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磊 《黑龙江史志》2011,(11):37-38
基督教是世界第一大宗教,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信徒遍布世界各地。提到基督教,人们就会立即联想起上帝。在19世纪四十年代,一个中国南方的书生也创立一个信奉上帝的宗教,这个书生就是洪秀全,他创立的宗教是上帝教。洪秀全有着怎样的上帝观,与西方正统基督教里的上帝观有什么区别,洪秀全的上帝观对他所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又有哪些影响?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洪秀全的上帝世界。  相似文献   

2.
宗教信仰自由,在当今虽不太被人重视,但却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从宗教的现状看,据西方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四十一亿人口中,信仰各种宗教的有二十五亿人,占世界总人口数的61%(不包括中国信教人数)。其中,基督教有信徒九亿以上,伊斯兰教教徒约六亿人,佛教徒约二亿四千多万人,三大教遍布世界五大洲,其信徒之多,流行之广,影响之大是十分罕见的;建国以来在我国制定的四部宪法中都明确规定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但“文化大革命”中禁止一切宗教,又出现了新的“现代迷信”。“文化大革命”后,信教者的人数又有所增加,特别是在农村,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搅在一起,干扰了党的宗教政策的贯彻执行;另外,世界上不同制度的国  相似文献   

3.
自19世纪50年代韩山明牧、黎力基牧梯山航海,披荆斩棘来到五华山区传播福音,拓展神的国土已近150年,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经起落,五华客家山区的基督教发展亦折射出这种波折。自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落实宗教政策后,基督教在五华地区迅速复兴,信徒恢复身份,重新开展宗教活动,重建扩建宗教场所。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基督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的总称)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元成宗年间,辽宁西部地区就有天主教信徒。清同光年间后,基督教在锦州地区进一步传播。本文主要通过查找地方志和实地考察,对锦州地区基督教、天主教的传播发展及教堂分布进行梳理和略述。  相似文献   

5.
黄璜 《黑龙江史志》2013,(13):153-154
基督教信仰从产生到今天已有两千年之久。在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基督教从一个关注犹太民族得救的狭隘信仰演变成一种普世的宗教,其信徒也从一个弱小民族中的少数人群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基督教信仰作为一种独立的声音一直对西方乃至整个世界不断发挥影响。  相似文献   

6.
吕偲  申晓虎 《旅游纵览》2013,(2):277+279
基督教传入怒江地区后,对傈僳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信徒行为规范,传统宗教,语言文字,姓名,婚俗,生活习俗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高燕 《神州》2011,(9X):12-12
美国的宗教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佛教等都是有影响的宗教。不过,只从信徒数量来说,影响最大的当属基督教。美国的各个新老教派都积极致力于开展社会服务、从事慈善活动,以此作为自己的谋生之道,而提供社会服备则被看成是在社会中发挥和扩大影响、体现自身价值的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论文依据田野调查资料,对菲律宾华人的宗教信仰现状进行了梳理;对其特点及成因展开了探讨。随着代际更替和社会融合发展,菲律宾华人宗教信仰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在信仰结构上,新生代日益与华人传统宗教信仰疏离而与主流宗教接近,形成主流宗教居优势而华人传统宗教居劣势的格局;在信仰趋势上,不仅有信徒由华人传统宗教向主流宗教的流动,而且近些年在主流宗教中由天主教向基督教的流动也在加速。华人信仰中心的转移意味着传统宗教作为华人族群边界标识的作用渐趋消解;信仰人群的流动反映了华人正试图构建一种新的宗教文化和群体形象,基督教徒的参与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9.
慈善(Charity)观念作为基督教"博爱"伦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信徒在上帝面前恩宠救赎的神圣使命,同时也充当着教会在中古西欧混乱的社会环境下构建宗教"神圣秩序"的核心价值手段。通过慈善,基督教在一定范围内缓解了贫富矛盾、慰藉了人心,稳定了社会秩序,从而促进了中古西欧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旅游纵览》2015,(6):26-27
宗教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专项旅游活动,在我国旅游业中占有极具重要的地位,是国内旅游学术界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中国期刊网上检索到的293篇(1989-2012)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从发表刊物的等级以及硕博士论文关于宗教旅游的比重;现有研究宗教旅游文献的南北地域分布;我国少数民族的宗教旅游研究现状;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四大宗教研究比重;宗教旅游的基金资助五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关于宗教旅游的文章发表刊物等级不高,且以期刊论文为主,硕博论文数量少;现有研究宗教旅游的文章存在存在南北分布不平衡的问题;我国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旅游研究不足;四大宗教研究比重失衡,且研究不够深入;我国宗教旅游基金资助少。  相似文献   

11.
王正泉 《百年潮》2008,(8):43-46
东正教是基督教的一个教派,它与天主教和新教并列为基督教的三大派系。东正教在俄罗斯已有千余年历史,沙皇时期被立为国教。1897年,东正教信徒达8730万人,占当时俄罗斯帝国总人口的69.5%。到2007年,俄国内信奉东正教的人数已经超过1亿,而海外的东正教信徒还有4800万。2007年12月12日,普京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说,“东正教在我国的信徒众多,约80%的俄罗斯居民这样或那样自认为与东正教有关系”。  相似文献   

12.
论文在梳理北美和东南亚华人基督教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分析阐述了海外华人基督教的一些特征。受多元异质文化的影响,海外华人宗教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不仅中国传统宗教和民间信仰得以在海外传播和发展,西方基督教文化也在深刻影响着华人社会,华人基督教由此得到发展,尤其在北美和东南亚。北美以基督教文化为主流文化,华人基督教发展最盛;东南亚华人主要信仰中国传统宗教,但基督教的跨族群传播能力使其能够在华人社会中广泛传播。因此,华人基督教的发展程度受所在国宗教特性和政策的影响、华人基督徒教育水平相对较高、海外华人基督教信仰的社会服务功能在传教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救赎观是基督教神学体系中的核心思想,“救”表示拯救,在末世审判时灵魂获得重生,而“赎”则表示要代价,要付代价才能救命,这里指基督以自己的血和肉为代价来为世人赎罪,其最终目的在于救助全人类。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其中神为了拯救信徒而复生、赎罪献祭等思想无疑受到了东方神秘主义宗教的影响。基督教救赎观不仅吸收了埃及的复活神学,而且还对日神教末日审判思想的进行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救赎观是基督教神学体系中的核心思想,"救"表示拯救,在末世审判时灵魂获得重生,而"赎"则表示要代价,要付代价才能救命,这里指基督以自己的血和肉为代价来为世人赎罪,其最终目的在于救助全人类.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其中神为了拯救信徒而复生、赎罪献祭等思想无疑受到了东方神秘主义宗教的影响.基督教救赎观不仅吸收了埃及的复活神学,而且还对日神教末日审判思想的进行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吐鲁番绿洲出土伊朗语写本为数巨多,大体归于三大宗教,即佛教、摩尼教和基督教。这些文献有很高的比例是转译而成的:佛教文献转译自汉语或吐火罗语;基督教文献转译自叙利亚语;摩尼教文献则转译自阿拉米语。这些文献的重要性在于,不少文献都蕴含独特的世俗内容,为探索时人的日常生活及其宗教信仰提供了依据。通常情况下,这些"世俗"内容都与三大教的信徒息息相关,这从文献的出土地点和所用文字中即可清楚看出。出自基督徒之手的写本大多用古叙利亚文写就,主要发现地在水盘(Shui-pang),即吐鲁番北  相似文献   

16.
海内外史学家普遍认为,《太阳城》具有较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而这些东西又是消极落后的,因此得出康帕内拉的世界观稍逊于同时代的其他空想者的结论。那末,康帕内拉的宗教哲学思想究竟如何?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实事求是地估价《太阳城》在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从表面上看,《太阳城》似乎充满着宗教色彩,但实质上神学只不过是一件外衣,它与基督教的宗教神学是两码事。 就宗教哲学思想来说,康帕内拉是在基督教外衣  相似文献   

17.
人们通常所说的“希腊宗教”是指古希腊人从古风时期(公元前776至479年)到基督教胜利之前的宗教。它拥有前希腊宗教、印欧宗教、米诺斯-迈锡尼宗教和近东宗教等多个源头。它是黑暗时代(约公元前1100年至前776年)至古风时代初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新老宗教元素融会和革新性重组的产物。到公元前8世纪,希腊宗教成型。一直到基督教最终取代它时,其间它虽经历了持续的发展,但在性质、特征、基本内容和总体框架上却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基督教之所以能够取代希腊宗教,并不在于基督教具有优于希腊宗教的天然的优越性,而主要是由于罗马帝国官方基督教化政策对希腊宗教的强行压制和取缔。基督教取代希腊宗教并非一蹴而就,并且遭遇到了来自希腊宗教的抵抗,希腊宗教的若干因素最终仍得以保留并为基督教所吸收,这些也都证实了希腊宗教的“长时段”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广州美华浸信会印书局是20世纪30年代以前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基督教出版机构,在它所出版的大量的宗教书刊中,《真光杂志》被称为中国基督教杂志的鼻祖,在我国基督教界曾有过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太平天国所崇奉的基督教,曾被西方传教士视为"异端",近年来又被国内一些学者贬为"邪教"。其实,太平天国的"人间天堂"宗教理想——小天堂,同明清时期的秘密教门所崇奉的"白阳世界"教义并无二致,因此可以称作"秘密洋教门"。太平天国"人间天堂"宗教理想的实践表明,夺得政权后的教主与骨干,确实过上了"人间天堂"的豪华生活,而广大信徒和起义参加者,却依然受着剥削与压迫。  相似文献   

20.
上海广东浸信会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自身创办的崇德女校附属小学的儿童为对象,以其宗教儿童观为指导,组织日光会开展宗教教育活动。在宗教儿童观方面,日光会从儿童定位、儿童权利、儿童责任三个方面,将儿童视为上帝的附庸和宗教教育的中心,承认基督教儿童的童年价值、发展权利和男女平等,强调基督教儿童对家庭、教会和“基督中国”的宗教责任。在此基础上,日光会采用适合基督教儿童的教育方法,贯彻以基督教儿童为中心、宗教为归属的教育方针,通过讲述宗教故事、唱诗、祷告、手工、游戏等教育活动,力图塑造拥有坚定基督教信仰、具有基督教倡导品德、开阔眼光和具有主动服务基督教精神的理想宗教儿童。日光会的所有活动,都是宗教权威主义价值观的单向投射,反射出儿童成长中预设的宗教前提,目的是为上帝塑造真正的小子民,可能带来对儿童心理世界的干涉和压抑,造成形式上的恭顺与服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