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棒球大王王贞治同拳王阿里、足球王贝利,被誉为当代“世界三大体育明星”。他,驰骋棒球坛22年,为巨人队连续9年夺取“全日本总冠军”,9次被评为日本优秀选手,13次独占得分冠军,15次得本垒打冠军。1977年9月3日,他创造了756支本垒打世界新纪录,登上了“世界棒球王”的宝座。继后不到三年的时间,他又建树了本垒打868支的世界最高纪录,称霸世界至今。他的高尚道德精神风靡日本,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超级巨星”、“世界奇才”,是日本人民“敬仰不已的异邦人。”王贞治祖籍浙江青田,父亲王仕福二十二岁时飘泊日本,在东京开了一家…  相似文献   

2.
王式廓的美术生涯文仄著名的革命现实主义绘画巨匠、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王式廓教授,1911年6月生于山东掖县。他自幼酷爱美术,中学毕业后曾在山东济南爱美中学艺师科、北平美术学校、杭州艺专、上海美专等院校专攻西洋画。1935年东渡日本留学,就读于日本国立东...  相似文献   

3.
卢明辉 《百年潮》2000,(5):27-31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札萨克亲王德穆楚克栋鲁普(以下简称德王),是个颇有政治野心的“泛蒙古主义者”。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废退位,德王听到这个消息痛惜不已,如丧考妣。其后他和溥仪犹如政治上的“孪生兄弟”,为追求复辟“帝制”,不惜出卖民族利益投靠日本帝国主义。在日本的卵翼下,继溥仪成为伪“满洲国”皇帝之后,德王当上伪“蒙疆”(“蒙古自治邦”)主席。德王与溥仪,积极充当日本侵华“满蒙政策”的帮凶。同时德王还勾结日寇,进行所谓“日蒙合作”阴谋活动,妄图实现其做“蒙古大帝国”皇帝的迷梦。  相似文献   

4.
抗战之前,成吉思汗第三十世孙德王想利用日本人的力量搞一个独立王国。傅作义将军看透了日本和德王的勾结阴谋,采取针锋相对的斗争,在战场上给以有力打击,德王的帝国梦彻底破灭。──编者1935年9月,国民党代表张群和日本代表川樾举行了一次正式会谈。会谈内容是“中日共同  相似文献   

5.
正王绣锦,1915年7月25日出生于山西沁县西良基村。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正在山西省工业专科学校读书的他,深怀民族大义,毅然选择投身革命,走上抗日救国之路。他于这年10月参加工作,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工作后,历任晋东南青救总会军事体育部长,山西青年救国总筹委  相似文献   

6.
南京外交部王部长阁下: 因土耳其外长抵莫斯科,李维诺夫直到一小时前才会见我。我向他介绍最近卢沟桥冲突的原委及日本行动意向。他说苏联政府深知日本是侵略者,非常同情中国。其他国家对中国和日本进行交涉以维持和平的做法是回避问题。我问他如果中国请求苏联出面调停,苏联将单独出面还是与其他列强共同出面。他说苏联单独出面调停没问题,但鉴于苏日关系由苏联出面调停显然是不可能的。至于联合出面调停,他说可以考虑,但在他没有请示政府之前,  相似文献   

7.
一代报业宗匠王芸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芸生是我国卓越的老一辈爱国报人,长期主持《大公报》编务,笔走龙蛇数十年,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毛泽东在重庆同他初次见面就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解放后又风趣地称他为“大公王”。史学家唐振常认为王芸生不愧为一代报业宗匠,又是著名的政论家,研究中日关系史的专家,早在30年代他就写了200万字的7卷巨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以及其他研究日本问题的文章,至今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参考价值。 王芸生逝世于1980年5月30日,离开我们已经21年,2001年是他百年诞辰,笔者谨撰此文缅怀前贤,并望迟迟未能出…  相似文献   

8.
王福时 《百年潮》2002,(5):40-42
家父王卓然是张学良将军的幕僚、挚友,1933年奉张学良之命任东北大学代校长,在家父的自传里自称他和将军的关系如同左右手. 1928年王卓然由美国留学回到沈阳,不久便被张学良聘为"咨议",并兼任教育他子女的家庭教师.1929年家父和刘仲鸣等人联合十四县民众向奉天省议会请愿,要求挂旗促统.张于当年12月29日,不顾日本威胁利诱,毅然易帜.九一八日寇侵占我东北三省,东北流亡人士成立救国会,王卓然参加并通过他请张学良出钱支持东北各地蜂起的义勇军,展开游击战争.其时国民党当局抱幻想寄希望于国际联盟主持公道和所派遣的李顿调查团,家父受张命主持东北外交委员会,搜集与日本抗争的证据资料,揭露日本侵略罪行,出版中英文文件及书籍,发行<外交月报>,主持<东方快报>,作为宣传抗日复土的喉舌.  相似文献   

9.
肖依斐 《神州》2014,(7):72-74
<正>最近一个名叫王玄策的外交"牛人"红遍了史学界和军事界,中华网军事频道称他为"一人灭一朝的唐朝传奇英雄";《百家讲坛》杂志也在文章中称他为"史上最牛外交官:自学成才,战胜一国。"这位功绩彪炳、战功显赫外交牛人为何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鲜有人知?我们是否能在他的故乡洛阳探到一点蛛丝马迹?近日,记者走访了当地有关的专家、学者,请他们为我们讲述丝绸之路推进者王玄策的故事。隐匿于历史画卷中的"冒险王"王玄策这个名字在近代渐为人知,最早真正把他隆重推出的人是日本玄幻文学作家田中芳树,它以古代中国为背景的  相似文献   

10.
日本防卫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王纯银1995年11月28日,日本安全保障会议和内阁会议通过了1996年度《防卫计划大纲》。这是时隔20年后,日本对1976年10月通过的《防卫计划大纲》的首次重大修改。《大纲》对国际形势、日本安全保障与防卫力量的作用、日本...  相似文献   

11.
王芃生(1893—1946),曾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将主任。在抗战期间的陪都重庆,人们往往把他与“日本问题权威”联系在一起。王苋生曾五次东渡日本,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曾因准确预测了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日本偷袭珍珠港及日本投降等事件而闻名于世,因此有人将之称为“日本通”,也有人将之喻为“中国的王牌间谍”。  相似文献   

12.
在江油市文管所,保存着13本王右木烈士在日本学习时使用的讲义。这13本讲义是现存的王右木烈士遗物中的珍品。 王右木烈士是四川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巴山蜀水革命的播火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他早年投身革命,把整个生命献给了人类最壮丽的事业,自己却始终保持着清贫、节俭的作风,因此遗物极少。 根据王右木烈士的大女儿,江油市政协委员王松英的回忆,王右木烈士1887年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三三年七月,在德王通电要求“自治”的同时,日本帝国主义也开始积极策划对内蒙的侵略,到一九三五年,这一阴谋行动已达到相当猖狂的地步,成为“华北事变”的主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涉及这段历史的论著,多偏重于研究德王所搞的“自治运动”,对于日本侵略内蒙的全部计划和行动,则未予以充分反映。  相似文献   

14.
原大公报总编辑、老报人王芸生,除了几部中国古典名著外,是不看外国翻译小说的。然而在50年代,他很例外地看完一部苏联小说《旅顺口》。这部分为上下册的小说,记叙1904年一群沙皇官兵在中国旅顺与日本争夺中国领土的“英雄史诗”。  相似文献   

15.
蒋作宾,1884年生于湖北应城西十岭,1931年至1935年任驻日公使。蒋作宾在出使日本期间,每天写日记。在日记中,他详细地记录了“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及调处经过,揭露了日本军阀恣意侵华的罪行;表述了他忧虑、愤富的心情。现摘录其‘仇·一八”事变前后部分日记公诸于世。(一)1931年4月,蒋作宾奉召由驻德、奥公使任内回国,途经东北三省,沿途所见所闻,洞悉日人谋我之急,其军人行动更日益肆无忌惮。至南京乃向当局力言,对日本可漠视。(一九三一年)五月六日……午后往谒王部长(外交部长王正廷),报告一切,并告以东北三省事急…  相似文献   

16.
公元十三世纪後期,寓居江南姑苏城内一位中年读书人郑思肖,悲愤地在《泣秋赋》中写下了这样的句子。蒙古族的元朝已经占领了苏杭一带,仓皇南逃的宋朝二王不久即覆亡了,但郑思肖仍痴盼着“南国正统”的复归。引入注目的是,在他独立寒秋,怅惘四顾时,还“东望蓬莱”。想像中的日本烽烟昏迷,是因为当时元朝有侵曰之擧。那麽,这篇赋当作於1281年秋。同时,他还写了《元鞑攻日本败北歌》。数月前,他又写过《元贼谋取日本二绝》。这些作品具有鲜明的反战意识,後都收於《心史》一书中。  相似文献   

17.
吴光荣,1929年4月出生在江苏靖江永正乡施美风村,他父亲小时候从吴家过继给王家,改姓王,取名王亦堂。吴光荣少年时期家里日子还过得去,读了三年私塾。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年年底,日军就沿长江向西侵犯,很快侵占了靖江,到处烧杀抢掠,实行"三光政策",地主恶霸也乘机敲诈勒索,欺压百姓,劳苦大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受尽了磨难。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出土文物展览》在英国王富国编者按王富国同志生于1924年6月18日,湖北蕲春人,1950年参加工作,1952年调入湖北省博物馆,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王富国同志多年从事文物保管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的认真负责的态度一直得到党组织和群众...  相似文献   

19.
《旅游》2015,(2):136-137
王立冬50来岁,来到国旅已有近30年了,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王。他的工作经历丰富,分别从事过导游、外联、计调、外派办事处等工作。他为人和善,不笑不说话,一脸的慈祥。那慈祥的背后是他谦逊、严谨、高效、负责的工作精神。没吃没喝的三天在多年的迎来送往中,他有着很多难忘的经历。其中一次是1987年,他接待的一个日本女子排球代表团,一部分团员由于水土不服,半夜里闹肚子,被紧急送往医院。病人被分在4个病房,医生们听不懂日文,急等翻译。他就从一个病房,翻译完,火速跑到下  相似文献   

20.
正公元1597年,大明万历二十五年,34岁的神宗朱翊钧迎来了他的第七位皇子朱常瀛,按照大明礼制,神宗将他封王,王号为桂王,藩治于衡阳。桂王,这在历史上是一个并不多见的王号,在朱常瀛之前,只出现过两位桂王:唐桂王李纶,五代南汉桂王刘璇兴,前者封王十年后薨,后者封王七年后即为兄所杀。前两个桂王的短折似乎对这位新桂王有些不好的预兆。初露头角,袭受桂王天启七年(1627年),桂王朱常瀛来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