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三线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2 0世纪 80年代 ,三线建设遗留下来的问题与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愈发不协调 ,国家着手对三线建设进行调整改造 ,主要内容与方式是中观和微观的布局调整、产品结构调整以及一线、三线合作等方面 ;三线调整改造具有布局调整为主与其他方式兼顾、政府扶持与企业自谋出路相结合等特点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过去三线建设遗留问题的矫正 ,是三线地区经济、国防建设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198 3年中央确定了三线企业“调整改造 ,发挥作用”的方针 ,1986年开始 ,历经三个五年计划 ,从布局、产品方向、产业结构和技术改造几个方面 ,对三线企业进行了调整改造 ,改善了企业的外部环境 ,稳定了职工和科研队伍 ,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体制转变 ,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了重要准备  相似文献   

3.
于锡涛 《纵横》2014,(5):4-9
20世纪60年代,由于当时面临的严峻国际形势和国内生产力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在中国西南和西北广袤的大地上,展开了一场以备战和对付可能发生的外敌入侵、保卫国家安全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进行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线建设”。  相似文献   

4.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经济史上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是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战略大调整。重庆地区作为三线建设中最大的中心城市,内迁职工在环境适应、工资奖金、劳保福利及生活物资供应标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重庆市根据企业的内迁情况逐步调整标准,并按照"先安后迁"的原则灵活解决内迁职工的社会生活问题。与此同时,重庆市通过采取走群众路线、树立典型等措施对内迁职工进行思想教育,使内迁职工不断适应迁入地区环境,增强环境认同感,从而提高了内迁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保证了重庆地区三线建设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5.
姚亿博 《纵横》2014,(6):51-56
三线,一个陌生的名字,一个神秘的领域。蘑菇云腾空,火箭飞天,核潜艇下水,战机展翅,呼啸的列车穿越被视为筑路禁区的大裂谷……这壮丽的画面和惊天奇迹的诞生,无不与三线建设紧密相连。在那巍巍群山间、莽莽丛林里、连绵草原中、茫茫沙漠上,弹指间,一座座钢都、煤城、都市拔地而起,一轮举世瞩目的“太阳”从这里冉冉升起。  相似文献   

6.
三线建设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扬文 《百年潮》2006,(6):42-49
编者按:高扬文,原名高芳鸿,原冶金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后任煤炭部部长、党组书记.1952年,被选为团中央候补书记.同年任中央有色金属工业局局长.1955年任重工业部部长助理.1956年任冶金工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65年任国家经委副主任.1966年任北京市委工业书记、工交组长.1978年任冶金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79年任煤炭部部长、党组书记.1985年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顾问.1987年任中国康华发展总公司副董事长.1995年离职休养,2004年1月5日去世.本文为其家属提供的遗稿.  相似文献   

7.
三线建设在四川省的全力推进,不仅使该省城市借此跃入国家工业化的主流进程并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而且使其城市体系得以重塑。重工业城市快速崛起,成为四川省城市现代化的显著特征。这一城市新体系,既对国防安全和国家经济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又对四川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1964年开始的三线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史上生产力布局的一次重大战略转移。在三线建设时期建立起来的大批工业企业和交通运输线,改变了旧中国生产力不合理的分布和东西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格局,极大地促进了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增强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  相似文献   

9.
山西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雄厚的工业基础。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山西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进行了长时期的大规模的开发和建设。三线建设在当时虽然是从战备出发的,但对山西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起了重大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回顾和总结三线建设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对于加快山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1964年5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作出了建设三线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对当时的国际形势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后作出的决策,其直接原因和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0.
李力清 《纵横》2014,(8):43-46
“厂社结合”—解决城乡矛盾的三线经验三线建设开始后,我父亲李井泉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同时兼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主任和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总指挥。  相似文献   

11.
正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进行的三线建设,是一场以备战为中心、以工业交通和国防科技为基础的大规模建设。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上万的民工,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和荒野密林,风餐露宿、安营扎寨,付出了无数艰辛、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建设祖国战略大后方。陕西因为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  相似文献   

12.
三线建设时期是青海城镇发展的变奏期和转型期。在国家主导下以备战为目的的大规模工业建设不仅扩大了青海的城镇规模,拓展了空间布局,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城镇的产业类型和职能结构,实现了青海城镇体系的重塑。三线建设不仅奠定了青海城镇建设的工业基础,而且对于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改善民生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企业内迁和省际移民都成为推动这一时期青海城镇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三线建设,是指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在中国三线地区开展的一场以备战为中心。以军工为主体的经济建设。三线地区是针对一。二线地区而言。一线指沿海地区,二线指中部地区,三线地区包括两部分:一是云、贵、川及湘西、鄂西地区的西南三线;一是陕、甘、宁、青4省区及豫西、晋西地区的西北三线。三线又有大小之分:西南、西北为大三线,中部及沿海地区、省区的腹地为小三线。三线建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我国基本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核心内容。它历经3个五年计划,共耗资2050多亿元和几百万人力,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  相似文献   

14.
<正>邓小平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强调要把调查研究作为永远的、根本的工作方法。他这样要求,自己也身体力行。1965年,我国三线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茶地开展,11月1日至12月7日,受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毛泽东主席的委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到西南地区三线建设一线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一1964年毛主席和党中央下决心搞三线建设的时候,我在上海担任华东局经委副主任,兼国防工办副主任。后来怎么会到西南三线去的呢?有一个过程。一开始,我没有到成都西南三线建设指挥部去,只是做上海和华东地区工厂往三线的搬迁工作。这项工作的试点在1964年年底就开始了,全面准备和行动是在1965年的春天。大约是1965年3月,朱德、董必武、聂荣臻、贺龙、柯庆施到成都,李井泉陪他们观看青羊宫花会。这个花会,不单展览花卉,还展览四川的工业产品。这儿位政治局委员看了以后,对李井泉说"你们四川太落后了"。又对柯庆施说:"你们上海工业那么多,搬一点来帮帮他们嘛。"1964年6月,党中央和毛主席已经下决心搞三线建设。西南三线包括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和湘西、鄂西、豫西。当时西南三省工业基础确实很差。在旧中国,西南是军  相似文献   

16.
牛季良  刘洋 《百年潮》2014,(8):66-68
1939年,为支持太行的兵工建设,我同郑汉涛等人一起,经过3个月时间到达太行山第十八集团军总部,受到朱德的欢迎。我们被分到各个厂,加入到太行山原来有一点儿基础的兵工厂里。到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结束,太行兵工不负众望,在恶劣的条件下,创建制造枪、炮、弹药等基本配套的初级工业体系,可以说是一个奇迹。战争年代培养的这支打不垮、拖不散的太行兵工队伍,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各条工业战线的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从1955年毕业分配到一汽锻造分厂工作,就和汽车制造结下不解之缘。1964年跟随郭力厂长(调任机械工业部副部长)调入机械工业部汽车局,参与筹备汽车托拉斯工作。1966年春被抽调去北京市搞"四清",任北京汽车设备厂"四清"工作队长。一天下午,部军管会军代表找我谈话,要我参加102地区大三线二汽的建设。汽车局第一批下放人员除我之外还有于国光、梁读洲、关启仁、夏震祥、刘忠国和陈雪  相似文献   

18.
王荣生  于洋 《纵横》2014,(7):19-24
跻身新中国第一批大学生 1949年,我17岁,已经在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武汉科技大学前身)读了两年书。同年5月16日武汉解放以后,我想去参加革命,于是去考湖北人民革命大学和中南军政大学本部,都被录取了,但哪个也没去成,因为家里不太同意。我家有四个人要去参加革命,除了我之外,我弟弟、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进行的三线建设,虽已过去几十年了,但对它的评价依然存在颇多争议。对三线建设作出分析评价,确非易事,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特殊性。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三线建设二重性这一命题,即它既是旨在应对战争危险的特殊政治行为,又是谋求改善生产力布局的一般经济行为。由于战争没有绝对确实性,只有相对确实性,因此政府的经济行为并不总是取决于经济学原则,还要考虑社会政治的要求。与此同时,评价三线建设得失时,还要面对其经济分析的特殊因素和难以避免的模糊性。总之,三线建设得失相比,得是长期起作用的因素,是国家战略利益所系;失是得的必要代价,从根本上说是外部敌对势力强加给中国人的,也是暂时的,终归会得到补偿。  相似文献   

20.
三线建设,指的是从1964年到1980年,我国在中西部的十三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以基础工业、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为目标的大规模基本建设。它历经三个五年计划,投入资金2052亿元,投入人力高峰时达400多万,安排了1100个建设项目。虽然由于这些项目的建设地点太过偏僻,给后来的经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不便,但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发展。那么,三线建设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上马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