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海粟主持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期间,因经济窘迫难以维持,向教育部申请补助,经呈准行政院拨助该校三千元.  相似文献   

2.
迳启者准汉口市各界战时节约运动委员会函开:查节约献金竞赛意义,原为表现我国民之爱国精神,无分老幼,无分阶级,均应一律参加,兹特函达,拟请转达各会员,除店东、股东、行长、经理应参加献金竞赛外,所有各行其他职员及工友均应一律参加,  相似文献   

3.
本组史料涉及抗战初期中央研究院人事更替、经费预算、辗转内迁等方面内容,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特辑出刊布。  相似文献   

4.
广东钢铁厂系战前国民政府实业部重工业建设项目中的一个大型企业,翁文灏为该厂筹备事宜致吴鼎昌等函,涉及了该厂筹建中资金、人才以及学习外国经验等问题。也是翁文灏斡旋于宁粤双方,平息广东“六一事变”后的一个重要活动,对研究广东省抗战前夕的政治、经济与翁文灏、吴鼎昌等人活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硕勋是四川高县庆符镇人,1903年2月23日生。1926年8月他任中国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秘书长。当时,他既是中国国民党党员又是中共党员。 1926年正是国民革命汹涌澎湃、北伐战争节节获胜的一年。这年10月,国民革命军占领武汉。武汉成为革命的中心,需要大量政治、军事人才。 中国共产党这时派李硕勋来到武汉,任中共武昌地委组织部长兼中共武昌县委书记。 当时,在攻占武昌战役中,叶挺独立团第一营的官兵大部分壮烈牺牲了,急需补充大批新兵。团长叶挺、参谋长周士第经与武昌的国民党组织和李硕勋联系,要求协助发动当地…  相似文献   

6.
报界闻人胡仲持(1900225—1968325),浙江上虞人。名学志,字仲持,笔名宜闲。中共党员。在我国报界久负盛名,早在1920年即与胞兄胡愈之合办《上虞声》,在上海出版、上虞分发,揭露土豪劣绅的恶行。1921年起,出任上海《新闻报》记者,...  相似文献   

7.
1939年2月至1940年7月间,张群、朱庆澜、郑通和等人为在甘肃举办建教合作之职工补习建言并初订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8.
朱琪 《民国档案》2007,(1):20-40
本组史料涉及抗战初期中央研究院人事更替、经费预算、辗转内迁等方面内容,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特辑出刊布.  相似文献   

9.
应美国苗族研究中心的邀请,笔者于2010年4月3日至4月14日,前往美国参加国际苗族研究中心在明尼苏达州圣保罗举办的第三届国际苗族研讨会.并考察了美国部分苗族聚居区。现将美国苗族生存状况记录于后。  相似文献   

10.
国家疆域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近代以来,中国国难日亟,国人在民族主义涵养之下,日益认识到中国乃中华民族共同的家园,是神圣不可分割的地理单元。尤其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成为全国瞩目之地。知识分子和政界精英在以《松花江上》为代表的抗战歌曲中,借助“白山黑水”“大豆”“高粱”“森林”“煤矿”等景观符号,以民族成员披荆斩棘开辟家园的历史激励民众,以现实中“美丽富饶”的东北形象感染民众,以未来民族赖以生存的富源鼓舞民众。通过历史、现在和未来三重景观意义的塑造,将东北从抽象的地理空间转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象征性空间,意欲凝聚民族感情,唤醒国人的家园意识,号召国人收复失地,共御外侮,救亡图存。  相似文献   

11.
在本馆所藏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中,有一封教育部长朱家骅在1946年10月间复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函稿之中英文本,朱家骅在此函稿中对司徒雷登请其为在华各教会大学因经费困难赴美募捐事给予证明作了答复,文中并谈及了他个人对外国教会大学作用及中外教育文化交流的评价,可供研究这一专题之参考,特选出公布于后。文中括号内文字系原稿所有后被作者删节及修改者,为提供研究比较,特一并保留公布。  相似文献   

12.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广州满族民谣是广州满族历史文化发展的综合缩影,全国满族民谣是全国满族历史发展的多方位记录.满族民谣时间上有解放前的,有解放后的,民谣内容有来自八旗的,有的来自满族民间的;有满语的记录,有汉字的记录,大量的是北方汉语记录,也有满族今日生活地域的特点.满族民谣是满族人整理的另类文献,它是独特的民谣文化.  相似文献   

13.
论文通过对《南洋商报》刊载抗战电影传播史料的整理和分析,梳理了自1937年中国抗战全面爆发至1942年新加坡沦陷这段时间内,中国抗战电影在新加坡的传播过程、接受程度及产生的深刻影响。结果显示,在1937年中国抗战全面爆发至1942年2月15日日军占领新加坡期间,一批优秀中国抗战电影漂洋过海来到新加坡。新加坡本地出版的《南洋商报》刊载的相关抗战电影信息,生动纪录了这一段时间中国抗战电影在新加坡的传播历程。中国抗战电影在新加坡的传播,鲜明呈现了中华民族海内外同胞同仇敌忾、全民族投身抗战的时代景观,同时也积极肯定了华侨对中国抗战胜利所做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4.
自首轮修志以来,市县志书的篇幅问题一直是方志界的热门话题,多数人认为市县志书篇幅过长,应该控制志书篇幅。但笔者认为,一味笼统地提控制志书篇幅会给强化志书资料性、提高志书使用价值、巩固志书独特地位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阿克苏日报》对“7·18”事件和“7·30”、“7·3l”事件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方法,以定量分析为主,选取了从2011年7月18日到2011年8月31日内的相关报道。从报道数量、版面安排、报道体裁、新闻写作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其特色与不足之处,并提出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16.
17.
九一八事变前夕,日本决定在南满设置常备师团,并增兵满蒙,是为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之先兆。国民政府参军长贺耀组及上海特别市第九区党部先后向有关方面致电或呈文,提请对日军在满新动向严加注意。  相似文献   

18.
抗战爆发后,为解决战时财政困难,国民政府于1937年8月决定发行救国公债5亿元,并成立了以宋子文为会长、宋庆龄等为委员的“救国公债劝募总会”,在国内各地及南洋、欧美华侨聚集地成立相关分会组织,开展了有效的工作。本组史料为宋子文与侨领陈嘉庚之间为新加坡、马来亚地区募捐救国事往来电函一组,反映了新马华侨怀着一腔爱国热情,积极投身救亡运动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据有关史料记载,最早迁居台湾的客家人是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名将刘国轩及其部属。而影响较大的是台湾南部的“六堆客家”。所谓六堆,并不是地方行政区划,而是同一语言、风俗习惯的客家人的居住区域,起源于守卫乡土的义兵组织。  相似文献   

20.
论文梳理了前期相关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南洋意识的发生和发展、南洋意识的"具地化"、在地观念产生和发展的动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认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马华侨就一些问题已流露出程度不等的南洋意识、马来亚意识。这表明新马华侨对居住地的认同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其在地观念已开始萌发。新马华侨在地观念发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适应华侨生存、发展的需要,顺应华侨社会的发展变化,受世界潮流和殖民政策的影响,受新马地区独特的历史特点影响等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