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在揭示唐修《晋书》的真正原因和指导思想等问题基础上 ,指出《晋书》的五条史学价值和三条不足之处。历代对《晋书》的研究 ,清代为校勘、正误和补表、志的开创时期。民国为《晋书》研究的阶段性总结 ,以及补表、志的最后完成时期。新中国为《晋书》校勘、注释和研究的集大成时期。史家在深入研究两晋十六国历史时 ,对《晋书》所载各类史实典制作了进一步的厘清 ,并对《晋书》的整体性认识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晋书》里某些可疑的文句略作辨析,所举25例,涉及通行本(中华书局版)中的校点问题,但愿能对《晋书》的整理研究工作不无小补。  相似文献   

3.
《晋书》历代评价皆有微词 ,本文为之辨析。古代小说指街巷之谈 ,最能反映社情民意 ,且有史料价值 ,历代史家皆甄引之 ;怪诞传说则可视作百姓用曲折方式表达对国家政治生活意见。《晋书》征引小说资料及怪诞传说 ,亦可作如是观。采择小说传闻资料附于纪传之末 ,积集大量民谣俗语 ,是《晋书》特色。  相似文献   

4.
唐朝初年重修《晋书》始末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 ,唐朝初年重修《晋书》既不是为了“尊扬皇室 ,证明先世之渊源” ,也不是由于太宗受了一系列政治事件的“刺激” ,要借此为自己“辨解”和得到“慰解” ,而是因为此前诸家“晋书”在内容、体裁、史学观、史料采择等方面存在各种缺陷 ,不能适应唐初的政治形势和时代要求。据唐人李延寿记载 ,早在贞观十五年 ( 6 4 1 ) ,唐朝可能已经出现过《晋书》修撰活动。  相似文献   

5.
本讨论了唐何超《晋书音义》的音切和释义。其音切反映了中唐语音的实际.可与《切韵》、《一切经音义》作比较;又反映了一些语音发展规律。其释义以揭示中古新生词、新生义为主,保留的《说》、《字林》材料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部志人小说,在杂记体的基础上自成一体,是一部影响较为深远的古代文学名著,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研究价值。《世说新语》和《晋书》在选材、叙述方式以及语言表达上具有明显差异。比较后不难发现,《世说新语》不仅是一部文史著作,同时也具有小说的性质,在中国小说史上堪称"世说体"的最高版本。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自著《早期阴阳学说的重要文献——阴阳时令占候之书初探》的基础上 ,继续对 1 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简阴阳时令占候之书的第一部分《曹氏阴阳》和第四部分《三十时》进行探讨 ,仍利用该书第十二部分《占书》的星占学材料中的分野理论 ,揭示了其经《史记·天官书》、陈卓分野 ,到《晋书·天文志》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唐朝初年,房玄龄等修撰的《晋书》,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东京处士何超为之做了音注,这就是现在流传的《晋书音义》。中华书局点校本《晋书》后附录了何超的这部《晋书音义》,并对其做了相应的点校,这对于古籍的保存和流传无疑有其特殊的价值。但不无遗憾的是,其中也存在着一些  相似文献   

9.
徐超 《沧桑》2014,(6):38-39
《晋书·刑法志》详细记述了东汉末年到两晋时期关于肉刑废复的争论,争论的结果是肉刑仍未恢复,但这场争论指出了当时刑罚制度存在的某些问题,对后世刑罚制度和法律理论的发展完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斯坦因一三九三号文书是《晋书》列传第十七、十八、二十、二十四的简编和节略本子,卷中保存了傅玄、傅咸、傅祗、傅宣、向雄、段灼、阎缵、庾峻、庾珉、庾敳、庾纯、庾旉、郭象、陆机等十四人传记,但均极简略。卷中"世"、"民"缺笔,且避"诏"讳,但不避"旦"字,推测应抄写于武后统治时期。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自著《早期阴阳学说的重要文献——阴阳时令占候之书初探》的基础上,继续对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简阴阳时令占候之书的第一部分《曹氏阴阳》和第四部分《三十时》进行探讨,仍利用该书第十二部分《占书》的星占学材料中的分野理论,揭示了其经《史记·天官书》、陈卓分野,到《晋书·天文志》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晋书·地理志》(以下简称“《晋志》”)存在着一些错误和遗漏,自20世纪初以来,除中华书局本《晋书·地理志》做过相关校勘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外,未见其他专门研究《晋志》的系统成果,《晋志》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在学术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的新时期,伴随学术理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刘兆 《丝绸之路》2010,(8):63-64
《晋书》是唐修"八史"之一,目前学界尚无具体针对《晋书·文苑传》文本所体现出的文学思想的探讨。本文拟紧扣《文苑传》文本,以序、论、赞为中心,通过探讨其重要语词,以窥《晋书·文苑传》所体现的文学思想。通过探讨,笔者认为序和论赞中所传达的文学观为服务政教、"缘情"、尚文采。  相似文献   

14.
《晋书》是唐修八史之一,目前学界尚无具体针对《晋书·文苑传》文本所体现出的文学思想的探讨。本文拟紧扣《文苑传》文本,以序、论、赞为中心,通过探讨其重要语词,以窥《晋书·文苑传》所体现的文学思想。通过探讨,笔者认为序和论赞中所传达的文学观为服务政教、缘情、尚文采。  相似文献   

15.
《晋书.肃慎氏传》作为研究肃慎族系早期历史的基本文献,历来受史家重视。但是通过对其文献来源的分析,实际上《晋书.肃慎氏传》主要是依据《肃慎国记》和《魏略》撰写而成的,总共征引史籍不超过十种。内容上多为抄撮前人著作,研究者在引用时需要加以注意。而这种情况无疑表明:到了唐太宗时期,中原王朝对肃慎族系早期历史的认识仍然十分有限,更说明尽管魏晋南北朝时期肃慎频现于史,但是有关肃慎的可靠记载并不多,中原王朝对肃慎的了解并不十分深入。  相似文献   

16.
郑慧生 《史学月刊》2008,(4):113-121
<晋书·天文志>是中国古代继<史记·天官书>和<汉书·天文志>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天文学著作,它记叙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天象变化及当时的天文学研究成果.问世之后,少有校勘,本来就有的和多年传抄印行过程中续加的错误都未能得到清理和纠正.1974年中华书局校点本出版,使用范围极广,但其<天文志>的校点工作也不能尽如人意.在多年伏案研究的基础上,只就学力所逮加以辨析,凡147条.  相似文献   

17.
《晋书》以"载记"之体记述十六国史,融伪史入正史,蕴涵着史家对十六国历史的肯定。它以东晋为正统,这一书法的形成,与其史料来源大有关系。唐初所存的十六国史,不少出于南北朝史官之手,尤其是《十六国春秋》和《三十国春秋》,皆黜十六国为僭伪,但同时又在书法上肯定其历史地位,其褒贬对《晋书·载记》正统观的形成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另外,《晋书》不以前凉、西凉二政权入"载记",其理据颇可怀疑,但它打破了正统与僭伪的界限,折射出南北统一、民族融合后的历史心理。  相似文献   

18.
《晋书》与《世说新语》是研究东晋历史的重要历史文献。东晋道佛二教并盛,而《晋书》与《世说新语》各有侧重。《世说新语》崇佛抑道,《晋书》崇道抑佛,其直接原因在于其书写者心目中二教有优劣之分。其淡化或湮没的一方,可以命名为"第二教"。这是另一种"曲笔"。这种现象存在的深层背景在于传统书写中独立的史料意识的缺失,而独立的史料意识是中国古代史学向现代转型的首重之事。正视第二教缺席的现象,也能给历史研究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晋书·食货志〉校注〈魏书·食货志〉校注》是陈连庆教授的遗著。此文是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教授为是书出版写的序,文中不仅论介了该书的特点和价值,还对古籍注释的诸多问题发表了许多极有价值的意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今发表以飨读者。标题是本刊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20.
《晋书》卷84《刘牢之传》:“(王)恭既死,遂代恭为都督兖、青、冀、幽、并、徐、扬州、晋陵军事。牢之本自小将,一朝据恭位,众情不悦,乃树用腹心徐谦之等以自强。”(中华书局,1974年,第2189页)按:《晋书》卷37《宗室·敬王恬传》:“恬既宗室勋望,有才用,孝武帝时深杖之,以为都督兖、青、冀、幽并扬州之晋陵、徐州之南北郡军事,领镇北将军、兖青二州刺史、假节。太元十五年薨,追赠车骑将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