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凤丽 《神州》2011,(23):13
作品以其"人学"的特质,渗透着现代文化的历史意识,在感性的事件叙述中倾泻着审美的理性认识,阐释着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作者"把审美从低级的感性领域提升到理性高度"①,字行间渗透这样理性认识:对待落后的东西坚决不要保护。  相似文献   

2.
人园林,是中国传统人追求人生至高精神境界的感性诠释。其美学理念是从“画境”到“意境”;其美学特征是情与景溶,天人合一;其最高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则是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  相似文献   

3.
关于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问题,虽然人们争论已久,但从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对此,我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会计与财务管理有关本质的区别 会计的实质,是对经济活动能动性的反映与控制.会计能动性反映,包含两方面的含义:首先,会计反映必须以客观经济活动为对象,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真实、及时的记录和计算,以获得丰富的感性资料,这种感性资料只是会计对客观经济活动的感性认识.然后还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感性资料进行会计分析和判断,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方法,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会计信息,即会计的理性认识.其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会计反映过程中第一次质的飞跃.实现这一次飞跃,只是完成了会计反映过程的一半,更重要的一半是从理性认识回到实际,指导实践,即通过这咱具有“理性认识”的会计信息来指导企业经济活动,调节企业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4.
在康德美学中,“形式”是引起很多误解的一个概念。美的形式是想象力内在化的形式,而不是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它依附于审美直觉,直接体现审美理念。崇高涉及对象的“无形式”,因而对崇高的审美判断并不像美那样具有形式的合目的性的严格规定性。崇高的根据是内心的一种思想境界,它折射出来的是主体中的理性理念对全部感性能力的优越性。康德说,这种能力的优越性恰恰是在人的感性能力的局限性中被直观到。  相似文献   

5.
韦克义 《文史春秋》2013,(11):F0004-F0004
肖遥出生于“秀甲天下”的桂林,这方钟灵毓秀的山水陶冶着性灵,渗透入骨髓。书法就是写心、写自己,正如古人云:“书如其人,字如心画。”书法创作是心灵感悟和审美情感化的实践,是审美理想的描述过程。肖遥热爱生活,钟情山水,在“百侣曾游”桂林山水的过程中,常与文人骚客泼墨挥毫,字里行间洋溢出一种对山水的人文关怀,一种对山水的无限眷恋。  相似文献   

6.
章鉴赏是一种高品位的精细的精神活动,是对章充满感性而又被理性牵引着的,在一定客观条件下的主观的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章鉴赏不能是简单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粗糙的条块分割,而是要观其形而悟其道,悟其道再品其形,要善于抓住能够体现章美的细微之处通向章的大义,体会章的内容和形式的美之所在,做到知微言而达大义。  相似文献   

7.
旅游审美观照的发生有赖于旅游审美主客体自身所具有的条件,其一是旅游审美的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其二是旅游审美主体心理机制的建立,其三是作为旅游审美对象的客体具有感性形式并能够作为感性形象自由显现.也就是说,旅游审美观照的发生,主体需要具有审美观念和审美感觉,不被种种实用的、功利的观念所占据;客体必须是可以被感知的实际的对象,具有丰富的美的潜能.这两个条件总体来说就是要求:主体要心“虚”,客体要物“实”(具有实在形象);虚以待物,实可入心,虚实综合作用便发生了旅游审美观照.旅游审美观照发生的过程就是主体的拟物化以及客体的拟人化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8.
《文史春秋》2013,(3):F0004-F0004
肖遥出生于秀甲天下的桂林,这方钟灵毓秀的山水陶冶着性灵,渗透入骨髓。书法就是写心、写自己,正如古人云:“书如其人,字如心画。”书法创作是心灵感悟和审美情感化的实践,是审美理想的描述过程。肖遥热爱生活,钟情山水,在“百侣曾游”桂林山水的过程中,常与文人骚客泼墨挥毫,字里行间洋溢出一种对山水的人文关怀,一种对山水的无限眷恋。  相似文献   

9.
“窈窕”作为审美范畴在《诗经》中指高大健壮的视觉美感。感性美是其主要基因,在汉代文学中获得承传。汉代经学家则为其注入伦理道德内涵,主要体现于经书笺注及用以干预现实政治伦理。  相似文献   

10.
正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思维同感知觉一样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思维所反应的是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和事物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属于理性认识。在认知过程中,思维实现着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使人们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从而构成了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作为认知的加工方式,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应当是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这些过程的有机整  相似文献   

11.
<正>育人方式变革,离不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唯有课堂焕新,教育才能焕新。2009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等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后,学校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当作课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和有效探索,围绕“强化主体参与,构建优效课堂”这一主题开展活动,以求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高耗低效”问题。在“十一五”到“十三五”期间,学校不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从“问学施教”到“简中求道”,从“时空优化”到“转识成智”,在理性认识和感性实践上寻求“双驱动”,教学观念的变革促进了教学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周永光 《广西地方志》2004,(5):55-59,43
文章通过分析郑献甫一生情况后提出一个新见解:郑献甫还是一个旅行家和优秀的纪游文学家。其纪游作品着重描写“天下可游而韬光隐名”的奇山秀水,注意反映地方风物,揭示景观人文内涵,渗透着作者的审美体验,对于发展旅游和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具有现实意义,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学彬 《神州》2012,(19):149-149
对于理科学习,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前进。”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首先抓住学生的观察力进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成的过程是在实验过程中,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然后进行积极思维,把观察到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上升成理性认识、形成正确概念的能力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培养实验能力的前提,也是发展智力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焦丽君 《神州》2014,(14):174-175
“梅派”艺术博大精深、典雅大方,举手投足都流溢着中国传统的古典美。京剧大师焦菊隐认为:我国古典的或现代的戏曲都是诗。在谱写“梅派”艺术这首“诗”的过程中,梅兰芳自是首屈一指并不可或缺。“梅派”的诗化极致与“中和”之道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建构。通观“梅派”的成型,它的审美特色的建立与梅兰芳的个人修养以及大胆创新无不相关。  相似文献   

15.
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健全完美的人格。历史教学为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根据学生审美能力形成的规律来确定审美教育的要求,即美育原则。历史课美育的原则最基本的有以下五点: (一) 从感性到理性,又从理性到感性的原则。这是指历史课的美育应首先从感性入手,使学生通过对审美对象感性因素的整体把握,去发现蕴藏在其内部的理性因素,领会其精神内涵;然后再带着理  相似文献   

16.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二者可以相互渗透。史志与公民的道德素养的关系也是如此,道德素养较高的公民能够促进史书志书提高质量,高质量的史志又能提高更多人的道德素养,二者是相辅相承的。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的中国哲学可分为“学着讲”、“照着讲”和“接着讲”三个阶段 ,2 1世纪的中国哲学理应进入“自己讲”的崭新时期。曾振宇同志的《中国气论哲学研究》一书 ,可以说是尝试着“自己讲”的一部学术著作。作者将中国古典气论置于中西哲学比较研究这一语境中进行考察 ,首先分析了本体、本体论等范畴是否适用于中国哲学这一问题。“中西哲学存在着形态上的差异。西方哲学中存在着两个世界 :一个是感性的、现象的世界 ;另一个是非感性的、本质的、逻辑的世界”。本体论是对逻辑世界的描述 ,它只存在于逻辑世界之中。换言之 ,没有脱离经验世…  相似文献   

18.
王秀丽 《神州》2012,(6):315-315
美术课是我国目前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在普通中学的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审美教育作用。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对于中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并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新学期伊始,我想对初中美术教学谈谈我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19.
情感与真理     
艺术家说:“情感是我生命的激情,在我的作品中,情感可以替代真理。”学者说:“真理的探寻需要严肃而一丝不苟的态度,真理的探索不应受情感的干涉。”哲人说:“真理和情感是可以相互交融的。”的确,如果把情感看作感性认识,真理就是理性认识。理性认识需要感性认识的指引,理性认识更需要科学理智的分析。情感的靠近与专注可以激发我们更好地寻找真理,获得正确的认识。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以极大的热忱投身于某一事物的探索中,往往  相似文献   

20.
白明的青花瓷,宽疏灵秀,清雅而充满智慧。简洁端庄不求奇异之变的造型,以繁为简,疏朗俊逸的装饰风格,对传统媒材另辟蹊径的探索,对工艺技术娴熟与自由的把握使其作品具有“对个体感性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关注”,对“清远”超脱的“仕雅之气”的慕求,以及普遍情感审美把握的多种包容性,既清新高贵,又透出一袭素朴的民情。如此,被世人誉为“白氏青花”。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