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程晶 《神州》2011,(23):168
展示设计由来已久,并不断得到发展与进步,不断的为社会生活增添丰富的形式美感。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美的要求日渐提升。有美感的事物总是更具有吸引力。走在繁华的商业街中,琳琅满目的商品在叫做橱窗的"小盒子"里,被衬托的格外鲜亮,忍不住唤起消费者购买的欲望。橱窗展示设计的地位于是在为达到销售目的与品牌宣传的前提下逐步有所提升,但是在实现展示设计与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会出现很多现实的矛盾问题,这就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方法来指导,从而为橱窗展示设计的发展道路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蒲波 《旅游纵览》2013,(1):168+170
橱窗展示是商品陈列中一个缤纷多彩的时尚产物,它的发展代表着一部分新型商品商业经营时代的到来,不能说它代替一切促销手段解决商家的所有问题,但它的确时尚气质,人文的进步的一种表现,更是商家们对待竞争的一种高级手段,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橱窗,不仅在设计风格上有所不同,同时也映照出一个城市经济实力和文化水准。  相似文献   

3.
韩真真 《黑龙江史志》2014,(18):130-130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基本观点,它贯穿于整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方面。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更好的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社会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以及能科学地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本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哲学世界观、认识论中的基本内容,当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总体内涵,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段生芳 《丝绸之路》2013,(14):71-72
关于实践的问题,历年来都是马克思主义者和我国历届领导人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他们对于实践问题的论述来理解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进而找到他们对于实践问题认识的发展过程。从根本上来说,实践观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精神文化发展战略的选择。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作完整的把握,在我们今天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通过改革开放这个大实践,我们深切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并在实践中深化了认识,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体现了科学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人类哲学史上唯一真正科学的实践观,它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地位。从历史上看,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理论前提,它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最坚实最根本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自由问题的探索,自由是人类不断追问的问题和不断追求的理想,人类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人类追求、实现自由的历史。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被认为是科学的自由观,是无产阶级全体劳动人民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7.
郑纳 《攀登》2008,27(4):6-8
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观的建立是对人类社会旧有的公平分配观念的革命性变革,是收入分配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飞跃。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分配观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现实相结合,提出只有首先解决“均”的问题,才能解决“富”的问题的思想。但由于操之过急,毛泽东的“均中求富”变成了绝对平均主义,中国人民的生活走向了低效率和共同贫困的困境。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针对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收入分配状况,在探索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过程中,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经济比较落后的国情,提出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础之上建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8.
与时俱进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巨禄 《攀登》2004,23(2):62-64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科学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和不断充实、完善、创新、发展的特点。在新形势下,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学习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汤喻晓 《神州》2012,(27):176-176
在展示设计中,所有的符号系统都是作为信息传播的物质载体出现的,展示符号具有使客观事物脱离其不断变化的表象而获得相对稳定的属性。符号的重要性不在于它的物质层面而在于它的意义层面部分。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展示设计中符号系统的呈现方式以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实践,是联接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纽带和桥梁。蒋孔阳的美学即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为基础,以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为逻辑起点的实践美学。实践,始终是贯穿于蒋孔阳美学思想的一根红线,蒋孔阳也始终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来阐释和论证他的美感思想的,对马克思有关美感的"自然的人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两个重要的实践命题加以运用、丰富和发展,强调实践对美感发生、美感自由、美感心理形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丽霞 《沧桑》2009,(2):65-66
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生态观点,是生态文明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来源之一。它具有深远的前瞻性,至今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对于人类解决目前的生态问题、生态危机,有着非常现实而有效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海 《黑龙江史志》2014,(22):125-127
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期望;领会马克思公平观的理论内涵、方法论特点,把握其精髓,分析我国几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传承与丰富,总结经验,对我国现阶段实现社会公平具有现实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丽霞 《沧桑》2009,(3):124-125
马克思主义社会生态观是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社会生态观,它深刻揭示了生态危机的实质,分析了生态危机的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提出了解决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具有深远的前瞻性,至今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对于人类解决目前的生态问题、生态危机,有着非常现实而有效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桂霞 《攀登》2008,27(5):100-104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有效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民族问题的过程。由此形成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5.
张希可  刘颖 《神州》2012,(21):197
通过分析视觉传达语言的要素在展示设计中的作用,阐述了视觉传达设计在展示设计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的实践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发展的理论。在实践观的理论继承方面,邓小平重新确立了实践观的重要地位;科学阐述了实践标准的实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在实践过程中对理论发展方面,邓小平强调了实践第一、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改革继承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新华 《攀登》2001,20(6):16-18
“三个代表”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也就自然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本认为“三个代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实践性、人民性和最高价值取向,从哲学价值论的新视角论证了“三个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李洋 《神州》2014,(14):134-134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具有坚定的革命性和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不断启发着人类对自然的思考,是解决自然环境问题的重要力量。面对日益严峻的自然环境恶化的趋势,我国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为指导,提出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徐长峰 《丝绸之路》2011,(8):114-115
本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的重要性,并结合时代特征,指出了这一理论如何指导媒体运用与实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苏晓  李峥峥 《神州》2011,(4):17-17
博物馆展示设计是展现湘西民族文化缩微的胶片与展示舞台,博物馆收罗的是湘西民族文化的精华,其中傩文化是湘西特有的远古文化遗产,将湘西傩文化的各个方面融入到到博物馆展示设计中,是对湘西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