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联即应南京国民政府的要求,开始了长达一年半之久的调停中日争端的历程.国联的调停,引起了中国知识界的不同反应.胡适始终信任国联,坚持国联外交;罗隆基的态度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从认识国联的局限性,进而怀疑<报告书>的法律效力,最终发出"信任国联者,醒矣!"的呼声;胡愈之从一开始即对国联持批评和不信任的态度.分析知识界对国联处理九一八事变的反应,大致不外这三种状况.胡适、罗隆基、胡愈之三人之所以对国联处理九一八事变的反应不同,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与国民党的关系不同,对国联及国际法的认识不同.以及对中日实力的认识不同.  相似文献   

2.
1933年2月,日本宣布退出国联,致使中国诉诸国联的外交策略失去交涉对象,一定程度上宣告了国联外交的失败。此后,中国外交面临十字路口的抉择:联美、联俄、联英还是继续依靠国联抑或直接对日交涉?中国知识界对此做出了反应,纷纷撰文探讨中国外交的新出路。知识界关于中国外交出路的不同抉择,背后诠释的是对"弱国无外交"、"打倒一切帝国主义"等口号的深度省思。以历史的后见之明而见,其中的某些外交谋略成为日后中国抗战胜利外交层面的必备要素。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政府诉诸于国联,控告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国联经过多次讨论、决议,决定派遣调查团进行实地调查。日本出于诸多原因坚决反对国联派遣调查团,主张中日双方自己调解,对国联进行直接干涉,虽然阻止成功,但并没有起到公正处理的作用,也没有停止侵略中国的脚步。  相似文献   

4.
陶德曼调停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德曼调停一波三折 ,第一阶段 ,国民政府寄希望于国联 ,拒绝调停 ;第二阶段 ,对国联失望后的国民政府被迫接受调停 ,但采取拖延战术 ;第三阶段 ,日本两度提高议和价码 ,旨在灭亡中国 ,国民政府坚守“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两条底线 ,调停失败。调停期间 ,德国一直向国民政府施加压力 ,阻止中苏联合 ,对中国抗战毫无信心 ,认为中国若不接受调停则必败无疑。调停失败后 ,在国家利益的驱使下 ,德国最终倒向日本  相似文献   

5.
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对中日冲突的处理进展缓慢,原因之一是缺乏有关中国东北的实地信息。中国要求国联派遣调查团,而日本以中日直接谈判为由进行阻挠,但又不得不默认已经身处中日两国的第三方人员可以前往中国东北观察。在国联正式派遣调查团之前,英美和国联的中立观察员们扮演了搜集信息的角色,派遣观察员的过程及观察报告使英美等方可以了解事变情况,推动国联处理中日冲突的进程。中立观察员的派遣不仅缓解了国联获取实地信息的压力,而且使中国坚定了依靠国联的初衷,并促使日本转变关于派遣国联调查团的立场。中立观察员派遣与国联调查团的组建具有内在逻辑统一性,是国联调查团的预演。  相似文献   

6.
《李顿报告书》发表后,国际联盟根据《国际联盟盟约》第十五条第三项,希望中日两国达成和解.十九国委员会制定了一份决议草案,规定和解工作以《李顿报告书》为基础,邀请美国和苏联成立委员会,与中日两国一起进行谈判,并明确指出不承认伪满洲国.中国愿意接受决议草案,要求和解谈判不损害中国对东北地区的主权,并希望国联从速解决争端.日本拒绝接受该草案,排斥第三国尤其是美、苏两国介入和解谈判,且不接受《李顿报告书》,要求修改草案中与维持并承认伪满相违背的内容.国联内部,以英法为首的大国从自身利益出发,企图以绥靖政策安抚日本,促使其接受国联的调解;一些小国则希望国联将日本作为侵略国进行判决与处置.起初,在大国的主导下,国联对日本一再让步.但日本政府采用"焦土外交"策略,坚持要求国联完全采纳其对决议草案的修改意见.国联判断日本无意和解,态度转向强硬,询问日本是否会坚持伪满独立.日方作出肯定回答,最终使国联放弃和解工作.国联主导下的中日和解,是在最低限度维持自身权威的前提下,寻求对日本妥协方案的过程.日本坚持既定侵华政策,破坏集体安全机制的根本原则,导致和解工作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7.
在国联会议召开前,英国确定了对李顿报告书的态度:赞同国联通过报告书;赞成报告书的意见,即“满洲”恢复原状是不可能的;模糊地表示不承认“满洲国”,但不承诺永远不承认。在国联会议审议李顿报告书期间英国的态度经历了从“袒日抑中”到对日让步、到基本主持“公道”的变化。英国的远东政策——积极维护和扩展在中、日的贸易利益和避免对日战争,是英国在国联会议上审议李顿报告书时所持上述态度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8.
九一八事变后的国联调查团为研究者从跨国史的视角审视中日冲突提供了一个窗口。日本对国联介入中日冲突的态度颇为多变,从反对调查团方案到倡议组建调查团,再试图劝诱与引导调查团,最终质疑与否认调查团,态度反复的原因在于日本侵略者的身份。在因应国联调查团过程中,日本始终企图贯彻“满蒙经略”国策,并利用国联集体安全机制的软弱性和在东亚的不适用性,诱导国联调查团为己“背书”。日本因应调查团除利用调查团的时间差以扶植成立伪满洲国的企图外,还存在借助调查团实现伪满洲国地位的国际认可的动机,但最终异化成日本因调查团否认伪满洲国而反对调查团,并最终以退出国联相抵制。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多次向国联提议组织国联调查团,调查事变真相,希望借此制止日本的侵略。但由于日本的反对,国联一直无法就中国的提议作出决议。11月下旬,日本占领齐齐哈尔并向锦州逼近之后,自认为对中国东北全境的占领已成既成事实,转而同意国联组织调查团赴东北调查,企图以此改变在国联中的被动地位,并拖延时间,使国联在调查期间不再采取对日本不利的行动。于是,1931年 12月 10日,国联行政院通过了有关中日冲突的第四个决议案,决定派遣调查团赴中国调查一切危及国际关系、破坏中日和平或一切足以影响中日两国…  相似文献   

10.
《民国档案》2003,(2):19-30,49
国联与中国之关系,学界研究的着眼点主要是政治及外交方面,时间也多为30—40年代。吴秀峰编著之《中国与国联技术合作之经过》则着重介绍了国联与中国的早期经济合作,包括中国与国联经济合作的缘起、计划、实施及展望,较详细地叙述了国联与中国经济合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武装侵犯。面对侵略者国民党政府下令不抵抗,要靜候国际联盟(下称国联)“公断”解决。结果当然遭到悲惨的可鄙的失败。然而这段历史却留下了有益的教训:被压迫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必须以武器和鲜血来保卫,而绝不能依靠像国联这样的由帝国主义控制的所谓“和平”机构。一、“九·一八”事变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夜十时,日本驻南满铁路的部队有计划的炸毁沈阳附近柳条沟的路轨,反诬系  相似文献   

12.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与西方大国之间围绕对中国市场的争夺和远东危机的处理,展开了一场侵略与遏制、勾结与绥靖的错综复杂的角逐。“国联”是进行这一角逐的主要阵地。决定派遣国联调查团对事变进行综合调查,是国联在“九一八”事变的处理上迈出的影响全局的关键性一步。由于调查团的派遣,英法等操纵国联事务  相似文献   

13.
武汉政府财政金融危机内在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史学界在总结武汉国民政府的失败原因时,主要是从政治、军事等方面来进行分析,而对武汉政府本身的财政金融问题却较少论及,这不能不说是个缺憾。财政金融危机不仅贯穿于武汉政府存在的全过程,并且对它的最终解体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武汉政府成立后:在政治、外交等方面兴利除弊,颇有建树的同时,在财政问题上却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饷糈浩繁,军费无着”。财政基础从一开始就是不稳固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一般所谈到  相似文献   

14.
侯中军 《历史研究》2022,(1):122-141+222-223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最初采取不抵抗政策,寄望于国联等外部力量阻止日本侵略。英法主导的国联有意联合美国,将中日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避免波及其自身利益。各方围绕日本撤兵问题展开的交涉,以及国联陆续出台的三次决议,并未能阻止日军的侵略,这促使国民政府逐步认清了国联的作用和局限。在日本罔顾国联决议、继续扩大侵略的情况下,中国国内掀起反侵略浪潮,国民政府认识到中日问题非经决战不能解决,其对日政策开始向“一边抵抗,一边交涉”转变。  相似文献   

15.
1933年3月27日,日本退出国联。从军事上看,这一举动意味着日本摆脱了一切国际组织与条约协议的束缚,迈上了肆无忌惮的侵略与战争之路。但是从外交上看,这一举动并不意味着它的胜利。它不是以往“战果”的继续,而且恰恰相反,它是日本外交上的一次彻底失败。其理由,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6.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绝不是"听命中央"而是想保存实力,寄希望于国联的调停。张学良与日本政客有暗中交易,希望通过收买日本政客,进而放缓或者阻止日军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也是其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攀登》2017,(5)
本文通过对连南瑶族自治县的财政情况的调查与检视,阐述了民族地区财政来源与结构的特殊性,说明了项目制作为一种新的财政手段在现行财政体制下对民族地区发展的影响和特殊作用;同时,从政府博弈的角度分析了项目制产生的原因与效用,为研究民族地区财政问题的路径做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国联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战期间,欧美相关政治力量在通过建立国际联盟(以下简称国联)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上,达成共识并进行了相关的筹划。一战后召开巴黎和会,协约国在借鉴一战期间关于国联各种构想的基础上,建立了国联及其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机制。但该机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国际政治的结构,加之在自身设计上存在很多漏洞,使得国联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机制在调处一战后国际争端中所发挥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9.
席端平 《沧桑》2013,(5):21-23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本文主要从太平天国关于大同社会的理论构想与等级森严的礼仪制度之间的矛盾以及太平天国权力层之间的矛盾两方面入手,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的失败及其失败的原因来深入分析这场战争对当时以及日后中日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