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塔 《文史博览》2005,(6):29-31
1923年秋,18岁的戴望舒考入上海大学。两年后,进入法国教会在上海办的震旦大学特别班学习法文。法国神甫教的是雨果、拉马丁、缪塞等浪漫派的经典作品,但戴望舒有更强烈的追新倾向,喜好果尔蒙、耶麦等后期象征派的作品。他后来成为那个时代把中国古典诗艺跟西方最新诗艺结合得最好的现代诗人之一,  相似文献   

2.
李麦宁 《文史天地》2012,(11):70-71
苏桥大劫难是抗战时期(1944年)“湘桂大撤退”中两列火车相撞导致的重大惨案,成百上千的流亡者受伤或死亡。作者李麦宁(1922年——,著名现代派诗人李白凤之弟)是经历这一惨案依然健在的亲历者。  相似文献   

3.
李雨潇 《环球人物》2020,(10):96-96
1942年春日的一天,诗人戴望舒走进香港一家理发店,还没等理发师动剪刀,就被两个日本特务盯上,旋即被捕下狱。几个月后,这位诗名远播的文人出狱,写出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诗里那份对山河破碎的扼腕、对故乡的依恋,贯穿了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4.
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着突出创作个性和成就的诗人,留下了许多动人的爱情诗篇,但他在自己的爱情世界里却做着“永恒的苦役”。他的苦恋,是一种执著而崇高的追求,透露出诗人纯真的情操和对美好生活的信念,其中的苦恋意象颇为独特,充分折射出他的感情经历。  相似文献   

5.
关家铮 《民俗研究》2008,(2):189-197
一 现代派(近代象征派)代表诗人、翻译家——戴望舒(1905~1950),翘楚诗坛,誉满中外,已被人们所熟悉。然而,他还是一位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推动俗文学研究运动以及俗文学研究者,则是大家不熟知的事。  相似文献   

6.
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地上.游牧族的大草原成为一个年轻浪人跌扑而入的家园,而当那些陡峭的风景渐次进入那骑马而来的男人沧桑的双眼,一种更其陡峭的人生,凸显了生与死的戕残。我倾心于仆入别处的故乡,正如诗人里尔克所言:“一个人,只有在第二故乡.才能检阅灵魂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7.
苏仲湘 《炎黄春秋》2005,(6):59-61,58
沈容大姐匆匆离去了,留下了遗作《红色记忆》。纸墨犹馨,音容如在,牵引大家深深地怀念和痛惜。文如其人,《红色记忆》以她特有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恬静笔墨,记述了她丰富鲜活的平生见闻,包括许多动人的红色掌故。它一问世,就受到人们的惊喜瞩目。当我读后掩卷,龚定庵  相似文献   

8.
我的父亲是个非常沉默寡言的人。他从不向子女们讲述自己,我很想了解他的生平.可他从不回答。他往往只是带我到北京城各处漫步。到过龙虎寺(指北京隆福寺古董市场)和其他地方,主要是去购买些花木。他最喜欢在住宅花园内栽花植树,这是他平生唯一的爱好。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作为历史事件早已落下了帷幕,但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却历久弥新,经百年而不衰。经过数代学人的努力,可以说无论是事件本身,还是其后续影响,海内外学界对此的探讨已十分充分。在此背景下,继续研究辛亥革命似乎已是山穷水尽,但最近由罗福惠、朱英主编的四卷本《辛亥革命的百年记忆与诠释》的出版却使人有"柳暗花明"之感。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文坛,戴望舒和叶灵凤的名字让人无法忘怀。他们一个是在新诗发展中领导一个艺术流派的著名诗人,一个是20世纪30年代活跃于上海文坛的作家和画家。作为与苦难中国同行的知识分子,他们一同感时忧国,寻求探索,与灾难的民族一同抗争,以他们的作品与活动,烛照出那段复杂痛苦的历史背影,记载了一代文人的心路历程。他们之间于患难中结成的深厚情谊,  相似文献   

11.
万伯翱 《纵横》2014,(8):38-42
今年8月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因为我的父亲万里曾在小平同志身边工作过多年,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他,并称呼他为“小平伯伯”。时间一晃过去了几十年,回首往事,有关小平伯伯的一幕幕又浮现眼前。  相似文献   

12.
2014年4月5日上午,由中央电视台和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的大型纪录片《19377南京记忆》开机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该片开机仪式同时也是当天央视与江苏台、陕西台等台“2014清明中国”联合直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1996年3月14日,祖国西部新疆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飘飞着鹅毛大雪。就在大雪飘飞的时候。王洛宾被飘舞的亿万朵美丽而洁白的雪花簇拥着走了。他走得那么坦然、平静,在他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时。也许耳边传来了为他送行的优美歌声,在歌声中,他到那遥远的地方去了……音乐家王洛宾.1913年元月7日出生于北京。他的祖父是位画匠,清末北京的正阳门楼上曾留下了他祖父画过的油漆花卉。祖父也常为死者画画遗像。经常在死者亲属的哭泣声中画完。为此祖父就对自家人说:“只有真正懂得悲哀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王洛宾自述在他的一生中,常用祖父的话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14.
1958年,全国处于一个从上而下的亢奋、喧嚣与骚动的年代。到处是战歌、红旗、高炉、锣鼓、捷报和诗人。中国似乎一下翻了个过,大事、喜事都堵在人们面前。那时我是一名师范学生,17岁。整天随着队伍一起前行,以为一切都无比正当。郭沬若《向地球开战》的诗句,鼓动得我们头晕目眩。为了1070万吨钢,超英赶美,我们在学校对面的附属小学,用粘土和砖头,建造小高炉。我们豪迈地唱道:"小高炉,遍地开花,新中国,跨上骏马。"  相似文献   

15.
掀开《吕梁回忆》一篇篇革命先辈在吕梁大地上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回忆文章,眼前展现出一幅幅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画面。这是革命先辈亲历、亲为、亲闻、亲见的革命斗争史诗画卷,是艰难的革命岁月烙印在吕梁儿女灵魂深处挥之不去、刻骨铭心的记忆。  相似文献   

16.
罗京燕 《沧桑》2012,(6):157-157
2012年10月10日,由盂县交通运输局局长胡俊卿编著的《路的记忆》一书编撰完成。《路的记忆》是作者在繁忙工作之余,把自己五年多来在交通领导工作岗位上所获得弥足珍贵的心得体会,像珠子似的一颗颗串起来,汇微成巨,写成了这本《路的记忆》。《路的记忆》思索如何靠天靠  相似文献   

17.
1958年“大跃进”运动,我正步入青年时代,生活在古城泉州西门外潘山,就读泉州市第二中学,亲历或耳闻目睹了那个年代许多难以忘怀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正>黑龙江省档案馆组织编纂的《黑龙江历史记忆》档案图集一书,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于2007年3月正式出版发行。纵观《黑龙江历史记忆》档案图集,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艺术地再现了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9.
所谓“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是区别于“个体记忆”(individual memory)的一个社会学概念。社会学家认为,绝对私人的回忆,往往因缺乏逻辑和系统而显得校糊混乱,并且通常会因为时间消逝而变得零碎、散乱、淡化,相较而言,社会化的集体记忆,却能通过特定群体中存在一定联系的人所共享、传承以及共同建构,将最美好、神圣的事或物贮存在另一个维度里,形成可追溯的、增强社会认同感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常德,湘西北门户,拥有数万人家,自古繁华。 1943年农历九月底,日军攻打常德。当时的常德城,守城的系国民党七十四军下属号称"虎贲部队"的57师。师长余程万以八千官兵对付装备精良的四万之寇,孤军奋战16昼夜,最后几乎全部阵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