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一勤 《沧桑》2008,(5):171-172
网络社会主体既具有现实社会主体的一般性,又具有由网络技术带来的一些新特点,其对网络主体的道德构建具有有利和不利的双重影响。知识权力结构、技术监控和管理对主体行为起着外在的约束作用。但要维护网络社会秩序,使网络变成人类共同的美好家园,从根本上来说需要网络主体在认知基础上的道德自律,中国传统儒家学说中的"仁爱"和"慎独"无疑是消除各种网络病症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2.
张伟 《神州》2011,(14):132-133
网络的普遍应用不仅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然而当青少年日益成为网络空间的主体,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随之产生。因此,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显得迫在眉睫。本文从危机、困境和出路等方面厘清了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的基本理路,以期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张伟 《神州》2011,(7):132-133
网络的普遍应用不仅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然而当青少年日益成为网络空间的主体,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随之产生。因此,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显得迫在眉睫。本文从危机、困境和出路等方面厘清了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的基本理路,以期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人肉搜索"是指利用人工参与来提纯搜索引擎提供信息的一种机制,它具有主体的隐匿性、范围的广泛性、传播的快速性、效果的累积性的特点。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它有着打击违反犯罪行为、监督政府官员行为、强化道德压力、为人排忧解难的正面效用,但同时可能不当泄密当事人个人档案信息,侵犯当事人隐私权、名誉权,还有可能演变成"网络暴力"。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新要求,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但传统德育存在着片面强调政治意识功能,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片面强调社会适应性教育,忽视了德育内容的个体价值取向;片面强调机械的灌输论,忽视了教育主体的能动性和自主性等问题。鉴于此,应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实现德育重心的转移、实施"主体——发展性德育"、确立由重知识教育向重道德养成教育转化的观念等。  相似文献   

6.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大学生们享用到了计算机信息与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引发了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等负面问题。对此,要采取措施加强对网络主体行为的监管和规范,全方位、多渠道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7.
袁媛 《黑龙江史志》2013,(21):262-262
中国社会转型意味着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原有的道德体系崩塌,为我国构建新的道德体系提供了历史契机。转型社会中道德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应当尊重社会主体的自觉选择,贯穿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兼顾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8.
张卫国  李成 《攀登》2003,22(1):32-34
"官"德在社会主体道德结构中最为重要,"官"德差,对社会形成的危害大;"官"德好,人民就能更多地受益.加强"官"德建设是促成学风、作风、党风、民风等根本好转的核心问题.因此,要把握好市场经济中促成"官"德人格化的三个主要环节,强化"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机制,促成"官"德人格化的自觉塑造.  相似文献   

9.
孟子的实践哲学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彦修 《史学月刊》2007,1(8):17-21
孟子的实践哲学是一个完整而精致的体系。在确立人为实践主体的前提下,设定了以仁政王天下的宏伟实践目标,规划了以道德实践为核心的内容,通过"求放心"、"思"、养心、养气等主体的思维实践,张扬善端,实现仁政王天下的实践目的。孟子在他的实践哲学构建的过程中,凝练出高扬主体价值、主体与客体高度统一、人性与实践有机结合等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网络日益深入校园生活并成为大学生传播信息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正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然而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日渐凸现,例如:网络言行随意放纵,人格冲突突出,网络价值观念模糊……所以网络德育需要走进大学生活,可以通过优化学校德育环境,为学校德育发展提供有利时空;提高网络主体素质,优化网络文化环境;加强制度建设等方式方法,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指引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网络心态,以最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抵御网络上的种种诱惑,做到文明上网。  相似文献   

11.
蒋红芳 《沧桑》2010,(1):201-202
当今社会,网络日益深入校园生活并成为大学生传播信息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正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然而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日渐凸现,例如:网络言行随意放纵,人格冲突突出,网络价值观念模糊……所以网络德育需要走进大学生活,可以通过优化学校德育环境,为学校德育发展提供有利时空;提高网络主体素质,优化网络文化环境;加强制度建设等方式方法,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指引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网络心态,以最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抵御网络上的种种诱惑,做到文明上网。  相似文献   

12.
杨瑾 《神州》2013,(24):167-167
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对社会特别是对人们的思想、生活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要使网络信息快速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使之不断规范化和法律化。  相似文献   

13.
龙志芳  ;尹学朋 《沧桑》2008,(6):196-197
在政治文明视野下,政治文明建设的主题与核心在于现代"公民社会"政治主体的"公民意识"的提升和"公民精神"的培育,这就赋予了学校德育新的使命,即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以情育人,其关键是要转变德育理念,转向以人为轴心的理念,并将此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德育的实效性,以便更好地促进人的道德发展和人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儒家伦理源于周公所创立的德政思想和礼乐制度。孔子以仁为最高道德原则,以礼为表现形式,创立了儒家道德学说。汉代以后,出现了以"三纲"和"五常"为主体的儒家道德伦理体系,其主体性思想包括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等方面,其中仁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和源泉,是儒家一切理论的出发点,其他诸德都是仁的具体展开和体现,都是从属于仁这个最高原则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5.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就伦理领域而言,网络给人类道德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效应,引发了一系列的网络伦理问题。我们要认清网络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寻求解决之道,使网络社会得以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攀登》2017,(3)
"文明"的语义不可能是单维化的,在中国古文化中,"文明"的释义更倾向于道德伦理和教育层面,即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德治教化。在西方语境中,"文明"一词的含义历经了几个阶段的演变:中世纪及其以前的阶段,用停留于道德表层的"礼仪"来诠释"文明";文艺复兴时期,用"礼貌"来释义"文明";18世纪伊始,"文明"的解释变得更加多样,主要涵盖了智识、心理、价值和技术等要素。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文明"囊括了物质和精神、个人与社会等维度。而当代的"文明"内涵则更偏重于网络、生态和教育层面的推衍。  相似文献   

17.
让德育走出网络污染的阴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正德 《丝绸之路》2010,(2):126-128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污染已经成为一大社会难题并日趋突出。网络污染表现在色情、暴力等大量“电子毒品”的泛滥,网瘾的罪魁祸首——游戏,出口成“脏”的网络语言,网络的无规范性和虚拟性引起的道德、情感问题等方面。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利用它。对于它可能给中小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社会、学校、家庭都应积极采取对策,为中小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8.
正一、孩子喜欢打"小报告"的分析原因1.幼儿的道德评价能力较低道德评价是指社会生活中人们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的善、恶、褒、贬的评价活动,可分为自我的道德评价和社会的道德评价两种基本方式。而幼儿的道德评价则主要是指幼儿根据自己的道德标准对  相似文献   

19.
张慧 《民俗研究》2014,(6):115-123
嫉妒(envy),在人类学里往往被看成一种社会控制机制,是对社会或道德违规行为的集体惩罚。国内学界对于嫉妒的讨论多停留在1980年代的红眼病以及1990年代的仇富心态上,缺乏在田野基础上对羡慕、嫉妒、眼红等一系列概念的深入分析。同样,研究的难点在于一般的汉族社会并没有像巫术、邪恶之眼(evil eye)等清晰表达嫉妒的实践。但是,"眼红"作为一种道德话语还影响着乡村社会的实践,也体现在"如果我得不到,谁也别想要"的行动破坏力上。可以将华北A村——一个近年来靠铁矿开采迅速发展甚至使一部分人"一夜暴富"的村子作为实例,来分析"眼红"是如何作为一种道德/行为工具来应对村庄中急速社会变迁的。  相似文献   

20.
Web2.0所具有的"社交网络"以及"个性化"等特征,使受众真正成为网络媒体的主体。在web2.0技术运用的网络空间,受众既可能是互联网内容的浏览者,也可能是互联网内容的制造者、服务的提供者、信息的传播者、行为的创新者。而随着Web2.0的发展,网络暴力呈现出新的传播特征,这表现在传播模式、传播内容、传播主体等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