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大桅 《神州》2011,(26):218
实现各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民族团结,即实现各民族间"事实上的平等",其实质是实现经济上的平等。民族经济融合是消除民族间经济结构性差异,实现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为此,中国的民族经济政策应该把促进民族经济融合作为制定政策的着眼点,引导和帮助少数民族加快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各民族经济融合,最终实现共同繁荣与富裕。  相似文献   

2.
张利挺 《神州》2020,(1):46-46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文化、艺术等信息的传播使中西方打击乐的交流日益密切,由此看来,中西方打击乐的融合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本文就民族打击乐与现代爵士鼓的融合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魏军 《满族研究》2012,(1):47-52
本文通过回顾2001-2010十年间辽宁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成就,分析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民族学的发展观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问题为切入点,探讨辽宁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特色经济与市场制度保障体系的建立等问题,对实现《辽宁省民族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的方式与途径做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新的世纪,广西正在加强西部民族地区的市场经济建设,以此来加大对民族地区经济的开发力度,推进民族经济融合。本文从历史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近代以来右江流域城镇圩市发展状况、成因及其对民族经济融合的影响。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近世以来,该区域各民族社会经济变迁的历史基质及其动力,深化我们对当前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开发建设的决策思考。  相似文献   

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国南部边疆,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境内世居有壮、汉、瑶、苗、仫佬、毛南、回、京、彝、侗、水、仡佬等12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广西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创造了广西光辉灿烂的历史和化。今天,广西各族人民手拉手,  相似文献   

6.
陈珊珊 《神州》2020,(1):39-39
音乐,是作为世界上各个国家直接进行沟通交流的媒介之一,可以增强各国之间的有效沟通,不同国家对音乐也有着不同的见解。在音乐唱法中,主要可以分为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两种唱法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性。在音乐领域中,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演唱时的风格也有一定的区别,因为两者唱法的发源地不同,所以在唱法上有着各自的特点,但也有一些相同之处。近几年,在当前音乐形式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逐渐开始出现融合趋势。本文将对比分析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在呼吸运用、嗓音运用、吐字咬字运用方面的不同点,探讨如何做好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具体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经纪业与右江流域民族经济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爱新 《广西地方志》2003,25(6):34-38,4
民国时期,经纪业在右江流域获得较快发展。文章从其形成原因人手,分析经纪业对右江流域圩市繁荣的促进,以及对右江流域经济渐与桂东南发达经济区域趋同的推动,并探讨它所带来的先进思想观念,揭示它对右江流域民族经济融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佳 《文博》2011,(3):45-49
本文以历史朝代为顺序,通过对各时期壁画内容、风格的研究,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生活相互交融和渗透的一幅幅生动画面。  相似文献   

9.
在打造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的背景下,广西正在加强同越南的经贸合作,以此来加大对民族地区尤其是边境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以提高发展滞后地区民族的经济层位。以历史学的角度,结合有关史料与档案,探寻近代历史上桂越民间贸易对民族经济融合的影响,将有助于深化对当今广西边境民族地区开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文旅融合发展是助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提质升级的有效途径。文章利用民族八省区2012—2020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数据,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民族地区仍存在文弱旅强的情况,文化产业支柱地位不明显;文旅耦合与优质协调层级仍存在明显差距,融合发展水平偏低。因此,民族地区应重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从科技赋能、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助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弘扬民族文化 振兴民族经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同志们:青海土族研究会成立于1992年,《中国土族》杂志作为她的会刊,于同年创办,已经十五周年了。十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主管部门省民政厅、省民委、省新闻出版局、省社科联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遵循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经济,  相似文献   

12.
高梅 《满族研究》2007,(4):32-36
跨越式发展是一个过程,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整体跃升。正确理解跨越式发展的思想理论,对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洪敏 《旅游纵览》2021,(8):148-151
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文化与旅游相融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文旅融合方能彰显建瓯山水宜居城、历史文化城的魅力,为新建瓯发展构筑硬支撑.文章围绕建瓯文旅发展现状展开研究,通过资源禀赋、现实基础、问题困境、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发展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为文旅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辉 《满族研究》2007,(4):28-31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主客观条件的不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如何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促进各民族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课题。我们要以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外向型经济、民族旅游经济、民族特色产业、农牧业产业化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实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跨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韦红 《世界历史》2001,(6):95-103
东南亚在战后经济开发的过程中,大部分国家都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民族问题。这些民族问题,既有地方民族与中央政府的对抗,也有大民族与小民族、优势民族与劣势民族之间的争斗,民族关系在一段时间里十分紧张。虽然东南亚国家的民族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殖民“分而治之”政策所遗留下来的恶果,但无可讳言,战后各国在经济开发过程中的政策失误等问题也是导致民族关系恶化、民族冲突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认真研究经济开发与民族问题,总结其他国家处理经济开发与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笔认为,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经济开发之所以会引发民族矛盾和冲突,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7.
新经济时代的中国大都市热点空间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兴平  崔功豪 《人文地理》2003,18(1):44-48,74
本文从中国目前所处的时代特征出发,提出了在新经济背景下中国大都市开发的热点空间,分析了该类空间的特征,动机制,主要类别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对部分城市的实证分析,提出了优化和调控该类空间的对策建议,为合理规划大都市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的"3D"(density,distance,division)框架理论,构建了旅游经济空间"T—3D"分析体系,分别以旅游经济地理集中度、时空距离及旅游联系诠释了旅游经济空间的密度、距离及整合。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刻画了旅游经济空间的T—3D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各市旅游经济空间密度的数值差异明显,空间分布差异显著,整体呈现"南疏北密"的分布特征;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空间距离总体较优,各城市间距离较近,且差异不大,呈现出"核心—边缘"特征;旅游经济空间整合表现为上海、杭州、苏州三足鼎立之势,呈现出"一核两翼"的区域旅游发展特征。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验证了旅游经济空间"T—3D"分析体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谢佐 《攀登》2000,(3):1-6
中国西部是个多民族地区。西部开发要特别关注民族经济的发展问题。本指出了发展西部民族经济所遇到三大硬制约因素和三大软制约因素。提出了走生态农牧业之路,发展多种经营;民族化旅游的步子应该迈得更大一些;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发展西部民族经济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