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端康成作为日本近代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因其回避现实的文学风格和继承日本的传统美而享誉文坛。悲苦的成长环境激发了他对于生命的冷静思考和深刻体悟,他一生都在用静默的笔触感受生活中悲苦之美,最终以火中生莲的渴望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对生命轮回的执着追求使得川端康成生命的本身超越了生死本身的意义,达到了对生命本真的追求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川端康成晚年的代表作《山音》仍然表现出“处女性”崇拜这一主题。信吾精神饥渴和委顿,内心充溢着怅惘、空虚、失落、孤独和死亡的哀怨与恐惧,他希望获得解脱,希望得到精神的救赎。他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归宿,寻找一种救赎的精神力量。信吾潜意识中所期待的能使之获得救赎的力量是通过女性来体现的,他探寻的目标也具体化为女性,尤其是女性美。以信吾为代表的男性形象在这种“处女”的爱中汲取无限的生命力量。川端康成作品中对“处女性”的崇拜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憧憬。对“处女性”的崇拜源于川端康成的孤儿根性。也是作者对自己孤儿根性的一种解脱和拯救。  相似文献   

3.
川端康成艺术世界的神髓是东方的美,但他也接受了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市场异常繁荣,使城市迅速发展,而一九二○年的经济危机把市民的生活从根本上动摇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感和对固有  相似文献   

4.
齐芳 《神州》2013,(1):7-7
韩愈“以丑为美”的诗之所以呈现出美的特质,是因为他以丑的形象传达出了美的情感,本文主要从两方面加以论述。其一,韩愈往往借丑的形象来表达批判之情,这种对于丑的运用使谴责、批判的力度与强度加深;其二,“悲苦”之情抒发必须用丑的形象,愈丑愈苦,愈苦愈强,充分体现出诗人对于苦难的承担与超越。但无论是批判之美还是超越之美,我们都能体会到深厚情感之后的巨大冲突,正是根源于这种“冲突”,韩诗成功地将丑转化为美,将生命的痛感转化为审美的快感。  相似文献   

5.
马波 《黑龙江史志》2013,(15):124+126
京都是川端康成的心灵故乡,也是其文学创作的摇篮。川端康成以京都为背景创作的中篇小说《古都》,以其成熟的创作手法和高超的叙事技巧,荣获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在《古都》中,川端康成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引领读者去寻访京都的名胜古迹,欣赏京都的四季美景,去体味京都之美,日本之美。小说好似京都的一首抒情诗,又似京都的一幅风景画,诗情画意处处体现了川端康成难以割舍的京都情结。  相似文献   

6.
我的弟弟吴清源,是日本围棋界的一个知名人物。1928年他14岁离开北京去东京,1984年70岁时从棋界引退,在日本棋坛纵横驰骋近60年,创下无数辉煌纪录。他一生对局795次,胜530局,败240局,和25局,得胜的百分比极高。尤其是在30年代至50年代,在日本棋坛横扫三军,所向无敌,至今仍为日本人所津津乐道。川端康成说:在没有围棋天才传统的国土中,不会出现吴清源的天才清源发迹在日本,起步却在中国。日本著名文学家川端康成说:“在没有围棋天才传统的国土中,不会出现吴清源的天才。”的确,清源的围棋天才从幼年时便显现出来。清源1914…  相似文献   

7.
蒋博 《神州》2012,(20):9
川端康成认为物哀是日本文学的重要源泉之一,他的《雪国》体现了他对这种文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本文挖掘《雪国》中体现的传统物哀精神,并着重分析川端康成对物哀理论新的发展:不同于本居宣长的观念,川端康成的"哀"有时会脱离"物","心"成了审美主体;他的物哀又向佛教走了一步",心"进入"无"之境。  相似文献   

8.
宋莉娜 《丝绸之路》2009,(12):70-71
本文从公文本身所具有的美谈起,进一步说明公文应该追求语言美,要“根据美的规律创造美”。在对现代公文语言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突出实用性、重视格式和挖掘语言美三个方面,说明了应该如何追求公文的语言美,提出公文美应该是实用与审美和谐统一的美。  相似文献   

9.
一次大战后,日美矛盾成为远东太平洋地区国际关系的焦点,与美国争夺中国市场成为日本对外政策的核心和出发点。由于美国经济对全球的影响力和日本资本主义本身对国际市场的严重依赖,日美两国经济关系的消长成为影响日本对外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20年代日本外交标榜“与欧美列强协调一致”、“不干涉中国内政”和“经济往来”,即所谓“协调外交”。30年代初起,以“九一八”事变为转折点,这一国际协调外交迅速向武力外交转化。经“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直至挑起珍珠港事变,导致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引起日本外交剧烈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从一战后日美矛盾这一基本要素出发,探讨这一时期日美两国经济关系对日本外交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林艳梅 《神州》2011,(9X):18-18
川端康成的《古都》运用清淡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引入幽境,充满艺术的魅力,显示出日本的自然美、人情美,同时写作手法新颖独特,层次鲜明,在写景、抒情上匠心独运。此外,作品还反映了日本的节日文化特色,突出传统美,令我们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11.
自然与美的境界,是晋人人生理想的最高体现。魏晋美学凝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审美情结。魏晋玄学本身并非属意于美学的探究,但汉末以后政治的险恶、名教的式微,引发“援道入儒”的新道学——玄学生发。玄学的缘起及玄学辩难,形成了一次崇尚自然自由、追求人生理想的思想解放运动。从而,魏晋玄学的整合儒、道便为架构出一个充满矛盾、热情、浓于生命彩色的美的时代奠定了哲学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傅军民 《收藏家》2012,(4):84-86
在红木家具木雕艺术艺术中是应该更多的表现抽象美还是具象美?或者说,抽象美和具象美该怎么协凋,把握怎么样一个度才算是最好状态。说浅显一点,就是我们应该追求“更像”呢,还是“更美”?其实,更像与更美是不矛盾的,具像是为了贴近物本身,让其光、影、色、态都符合本来的真实。  相似文献   

13.
李莹 《世界历史》2007,(2):75-84
从1952年日本媾和独立到1960年由“政治主义时代”转入“经济主义时代”,是日本作为一个战败国由“占领体制”向“独立体制”过渡的时期。“独立体制”的构建过程主要通过“逆流”表现出来,其具体内容包括政治上的“一党优位制”、外交上的日美安保体制、经济上的自由经济体制、行政上的中央集权制等。日本政治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权威主义、保守主义及政治主义的追求,决定了日本战后政治体制的性质及其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4.
川端康成的早期作品由于自传性较强,经常作为研究的资料被引用,而作品本身的某些蕴含却很少成为研究的对象,即如早期流露在这些作品中的对死亡的抗拒意识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超越死亡的意识可以说贯穿了川端康成的整个创作生涯,如果忽略了川端康成早期作品中的对死亡的抗拒意识,便会从整体上影响对川端康成及其作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森鸥外是活跃在日本明治和大正两个年代的文坛巨星,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儒家文化熏陶,青年时期又接受了西方的近代思想。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作家。在他早期文学作品中,具有启蒙思想和浪漫主义倾向。作为一名军医,他充当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工具,他的人道主义精神只能凭借文学之笔来表达。在“大逆事件”中,森鸥外通过文学作品为被害者伸张正义。在“大逆事件”后日本文坛的黑暗时期,鸥外不得不通过历史小说表达对时局的批评和对封建体制的反抗。晚年的鸥外转向了历史传记的创作,削弱了作品的批判力度,追求“达观”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提及日本民族的特性,笔者认为比起知性和理性,更富于感性。在“真善美”中,日本民族对“美”情有独钟。日本民族的审美意识不仅仅停留在感性世界的美的世界里,他书1的审美意识已和日常生活溶汇在一起。日常的伦理观和宗教观已和日本民族的审美意识合为一体。因此,研究日本民族的美学理念不单要考虑美学问题,同时也要考虑日本民族的“人类学”问题。一、与自然会为一体的美学理念在日本民族的审美意识的深层,总是流淌着与自然溶合的一体感,日本的美丽风景,是培养从古至今以至未来的日本民族的审美意识的源泉。对自然的绝对崇拜是日…  相似文献   

17.
于坤 《黑龙江史志》2008,(16):121-122
日本人崇尚自杀,信奉"武士道"精神,崇尚毁灭之美和寂灭之美,注重"切腹"自杀的痛苦仪式。中国的"仁"是检验一切人际关系的试金石,注重人道,追求道德教育。一郎受到日本人的负恩价值观和中国传统伦理的双重影响,最终在对朱家的"孝"和对天皇的"忠"的不可协调的矛盾中选择自杀。中国的"仁"影响了一郎的日本性格,使他无意识地放弃了"切腹"这种日本武士最高尚的自杀方式。  相似文献   

18.
罪孽     
《文史月刊》2014,(1):34-34
一个日俘之死引发的闹剧;反“客”为主的日本侨民享有的种种特权;被绑赴日本的中国劳工的悲苦遭遇;一个伪满官员的苏联战俘营经历……把你带进那段凄风冷雨、风云变幻的岁月。  相似文献   

19.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领导下的京都陶瓷公司,自1959年创业伊始,就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理念,他扬长避短,大胆抛弃那些传统的管理理念,不断寻求企业创新,他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凭借超凡的人格魅力和对开发新型陶瓷技术的执著追求,赢得出资人和创业伙伴们的鼎力支持,建立起了小小的京瓷公司,并带领着与他一起歃血为盟的伙伴,通过技术创新为这个“街道小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发展成为今天不仅在日本,而且在世界上闻名遐迩的高科技陶瓷集团,为日本企业的发展和日本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雪国》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已成为二十世纪世界名著的中篇小说,字数虽尚不足十万,写作时间却长达十二年之久,跨越了日本战前与战后两个时代。因此,考明这部小说完成的具体过程,及其版本的沿革情况,对于加深理解这部作品,是不无必要的。“《雪国》的地点是越后的汤泽温泉”①,“那里是面对内日本的北国,即现在的新泻县,寒风从西伯利亚越过日本海刮来”②,上述两段话,均出自作家川端康成之口,这便为我们了解作品故事发生的地点,提供了可资凭信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