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元三 《江淮文史》2011,(1):52-69,1
上世纪60~70年代,在繁华的大都市上海,有一条短短的马路,虽然周遭便是人声鼎沸的街区,这里却总是格外安静。马路的两边,是一排排的西式小楼,虽然外表并不起眼,出入其间的却都不是寻常人物:柯庆施、张春桥、姚文元、徐景贤……这是什么地方?这些上海滩乃至中国的风云人物为何在此频繁出入?就让我们随当年的《解放日报》革命委员会第一召集人赵元三走进这神秘的康平路165号……  相似文献   

2.
2003年12月20日,冬日的郑州难得一个大晴天,穿过热闹繁华的银基服装批发市场向东三马路方向步行不会超过五分钟,就会见到一个破旧的两层青灰色大楼孤零零的矗立在马路旁,与周围高大、漂亮的建筑相比,就更显得猥猥琐琐。这儿,东三马路80号,就是1931年日本驻郑州领事馆的旧址。日本驻郑州领事馆是抗日战争前日本政府在中国内地设立的为数不多的外交机构之一,更是当年日本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设立的唯一一个外交机构。抬手推开铁皮包裹、布满铁钉扣的大门,正对大门又是一个两层高的青砖灰色大楼,除了大门两侧是两棵据说是当年日本人种下的大树上尚…  相似文献   

3.
《旅游纵览》2013,(6):2-4
最具格调的马路:衡山路衡山路很出名,虽然与它毗邻的是上海繁华的商业区淮海路和徐家汇,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衡山路更出名。如果说淮海路和徐家汇是肆意蔓延的喧嚣与繁华,那么衡山路则是留守在它们身后的幽静通道。但在幽静中却又不失文化的韵味,细细品下来更让人留恋往返。衡山路始建于1992年,曾是法租界著名的贝当路,1943年10月更名为衡山路,整条街长2.3公里。衡山路最初的景象已无  相似文献   

4.
黄梅古塔     
当人们旅游的时候,常常看到一种高耸入云霄的古代建筑物——塔,有的建在高山峻岭之巅,有的建在繁华城镇之中,有的建在江堤河河畔之上,有的建在禅林寺庙之旁标志着城镇村庄的景色区划,点缀着祖国的  相似文献   

5.
《旅游纵览》2013,(12):2-4
<正>最具格调的马路:衡山路衡山路很出名,虽然与它毗邻的是上海繁华的商业区淮海路和徐家汇,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衡山路更出名。如果说淮海路和徐家汇是肆意蔓延的喧嚣与繁华,那么衡山路则是留守在它们身后的幽静通道。但在幽静中却又不失文化的韵味,细细品下来更让人留恋往返。衡山路始建于1992年,曾是法租界著名的贝当路,1943年10月更名为衡山路,整条街长2.3公里。衡山路最初的景象已无  相似文献   

6.
作为公务之旅,我在香港逗留时间不长,匆忙中走访了不少的街区。香港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国际大都市的繁华,还有十分完善且极具人性化的公共服务设施。比如,我曾经下榻的香港铜锣湾一带,论马路并不宽阔,但两边的高层大厦直插云霄,五颜六色的跨街招牌广告密密麻麻,给人“坐井观天”、高不可攀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爱在冬日里     
正冬天来了,天空中大雪纷飞,大地一片银装素裹。房顶、马路和公园里的小树上都积了一层厚厚的雪。小朋友们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还有的在滑雪,玩得真开心啊!小雪花戴着漂亮的六角形的帽子,乘着风做的马车,飘呀,飘呀,它飘进小溪,飘进江河,飘进海洋  相似文献   

8.
正昌都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了!有的村居脱贫了,有的家庭搬进了新房子,有的在信心满满地谋划未来……无论是繁华城市还是偏僻山村,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田间地头,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在忙忙碌碌,干劲十足!现如今,"群众感党恩、爱核心的意识更强了""信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人多了,转经拜佛的人少了""勤劳致富的人多了,好吃懒做的人少了"这成了人们幸福生活的常态。  相似文献   

9.
正我看不见你,却依然感觉温暖。那些留在我们记忆里的美好片段,有的时候会归结到一个地名上来,凭着那个线索,我们就容易找到打开记忆大门的"钥匙"。王家巷:阅尽繁华落寞繁华色彩光影,谁不为它倾倒?淡泊宁静也是一种不错的状态。1911年的辛亥革命革故鼎新,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主观念的传播,翻开历史新的一页。也就是在那一年,在贵阳王家巷里成立的文通书局在40多年的  相似文献   

10.
正说起中山大道,人人都会提到硚口。然而,马路头呢?在汉口建市90周年的今天,是否还有人依然记得马路头?又有多少人了解,马路头曾经是老汉口一个真实存在过的地域?(一)如果说,硚口是中山大道的起点;那么,马路头便是中山大道的尽头、终点。硚口在城西南,马路头在城东北。马路头北边是华界,南面则是曾经的日租界。卢沟桥路作为当时人们出城的一条重要通道,在三元里附近纵贯华日两界。  相似文献   

11.
春晓 《湖南文史》2012,(6):64-64
上海有2000多条马路,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以中国各地的地名命名的,也有一些路的名字特殊、有趣,甚至很奇怪,这些马路大多是早年修建的,它们中有的名字已改,有的则保留旧名至今。比如上海五角场地区的大多数路名是以"国"和"政"两个字打头的,且多互交叉,如国定路、政化路、政熙路等。此外,还有一些路名是以"民"字打头的。据说当年国民政府为了开发五角场地区而筑路,路名拟以"国民政府"四个字为首,后因日军入侵,"府"字头路未来得及建。戏馆街上戏园子和酒楼饭馆林立,是著名的娱乐区;报馆街是上海报纸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12.
深白色 《风景名胜》2016,(9):136-137
有一种建筑,她传递美和情感;有一个地方,可游、可赏,犹如小城故事,成为一个城市独特的风景;有一种生活,会让人放慢脚步,就像初春的桃花,暗香浮动,沁人心脾……这就是黄龙饭店. 每个酒店都有自己的“到达感”,有的低调到深不可测,有的高调得气宇轩昂,黄龙饭店隐藏在城市繁华路段的一角,从外观上看,黄龙饭店还带有上个世纪90年代的风格,但一进大门就有种别有洞天的气派感.  相似文献   

13.
钟文良 《南方文物》2014,(4):203-203
<正>江西省铅山县河口镇乃信江与铅山河交汇之口,清乾嘉年间,河口以大宗茶纸贸易带来百业繁盛,成为"舟车驰百货""、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淮扬"的江西四大名镇之一。金利合药店就位于河口古镇古色古香的明清古街上,古街层楼绵延,鳞次栉比,古老而典雅,青石板路面的道道车辙,记录下当年古镇的繁华。店屋多数砖木结构,连续多进,有的进深达数十米。临街一进是门市铺面,也有的兼做  相似文献   

14.
郑州第5文物区第1小区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区位在郑州二里岗陇海马路东头南沿,北靠陇海马路,与郑州第9文物区第1小区遥遥相对。两区原属同一坵地,1953年开辟陇海马路时,由中间穿过,故分成了现在的南北两段。紧靠发掘区西边有时令河自二里岗村南来,注人熊儿河。南距陇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人仍然习惯把公路叫做"马路",公路为什么会被称作"马路"呢?有一种流行较广的说法是:几世纪前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所以可供马车行驶的路便叫马路,进而泛指其他公路。  相似文献   

16.
《贵阳文史》2014,(6):9-10
正中华北路地段直至1626年建外城之前还在贵阳城北门外,之后才逐渐形成街道。原来从老城北门(现喷水池附近)开始的路段依次叫黑石头街、广东街、南京街,这是贵阳旧时繁华的商业、金融中心。1927年,贵阳城修建马路,黑石头街、广东街合并改称为西成路。1929年,在该路南端——也就是现在喷水池的位置建贵阳最早的城市广场,中央树一尊周西成铜像,民间俗称为"铜像台"。直至1936年才将西成路、南京街合并改名为"中华北路",与中华中路、中华南路组成南北向的中华路。1941年中华路拓宽到9米,从六广门至大南门全铺成石块路(与今天省府路东段尚存的路面一样),而六广门外的街道叫市北路。  相似文献   

17.
在商业发达的武汉三镇,无论是漫步在繁华的闹市区还是在僻静的居民小区,随处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吆喝声和卖货声.闹市区的吆喝声有的是通过录音机反复播放出来的叫卖声,有的是通过电喇叭传出来的售货员的吆喝声,有的则是通过“大减价”、“大放血”等叫卖声来吸引顾客,兜售商品.这些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叫卖声,犹如一曲现代商业都市粗扩而嘈杂的交响乐章,它吸引着众多的行人驻足回首,激起人们阵阵的消费欲望.与商业闹市区新潮的叫卖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居民小区、街头巷尾那别具一格的叫卖声,这种叫卖声依货郎售货内容不同而各具特色,有卖蛋的、有卖煤的、有卖米的、还有卖竹篙的,等等.总之,平常百姓家日常生活中用得上的,大都在商贩的兜售之列.这形形色色、不同行业、不同内容的叫卖声给僻静的居民小区  相似文献   

18.
2006年7月,有“武昌第一街”之称的解放路开始大规模改造。几个月后,这里将形成一条别具特色的商业街。虽说正在改造,可仍旧掩饰不了它的喧嚣繁华。一眼望去,滚滚车流和熙熙攘攘的人流构成一幅嘈杂的街市景象。想当年,武昌城里有名的商业字号,诸如曹祥泰、刘有余堂、维新百货公司、显真楼照相馆、生香酒楼、同心楼等等,大都分布于此。如今有的迁走了,有的已停业,只有“曹样泰”等少数几家还坚守在这里,看上去似乎有几分落寞。这个当初的小水果摊,到后来发展成名重三镇的食品杂货店,细细算来,已有一百二三十个年头了。  相似文献   

19.
1932年爱国商人宋则久先生经营的天津国货售品所在北平租地建楼,开设分店,名北平国货售品所(以下简称售品所)。所址在今王府井大街路东,百货大楼对面。为三层楼房,1933年正式开始营业。 当时,王府井大街仍是一条土马路,还不如前门、东四牌楼和鼓楼大街等老商业区繁华。从南到北仅有五座楼房:外商福隆洋行(旧新华书店所在地)、仁立地毯公司(旧雷蒙协和百货商场所在地)、同升和鞋帽店、公寓楼房(百草参茸药店址)和北平国货售品所。 售品所的职工共约100余人,多数来自天津总店,业务熟练,加上资金雄厚,整个经营活动都按总店规章进行,所以,它一开张便吸引了众多顾客,盈利颇丰。  相似文献   

20.
笔者近年从几位耋耄老人的口中,收集到一些她们少儿时亲耳听到的山歌片段。其内容反映了当时贵阳人对周西成拆民房、修马路的意见,歌词如下:民国十五年拆城墙,/周西成坐政在贵阳。/喊了(音ao,下同)一声修马路(嘛),/众位保董[长]来商量,/众位保董[长]商量好,/一阵鸡飞(么)狗跳墙。/男工妇女无其数(嘛),/手提锤钻响叮当。/拆了好多好民房,/占了好多好田庄,/挖了好多坟阙墓(嘛),/毁了好多好牌坊。/东门拆到(么)西门转,/大十字拆得亮堂堂,/牌坊拆来垫路走(嘛),/大巷口拆间好祠堂。拆了有的(么)尤自可,/拆了无的(么)好凄凉。/哪天出了真命主(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