间。  相似文献   

18.
南朝陵墓石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主要分布在南京、江宁、句容、丹阳四地,迄今已发现的石刻有35处,计南京(包括江宁)22处,句容1处,丹阳12处。以南京麒麟镇麒麟铺村的宋武帝刘裕陵前石刻时代最早,以栖霞镇新合村狮子冲陈永宁陵石刻时代最晚。在这35处...  相似文献   

19.
经过西周时期的发展,大篆已臻于成熟,规矩备至。随着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剧烈动荡,文字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春秋时期也经历了变革,在长江流域以楚国为主掀起了美化大篆的浪潮,以鸟、凤、龙、虫为饰装饰文字。一种审美趋向、艺术形式的产生,其中必然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本文将探讨这一时期在楚国这一地域,铭文书法形成如此繁华藻饰审美倾向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半封建主义、半资本主义与外国帝国主义侵略相结合的一个畸形社会形态;其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均呈现怪胎产儿的特殊症状。因而作为专门研究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发展的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就必然带有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