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六个阶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相继经历了萌芽、受挫、恢复探索、理论形成、体制建立、完善成熟等六个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在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之后就开始了这一探索过程,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萌芽阶段,所取得的成果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源头和起点;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尝试“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再到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直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日益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说明了市场经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间题。陈云在1979年3月写了一 份“计划与市场”问题的提纲。他着重提出,在“文化大革命”前我国一直实行的计划经济体 制没有根据已经建立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经验和本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马克思的原理 加以发展,这就导致现在出现的一些缺点。他明确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 济:(1)计划经济;(2)市场调节部分。这是我国经济界第一次明确而系统地提出市场调节这 一社会主义经济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也是他在中共八大提出的“三主三辅”构想的进一步发 展。陈云同志进一步指出…  相似文献   

3.
在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毛泽东、陈云和邓小平对计划和市场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创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理论,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陈云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理论,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理论,都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展现了我国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人事工作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同时又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人事工作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就必须及时调整思路,实现自身三个大的转变。实行人力(人才)资源配置方式从以计划配置为主向以市场配置为主的转变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5.
内地对港澳市场的出口供应,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并且与中国经济体制及其转型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初期尤其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经济体制是既有计划又有市场的混合状态;对港澳市场的供应主要是沿用过去的老办法,借重私商的海外业务联系。这一时期内地对港澳市场的供应,形成了计划体制与市场调节并存的经济体制、内地对港的混合型供应体系以及外贸领域公弱私强的格局,既不同于旧中国,也异于后来的计划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6.
中国计划经济的重新审视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经济体制在20世纪的后50年里,就经济运行来说,经历了一个由计划与市场并存向计划经济转变、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螺旋式发展过程。中国在50年代之所以选择计划经济体制,除主观认识因素外,当时的工业化压力、资源短缺和政府动员能力强也是重要因素。计划经济体制形成后的20年里,尽管它在集中资源加快独立工业体系的建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基本保持了高积累下的社会稳定,但是它最大的缺陷是不能长久实现社会主义所追求的高效率,而这正是计划经济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取代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政府与市场关系认知的历史嬗变,一定程度上与以调整政府与市场关系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同步,可分为三个阶段:1978~1991年,以计划经济为主,适当发挥市场调节作用;1992~2012年,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013年至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认知历程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多种经济学说尤其是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干扰、影响。梳理和总结我国对政府与市场关系认知历程的嬗变,不仅可以使我们感知这一历程的艰辛,揭示党和政府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的不懈追求和努力,还可以划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自由主义的界限,为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百年潮》1999,(8)
六是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的关系。任仲夷同志早在1979年8月25日的一次内部会议上,就比较详细地谈到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问题。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仲夷同志更多次讲到这个问题。谈得最深刻、最具理论色彩的,是1994年12月27日发表在《羊城晚报》上的谈话,题目是《任仲夷说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重视和发挥“两只手”的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要求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全面转变政府职能,使原来基本适应计划经济需要的传统政府职能整体地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为现代政府职能一为此,我们必须研究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总体目标,研究可以从政府经济职能、社会职能和政治职能三个方面展风一、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目标—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有效宏观调控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演变及其改革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五十年来,我们党不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条件下,建立起了既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模式。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进程。在国庆五十周年之际,认真回顾我国经济体制建设的光辉历程、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这将对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入新的世纪,继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促进跨世纪战略B标的顺利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演变历程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  相似文献   

11.
汤涛 《百年潮》2014,(9):1-1
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传统观点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步摆脱了这种观点,对市场规律的认识也一步步得到升华。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党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取得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成果。  相似文献   

12.
《管子》的货币流通和计划经济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货币不是财富,而是取得财富的手段,是贯彻富民政策的必要手段——垄断货币的铸造与发行——注意货币流通量的变化与调节《管子》计划经济理论体系的构成因素——《管子》中关于计划经济的基本要求——如何制订计划——在计划指导下正确运用市场调节——《管子》计划经济的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先后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任务(以下简称“两个建设”)。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两个建设”的相互关系,是我们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一、“两个建设”提出的历史思路要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系,我们有必要首先弄清楚这“两个建设”提出的历史脉络。(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伴随改革开放而逐步提出并在实践中得以坚持和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在…  相似文献   

14.
黄立人 《民国档案》2005,1(1):124-129
卢作孚在成就众多而显彰的事业的同时,还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价值不菲的思想遗产,本就其“计划经济”思想作了较详尽的介绍和评论,指出其“计划经济”既非是生产资料完全公有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也不是以国家垄断为特征的、与民争利的“统制经济”,而是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元化所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八大路线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八大”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它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八大”的正确路线后来在实践中未能坚持下去,但“八大”对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产生了重大影响。把“八大”路线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联系起来考察,不仅可为研究勺铁”确立一个新视角,而且对于我们历史地把握和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八大”的历史性贡献是提出了党的工作重点从革命转向建设的政治路线,“八…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波兰左—右翼政治格局中 ,民主社会主义势力是两分天下有其一。社民党是波兰的第二大党 ,在波兰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工人联盟”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一、波兰民主社会主义的“新建党”与“改建党”剧变后 ,在波兰先后出现了 5个自称坚持民主社会主义的政党 ,它们分别是“波兰社会党”、“工人团结”、“民主社会运动”、“波兰共和国社会民主党”和“波兰社会民主同盟”。前三个是剧变以后新组建的社会民主党 ,后两个是在波兰统一工人党的基础上改建成立的社会民主党。其中 ,波兰社会民主同盟…  相似文献   

17.
2023年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实施70周年,也是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运行70周年。新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实行的40年里,不仅使我国工农业和各项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且还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成了一大批支撑我国工业基础的骨干企业,奠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技术基础,积累了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丰富经验。今天回顾和评价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必须站在新时代的思想高度,同时把问题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来观察和分析,弄清楚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什么要选择计划经济体制,20世纪90年代初为什么要把计划经济体制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前面为什么要加上“社会主义”这个定语。我们研究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作用,是为了不割断历史,铭记那个年代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与伟大成就,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新中国历史的诋毁,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行稳致远、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实现,提供精神激励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认,是继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之后的又一重大理论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新的重要发展,它意味着我国的经济体制将发生根本性、全面性的变革,其理论与实践意义极为深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诸多理论问题,急需深入研究,现仅对几个热点问题谈点个人的理解。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系与区别在目前的讨论中,较具代表性的意见是将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视为同义语,认为二者的内涵基本相同,或者认为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形态;有些学者还提出,“商品经济”这个概念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没有用过,也不是当今  相似文献   

19.
论点摘编     
中国为什么在 5 0年代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陈甬军  新中国建国初期面临的国际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主要因素。首先 ,为了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有计划地建设社会主义 ,需要建立起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 ;其次 ,为了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需要建立全国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 ,以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再次 ,是当时国际国内环境的产物 ,在资本极度匮乏和生产要素不足的国情制约下 ,通过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集中全国有限的人才、资金和投资品进行重点建设 ,是…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正由计划向市场转换。在这重要的历史变革时期,各级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是否克己奉公、清廉从政,事关人心向背、改革成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既给廉政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课题。在廉政建设问题上最关键和重要的问题在于强化制度建设。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克服特权现象,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村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