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黔人》杂志总编李永久先生是吾黔学贯中西,译著等身的旅台学人。李先生1931年出生于贵州正安县,青少年时代就学业超群,英语尤佳。1949赴台后,考入凤山陆军军官学校24期骑兵科,继又考入台北军官外语学校英语正规班第9期。毕业后一直担任翻译官、特等编译官,退役后任华国翻译社社长,立足于社会,平生以翻译为职志,译书享誉海内外,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两岸沟通后,积极将《黔人》杂志与《贵州文史丛刊》、《山花》结成姊妹刊物,为两岸交流竭智尽力。早在六、七十年代李永久生先生便翻译俄人戈丁著《科学·…  相似文献   

2.
祸兮?福兮?     
偶尔从一本杂志上读到一篇《青蛙实验》的短文,使我联想到一些人的遭遇和命运,于是引发出这篇文字来。我想到读初中时教我们音乐课的一位教师──叶森老师。那是五十四年前,即一九四五年秋季,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叶老师从四川受聘来正安中学任教,当时我读二下。他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音乐课自然是他的专长,但他不仅教音乐课,初中的任何课程他都能教;缺少教什么课程的老师,他都能顶上去,而且都教得好。他教了我们不少抗日进步歌曲,又组织全校的文娱演出活动,经常举办晚会和班级之间的歌咏比赛,一时间使学校充满生气,整个县城也…  相似文献   

3.
不朽的事业     
刘国治先生是我中学时代的英文老师,他有两本英文著作,均由台湾《黔人》杂志印行。第一本叫做《纳斯雷登故事新编》(ANewStoryofNasred-din),已于1992年问世,佳评如潮。《孔子故事新编》是第二本,预料比第一本还要引人入胜。刘老师的遭遇,在大陆改革开放以前和中国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言之令人酸鼻,有些情况也和孔子差不多。孔圣人立身处检,以身作则,著书立说,立德立言,使天下后世之人受用不尽,功莫大焉。曾国藩说:“古人患难忧虑之际,正是德业长进之时。”如果孔子当时仕途如意,恐怕不会留给我们这么丰富的中国文化遗…  相似文献   

4.
张宁 《北京文史》2000,(2):10-12
倪家玺1908年出生在浙江镇海县庄市镇后倪村的一个古老的宅院里。他的祖父以航运起家,置办了一些家业。曾经是读书人的父亲,教育他要恪守“信义处世,勤奋立身”的祖训,好好读书。先给他请了两个古董似的家庭教师,后来又聘了一位女老师教他英文。1918年,倪家玺去了宁波青年会夜校读书。白天尽心尽力参加青年会的社会服务活动,如旅行团、拳术班、话剧团、童子军等,晚上学习文化课。1924年初中毕业后,他们全家搬到了上海,倪家玺随即进了沪江大学附中,并于1927年顺利考入了沪江大学。  相似文献   

5.
《沧桑》1994,(4)
李荐公老师是一位著名的中学历史教师,也曾是运城菁华中学校长.运城菁华中学,创办于1927年.那是以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的几位教师为主合办的私立中学.主要负责人是陈理斋老师.他很有事业心,也很能干.他把当时许多当地有名的好教师都请来上课,教学水平相当高.在1931年一次运城六个中等学校联合普考中,菁华成绩突出,引人注目.我是1928年考入菁华中学的.在四年中(那时是“四二制”初中四年),给我上过课的,有几位好老师.象教算术的刘老师,教代数的原老师,教英语的被学生称为“李阎王”的李老师,教地理的王老师,教植物、图画、手工的张老师,教国文的焦卓然老师和关芷洲老师,都使我终身难忘.其中尤以李荐公、焦卓然、关芷洲为首.  相似文献   

6.
我们这代人中小学多半时间处在“读书无用”的“文革”时期,许多令今天孩子十分陌生的场景,伴随着大家的学习和生活。现在那个年代已经过去很久了,“文革”也早已遭到否定和清算。不过回想起来,虽苦涩无比,却又有几分怀念,因为正是当时的一天天成长,才有了我们后来的成熟和感悟。我是1973年在武汉市读的初中。当时中学有两套学制:两年制初中、三年制高中和三年制初中、两年制高中。因为统一学制需要,小学毕业后,我们年级留在了原校上初一,称为“带帽子”初中。新任班主任谭老师是语文课老师,她安排我担任了语文课代表。谭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  相似文献   

7.
1993年7月2日摄于张府,左:《黔人杂志》总编李永久先生;中:张志韩老人;右:作者前年,我曾去了一趟台湾。由于得到《黔人》杂志社李永久总编辑的热情热接待,并作为向导陪同我游览和访问,一切都安排得停停当当,十分周到,使我非常愉快。其间,我们曾一道去拜访了好几位定居台湾的九十高寿的贵州“大老”,尤其是一道去台北县永和市嘉新皇哪拜望张志韩老人,给我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在台湾,对公教人员购买住房有一套优待的办法,不少人都有自己的住房。张老家住四楼。敲门入室,除张老伉俪外,其爱女张莲近日亦由家乡贵阳来探望双亲…  相似文献   

8.
春回大地的三月,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来我区讲学指导。余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让我们领略了大师的风采。在谈到中考作文复习时,余老师用了三个词:深化、优化、美化。初中阶段,学生主要以写记叙文为主,  相似文献   

9.
何功济,又名何愚,1921年农历6月生于湖北咸宁柏墩中田畈一个地主家庭里。五六岁时,母亲张氏就去世了,留下他和一个妹妹,妹妹后来又得暴病而死。功济的外婆出于对女儿的怀念,对功济备加疼爱。他年幼时聪明好学,写得一手好字,从小在家中是娇惯的宠儿,父亲又望子成龙。1935年他在咸宁县中心小学毕业,是年考入武昌湖北省立第一中学(即今武汉市第14中学)。他在读初中时就立下大志,决定今后献身革命,曾向一位进步的老师表示过想到延安去读抗大的愿望,老师说:“只要有志气,随时随地都可以搞革命工作。”“七七事变”爆发后,抗日烽火燃遍了全中国。…  相似文献   

10.
正廖老师还是走了。病卧多年,受尽折磨,终得解脱。作为他的老友,我们的心情是一样的,既沉重难过,又多少有些释然——真的,几十年里看惯了他的笑脸,实在不忍去想他在病床上的模样。大家都叫他廖老师,仿佛"官称",于我而言,却是真正的师长加兄长:当年我进藏时对西藏民间文化几乎一无所知,的确是在廖老师的引领下登堂入室的。通过廖老师还结识了边多老师,他们给予的指点让我受益终生。现  相似文献   

11.
正在我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过很多老师,他们教学有方,各有特点,让我记忆深刻。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我的书人语文老师。这位老师叫什么我不知道,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知识面广、爱干净的品质让我受益匪浅。语文老师无敌的知识面配上他那一流的口才,总是吸引着我们上课认真听讲。他能化枯燥为有趣,使平淡的内容生动。他总能顺着一个知识点,又随口带出一大串话题。比如谈到老舍时,说到了他的原名叫舒庆春,是位伟大的人民艺术家,并提及他差一点就得了诺贝尔奖。说到这里,老师扬起眉毛略带神秘地看着我们,好像在问问题。我立刻接上  相似文献   

1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同志舒强吕复是我60多年来的好朋友。他是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同志!1927年我们一道考进南京市立第一实验中学。在班上,吕复、我、还有许之乔等几个人对绘画和文学都有兴趣,友谊就日益加深了。1930年初中毕业后,我考进江苏省立...  相似文献   

13.
进入初中我是1973年在武汉市就读的初中。当时中学有两套学制:两年制初中三年制高中和三年制初中两年制高中。因为统一学制(三年初中)需要,小学毕业后,我们年级留在了原校上初一,称为“带帽子”初中。新任班主任谭老师是语文课老师,她安排我担任了语文课代表。谭老师对同学要求严格而且直率,对迟到学生采取“罚站”,即让大家站在教室门口上课。迟到从小学起就是我的老毛病,因此少不了挨罚。那时学校对学生衣着打扮要求很严,不允许“奇装异服”。有的同学穿喇叭裤上学,在学校大门便被堵住,将裤管剪破后,回家换装才能进校。  相似文献   

14.
叶涛 《民俗研究》2016,(1):12-14
正李万鹏教授,1935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黄县(今龙口市),1955年至1959年在山东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留校工作之初,万鹏老师曾有较长一段时间在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工作。在教务处工作时,教务长是著名的英文教育专家吴富恒教授(我1980年入学的山大校长)。正是由于工作的关系,万鹏老师接触到了山大历史上文理科的许多著名教授,对于这些老教授的学养和处世为人,成为后来万鹏老师津津乐道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一舟  金与心 《世界》2007,(12):72-75
下着雪的冬天傍晚,瑞典、斯德哥尔摩,明亮而温暖的书店,东西排放得满满的。一个带着黑框眼镜的亚洲年轻男子眼前一亮:在不起眼的小角落,一盒丁丁历险记的录像带静静地躺着那里。他不看价格,就把它拿起来,放在已选好的那一大摞书籍杂志和音像制品里,抱着它们去结账。结账时店员见他说英文,好心提醒他:这录像带是瑞典语!  相似文献   

16.
张颍生 《江淮文史》2008,(1):119-135
我于1953年考进安徽医学院(今安徽医科大学),张锡祺先生时任学院院长,经常亲自给我们讲课;1958年我毕业时,先生亲自挑选我留校,并安置在他身边工作。1960年,先生积劳成疾,不幸辞世。在师从先生前后8年的岁月中,先生的品德、学问、业绩和他的人生追求,一直铭刻于我的心中。我的恩师,是一个道德文章皆高尚的人!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7月,已经毕业的加央丹增请求老师允许他继续留校学习一年,他要让自己的唐卡画功和软陶制作手艺得到进一步提高。校长云旦平措和老师们商量后同意他的申请。这件事使加央丹增和他的老师索朗次仁格外高兴,他们用无声的笑和拥抱表达了内心的喜悦。索朗次仁在拉萨市特殊教育学校学习了九年,2012年毕业后考入上海聋哑青年技术学校学习软陶和糕点制作手艺,2015年当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得知母校  相似文献   

18.
我把他比做一只蜜蜂,一只不知疲倦的工蜂——这就是原省政协常委、省劳动模范、著名养蜂专家刘继宗,人们都尊称他刘技师。算起来,他离开我们已经有十三个年头了,但时间愈长,他那质朴勤劳的身影,在我眼前却越觉清晰,更加明朗。我们的初次相识,是在1975年。这一年,人们大都已经看清了“四人帮”的丑恶嘴脸,对‘文化大革命”已普遍表示厌倦,我蹲的“准牛棚”已经撤除,便成了无人监管的“逍遥派”。因为家母欠安,我向单位的掌权者请了个假,匆匆回到家乡正安县。每次回家,家乡的业余文学爱好者都要邀我座谈,要我讲授些文学创作的…  相似文献   

19.
我的儿子初中刚刚毕业。儿子这段成长期和老师的对立,有时双方关系甚至剑拔弩张,想起这些,我就想,我们做家长的既要使孩子健康成长,也不能伤害老师的自尊心,有时感觉像是在走钢丝,稍有疏忽,就可能酿成大错。  相似文献   

20.
张建安 《江淮文史》2012,(6):95-108
华罗庚,生于1910年,逝于1985年。这位中国最杰出的数学家,一生充满了传奇。他是蜚声中外的数学家,他的研究成果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而闻名于世,但他的学历竟然只是初中毕业,而且在初中一年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