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伟 《史学月刊》2020,(8):69-81
传统研究中,学者们多将"公会议至上理论"的源头归于中世纪世俗的政治理论和帝国公法学家们的思想。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召开后,以公会议历史为中心的研究再次引发了学者们的兴趣。1955年,蒂尔尼出版《公会议至上理论的基础:从格拉蒂安到大分裂的中世纪教会法学家之贡献》一书,从12、13世纪的教会法传统阐释了"公会议至上理论"的起源:12世纪教会法汇要学家关于教宗、教会、公会议等问题的讨论,13世纪教令学家提出的共同体理论,14世纪约翰和扎巴里拉等人对传统教会法理论的综合和演绎,最终在政治形势的催动下促成"公会议至上理论"的成熟。蒂尔尼的研究否定了"公会议至上理论"起源于教会外部说,将"公会议至上理论"定义为教会法发展史上的一环,同时为"公会议至上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宗教神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传统研究中,学者们多将"公会议至上理论"的源头归于中世纪世俗的政治理论和帝国公法学家们的思想。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召开后,以公会议历史为中心的研究再次引发了学者们的兴趣。1955年,蒂尔尼出版《公会议至上理论的基础:从格拉蒂安到大分裂的中世纪教会法学家之贡献》一书,从12、13世纪的教会法传统阐释了"公会议至上理论"的起源:12世纪教会法汇要学家关于教宗、教会、公会议等问题的讨论,13世纪教令学家提出的共同体理论,14世纪约翰和扎巴里拉等人对传统教会法理论的综合和演绎,最终在政治形势的催动下促成"公会议至上理论"的成熟。蒂尔尼的研究否定了"公会议至上理论"起源于教会外部说,将"公会议至上理论"定义为教会法发展史上的一环,同时为"公会议至上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宗教神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 在中华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进程中,曾有过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那就是绵延千载的房山云居寺石刻佛教失藏经的刊刻事业。1400年前的隋大业年间(公元605年),高僧静琬鉴于历史上的灭佛运动,为使佛法永传万代,在风景秀丽的白带山开启了千载刻经伟业。静琬及其弟子们宏愿深心,一锤一錾,矢志不渝。琬公没,有导公继焉,导公没,有仪公、暹公、法公、流诸公成其事。鉴于同一信仰,淡化了国度的界线,忽略了朝  相似文献   

4.
论秦武公     
(一)即位时的险恶政局 秦武公,宪公嫡长子,德公之兄,前697-前678年在位。 武公以前,秦国经历了建国后的一段发展期。武公的四世祖襄公,虽在被封诸侯仅五年即死于军旅。但他已为秦国开辟了东向发展的兴盛之路。全面继承了襄公事业的文公,不仅把国都由西垂迁至关中西部的淠邑,而且经过十余年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正>豳公盨又名遂公盨、燹公盨,2002年从海外文物市场上购回,现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属于国家一级文物。豳公盨的铭文无疑是最吸引人的,因为其铭文所透露出的信息涉及顾颉刚先生早年在古史辨运动中提出的关于禹的一些论断,该青铜器或为这些论断和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更深入的线索。豳公盨自进入公众视野以来,已有许多学者对其铭文进行了考释,也有许多学者分析了其与大禹治水传说的关系,还探讨了这件器物所体现出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然而,质疑豳公盨真实性的声音仍然存在,并且在形制方面的研  相似文献   

6.
李永扩 《风景名胜》2021,(2):0231-0231
公路桥梁作为公路运输的载体,具有造价低、运输方便、灵活性强等基本特征,并在分担运输工作、缓解运输压力等方面发挥着作用。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管理是运输业关注的重点,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公路桥梁运输业的安全。为确保公路桥梁施工工程的质量,防止因施工质量问题引发重大公路桥梁交通事故,应强化公路桥梁施工期间对工程质量的管控工作。  相似文献   

7.
2016年8月,正定古城墙修缮工程施工中,于西城墙内城门南侧发现东天宁寺住持容公长老塔铭和晦岩禅师欢公行业残碑。"东天宁寺住持容公长老塔铭"刻于元至治二年,记载了天宁寺住持容公长老的生平,它的发现,为正定天宁寺、邢台开元寺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普化寺,正定史志不见记载,"晦岩禅师欢公行业"残碑的发现,可补志书之缺。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开设公选课《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教好当前公选课《大学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精选课程内容、引入现代教育手段、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不少研究者往往把元世祖“崇儒术、行汉法”与尊崇儒道、优礼孔氏子孙等同起来,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蒙古可汗尊奉信仰自由,在蒙廷“间接统治”政策下,衍圣公受到优渥礼遇,元世祖总管汉地后直至其去世,在尊孔方面鲜有作为,衍圣公地位跌入历史最低谷,甚至世爵中断43年。衍圣公政治地位和特权待遇的巨大变化,集中反映了蒙元初期儒学的真实地位。本文试述蒙元初期衍圣公地位和特权待遇由盛到衰的境遇变迁,尝试提出衍圣公世爵中断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铸公即徐铸成先生。屈指算来,铸公仙逝已十又三年。岁月悠悠,人生易老,多半往事都已淡忘,惟独1947年在故乡宜兴与铸公初面的情景,犹历历如昨。我与铸公同籍江苏宜兴。铸公之子徐复仑曾这样说:“父亲的一生,其实只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办《文汇报》和《大公报》,另一件是当右派。父亲的好友罗孚先生有诗云:‘大文有力推时代,另册无端记姓名’。”这段话概括得极好。办报是铸公的一生理想,而《文汇报》这朵报界的奇葩,更是他一生心血所浇灌成长。 汇报》发轫之始,正当大夜弥天的上海沦陷时期,铸公坚持宣传抗战、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不畏敌伪的手枪…  相似文献   

11.
拜住,元代人,蒙古族。拜族为元朝累列大臣之巨室,其功名载之史册。一世忠宣公、二世忠武公、三世忠定公、四世武靖公、五世忠宪公、六世忠简公、七世拜住是忠献公。拜住出身将门,远承祖宗之风,以先祖功勋世袭宿卫长,他胸怀韬略,一生屡立奇功。  相似文献   

12.
周代勋贵受封为诸侯,有命长子就封、次子留佐周室之制。据近出曾公钟诸铭,伯适为曾国始封之君,其长子南公(曾侯谏)则出封为曾侯。曾侯谏被昭王命为南方诸侯之长、爵比三公,故称"南公"。数代曾侯皆被周王册命为"南公",故曾侯或世称"南公"。而曾侯犺之父"南公"究系曾侯谏或曾侯伯生,伯适与南宫适是否一人,皆难论定。而曾侯之称"南公"与畿内南宫氏宗君之称"南公"绝不相同,南宫氏之宗君可称"南公"或"南宫",而曾侯不得称"南宫"。南宫适应为畿内南宫氏的主要源头,此后世代称南宫(公)。  相似文献   

13.
《苑英华》卷六三九荐举下载李商隐《为濮阳公陈许举人自代状》、《为怀州刺史举人自代状》、《为尚书渤海公举人自代状》、《为荣阳公奏王克明等充县令主簿状》、《为荣阳公举人自代状》、《为盐州刺史奏举李平判官状》、《为濮阳公陈许奏韩琮等四人充判官状》、《为安平公兖州奏杜胜等四人充判官状》,共八篇。上列诸状又均载於清编《全唐》,  相似文献   

14.
《拙公语录》由拙公和尚之弟子明行禅师将拙公和尚在越南宣讲佛法的法语和答问编集而成,主要载录拙公的生平及佛学思想,可能成书于1686年前后,是在国外发现的一本鲜为人知的珍贵汉文古籍。它对越南历史文化、中越文化交流史、越南华侨华人史、我国区域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毛泽东与陕北公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国林 《百年潮》2006,(4):46-50
陕北公学(简称"陕公")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一所统一战线性质的学校,毛泽东先后十几次到校讲话,三次题词,还为它选干部、定方针,为陕公的发展倾注了较多心血.毛泽东在一次演讲中斩钉截铁地说:"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对它作了很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少址子址尹r月/鱿尹公J公丹了公洲产公3/公多公Jr月z址刀产仗J公习了址月了仗刃公习公乡公月产址J犷污了r钾一腊梅花开在冬天,缅桂花开在夏天,樱桃花开在秋天,并蒂的野百合花,开在播种的春天。南瓜无水不鲜,高梁无水不艳,阿哥锋有阿妹,山珍海味也不错,澜沧江底深藏着金子,无量山心镶嵌着水晶,大森林里栖居着鹿群,罗扎河里潜游着鲤鱼,阿哥心里,珍藏着阿妹的身影。天上最灿烂的是五彩云 度,河边最美丽的是开屏的 孔雀,山上最值帆的是鹿茸熊 掌,林中最香甜的是岩蜂酸 出的蜜桨,世间最珍贵的是阿妹纯洁的心肠。三弦弹起牛羊儿欢,山茶映红彝家…  相似文献   

17.
在商代晚期,"公"是商王对其旁系亲属的称呼,使用这一称谓本是为了对商王室中的直系和旁系亲属进行区分,从而凸显直系血亲的崇高地位。不过,虽然在商王室中,"公"是旁系,是小宗,但相对于绝大多数臣民来说,"公"又是王室贵族,地位也十分尊贵。因此,原本作为王室旁系亲属称谓的"公"同时也兼有尊崇的含义。周初承袭殷制,但除了周王室贵族有凭血缘关系而称"公"者外,周王还常把"公"这个称号授予功臣,用以褒奖和拉拢他们,并以此凸显周王室与他们之间兄弟般的密切关系。在此情况下,"公"的亲属性含义渐失,而政治性含义渐增。尤其是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力量衰弱,各诸侯国国君竞相自称为"公",此后"公"完全演变为一个尊称。  相似文献   

18.
刘畅 《史学集刊》2004,(1):88-96
字义构形及释义 ,历来为公私观念研究中的难点 ,因而自然成为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先秦思想史研究中亟待攻克的一个难题。近来有学者试图破解这一难题。作者从“象意”造字法角度切入 ,认为“厶”像人鼻形 ,“公”“厶”均象人脸部之形 ,并得出了“侧面为私 ,正面为公”的结论。在“公”“厶”字义构形及释义上 ,这虽不失为一种创意 ,而验之古文字学规律、先秦文献用语习惯、先秦公私观念发展嬗变等几个方面 ,“侧面为厶 ,正面为公”的结论 ,还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9.
那瑛 《史学集刊》2007,1(5):79-85
对于公私问题的思考和论述是梁启超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梁启超对公私观的理论重构,是承袭传统与汲取西方文化的成果。他批判了中国传统的公私观,对"公"、"私"的内涵进行了转化,从"朝廷为公"向"国家为公"转化,从"群体之私"向"个体之私"转化。由此,把公私的主体转化为"国家"与"国民"。在此框架下,从道德、政治、经济、法律等不同视域,对公私规范进行了重构与解释。他把中国传统的"公私对立"观念转化为公私相互依存;他区分了政治法则与伦理道德,使传统的"公"、"私"观念在政治学说层面上具备了近代形态;他还强调国民的权利及其对国家的责任。梁启超的公私观对中国当时及其后的公私秩序的讨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甲公的传说     
老古时代,人死了兴吃,人老了也兴杀吃。传说,有个老祖宗,叫甲公。他头发胡子都白了,身体却很好,能背,能扛,能挑,还能上山打猎。一天,他家在岩洞口用木头搭木棚子。他的儿子叫甲生,见木棚快搭好了,就同他婆娘商量,要杀甲公来招待帮盖木棚的人。这事被甲公的孙子听到了。孙子就仰着头,对在木架上忙着盖棚子的甲公喊: “爷爷,快下来,我爹要杀你煮了待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