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清时期,我国瓷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江西景德镇窑异军突起,在元代的基础上,凭借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及一批技艺高强的制瓷匠师,一跃而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是对景德镇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瓷器品种极大的丰富,制瓷工艺日臻成熟,制瓷技法日益提高,制瓷水平达到了历史高峰。瓷器不仅供国内各阶层人士使用,而且远渡重洋,销往亚洲、非洲、欧洲等不少国家和地区。其中以青花、五彩瓷器  相似文献   

2.
中国陶瓷制作历史悠久。考古发掘和研究表明,新石器时代中国就有了陶器。商代,原料加工、烧造方式改进与烧成温度的提升促成了釉的发明,为早期原始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东汉时期,诞生了成熟的瓷器。可见的制瓷著述则要晚得多,如宋元之际的蒋祈在《陶记》记述了南宋景德镇窑事,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载景德镇制瓷工序,清代唐英《陶冶图说》述瓷器生产的20项流程等。这些制瓷工艺的经验理论与记载,为我们研究古代制瓷工艺提供了线索。古代瓷器制作工艺大致包括原料的选取与制备、制坯、施釉、装窑与烧窑等流程。  相似文献   

3.
冯小琦 《收藏家》2007,(6):61-61
乾隆一朝是我国瓷器发展的极盛时期。瓷器品种繁多,造型丰富、装饰技法多样,制瓷技艺达到鬼斧神工的境地。釉彩的发展达到封建社会的顶峰。之所以有如此成就,主要是历代制瓷工艺的经验积累与乾隆皇帝本人酷爱艺术,直接干预制瓷过程亦有一定关系。从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中,乾隆皇帝对制瓷的画稿、木样、器物品种、造型、釉色、款识、烧造数量、器物入宫后的存放地点、摆放位置、  相似文献   

4.
黄卫文  蔡毅 《东南文化》2011,(1):105-112,132
故宫博物院藏有传承自明代宫廷的清官旧藏洪武瓷67件,其制作工艺和装饰既有元代遗风,又有明代官窑瓷器特点,器物风格具有鲜明的由元至明过渡阶段的时代特征.结合景德镇明洪武制瓷历史背景、洪武瓷研究以及其在清宫中的原藏位置,可知清宫旧藏洪武瓷是景德镇洪武官窑受命为宫廷烧造的瓷器,反映了此时景德镇制瓷风格处于由元至明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5.
《文物》2017,(9)
<正>福建是中国古外销陶瓷的重要产区之一,闽南地区古代制瓷手工业发达,特别是宋代以来发展迅速,其产品多销往海外市场,在海外地区和中国水下考古工作中均有大量发现,是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资料,也是目前古陶瓷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和学术前沿之一。本书从闽南地区制瓷手工业遗存的分区与分期研究入手,探讨该地区的窑场分布与变迁、制瓷技术交流、瓷器行销与市场等问题,深入研究了瓷器从生  相似文献   

6.
海外瓷器贸易影响下的景德镇瓷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瓷器在古代、近代人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瓷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瓷器的发明和使用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古代中国瓷业是封建社会仅次于采矿业、金属冶炼业、纺织业、药材加工业的重要手工业。宋代以前中国是唯一掌握制瓷技术的国家,明代以前也只有中国及其邻国朝鲜、日本等极少数国家掌握了制瓷技术,  相似文献   

7.
高茂松 《东南文化》2011,(2):50-54,彩插三
1975年,江苏溧水县永阳镇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出土了以青花瓷、哥窑瓷、龙泉窑瓷及枢府瓷等瓷器为主的19件文物。比较发现,窖藏瓷器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均为元代晚期器物,为研究元代制瓷技术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窖藏形成原因可能与元末溧水的战乱有关。  相似文献   

8.
《宋辽金纪年瓷器》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辽金纪年瓷器》,刘涛著,文物出版社2004年出版。全书分为两个部分,主体部分称为“本论”,是按宋辽金时期的最主要的制瓷传统[1](一般称“窑系”),如定窑、耀州窑等划分的。以考古发现的年代确定瓷器和各博物馆及私人收藏的纪年瓷器为线索,探讨制瓷传统的发展进程和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9.
正清朝前期,景德镇瓷器代表了国内乃至世界制瓷的最高水平。随着国内外及宫廷对景德镇瓷器需求量的激增,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景德镇瓷业进入了制瓷历史高峰。仿古和创新品种层出不穷。康熙的创新品种有郎窑红、豇豆红、珐琅彩、粉彩、"青花五彩"等釉彩装饰品种,风格别开生面;雍正时期的官窑则以各种仿古高低温颜色釉见长,特别是仿宋代五大名窑釉色古朴典雅,朴素清逸;乾隆的制  相似文献   

10.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昌盛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发达,制瓷手工业也相应地呈现出大发展的局面。全国各地烧造瓷器的瓷窑作坊蓬勃兴起,制瓷工艺技术与造型装饰艺术不断创新和提高;陶瓷器在社会各阶层人们日常生活中,日愈受到普遍喜爱和广泛应用,在国内外商业贸易、中外友好交往中,瓷器已成为大宗商品或馈赠礼品。唐代的制瓷业,是我国陶瓷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阶段。利用考古发掘的新资料,结合有关史籍文献,综合分析研究唐代制瓷业的发展与成就,以及促进制瓷业大发展的各种条件和唐代制瓷业对海外的影响等,不仅对研究我国陶瓷史具有意义,而且对深入研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古代制瓷工艺历史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经过数千年的积累与沉淀,到清朝时,制瓷业发展达至顶峰,清朝统治阶级对瓷器的喜爱和重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成就了清朝的瓷器制造巅峰。这一时期的制瓷技艺高超不凡,纹饰题材丰富多样,有千姿百态的瑞兽祥纹、枝繁叶茂的花草植物纹、写实自然的山水人物纹、蕴意深远的吉祥寓意纹等,这些纹饰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底蕴。新乡市博物馆陶瓷器藏品近3000余件,其中清代瓷器近400件,本文从中精选十几件代表性瓷器作一赏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明朝洪武时期民窑和御窑的制瓷工艺及当时瓷器的艺术风格进行了研究、分析和介绍,并对洪武御窑厂的建立时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正到了元代晚期中国制瓷工艺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江西景德镇所生产烧制的瓷器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明、清两朝的景德镇,不断研发创新所烧制成的青花、颜色釉、釉上彩等瓷器品种是这一时期全国乃至全世界所追捧的主流产品,也因此景德镇成为世界的制瓷中心,至今700多年来依旧光彩夺目。之所以景德镇会有这样的辉煌出现,究其根本原因是对窑型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改变。当以钴为致色元素的青花瓷器出现后,为适应氧化钴的  相似文献   

14.
何国森先生出身古玩世家,其父子两代均曾长期在北京市文物公司工作,对文物古董领域各门类多有涉猎。后来机缘巧合,得以到景德镇专门学习传统制瓷技术,并在景德镇工作生活十余年。其间,重点对传统制瓷工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并且多次参与古窑博览区的镇窑复烧工作,了解并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和传统资料。尤其在窑型、窑火对瓷器的影响方面更有深入的研究,进而籍此尝试分析和鉴定古代瓷器,似有拨云见日之效。这一新视角无疑会带给瓷器鉴定更多的理论依据和更广泛的研究思路,本刊特以"瓷器鉴定那些事"为题刊登此系列文章,希望能为广大瓷器爱好者带来裨益。  相似文献   

15.
汉代是原始瓷向瓷器进化的成熟期,随着制瓷技术的提高,东汉烧瓷温度已能达到1200摄氏度以上,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中国陶瓷史·秦汉时代》:陶器至汉代,有一最大之进化,不可不特别注意。盖自汉代以前,各种陶器,只能谓之为陶器,不能谓之为瓷器。考汉以前,并无‘瓷’字,至汉时,始言之及‘瓷’字,前此之不言‘瓷’字,盖无此物。当然不能言,后此之言及‘瓷’字,当然必有瓷之一物矣。故国人谓瓷器,发明于汉代。从用途上来看,瓷壶已失去了烧煮功能,变为盛装液体的单一用途,壶的形制  相似文献   

16.
康熙朝瓷器的烧制,以笔筒最有特点。笔筒不仅是康熙朝文房用瓷中的重要一项,而且代表了当时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充分反映出康熙帝对汉文化的推崇。本文以故宫藏品为例,试图对康熙朝所制笔筒加以简要分期断代。  相似文献   

17.
明代中后期,随着漳州月港逐渐发展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漳州窑瓷器远销世界各地,成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重要的对外输出产品。文章通过搜集和梳理漳州窑瓷器在海外遗存的情况,结合漳州窑外销瓷的风格特点,探析漳州窑瓷器作为外销瓷在明末清初时期能够远销海外的原因以及其对国内外制瓷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1997年起在河南焦作当阳峪窑址中陆续采集到15件骨质和1件象牙质制瓷工具。本文对这16件制瓷工具进行了描述,并与全国各地同时期出土的同类工具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它们就是当阳峪窑美轮美奂的剔、刻、划花瓷器的制作工具。对学术界尚无人研究的宋金元时期剔、刻、划花瓷制作方法之谜起到了抛砖引玉作用,对研究该时期陶瓷装饰艺术也有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19.
由陶到瓷     
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陶器、原始瓷的起源与演变以及成熟瓷器的产生,提出了一些具有学术深度的独到的观点。作者以对汉代原始瓷的肯定,再次否定了"原始瓷中断说"。在何为瓷器的问题上,将现代的科技测试与古人的审美理念相结合,提出了界定成熟瓷器的复合标准,从而澄清了近年来有关成熟瓷器的模糊概念。同时,对1 999年所述的"古瓷系统树"作了进一步的诠释和强调。  相似文献   

20.
德化窑是民窑之一,明清时期达到繁荣鼎盛,其中尤其以何朝宗为代表制作的德化白瓷享誉世界,被称为"中国白"。德化瓷器具有质地纯净坚硬,色泽明亮洁白的特点,深受国内外欢迎。德化瓷器外销也有悠久的历史,遍及亚洲、非洲、欧洲,在国际贸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推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互鉴做出重要的贡献。福建古志中对德化窑和德化瓷器、德化瓷外销情况、何朝宗等瓷雕艺术家和制瓷工匠对德化窑的历史地位与影响等均有详细记载,是研究德化窑和德化瓷器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