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玛之所以在西藏历史的早期成为被关注的焦点地方,与其地理上的战略意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历史地位的获得自然也与此有关。随着其战略地位的减弱,它也不再受到像幸刀期那样的高度关注。吐蔷王朝建立之后,因政治活动中心的改变,周边地区已经完全纳入到吐蕃王朝的统治之下,甲玛地方开始退隐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不过它仍属于吐蕃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8世纪初及以后的一个较长时期内,吐蕃王室的活动中心也出现过转移一一从拉萨转移到与甲玛一山之隔的桑耶地方,赤德祖赞在桑耶艾玛隆沟的札玛止桑建立过牙帐,此地是赞普的冬宫,金城公主在此居住过,赤松德赞就出生在这里。也就是说,甲玛地方仍是吐蓄王朝统治的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初春的一天,我和旅伴因人所托,赶往了离拉萨市区70多公里的甲玛赤康庄园。"甲玛赤康"是藏语,甲玛意为百里挑一的富地,古时为群山环绕、水草丰足的圣地。赤康意为万户之所。这个庄园位于甲玛乡,记得最早来的时候,庄园周边的围墙已经坍塌,庄园内部的房屋已经破败的比较严重,甲玛的村民们混居  相似文献   

3.
在墨竹工卡县工作的一位藏族朋友来到拉萨,绘声绘色地讲述了那么多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优美动人的民间故事。其中,那景色优美、古迹众多、传说丰富的甲玛沟,特别令人神往。你就听听它的名字吧:据藏族老人们有趣的解释,甲玛的意思,是百沟之母! 今天,夙愿得偿,我们一行三人来到了甲玛沟。  相似文献   

4.
甲桑古道是连接吐蕃王朝时最重要几大中心地“拉萨”、“甲玛”和“桑耶”的最重要通道。在甲玛和桑耶当地的传说中,认为人死后灵魂要沿着这条路到桑耶寺去“报到”。而且从甲玛到桑耶路上,有三道关口,人生前的罪孽要在关口用秤称出来,然后确定将来转世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西藏人文地理》2014,(6):54-77
若以今天的眼光来打量,甲玛沟可谓其貌不扬,也名不见经传。这里位于墨竹工卡县城以西10来公里,距离拉萨也才60多公里。却使是走318国道从拉萨到林芝的路途中,往来的游客可能会注意到那标有“藏王故里“或“松赞干布出生地”字样的标语及甲玛景区藏式大门,却鲜有人会真正深入到景区内游览参观,一睹沟肉的景观及所蕴含的风华烟云。  相似文献   

6.
正西藏!西藏!西藏!敬庭尧又想到了西藏,那些善良的西藏人的面孔一个个出现在眼前,那些壮美的西藏雪山一座座向他奔涌而来。如果用藏传佛教的"转世"术语,可以说,敬庭尧在这一夜转世重生了!敬庭尧没有任何犹豫,他再次走向西藏。他在八廓街走过一圈又一圈,他研读西藏相关的书籍,他拜访—位又一位老西藏和藏族朋友,一个宏大的创意出现了——《天上西藏文成公主》!  相似文献   

7.
初冬时节,我们来到位于拉萨东面70公里的墨竹工卡县的甲玛乡。甲玛乡地处一条宽阔的山谷。谷地两侧山势平缓,山脚下的村庄错落有致地向沟内延伸。沿着谷地中央的机耕道,驱车约4公里,我们来到了甲玛乡政府。虽然是星期天,乡党委书记和乡长都在,问他们是否办公,乡长诙谐地说,基层干部没星期,日日夜夜都办公。坐在乡政府和藏式农舍别无二致的楼顶上,乡里的干部向我们介绍了甲玛沟的情况。甲玛沟全长20公里,最宽处约有6公里。全乡的土地和人口都在这条山谷中,谷地越往里走越狭窄,一直到雪山脚下,超过雪山就到了山南地区。沟…  相似文献   

8.
由于西藏的高天厚土,独特丰富的人文风貌,这片土地在被人们提起时,出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形象无疑都是阳光灿烂的温暖和连绵雪山的壮观。而这些鲜明的形象,很多都是由反映西藏的摄影作品提供的,这些形象在媒体中反复使用,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西藏热。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西藏更成了人们眼中的焦点。5月23日,在这个60年前西藏和平协议签订的特殊日子,一批反映西藏生活的优秀摄影作品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了。  相似文献   

9.
甲玛擦擦中的一部分,代表着十二三世纪“卫藏”地区擦擦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其艺术水准不亚于同时期的阿里擦擦。梳理其艺术风格,可以看出藏地擦擦在吸收外来造像元素后,开始逐渐摆脱早期单纯的模仿翻制,形成本土化和民族化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0.
李志雄 《旅游》2004,(6):46-57
我在西藏的每一天都被感动着,无论是西藏的人,还是西藏的路、西藏的湖、西藏的湛蓝的天空以及在那片蓝天之下洁白的高原。  相似文献   

11.
西藏仍是一片净土石永红沈路涛世世代代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西藏人喜欢说,他们生活的地方是一片净土。确实,今天的西藏依然拥有最纯净的空气,最蔚蓝的天空。西藏1991至1996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和新近结束的一项城镇企业污染源调查表明,西藏现有工业企业少而小,...  相似文献   

12.
西藏行     
西藏是一片年轻而又古老的土地……西藏是一片神奇而又坦诚的土地……西藏是一片美丽而又无华的土地……西藏是一片荒凉而又富庶的土地……  相似文献   

13.
张鹰 《中国西藏》2011,(3):36-39
张鹰,西藏著名画家、摄影家,国家一级美术师。1972年进藏,在藏工作40年。他献给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的油画集(《四十年雪域情痕》是他对西藏不解的一份情缘。画册按年代分为四个部分,也是他在不同时期对西藏的认识和理解,寓意着西藏的进步与发展。本文选了张鹰70年代拉萨八廓街的一组图片,艺术地展现了西藏60年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书讯     
《中国西藏》2016,(4):91
《天堂在左,西藏在右》这是一本关于西藏的旅游地标读物,每一座神奇而圣洁的山在这里呈现,每一个高洁而清澈的湖,每一个梵呗声声的古寺,每一幅佛意充沛的唐卡……西藏,在这本书里,尽情展现着自己在雪域高原上的每一处胜景,这里是西藏,这里更是充满圣洁的天堂!《天堂在左,西藏在右》一书对西藏的自然景观、文化古迹和风土人情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对游客最感兴趣的拉萨、林芝、日喀则、阿里、山南、那曲、昌都等地市进行了翔实介绍,方便读者了解西藏的基本情况。翔实的文字  相似文献   

15.
《西藏历史汉文文献丛刊》编辑委员会负责人马丽华和季垣垣女士,长期热心于西藏文献整理工作。她们约我参加了《西藏纪游》一书的标点、注释工作,在反复释读和标点过程中,一幅幅200多年前西藏社会的“风俗画”逐渐在我的脑海中形成。  相似文献   

16.
印象·西藏     
《西藏人文地理》2009,(5):158-158
随着西藏旅游的逐年升温,有关西藏的人文及地理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期望更多了解的关注点。6月25日,在有西藏三大世界级风景名胜区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游客接待中心,一场以“印象.西藏”为主题的摄影展,全面拉近了游客与西藏和当地民众的距离。  相似文献   

17.
西藏革命党与中国国民党关系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抗日战争爆发后 ,在旅印藏侨中发展组织成为中国国民党西藏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西藏革命党同中国国民党在组织上关系密切。英印政府试图借“西藏革命党事件”阻挠中国中央政府对西藏实施有效统治。该事件是战后中英两国在西藏主权归属问题上的一次冲突与交锋  相似文献   

18.
《西藏人文地理》2020,(2):92-97
这次自驾我选择了川藏北线入藏,这条被誉为宗教之旅的线路,沿途我看到了色达寺的壮观,孜珠寺的惊艳,也看到了在川藏南线看不到的别样风景,甘孜的大山,丁青的山谷,那曲的草原。西藏,一个被誉为离天最近的省份,一个充满了信仰的地域,一个生态和谐的净土。而我环中国的梦,醒于西藏,始于西藏。自驾完中国,蓦然发现,每个去过西藏的人都会感受到,西藏不是一次旅游,而是一场难忘的旅程,西藏或许除了高反,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了。  相似文献   

19.
书讯     
《西藏历史55讲》该书在西藏卫视"珠峰讲堂·西藏通史"系列讲座的基础上形成,一方面采取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和图文并茂的方式传播有关西藏历史的知识,另一方面又以较为扎实的史料和客观的史实展开叙事,是近年来西藏历史研究和考古发掘新成果的集中展现。该书以人物和事件为线索,再现从远古到西藏和平解放这一宏大的历史进程,生动呈现了西藏与各兄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主编:张云,定价:176.00元,已由中国藏学出版社于2021年9月出版,ISBN:9787521103472。  相似文献   

20.
原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唐麦·贡觉白姆,是一位西藏知名人士,50年代初期,她从旧西藏贵族家庭中勇敢走出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是西藏妇女事业的一位先行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