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书坛群星璀灿,名家辈出。其中,李邕以其富有鲜明个性的行书独步当时,对后世书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可谓书法发展史上一位重要的书家。然而,李邕又是一位悲剧命运的人物,因而对他的书法艺术的评断,历代又是毁誉不一。譬如在唐代,李阳冰誉之为“书中仙手”,而张怀瓘在其重要书法理论著作《书断》中却对李邕只字不提,因此,探索一下李邕行书艺术上的特色,就颇为必要了。  相似文献   

2.
魏郡等字残碑存字若干,虽不完整却也是难得的东汉碑刻遗存。碑文内容具有一定的地理历史价值。碑文书法水平虽不算精到,却有大璞未雕、生动自然之意。  相似文献   

3.
唐代碑刻以真书与隶书为正格。自沙门怀仁集王右军书圣教序以来,继之者僧大雅集右军书刻兴福寺碑。据《铁函斋书跋》云:“古今碑刻集右军书见诸载记者凡十八家。”集王书以外,如李北海等大书家相率以行草书碑,遂成碑刻之变格。惟终属少数,行草书碑视真书碑尚不足百一之比。今于传世碑刻拓本中拈出数种以举例说明集王右军书圣教序之影响。  相似文献   

4.
1988年5月27日,夏镇大官口村一村民来文化馆报告,村后薛河埋有一块唐代碑刻。我馆即派员前往调查。薛河干涸多年,村民在河底挖沙时,五六年前常有石质器物出土。曾挖出石碑两块,其中一块碑头雕刻几尊佛像,两块碑上均有“开元×年”字样,后村民挖沙时将石碑埋入河底。经探访在薛河河底发现一块碑刻,此碑长98.5、宽45、厚18厘米(图一)。碑文后部分有其一、其二,其二内容为小字,推测撰文时,内容多,石面小,才将  相似文献   

5.
得益于全面的文艺创作成就带来的影响力,苏轼书法很早就传入北方的辽,并影响到稍后的金。尽管目前尚未发现苏轼书法在西夏传播的直接证据,但据目前所见西夏中期的考古资料,特别是碑刻、文书,确实不乏苏风浓郁者。这在证明苏轼书法传入西夏的同时,也足以证明书法史上的"唐宋之变"并不局限于中原地区。  相似文献   

6.
河东裴氏家族是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名门巨族,裴氏碑刻将碑身、碑文、书法三者完善结合,是雕刻、文学、书法艺术的综合体现,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对研究历史文化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7.
曹道士碑是黑龙江省发现唯一的金代道教碑刻,原立于阿城县东南百余里之松峰山太虚洞内,现存阿城市文物管理所金上京博物馆。其碑文虽于《吉林通志》、《宾县县志》等书中有记载,但碑文脱字、误字较多。建国后陆续有人对此碑进行过考察研究,但都是从历史的角度探讨,虽对碑文做了校正,但仍然有误。关于书法方面的研究似更无人问津。本文拟在勘误曹道士碑文的同时,并对其书法艺术和书法源流作点粗浅的研究,以就正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8.
朱明寺大德塔碑,近年出土于苏州虎丘塔塔基填土层.出土时碑石已残,缺失下段(见拓片).残碑长0.41、宽0.45、厚0.14米.现存碑文共17行,88字,但除“朱明寺大德塔”、“大历四年(769)”、“宝历元年(825)”等字外,绝大都分碑文已模糊不清,难以辨认.经考证,该碑是目前苏州历史上最早的碑刻实物,具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与碑刻实物价值.朱明寺大德塔碑的出土,填补了苏州历史上唐塔的空白,并为我们研究唐代苏州朱明寺大德塔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东汉碑刻文献对先秦远古祖先的书写多追溯祖先源头或姓氏由来,虽遵循先秦经典的形式而内容多玄远不经;对秦代和西汉近世祖先的描写强调支系流布,但也未必真实;对服属之内父祖的书写则以官职的高低有无为准,如实书写。碑主身份与祖先描写关系密切,著姓祖先书写简单。立碑者与碑主的关系有时也会影响到碑文内容。祖先书写的知识来源主要有儒家经典与谶纬,私谱与姓氏书,以及当世史籍等。大族兴起与儒学昌盛是东汉碑刻中祖先书写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范成大在书法史上与陆游、朱熹、张即之并称“南宋四大家”,其书法温润典雅,俊伟清新,具有动态美,充满了生命力。可是我国文艺界多只重视他的诗歌,却往往容易忽视了他在书法上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大唐易州刺史田公德政之碑》现立于保定市的古莲花池内,是莲池收藏的年代最早、书法价值最高的碑刻,近年《河北金石辑录》、《古莲池碑刻萃集》、《保定名碑》等书籍先后载入此碑,并收录有碑文。笔者通过与原碑的新、旧拓本进行对照,发现了录文中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夏,笔者一行五人到吉水县博物馆参观,馆内竖立的几通石碑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在欣赏碑刻书法的同时,大家细细品读着碑文。在一方《吉水县丞厅记》碑上看到了"汪应辰"三个字。汪应辰是玉山人,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笔者结合碑文查阅有关资料后,谨将考察和阅读所得,撰写此文,恳请学界专家指正。一、汪应辰生平汪应辰(1118~1176年)初名洋,字圣锡,玉山紫湖汪坞  相似文献   

13.
苏州历代书法名家如灿烂群星,各领风骚,从六朝的陆机、张融,唐代的陆柬之、陆彦远、沈传师、张旭,直到明代的宋克、祝枝山、文征明、王宠,书法造诣都很深,尤其是明代的沈周、唐寅、文嘉、钱谷、陆治、刘钰、邵弥等名家,开创了我国吴门书家艺术风格及书法艺术上帖学的新局面。清代的汪士宏、何(火单)、吴大澂、俞曲园等名家也给苏州留下了不少珍贵的书法文化遗产。他们的墨迹有相当部分是以碑刻的形式保存下来的。根据近年来的调查,苏州现存的碑刻有三千块以上,为了收集保管好这批珍贵的文物。苏州市特在苏州文庙成立苏州碑刻博物馆。现择要介绍该馆所藏名碑。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南樊镇西堡村贾李氏节孝石牌坊东侧建有一座石碑楼,是石牌坊的重要组成部分。石碑采用屏风式,构图精巧;题刻文风清丽,辞藻高雅;碑文的书法字体含篆书、隶书、草书、楷书,为书法精品之荟萃。碑刻内容不仅是歌颂李恭人节孝的,反映的更是一个家族的荣耀,承载的是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等慈寺碑》是唐初刻立的一通名碑,碑文记载了隋末唐初中国之割据局面,记载了李世民大败窦建德的武牢之战的全过程。从宋代开始,历代金石著作对此碑都有记载,《等慈寺碑》在中国书法史占有重要的地位,既有北魏碑刻和墓志的严谨法度,又有潇洒飘逸的情致,在唐碑中颇为独特,代表了楷书从魏碑向唐楷的过渡。  相似文献   

16.
1991年6月15日,在桂湖之畔,省、市文化行政部门和新都县举行了“桂湖碑林”落成典礼。 这是一座清代风格的四合院展览馆,展出面积1400平方米。碑厅陈列有宋代苏东坡和黄庭坚、元代王庭筠、明代文征明和扬升庵、清代刘石庵和何绍基等历代书法名家墨迹碑刻近百余通。碑石据原件的墨迹精刻于明、清,原件笔意神韵皆真实再现碑上,碑文书体千姿百态,蔚然壮观。  相似文献   

17.
碧落碑研究     
初唐之碧落碑,素称难读。本文据郑承规释文及清儒意见,首先校定释文,而后分析碑文书体与字形,研讨其用字特色。本文认为,小篆为碑文主体部分,约占单字的一半以上。碑文的第二种书体为古文和籀文,其合于《说文》古文、三体石经古文,或远承铜器竹帛文字乃至暗合于甲骨文者,或为《汗简》《古文四声韵》所引者逾百字。碑文中一字异形及假借尤为突出,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唐代书家的书写习惯,也反映了碑文书者的古文字学水平。  相似文献   

18.
2014年9月,潘泽神道碑出土于张家口市宣化区的水门遗址。碑文由文学家姚燧撰文,曾收入姚燧《牧庵集》及后人辑录的《姚遂集》,并做校注。文章将碑刻文字与《姚燧集》中内容进行了比对,并对潘泽生平进行了分析和考释。  相似文献   

19.
《文物天地》2021,(8):52-55
<正>"张猛龙碑"全称"后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碑",北魏正光三年(522)刻,现存于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孔子博物馆藏有张猛龙碑帖44件,有清拓本、民国拓本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拓本。碑文26行,行满46字,有界格,字体浑厚端丽,是北魏书法的杰作,历来受到书法爱好者的关注。碑文所载张猛龙在鲁郡移风易俗、兴办学校、推行教化的政绩,鲜有学者论及。本文结合文献资料,考订张猛龙的家学渊源、兴学背景及儒学在鲁郡的状况,以此审思儒学在北魏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赵朴初 《收藏家》2012,(7):91-92
赵朴初的诗词、书法是闻名遐尔,尤其书法影响力非同一般。他是一位蜚声中外的书法家。诗词促进了书法、书法也需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对赵朴初来讲他具有丰富的佛教文化思想,其佛学文化是多数学者和书家不具备的。在中国书法史上虽然出现了高僧和名居士书法大家,但在佛教界居于领袖地位唯独赵朴初先生。他的诗词和佛教文化知识,促进了他的书法艺术的发展,在现代史是一位有造诣的书法家。研究赵朴初的书法与佛教文化和他的诗词是分不开的。他既是书法家,也是佛学家、诗人。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