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显志  马王储  王杰 《神州》2014,(6):39-40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强势外语政策影响下,中华传统文化饱受冲击。2014年,新一轮外语政策改革全面展开,在新形势下,如何使外语教育为传承中华文化服务亟待解决。本文以中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发展为线索,探讨了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外语教育政策改革建议,以期为当前外语教育与文化传承间矛盾的解决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俊英 《攀登》2007,26(4):174-176
外语教育中"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已成为共识。但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传统文化输出的"失语"现象显露出我国外语教育中"母语文化"内容的缺失。外语教育中"母语文化"因素是实现外语教育的目标之一,它能够提高学习者综合文化素养。因此,必须重视母语文化知识教育,加强母语文化的外语表达研究,克服母语文化在外语教育中产生的负迁移,使西方文化思想介绍与母语文化传播兼容并蓄,使母语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据其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体,一个民族的语言集中体现了该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民族精神。因此,一国语言政策的制定,语言立法的取向必然会受其语言文化的支配。通过对以民族优越感和使命观为价值导向的、以盎格鲁——萨克逊文化为核心的美国趋同型文化的分析来证明:正是美国这种特殊的文化维护了英语的绝对权威,主宰了以立法形式抗击双语教育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以来自拉丁美洲移民的新浪潮提升了拉美裔语言在美国国家政治中的地位,尤其是西班牙语有形成美国第二语言之势,随即产生的拉美裔化的文化断层倾向不仅使美国陷入了语言感知的恐慌、影响了全民的民族认同,亦对以"语言同质"为导向的有意识的语言立法的实质内容提供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试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次文化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调整文化政策影响最大的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和70年代中期这两次。60年代初的文化政策调整是一次全面、自觉的调整,调整从调查研究入手,以调整知识分子政策为关键,注意解决"红专关系"、"双百"方针问题,制定了《科学十四条》、《高教六十条》和《文艺八条》等科学、教育、文艺领域的一系列条例,这些条例的制定是调整取得成果的标志;1975年文化政策的调整是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尖锐复杂的斗争,文艺、科技、教育三个领域的调整方式方法特殊,结果也有差异,调整的关键在于分清是非、划清界限,文艺领域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科学、教育方面分别写出了汇报提纲,但由于"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整顿被迫中断。两次文化政策的调整,对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张莹莹 《神州》2011,(6X):88-88
国家针对当前教育的现状提倡素质教育,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较广泛的语言,拥有极丰富的人文知识和文化内涵。作为外语学科的英语教育,在基础教育的系统工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学好一门外语,特别是英语,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储备,是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本文仅对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周丹 《神州》2013,(1):126-126
"做中学"有氧外语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简洁的实践操练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对外语语言进行消化吸收,体验和反思,提升外语语感和思维能力,构建突出学生为中心的外语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语言学习和实际应用的有效统一。同时它可以推进学校教师的成长,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此外,此模式能够改善考试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语言发展情况的检测,充分发挥其引导外语教学改革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琳  刘子涵 《神州》2020,(6):74-74
全球化趋势下,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外语专业大学生因其专业原因更多地接触到了多元文化,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影响。本文意在探求外语专业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特殊性,并提出优化教育质量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美国占领菲律宾后,为了维护其殖民统治,大力发展"美式"教育,扶助开办公立学校,并支持兴办私立学校。华侨利用这"有利"条件,在中华民族悠久文化情结的感召下,倡导开办私立华侨学校。美国殖民统治菲律宾时期的华文教育的兴起与繁荣客观上得益于当局为维护其殖民统治所奉行的相对"自由"的教育政策,对华侨社会认同中华文化及加强与祖国的联系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美国殖民统治结束后,华文教育在菲律宾虽然历遭坎坷与曲折,但这一时期奠定的华文教育基础却很难从根本上动摇。广大华侨保持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识,一旦局势改变,华文教育便会兴起。这是美国殖民时期华文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所致,这种影响在如今的华文教育中依然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0.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美国决策层一直在评估和分析中国的力量和影响力,思考中国给美国的亚洲政策带来何种挑战。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决策层开始重视中国的"未来潮流"话语,不仅将其看作意识形态宣传,而且担心中国创造的政治经济发展模式会对亚洲国家产生吸引力。"未来潮流"之争事实上隐含着美国对中国传统影响力和现代示范能力的担忧,美国决策层将其与美国的威信和信誉,乃至美国在亚洲的地位联系起来,最终强化了越战升级政策。从"未来潮流"之争的视角来解读,这一时期美国东南亚政策的缘起和结果评价应当有所修正。美国对中国的认知局限和思维定式,左右了当时也影响着今天的美国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11.
独立、繁荣的民族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同物质力量一样,也是民族国家崛起不可或缺的基础和前提之一,而且在特定、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有时甚至会发挥出比物质力量更重要的作用。文化力量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美国早在殖民地时期,就已经表现出重视教育、发展教育的传统。“教育是人类所必需的”这一观念在美国根深蒂固。所以,美国在独立之前,就出现了大学;内战之前,即已建立了200多所大学。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和迅速发展,对于提升美国的科学发展水平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教育也十分重视。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就先后颁布了义务免费教育法令,创办公立的国民小学和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科学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一代新人的民族精神。这和它们经济军事实力的提高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各民族语言文字都是珍贵的资源,"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是新时期我国的语言国策.双语教育是"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的根本途径."本溪模式"满语教学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和推广."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共同配合.  相似文献   

13.
国家一直倡导对高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教育。"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才可以塑造一个人的优秀素质,美育不可偏废,艺术教育是必为的。"随着人们对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视,舞蹈教育不断发展,成为今天学校素质教育里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正如何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从外语教学指导思想的角度对传统的做法进行反思。具体说来,在外语教学中有以下几种意识亟待加强:一、跨文化意识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反映,外语教学必然会涉及到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学习外语的学生应该了解所学语言的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社会习俗以及思维方式等文化背景知识,这本是一个常识。然而长期以来,有多少教师积极主动地进行过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呢?又有多少教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城市化,中国正面临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消失的挑战,而家庭语言规划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研究值得开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目前在赣语地区的实证研究较少,它有助于提供赣语地区家庭语言规划的实证研究数据。其次,它为国家语言规划提供了真实的数据,有助于国家语言政策的制定。最后,它对赣语保护和外语学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维 《神州》2012,(21):105
为什么英语不好学,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的环境,我们在中文和英文间不断的切换因为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注重了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得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得以传承和继续的载体,同时文化的发展对语言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正确的运用语言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语言的教学离不开对文化的渗透。一、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去学习一门外语并且作  相似文献   

17.
薛永越 《神州》2012,(32):58-58
随着国际间交往的频繁,人们对外语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外语是在不同国家与民族间交流必须的一种方式。汉语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深邃的文化,无限的魅力,但是对于很多外国人来说,这门语言十分难学,而且其局限性较强,仍有待推广,因此,要想加大国际间交流,就必须要学好外语,这就对教育者提出了一个新的难题,如何做好外语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8.
张晓娜 《旅游纵览》2014,(4):265-266
高职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语言焦虑现象,焦虑是影响高职生外语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情感因素。本文从高职生自身、教学方法与活动、语言及文化三方面因素入手,分析了外语学习焦虑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降低高职生外语学习焦虑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杨绪 《史学集刊》2012,(3):123-128
1944年4月11日美国国务院公布了《美国对外石油政策》报告。该报告将石油利益确定为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在中东地区推行"门户开放"政策,将大西洋宪章的"机会均等"原则运用于战后美国对外石油资源的争夺中;提出了美国对外石油供应的"半球"石油政策,即"东半球"的石油主要由中东地区供应,"西半球"的石油由美洲地区供应。美国对外石油政策的目标是攫取和控制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保护美国国内的石油资源储备。考察《美国对外石油政策》报告的主要内容及其形成的过程,揭示美国战后对外石油政策的本质,有益于全面认识美国构建战后石油安全战略的全貌。  相似文献   

20.
胡永红 《神州》2011,(8):50-51
作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阶段,国际化的目标与要求也是大学外语教育所必需遵循的一个基本前提。大学外语教育的根本也就体现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要突破外语教育的时代难题,关键是一要把握语言的本质,二要站在“主体间性”的立场来加以思考,由此也就要求大学外语教师通过教育观念、教学活动、日常生活的三个维度来把握自我身份,确立自身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