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承德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是以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为主要标志的。清朝康熙初创热河行宫时这里只有十几户人家,称为热河上营和热河下营。蒙古人称为"哈伦郭勒"(汉译热河)的牧马场,康熙巡幸塞外,见这里"群山回合,蔚然深秀"⑴,大自然的美使康熙陶醉了。另一方面康熙注意到承德"北控蒙古,南拱卫神京"⑵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修建热河行宫。康熙亲自参加踏勘和测绘活动,他访问村老,知道这里"草木茂,绝蚊蝎,泉水佳,人  相似文献   

2.
付新 《沧桑》2012,(5):90-92
本文主要阐述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群的建筑艺术、建筑内涵,从美学角度阐述避暑山庄与周围寺庙群的整体布局的陪衬与反衬之美。  相似文献   

3.
承德的"外八庙",是清代修建的一个规模庞大的寺庙群,凝聚了汉、蒙、藏等多民族建筑风格和艺术的古建筑宝库。本文将对承德外八庙文化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避暑山庄寻找康熙的足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2004,(1):16-18
避暑山庄,是“康熙盛世”的产物。“山庄正宫午门上悬挂着的‘避暑山庄’四个字就是康熙写的,这四个汉字写得很好,撇捺间透露出一个胜利者的从容和安祥,可以想见他首次踏进山庄时的步履也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5.
避暑山庄文化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避暑山庄文化是多民族互相融汇、影响、渗透与发展的一种 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文化。只有从历史、民族、考古、宗教以及园林、古建筑艺术等多学科 、全方位地去挖掘与研究,才能真正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避暑山庄、外八庙的历史价值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旅游》2004,(1):19-21
“太阳升起来了,照耀着巨大的帝苑。这是一个美丽的早晨,大自然的宁静被庄严神圣的音乐打破了……面前的皇帝犹如在七层天上,又好像从古木参天的山后出现,又像从一棵圣树上走下来,乐队奏着歌功颂德的乐曲。此刻的皇帝坐在一个没有华盖的胜利椅上……”——英国使团随行人员胡特奈这样记录马戈尔尼觐见乾隆皇帝的情景。  相似文献   

7.
赵征  林丹娜 《神州》2013,(34):22-22
尊崇和扶持藏传佛教是清代传统的民族宗教政策。康乾时期为巩固边防,利用蒙藏等民族信奉藏传佛教的特点,实行“因其教不易其俗”的宗教政策,在承德陆续修建了12座藏传佛教寺庙。这些寺庙不同于一般的皇家寺庙群,有着特殊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8.
付新 《沧桑》2013,(1):144-146
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将旅游与其传统的文化紧密联系,使其文化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然而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新兴旅游城市的崛起,避暑山庄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本文主要阐述了山庄文化产业发展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9.
浅论乾隆“孝亲”思想在避暑山庄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丽华 《沧桑》2014,(3):32-33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倡孝道几乎是历朝历代的国策之一。乾隆非常注重孝道,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孝亲,而且自己也身体力行。避暑山庄内的众多景观中这种"孝亲"思想都有体现。  相似文献   

10.
清康熙年间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及避暑山庄铜版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教士马国贤是清康熙年间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人物,是中国园林西传的先驱人物。他曾在中国宫廷服务13年,将西方的铜版技术传入中国,为康熙皇帝制作了避暑山庄铜版画。后来,他把避署山庄铜版画带回欧洲,使中国园林的图像资料第一次进入欧洲并在欧洲传播,推动了欧洲特别是英国园林设计的革命。  相似文献   

11.
如何才能全面而又正确地认识传统文化和历史文物的保护与利用,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笔者将根据避暑山庄内的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做针对性调查研究,并在实践中整理和提出更好的保护和利用的方法,希望能够恰到好处地处理两者关系。  相似文献   

12.
屏风是我国家具艺术中一个重要的品种,历经千余年的演变与发展,体现了实用与装饰艺术的有机结合。本文简述了屏风的发展演变及其种类和作用,并结合实例介绍了避暑山庄博物馆收藏的清代宫廷制作的3件珍贵屏风。  相似文献   

13.
屏风是我国家具艺术中一个重要的品种,历经千余年的演变与发展,体现了实用与装饰艺术的有机结合。本文简述了屏风的发展演变及其种类和作用,并结合实例介绍了避暑山庄博物馆收藏的清代宫廷制作的3件珍贵屏风。  相似文献   

14.
李建军 《黑龙江史志》2013,(19):298-298
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东面和北面,矗立着一群群宏伟壮丽的寺庙,通称外八庙。为了巩固和稳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王朝统治者采取了"尊崇黄教""、因其教而不易其俗"的民族宗教政策,以达到"绥服远藩"、团结各民族、巩固边疆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15.
清代的宫廷绘画以康熙、乾隆时期最为兴盛,伴随着"康乾盛世"的到来,绘画领域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画家,在内容、艺术形式和绘画技法上都表现得丰富多样,同时也承载着细致而丰富的历史、社会信息。本文选介了避暑山庄博物馆馆藏的四幅清代宫廷绘画,以供研究赏析。  相似文献   

16.
避暑山庄的亭台楼阁榭建筑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清代皇家园林,其造园艺术运用了大量古代建筑形式并有所变 化发挥,还借鉴了不少江南园林的处理手法。本文从建筑艺术的角度,就园内亭、台、楼、阁、榭的造型特色、空间 艺术处理及构景理念作了介绍和阐述。  相似文献   

17.
1978年9月,谷牧副总理考察了驻避暑山庄单位搬迁和山庄、外八庙整修工程进展情况,在参观考察中和听取承德地市负责人汇报时,作了重要谈话,涉及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保护、整修、利用、开放、旅游、城市建设等方面,内容十分丰富,含意深刻,至今对文物保护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江波 《风景名胜》2020,(2):0309-0309
避暑山庄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由于其独特的景色、特殊的地理位置、构建皇帝“避喧听政之所”。因此,承德避暑山庄成为北京以外的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避暑山庄内万树园树木成阴,麀鹿成群,景色宜人,园内搭起蒙古包,在这里乾隆皇帝曾接见蒙古都尔伯特部首领三策凌朝见,召集各少数民族王公首领,赐宴招待,当时这种欢乐情景成为一大盛事,更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本文将围绕着避暑山庄内的万树园及其政治作用展开叙述。  相似文献   

19.
自1983年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著名清史专家戴逸首次提出建立“避暑山庄学”学科至今,已近40年。避暑山庄学是承德打造山水园林城市、国际旅游城市的文化根基与灵魂,加强避暑山庄学研究可以更好地为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服务。梳理目前避暑山庄学的学术源流、研究成果,探讨避暑山庄学概念、研究范畴、体系框架,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对于规范和推动避暑山庄学学科建设,扩大学界对它的了解和认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承德塞外荒漠之地,随着庄田的建立和开发,生齿日繁,谷田丰产,为浩荡的八旗军北上木兰秋犭尔提供了物质基础,为避暑山庄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避暑山庄建立,是训练八旗、控制蒙古、加强北部边防之需,康熙帝在避暑山庄的活动又促进了承德的进一步开发,使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康熙帝在北巡中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治边政策,形成了独特的治边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