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0年6月25日,我应邀赴岚县评审县志稿,第二天参观了县博物馆。馆藏文物中有三件元代买地券使我颇感兴趣。这三件买地券为(一)至元十年(1273)张氏买地券,(二)皇庆二年(1313)康宁买地券,(三)至正元年(1341)杨世安买地券。第二件朱笔写,另两件墨书。现作介绍和研究于下:  相似文献   

2.
1994年7月28日,青海新型建筑材料厂取土场推土机推出买地券一方,系陈土司家人迁葬其始祖陈子名,始建陈氏祖茔遗物。买地券又称“地券”,以石、砖、木、玉等材料书写或刻划死者所买墓地的四至、地价、证人和不许侵占等内容,置于墓中。实为一般买地的契约,以后发展为迷信厌胜之物、内容荒诞不稽,徒具形式而已。买地券在汉墓中已有发现,宋、元以后流行。买地券在青海地区发现得不多,见诸报导的只有1957年底西宁南滩晚明总兵官祁秉忠墓,但未见详细报导。故发现的这方买地券有助于研究当时的埋葬习俗。该买地券青砖质,基本呈正方形,宽38厘米,长37…  相似文献   

3.
也谈“地券”的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3年第5期《文物》有方诗铭先生《从徐胜买地券论"汉代"地券的鉴别》一文,列举了四例买地券,经过考证,认为孙成买地券是可信的,其余三例可能是伪造的。这里提出一点意见,和方先生商榷。为免检寻,将孙成买地券释文抄录于下:  相似文献   

4.
买地券词语拾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买地券作为碑刻中的一部分,是非常宝贵的出土文献。从已经刊布的买地券录文来看,文字误录、句读误断的现象颇多,影响了该资料的有效利用。今摘出买地券中若干条常见词语,加以释义例析,分析部分买地券释文的误因,同时为辞书的编撰提供补正。  相似文献   

5.
《文物春秋》2005年第3期所刊《安徽合肥出土的买地券述略》一文介绍的五代至宋代的买地券,其券文在具有浓厚道教色彩的同时,亦出现"南赡部洲""为佛采花"之类明显带有佛教色彩的词汇。同样的内容还出现在江西、海南等地出土的买地券中。本文分析,这些墓主多为普通民众,并非一定是道教徒或佛教徒。佛道性质的内容同时出现在一块买地券文中,是五代宋元时期佛道融合,普通民众宗教信仰实用、功利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文物春秋》2005年第3期所刊《安徽合肥出土的买地券述略》一文介绍的五代至宋代的买地券。其券文在具有浓厚道教色彩的同时,亦出现“南赡部洲”“为佛采花”之类明显带有佛教色彩的词汇。同样的内容还出现在江西、海南等地出土的买地券中。本文分析,这些墓主多为普通民众,并非一定是道教徒或佛教徒。佛道性质的内容同时出现在一块买地券文中,是五代宋元时期佛道融合,普通民众宗教信仰实用、功利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刘氏二十四娘买地券"是经正式考古发掘的第一方五代南汉时期买地券。券文基本完整,内容丰富,书写格式较为特别。墓主人刘氏二十四娘,五代南汉国兴王府人,葬于大宝三年(960年)。券文道教色彩浓厚,同时又含有佛教用语,反映了墓主人的佛教信仰,这在以往的买地券材料中并不多见。此券的出土进一步完善了买地券的时代序列,对研究五代南汉时期的社会面貌、葬俗、民间信仰,以及买地券的流变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年,南京新获明代戴得原买地券、丘志泉夫妇买地券,前者属于常见的冥契类买地券,券文所见的"功德""五符使者"首见于买地券神祇系统;后者属于实用类买地券的简录本,较为罕见。两方买地券所反映的功用与性质的差异,说明我国古代买地券一直存在冥契类和实用类两大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9.
龚韬买地券为广州地区首次发现的南朝买地券材料。买地券内容包含强烈的冥府观念和道教信仰,并折射出南朝时期岭南地区土地私有化的发展。为研究南朝时期道教在岭南地区的传播和影响提供了重要考古材料。  相似文献   

10.
买地券研究三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墓葬出土的买地券,内容丰富,富有特色,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古代文献中大约在宋代已有关于买地券的记述,清代之后著录与研究者颇多。近年来更有许多新的考古发现,学者们对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多种论述。这里对买地券研究作了回顾,并对买地券形式与性质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买地券是我国自汉代以来随同死者埋葬在墓中并反映死者对墓地购买和私人占有权属观念的一种明器。相当于现在的“土地证”。四川达州市共出土了4方,其中2方宋代,2方明代。这4方买地券从券文来看均属晚期买地券。  相似文献   

12.
甘肃武威西郊西夏墓出土的乾祐十六年(1185)和廿三年(1192)两方买地券是研究西夏的丧葬文化,特别是为研究道教对西夏葬俗影响,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学术界对两方买地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券文的释录、格式、源流、文体以及葬俗等方面,对这两方买地券背面的朱书符号有所忽略。通过传世丧葬礼仪文献与出土买地券的互证,这两方买地券背面的朱书符号是在下葬过程的"斩草"仪式中,由祭官代替亡人与神灵在买地券上签字画押时使用的骑缝章式"合同"二字。它象征着冥契合同生效,墓地为"合法"之所,而非"盗葬",起到镇墓避邪之用。  相似文献   

13.
河南嵩县发现金大定董承祖买地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7年5月,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在配合嵩县河村乡姚北坡村西桐油厂基建时,发掘一座金代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墓葬中,发现一写在方砖上的董承祖买地券。方砖长宽各32厘米,厚5厘米。买地券为朱色楷书,11行,满行25字,计257字,其中漫漶4字。现录文标点如下: 维大定二十九年闰五月二十六日乙酉,祭主董承祖,以于天眷|三年(1140年)五月十九日,殁故祖父董贵(公寸),龟筮协促,相地袭吉。|宜于嵩州伊阳县宜阳乡黄寨村西北源安厝宅兆。仅用|钱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贯文,兼五彩信币,买地一段。东西|一十九步;南北一十九步。东至青龙;西至白虎;南至朱雀;北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相关资料,对《文物世界》2016年3期刊发的《深圳博物馆藏明清买地券考释》一文中两方买地券的释文进行了校补,并指出黄氏、曾文氏买地券中反映的停柩不葬是明代较为普遍的现象,纠正了作者提出的停柩时间长是二次葬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买地券”中历日校补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日作为买地券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我们研究历史文化、语言史、天文史等提供了参考,误释历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券文内容的正确理解,笔者尝试以<文物>中所公布的买地券材料为对象,对误释历日处加以指正并分析误因.  相似文献   

16.
四川出土买地券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买地券是自汉代以来的一些墓葬中,时有出土的一种随葬明器。从唐代开始,即有零星的记载与研究见于文献之中①。近现代以来,罗振玉②、方诗铭③、吴天颖④等先生均有较为系统的论述,对于买地券研究工作的推动,作用非浅。随着考古出土的买地券材料的不断增多,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日渐丰富;不过,在所见的研究中,有关买地券的时代演化、区域关系、历史地理等问题均未能提出,而这些问题又是深入研究所必须面对的;再者,买地券产生、发展、演变的原因即其所依托的深厚文化背景及变迁的探索,至今仍为空白。同任何一种社会现象、文化因素一…  相似文献   

17.
买地券是两汉以来墓葬中常见的随葬明器。虽然,自近代学者罗振玉著录和研究买地券以来,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并对买地券的演变过程、券文内容以及史料价值等问题作了综合的分析和研究,但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如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晚期买地券(晋以后)文字荒诞,信迷色彩浓厚,与实在的土地契约文书  相似文献   

18.
再论“地券”的鉴别——答李寿冈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79,(8)
对于汉代以后的"地券",如何去伪存真,进行鉴别,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由于《文物》发表了《徐胜买地券》,我感到可疑,结合平日所考虑的一些鉴别上的问题,写了《从徐胜买地券论汉代"地券"的鉴别》短文。事隔数年,始在1978年第7期《文物》上读到李寿冈先生的《也谈"地券"的鉴别》一文,和我商榷。空谷足音,跫然以喜。《文物》1973年第5期上所发表的我那篇短文,由于《徐胜买地券》上的年号是汉光武帝的"建武中元元年",这件"地券"又是属于土地买卖文书,而不是那些具有封建迷信内容的另一类"地券";因此,这篇短文只限于论述汉代属于土地买卖文书"地券"的鉴别,其他概不涉及。李寿冈先生的商榷把范围扩大了。从时间上来说,他引用了晋代的《杨绍买地券》、唐代的《王  相似文献   

19.
宋德金 《北方文物》2017,(1):93-101
买地券是置于墓葬中的象征性的契约,一般认为产生于东汉前期,沿用到明清。买地券券文定型于宋金时期,诸多出土金代买地券文中,反映了当时的丧葬习俗、浓厚的宗教因素,并从中折射出现实社会形态等等。金代买地券同以前的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一些不同,是买地券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20.
薛登 《成都文物》2008,(1):24-32
据说在汉代,已有一些墓葬使用买地券这种文字形式的冥器。但在四川,出土的买地券,直到唐代,也还很不成熟,仅可视为本文所谓买地券的先河源流。至若成熟与否的尺标,笔者觉得应以北宋仁宗(1023-1063)年间,由王洙等人奉敕编著的她理新书》卷十四所载买地券写作范例为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