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宋朝民间盛行杀人祭鬼风俗,这种风俗在荆湖南路、江南路、淮南路、两浙路等东南地区尤为盛行,其他如荆湖北路的峡州、广南西路的邕州、以及广南东路的韶州均可见  相似文献   

2.
张陈呈 《广西地方志》2007,(1):41-47,56
由环境恶劣及其变化而产生的疾病是从古至今的中国人都必须面对的灾难之一。这些疾病不但会影响到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对整个人类群体的社会活动,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由瘴气所引发的瘴病和瘴疾就是环境疾病之一,在尽人力却难制天命的古代社会里,它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尤其巨大。由于广西瘴情严重,瘴气对广西的民族分布格局、官僚制度、军事征防、民族文化、交通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两宋以弱著称,虽屡屡屈辱求和,仍经常挨打,终亡于外患。宋之弱,具体表现在军队的日益虚弱腐败;而士兵之骄,则是其基本特征和重要根源。这对宋朝臃肿的军队建置,虚弱的军事局势,守内虚外的战略,因循守旧的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一兵骄的渊源与北宋骄兵的特点(一)骄兵问题之渊源自唐中叶以降,军队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左右国家局势的主角,形成割据局面。拥兵自重的骄将问题突出兀起,而“罕闻有骄兵”。至残唐五季,士兵的作用日益重要,骄肆横暴,骄兵与骄将并存,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五代十国的嬗递,形式上渐由将领叛变转为骄兵拥立。“人主之兴废,皆群卒为之。推戴一出,天下皆俯首听命而不敢校”。混战中的军阀,成败全系于士兵的向背,所以对士兵极  相似文献   

4.
《广西文史》2007,(2):52-52
宋初沿袭唐制,将全国划分为十多道。至宋太宗时,改道为路,路作为朝廷派出机构的辖区,在州、县以上。公元997年(北宋至道三年),宋分全国为15路,将原广南路析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广南西路治桂州(今桂林市),常简称“广西”,这是广西得名之始。当时,广南西路辖桂、容、邕、融、象、昭、梧、藤、龚、浔、柳、贵、宜、宾、横、钦、白、  相似文献   

5.
宋代处于西南边区的广南西路,西邻大理,南接交趾,内羁溪峒,周边地缘环境与区内民族关系极为复杂。宋朝本着"不启边衅"的谨慎态度,在本地区的经贸管控问题上,一方面设置多处博易场等贸易场所,希望通过经贸交流的手段,达成羁縻周边民族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本着"提防外夷"的原则,严格控制经贸的形式、地点等,显示出浓厚的边境贸易色彩。  相似文献   

6.
《南方人物周刊》2011,(39):20-21
11月7日,数千名俄罗斯士兵和军事学员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盛大的游行活动,纪念红场阅兵70周年。1941年11月7日,在德国法西斯军队兵临莫斯科城下之际,苏联军队在红场举行了阅兵仪式,纪念十月革命24周年。  相似文献   

7.
李平 《广西地方志》2009,(4):58-60,46
北宋朝廷在平定侬智高反宋之后,在广南西路建立乡兵,居住在邕钦溪峒地区的非汉民族被编制为“峒丁”。作为宋朝的地方兵力乡兵之一,作为边境防卫的主要力量,广西峒丁曾被利用作为中国方面的屏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宋王朝通过峒丁这一组织有效地巩固边防,稳定边疆地区,控制和管理边疆。  相似文献   

8.
清代云南澜沧江、元江、南盘江流域瘴气分布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随中央王朝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统治和开发的深入,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及方志纂修的兴盛、亲履瘴区人士的增多,使瘴气得到了相对广泛和详细的记载。各地生态环境的变迁,使瘴气分布区逐渐被分割成一些相对独立的区域,这些区域交错集中在深山河谷中。纵贯滇西南、滇南、滇东南的澜沧江、元江、南盘江流域是云南自古以来的重瘴区,主有要顺缅、景东、普镇、镇南、元江、临安、开化、广西、广南等瘴区。  相似文献   

9.
广南,宋朝叫特磨道,属邕州羁糜,老百姓习惯喊“幽州”。十三世纪中叶,元朝就在今广南、富宁、广西的西隆、西林一带设广南西道宣抚司;明朝洪武十七年改宣抚司为广南府,辖今广南、富宁两县;清朝沿袭,直到民国二年废府设县,治所都在今广南城内。兴建广南县城,还流传着二个神奇而动人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0.
宋夏之间的走私贸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夏之间长期存在着走私贸易。走私的地点主要集中在以横山为界的宋夏边界。走私者包括商人、西夏的外交官员、宋朝的沿边官吏、边防士兵、沿边属户等。走私的商品包括马匹、食盐、武器、货币、人口等。走私活动在西夏的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走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西夏经济欠发达,对宋朝的经济依赖性很强;宋朝关闭榷场等正常贸易的渠道,更促进了走私活动的盛行;自隋唐以来,南北经济互相交通,逐渐成为一个整体,政治上人为的分割并不能切断南北之间经济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唐宋时期瘴气、瘴病主要分布于西南山区,瘴病主要分布于四川南部泸、黎、戎州一线、长江三峡地区、云贵高原及岭南广西盆地,瘿病主要分布于秦巴山区、川西北山区及长江三峡一带。本文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的考察认为,唐宋时期知识阶层经历了对以瘴病为主的地方性疾病由盲目恐惧悲观到不懈地探索及医学应对转变过程,其中对瘴气的地理学认识、瘴病的预防及辩证治疗最有成就,从一个侧面加深了对西南、岭南地区地理复杂性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在对付瘴病方面士人积极进行移风易俗运动,从根本上倡导文明进步的应对观念行为,不仅对西南、岭南疾病地理有了较为科学的认识,而且在应对以瘴为主的环境疾病,推动西南、岭南地区社会文明进步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士兵法》是拜占庭法律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文献.其内容涉及规范中世纪拜占庭帝国军队的纪律以及对士兵和长官违纪的处罚措施.了解《士兵法》的内容及其与其他拜占庭法律和军事文献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研究拜占庭帝国的军队组织和管理、法律沿革,及其对拜占庭文明演进的影响.自《士兵法》被发现以来,已有多位学者对其内容进行整理和译注.鉴于文本的条理清晰性与完整性,本译文依照阿什布尔纳所整理的希腊文文本进行迻译与注释,希冀可以为国内学者提供一份可参考的中文文本.  相似文献   

13.
正在罐头之类的现代军事后勤补给出现前,军队后勤供应一直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一冷兵器时代,农耕民族的大军出征背后,都需要大量的民夫随军运粮。负责过北宋军队后勤工作的大科学家沈括,对北宋军队在低人口密度的非农业区域统筹后勤有如下的理想安排:每个民夫可以背6斗米,士兵自己可以带5天的干粮,一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一次可以维持18天。  相似文献   

14.
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拭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接替范成大知静江府(今广西桂林),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时年四十三岁。淳熙五年,张械除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改知江陵府、荆湖北路安抚使。张杖在广西任职四年问,颇有政绩,除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取得成就外,对广西文化的发展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清人汪森《粤西丛载》卷十七《粤俗》历数对广西文化有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首先提到的就是张械:  相似文献   

15.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人民军队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了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军队的基础在士兵,实行官兵一致、民主管理等一系列体现人民军队本质、性质、宗旨,反映人民军队管理教育活动规律的思想;确立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适应我军管理教育需要的原则、制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唐初将全国分为10道,广西属岭南道。咸通三年(862)分岭南为东西两道,广西为岭南西道,下设桂管、容管、邕管经略使,史称“三管”,基本上形成了后来广西政区疆域的轮廓。每管下辖若干州,各州又曾一度改用郡名。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了许多羁縻州,各羁縻州又分辖若干县。宋朝至道三年(997)分天下为15路,元丰时(1078~1085)又析分为23路,广西地方称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广西之称由此始。  相似文献   

17.
瘴气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瘴气作为一个区域性、历史性的名词及对瘴区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生态现象,在中央王朝对南部、西南部、西部边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经营过程中有着重要影响,“蛮烟瘴雨之乡”成为南方尤其是闽赣、两湖、桂粤、滇川黔等地的别称,瘴气和瘴区成为死亡毒  相似文献   

18.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正月,宋灭南汉,统一岭南。宋朝统一岭南之初,广东、广西同属于广南道。元丰年间.宋朝将它统治的地方划分为23路,广南道分为广南东道.广南西道,简称广东、广西。广西之名从此开始.广西开始固定成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划。大观元年(1107年),将融、柳、宜、平、允、庭、孚、观等州从广西划出去另建黔南路,以融州为帅府,宜州为望郡。  相似文献   

19.
1978年冬,浙江省嘉兴、嘉善、德清、平湖、桐乡、海宁、海盐等七县民工开挖出海排涝工程——长山河。在施工中,平湖县前港公社民主大队民工在古镇澉浦挖掘到宋朝铜质军印九方。一方军印是一支军队的标志,九方宋朝军印在一起出土,这是罕见的。对于进一步了解澉浦历史,对于研究宋代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这一发现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徐康 《民国档案》2017,(1):104-110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在华活动是中德关系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对20世纪30年代中德关系研究的深入,目前学术界对德国军事顾问团在华活动的梗概已经基本明了。1本文关注的重点主要为抗战开始前德国军事顾问团在整编军队与战略设计上为中国政府准备抗战做出的具体贡献。在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帮助下,国民政府的军队建设与抗日战略准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