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在<三年大将吏弩机考>一文中将弩机望山和悬刀上所刻的秦系文字"灋丘"解释为"废丘",是战国秦所设置的县名.王琳先生在<中原文物>2007年5期以<有关"三年大将吏弩机考"的灋丘问题>为题,提出不同见解,这种勇于探讨的精神可嘉.可是,王先生说"将灋丘释为废丘,在音韵学上是难以成立的",并认为"灋丘"是人名,即姓法名丘,进而说"其人很可能是齐人法章的后裔",对于王先生这些说法我们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2.
陈家宁 《中原文物》2008,(3):105-108
<中原文物>2007年第5期刊载<有关(三年大将吏弩机考)的灋丘问题>一文,对吴镇烽、师小群先生<三年大将吏弩机考>文中所持"灋丘"即"废丘"的观点提出了异议,并认为法丘是人名,可能是齐人法章的后裔.我们从音韵学、文献学、先秦工官制度等几个角度分析,认为其提出的理由是不充分的,不足以推翻吴、师两位先生的推测.  相似文献   

3.
黄锡全先生在<中国钱币>2005年第2期上公布了两枚三孔布,其中一枚小型三孔布面文有二字,如图所示.黄先生将面文二字隶定作"阳鄜",读作"阳羱",即"阳原".其地在河北阳原县西南,东距赵东安阳不远,战国当属赵.  相似文献   

4.
<文献>2007年第3期<[同治](即墨县志)中的<聊斋志异>佚文>一文,引<即墨县志>中"郭华野先生以清鲠受主知"一段文字,作者称说"此文不见于今传<聊斋志异>","该文应该是<聊斋志异>的佚文".其实,这一则文字正出自<聊斋志异>,<即墨县志>所载出处无差.只是它在<聊斋>中非独立成篇,而是包括在<公孙夏>文末的"异史氏曰"评论之中.  相似文献   

5.
<诗经·大雅·行苇>:"黄耇台背,以引以翼."毛传:"台背,大老也."郑笺:"台之言鲐也,大老则背有鲐文."<尔雅·释诂上>:"鲐背、耇老,寿也."郭璞注:"鲐背,背皮如鲐鱼."郭注当是受了郑笺的影响.清以前注者释"鲐背"皆从郑说,以"鲐背"指老人背皮有鲐鱼之纹.今人华学诚先生说:"唯董瑞椿<读尔雅补记>独出新解."[1]董瑞椿<读尔雅补记>认为"鲐鱼"之"鲐"因其背黑而从"台"字为名,并云:"古从台诸字皆有黑义."证据是:"贻贝"是"黑贝","炲"是"黑色".华先生称董说"符合汉语词汇的聚合关系".  相似文献   

6.
<史记>元刻彭寅翁本,系现存两种最早<史记>三家注合刻本之一,安平秋先生于其所撰"<(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元版汉籍影印丛书)(史记)影印说明>一文中明确指出:"这部彭寅翁本<史记>在版本研究和学术研究上具有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吴讷的<文章辨体>是明代非常重要的文章选集,也是古代文学批评中为数不多的文体论专书.乐府是该集中选录的重要文体之一,吴讷将其分为六类,而罗根泽先生<何为乐府及乐府的起源>误认为分为七类,于北山先生在其校点的<文章辨体序说>中也误认为分为七类.  相似文献   

8.
在<百年潮>1997年第5期上看到于光远的<忆彭真二三事>一文,引起我的一些有关回忆. 一是关于梁思成的"北京市人大代表"身份问题.至少在1952年以前,北京市的民意组织还不是"人民代表大会",而是"人民代表会议".我在1951-1952年时是北京市第四届人民代表会议的高校学生代表,当时也是直接选举产生的.农大一个教授代表是林传光先生,一个学生代表就是我.开分组会时高校代表是一个组,记得同组的包括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还有周培源、钱伟长等名人.  相似文献   

9.
贺次君、施和金点校本<读史方舆纪要>卷14<北直五>定州"安喜废县"条有"后唐天成三年,成德帅王都据州叛"一语.  相似文献   

10.
谢锡文 《民俗研究》2007,12(4):242-251
钟敬文先生说过,民俗是同人们生活发生着最密切关系的文化事象,人们生活在民俗里,好像鱼儿生活在水里。的确,乡风民俗与乡村大地是水乳交融的,废名小说以美伦美奂的风俗描写展开对乡土家园的审美发现,其作品不论是以情趣胜的《桥》还是以理趣胜的《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都以大量篇幅将乡土风情如艺术  相似文献   

11.
傅承洲 《文献》2006,(1):127-130
十多年前,笔者曾撰文提出,<西游补>作者不是董说,而是董说的父亲董斯张①.主要证据有四:第一,<西游补>明崇祯刻本署"静啸斋主人著".静啸斋是董斯张的室名别号,董斯张的诗文集多用静啸斋命名,如<静啸斋集>、<静啸斋存草>、<静啸斋遗文>.董斯张评点冯梦龙的散曲<怨离词>就用别号"静啸斋"②.静啸斋与静啸斋主人实为同一人.第二,董斯张的好友闵元衢作<祭董遐周文>,明确记载董斯张曾作小说.祭文云:"假使伏生之年,其所著诗文以迄稗官,未知与用修、元美孰多,而乃月犯少微,偏应吴中也.胜可悼哉!"③"稗官"在这里显然是指文体,即小说.第三,<西游补>刻于崇祯十四年,董说时年二十一岁,而<西游补>的写作应在崇祯十四年之前.董说年龄尚小,涉世不深,对明代社会的认识不可能如<西游补>那样深刻.且董说当时正忙于科举,无暇作此闲书.第四,董说自己说"我少未尝为诗"④.<南浔镇志>记载董说"少未尝作诗,酉(丙之误)戌以后始为诗."<丰草庵诗集>中最早的诗便作于丙戌年,董说时年二十七岁.一个未尝作过诗的年轻人,不可能写出开篇就是诗的<西游补>.  相似文献   

12.
陈长文 《文献》2005,(3):168-175
笔者曾利用大量明代进士登科录、会试录、同年录等原始文献对朱保炯、谢沛霖二先生编著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①(以下简称<索引>)做了一些校误②.近来,在研究明代进士题名碑立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索引>承袭了清李周望等编著的<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内附明代诸科,以下简称<碑录>)中一个较为严重的错误--把崇祯十三年庚辰(1640)赐特用出身科误作"崇祯十五年壬午科(1642)"(按:该科是"赐特用出身",并非"赐进士出身".严格意义上说这二百六十三人特用举贡,并非进士).  相似文献   

13.
范荣康  袁晞 《百年潮》2002,(8):38-43
3<"得不偿失"论可以休矣> (1959年9月1日) 1959年夏天,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江西庐山召开,发生了彭德怀给毛泽东上"万言书",毛泽东批判彭德怀的"右倾机会主义"的事情.接着,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在庐山召开,全会通过了题为<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的"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决议".会议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彭德怀和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被定为"反党集团",所谓"彭黄张周反党集团".  相似文献   

14.
刘建臻 《文献》2006,(1):139-143
<里堂书品>(以下简称<书品>),抄本,浅绿格,每叶11行,每行24字.卷首目录题为"里堂焦氏书品",下署"廷琥手录".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名为<里堂书品>.郑伟章先生在<文献家通考>中曾说:"(焦循)藏书多有题识.其子焦廷琥辑为<里堂书品>五册,系雕菰楼绿格抄本,有题跋之作四百四十九篇,多集部书."①以为该书是焦循的"题识"之作.  相似文献   

15.
岳麓书院藏秦简的律令文书中出现了大量秦郡名称,陈松长<岳麓书院藏秦简中的郡名考略> (以下简称<考略>)、于薇<试论岳麓秦简中"江胡郡"即"淮阳郡">(以下简称于文)已经就其中一些郡名作了梳理和考证.现结合秦玺印封泥、里耶秦简以及秦兵器题铭等材料中所见的秦郡名称,对以上两位先生未言及之处略作补充.  相似文献   

16.
<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第一册的<孔子诗论>部分三处提到<樛木>一诗的主旨为"时".关于其意义,本文联系到<诗经>此篇进行了探讨.<樛木>诗的"福履"二字盖读若"蔑(伐)历",意指贵族受到关于其经历及功绩的考察与肯定.简文的"时"字应当理解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广泛流行的时遇、机遇的概念.<孔子诗论>的相关简文与<诗·樛木>篇的相互印证,对于阐释楚竹书和<诗经>相关文义都是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雄飞 《文献》2007,(2):106
中华书局1993年出版的<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易类中,著录有清人侯起元所著<固村观玩集稿>二卷.关于作者,尚秉和先生在提要中提到:"起元里居事迹均不详,惟据书中屡引及<周易折中>,又凡'颙'字皆避讳,知其为嘉庆间人."其他一些著录此书的文献,提及作者时均言之"无考".  相似文献   

18.
丁鼎 《民俗研究》2002,(3):90-103
人们往往将我国历史上的夏、商、周并称为三代.不过,较之夏商二代,周代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发生了引人瞩目的巨大变革.王国维先生曾深刻指出:"中国政治与文化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①此诚为不刊之论.<仪礼·丧服>篇所记载的丧服制度就是与周代宗法制度相辅而行、互为表里的.周人所创制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宗法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伦理观念均在<仪礼·丧服>中有深刻而具体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卞孝萱 《文献》2006,(3):188-190
章士钊先生,字行严,别号甚多,以"孤桐"最为世人所知.湖南长沙人.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学者.所著<逻辑指要>、<柳文指要>,均已出版;拟著<论衡指要>,未成而逝.三"指要"之一的<论衡指要>虽未成书,其阶段性的成果,已为学者引用.  相似文献   

20.
京剧中有一目<将相和>,这里的"将"就是廉颇,这里的"相"自然就是蔺相如了.于是,许多人就以为历史上的蔺相如官职就是宰相,其实,蔺相如从来就没有作过相. 战国时代,赵国最高的官职称为"相邦",西汉司马迁写<史记>时,因为避汉高祖刘邦的名讳,改"邦"为"国",从此"相邦"称为"相国",简称为"相".<荀子·王霸>中说,相国是"百官之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