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拉回来了?3月8日,巴西联邦最高法院法官法欣宣布废除对卢拉的有罪判决。这一纸裁决犹如一枚重磅炸弹,极具声望的前总统卢拉重新获得政治权利,角逐2022年巴西总统大选的机会之门正向其敞开。两天后,卢拉发表公开演讲,有评论称,这位前总统“以竞选基调”再次出现,“巴西的政治游戏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2.
在工人眼中,他是抵抗军政府独裁暴政的象征,是巴西的“卡斯特罗”。而在布什的小算盘中,卢拉或许还是美国重返拉美的合适人选10月29日,巴西最高法院宣布卢拉以60.8%的高票蝉联总统,消息传来,无数的巴西穷人开始涌上街头,纵情狂欢。  相似文献   

3.
面孔     
“女游击队长”竞选巴西总统 2月20日,巴西执政党劳工党正式推举现任总统卢拉的女助手、总统府民事办公室主任蒂尔玛·罗塞夫作为该党候选人,参加今年10月的总统大选,如果罗塞夫当选,就将成为巴西历史上的首位女总统。  相似文献   

4.
周有恒 《文史天地》2007,(11):57-64
现年62岁的卢拉是巴西历史上第一位工人出身的总统,他极富传奇色彩的个人经历,加上浓重的左派背景,使得这位南美头号大国的最高当权者不仅在拉丁美洲遐迩闻名,其在中国的知名度也超过了其他历任巴西总统。  相似文献   

5.
历史进行时     
<正>2010/8.26-2010/9.9巴西批准兴建亚马逊大坝环保分子反应激烈8月26日,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巴西总统卢拉签署了在亚马逊河谷兴建大坝的合同,贝罗蒙特大坝建成后将是世界第三大坝。环保分子  相似文献   

6.
巴西报纸近来的头条图片屡屡出现这样的场景:女总统选举候选人狄尔玛·罗塞芙微笑着举起手,仿佛要欢庆即将到来的胜利。而在她身旁站着的,不是什么未来的“第一先生”,而总是现任总统卢拉·达席尔瓦。这样的竞选策略是两人的双赢:6个月以前,罗塞荚还是个不太为人熟悉的名字,反对党候选人、现任圣保罗地区省长的何塞·瑟拉一直保持着民调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上期谈到巴西前总统卢拉,如何以举办世界杯和奥运会来作为其统治桂冠上的两颗明珠,为其“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经济学.以及治下的资本主义盛世歌舞升平一番。本期意犹未尽,再谈谈历史上世界杯如何成被政治野心家利用为宜传工具。以往的独裁者会以战争和帝国扩张,作为成果,来使自己对民众的高压统治合理化。  相似文献   

8.
巴西世界杯的举行,让迪尔玛·罗塞夫这个第三世界国家的总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人物。接下来,金砖国家峰会、金砖国家同南美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让人们再次聚焦拉美。除巴西总统罗塞夫外,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智利总统巴切莱特、哥斯达黎加总统钦奇利亚等多位女总统闪亮登场。为什么在拉美这块土地上盛产女性领导人?  相似文献   

9.
2004年所谓台湾“总统”选举在即,然而许多人对其中的方方面面知之不多。 “总统”在台湾地区被称为最高行政长官。所谓《中华民国宪法》第35条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对外代表中华民国”。50多年来,台湾当局的“总统”在职权和选举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总统”职权由介于内阁制和总统制之间向总统制转化;“总统”选举由“国民大会”间接选举向“全体人民直接选举”转化。这些变化从一个方面折射出台湾所谓“宪政改革”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0.
黄海霞 《神州》2011,(2):33-35
2010年的10月31日,巴西最高选举法院宣布,执政党候选人迪尔玛·罗塞夫在总统选举中获胜,出任新一任巴西总统。当选后,她决定带领巴西争取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大话语权。这是女性光芒在政坛上的又一次闪现;而我国政坛"铁娘子"、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就曾以犀利的言辞和机敏应对的谈判风格著称,令巾帼不让须眉,写就女子  相似文献   

11.
刘东平  王凡 《旅游》2006,(9):16-23
真是的,不到巴西,不知道斯堪尼亚在重型卡车运输当中的地位。斯堪尼亚的销售者无不自豪地称其经销的卡车为“公路之王”。在巴西,就数量而言,其“王”的地位的确是毋庸质疑的。我们此行,乘坐“公路之王”斯堪尼亚卡车,穿越巴西,体验了一段卡车旅行的别样风景。  相似文献   

12.
5月19日,巴西政府公报刊登了以下两个合同文件:一、今年6月比日,亚马逊州政府发展局将聘请国内著名歌唱家艾芭在卡多佐总统的生日庆祝会上演唱,酬金50万美元;二、亚马逊州政府发展局将为庆祝总统的生日,聘请球王贝利演讲,酬金30万美元。巴西政府公报是巴西国家行政事务部定期发布的官方文件。公报一出,巴西朝野震惊。巴西国会中断了正常会议。反对党议员纷纷指责卡多佐总统在国家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动用公款为自己祝寿,并要求追究总统的法律责任。巴西舆论界则援引政府公报大教文章。而普通百姓本来就因国内的经济问题对卡多佐总…  相似文献   

13.
总统不卖车     
乌拉圭总统穆希卡,被称为“世界上最穷的总统”,他有着并不“总统”的生活方式。如果一辆随时有可能报废的天蓝色甲壳虫小轿车,市场估价一千多美元,有人出价100万美元拿下,你相信吗?如果它的主人还不愿意卖呢?  相似文献   

14.
美国总统与旅游○李贵平美国人“贪玩好耍”,喜爱旅游,这在美国总统也不例外。尼克松:“这位伟人的去世,使美利坚少了一位斗士,更使美利坚的景观失色。”1994年4月22日晚,美国第37任总统理查得·米尔豪斯·尼克松因患中风在纽约去世,享年81岁。4月27...  相似文献   

15.
汪金友 《文史月刊》2008,(11):65-65
团结出版社今年出版的《八大军阀秘闻》里。记载了一个韩复榘视察的故事。 1932年11月,时任山东省主席的韩复榘。以“察访民间疾苦”的名义,到鲁西几个县去视察。临行之前,他让山东省政府发了一份公文。明确要求“不需招待以节省财力”。  相似文献   

16.
“总统来了又走,管家始终留下”。这句话用在尤金·艾伦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他在白宫工作了34年,先后有8位总统来了又离开杜鲁门总统叫他“吉恩”,福特总统喜欢和他谈论高尔夫球,他还和卡特总统一起喝过啤酒.  相似文献   

17.
希特勒对巴西的野心 希特勒公开宣称:要“把巴西变成一个新的德国。” 三十年代的巴西也存在着希特勒实现其野心的条件。 首先,长期以来,在这个庞大的国家里,早已存在着许许多多个小小的“德国”。1889年巴西成立共和国以前,德国向巴西的移民平均每年不过二千人左右。而到1924年,则猛增到了二万八千一百六十八人。  相似文献   

18.
面孔     
《南方人物周刊》2010,(10):14-15
总统“被死亡” 格鲁吉亚总统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体验了一把“死亡”的滋味。日前,格鲁吉亚“形象”电视台新闻主持人在日常新闻播报时说:“俄罗斯军队入侵,轰炸了机场和海港,总统萨卡什维利死亡。”尽管节目说明这是“编出来的”.但还是引起同民恐慌,很多地方电话网络和手机因负荷过重而瘫痪,很多人因“心脏病”突发呼救护车。  相似文献   

19.
“一根筋”是民间对那些认死理,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的俗称。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一根筋”,美国社会才消除了种族隔离,才有了奥巴马从一个黑人孩子走上美国总统宝座的奇迹。在他们争取公平的过程中,总有那么一些“平凡但又不平常”的故事,这些故事常常令人“难以名状”又“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20.
在国外媒体看来,他们觉得武尔夫的那些“污点”充其量只是“小小的越轨”,根本够不上丑闻的“最低门槛”可德国人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眼里,总统是国家的象征,理应是一个有“道德洁癖”的圣人,而武尔夫的言行“破坏了德国的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