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黄埔军校是孙中山为建立革命军队、培养军事骨干而建立的,是孙中山救国救民的希望所在。孙中山曾数次前往军校视察,并留下了珍贵影像。在这些影像当中,有一张照片究竟摄于何时一直存在争议。余齐昭认为此照是1924年11月3日孙中山视察黄埔军校时的合影;王耿雄则认为此照应是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开学典礼时的照片。两人各执己见,谁也无法说服对方。与之相对应的是,有一部分图录的编辑采用了余的看法,而另一部分图录的  相似文献   

2.
一、越飞联吴孙文联张 1922年8月12日,越飞以“俄罗斯联邦驻华特命全权大使”的名义,自莫斯科来到北京,其任务为谈判中俄建交、收回中东铁路的管理权。苏俄外蒙驻军等事宜。任务未成,越飞即于次年(1923年)1月6日离京赴沪,与孙中山会谈,26日发表联合声明,27日去东京。 此时中国局势,仍是内江不已。1922年直奉战争后,直胜奉败,奉系首领张作霖退回关外,宣布东三省自治。华南方面,孙中山原开府广州,与奉张、皖段有同盟之约,共抗直系。这年6月,陈炯明兵变,孙脱险登永丰舰,指挥讨陈失利,8月14日来到…  相似文献   

3.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令人奇怪的是,被孙中山讨伐了多次的广东失势军阀陈炯明也从香港送去一副挽联:  相似文献   

4.
《文物》1956,(11)
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5月30日应上海"中国晚报"留声部的邀请,在广州"南堤小憩"演讲的三张录音片,已全部在杭州市发现。  相似文献   

5.
蒋介石早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后来到日本学习军事,回国后在陈其美部下从事革命斗争,对孙中山表示忠诚。1922年6月,陈烱明在广州叛变,蒋介石从上海赶到广州,上永丰舰保卫孙中山。9月写了《孙大总统广州蒙难记》,颂扬孙中山,痛斥陈烱明。孙中山为此书作序,这就抬高了蒋的身价。1923年8月16日,孙中山派以蒋介石为团长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到苏联考察学习。蒋回国后高喊“民族斗争”、“阶级斗争”的革命口号。随后被孙中山任命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黄埔军校校长兼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等职。  相似文献   

6.
试述“中华民国度支部兑换券”吴筹中我收集到两张罕见的“中华民国度支部兑换券”,其中十元的仅见一张,一元的亦甚少见。兹阐述此票的历史背景于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创立,孙中山先生任临时大总统,当时各地金融呈紊...  相似文献   

7.
●本刊特稿我和汉卿的一生(二)######张于凤至(1)我和汉卿的一生(三)######张于凤至(2)●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以对联为革命武器的孙中山###戚厚杰(3)1912年孙中山在山西的五次演说#苏艳萍(3)孙中山与台湾##########杨智友(4)孙中山三到镇江#########李守静(4)孙中山与中山舰的不解之缘###陈劲(4)孙中山创办中华革命党飞行学校和航空队##############叶介甫(5)寓居沪上的孙中山########肖舟(5)屈武和孙中山的三次见面####冯晓蔚(5)孙中山与首次国共合作#####冷玉健(6)吴稚晖眼中的孙中山######蒋英慧(6)珍贵徽章映真情#########王永平(…  相似文献   

8.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南北议和,袁世凯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于4月1日正式卸任,临时政府随之迁往北京。其间,临时大总统府电报房收译了各方电报五百多号,内容涉及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政策制定以及处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事务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沈淦 《钟山风雨》2013,(2):46-47
1905年8月20日,旧历乙巳年七月二十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总理之下设执行、评议、司法三部,黄兴任执行部庶务,负责协助总理主持工作.当时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纷纷加入同盟会,其中尤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研读军事的留学生最为踊跃.入会者都要签署一份由孙中山拟订、黄兴与陈天华审定的盟书:  相似文献   

10.
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一度使孙中山陷入绝境。这次事变使这位革命先行者深切意识到建立自己军队的必要性。之后在与苏联、中共的多次会谈后,确定了建立军校的方案。1923年1月23日,孙中山以军政府大元帅名义正式下令筹建军校,命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所在地为黄埔而被称为黄埔军校。学校以孙中山为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中国国民党党代表,初设政治、教授、训练、管理、军需和军医六部。一时间国共两党精英都在军校任职任教,培养出了大量人才。  相似文献   

11.
<正>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名为中国国民党。1922年9月,在共产国际、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开始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20日至30  相似文献   

12.
刘小宁 《文史精华》2011,(7):11-17,1
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后,短短几个月,全国独立的省份已达17个.东南重镇南京亦于1911年12月2日宣告光复。各省代表从武汉移驻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决定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举行临时大总统的就职典礼。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由沪乘车前往南京1912年1月1日上午。孙中山从上海哈同花园乘马车出发直驱上海北站。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烈士、被孙中山追赠为大将军的彭家珍(1888-1912)是四川金堂县人(今成都青白江区)。1912年1月26日深夜,他炸死了宗社党党魁良弼,自己也被弹片击中后脑,当场牺牲。  相似文献   

14.
今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日。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创建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孙中山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建立的伟大功勋。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招商局档案全宗内孙中山关于抵押借款情形致招商局的5件函电,反映了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因财政困难,费用孔亟的情形,在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孙中山全集》第2卷(1912年)中均未收入。  相似文献   

15.
关于孙中山与越飞会谈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出版的若干近现代史书籍都记载说,苏俄代表越飞曾于一九二二年八月和一九二三年一月前后两次到上海与孙中山会晤,并说明首次会见的时间为一九二二年八月二十五日。如尚明轩同志所著《孙中山传》所附《孙中山年谱简编》载:孙中山一九二二年“八月二十五日,在上海寓所与苏俄代表越飞会晤(李大钊、  相似文献   

16.
周秉德 《纵横》2011,(11):16-20
组建中共领导的最早一支武装力量 1921年4月7日,孙中山先生当选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他汲取辛亥革命以来依靠一派军阀对付另一派军阀的失败教训,决心建立一支自己的革命武装。同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及共产党人张太雷与孙中山秘密会谈,并提出了如下建议:联合劳苦大众;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基础;谋求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17.
陈文英 《史学月刊》2006,(6):121-123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病于北京行辕与世长辞.孙中山临终时,留下三纸遗嘱,即:国事遗嘱、家事遗嘱、致苏俄遗书.在孙中山签署的《孙中山致苏俄遗书》中,他对苏联满怀期望:“我遗下的是国民党. 我希望国民党在完成其由帝国主义制度解放中国及其他被侵略国之历史的工作中,与你们合力共作。  相似文献   

18.
正武昌起义一声炮响,轰走了皇帝,带来了民国。可是,民国从诞生那日起,中央政府就缺乏权威。孙中山被推为临时大总统,他的党徒在各省做大小都督的很多,但他的中央政府,连开办费都没有着落,革命党众弟兄,自己吃香的喝辣的,对孙中山一个大子不给。最后,还是实业家张謇帮他张罗借了100万,民国才算开了张。孙中山做了总统,连南京的百姓,都不知道总统是个什么东西,为何换了江山,不称皇帝叫总统。后来,袁世凯答应反正,逼清帝退位,总统的大礼帽扣在了袁世凯头上。跟孙中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在有关冯玉祥的研究著作、论文、传记以及冯的口述自传《我的生活》中,都有个共同的说法:冯玉祥一生从未和孙中山先生见过面。冯玉祥在1924年10月23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吴佩孚政权后,虽打电报到广州,邀请孙中山先生北上到北京共商国是,但是当孙中山于1925年初扶病到达北京时,冯玉祥已因宣布引退,避居到北京远郊天台山,因此未能在北京迎候孙中山。同时,为避免被政敌们攻击为“赤化”,冯也一直未去探望孙中山。孙中山在北京期间,冯仅派其夫人李德全与部将鹿钟麟去看望与侍候卧病的孙中山,直到孙中山病逝。另外,冯玉祥于1926年春在和奉系军阀斗争中失败后去访问苏联,上述著作多认为冯在苏联期间未会晤斯大林。上述两种说法,几乎已成为历史学界的定论。  相似文献   

20.
张小曼 《纵横》2009,(4):42-47
1995年6月20日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张西曼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中共中央统战部王兆国部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张西曼教授革命的一生,称颂张西曼“是著名的国民党左翼人士、是进步的社会活动家、是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是我国较早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之一……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不但是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的积极支持者,也是坚定的执行者和捍卫者,为国共合作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称颂张西曼“是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和英勇投身于抗日运动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