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娘娘寨遗址位于荥阳市豫龙镇寨杨村西北。2008年在遗址北部发现一座"大泉五十"钱范窖藏坑,出土了大量钱范残块,其中三块面范、两块背范保存较好。依据钱范的形制、结构与文字风格,推测其年代当为新莽早期。这为研究郑州地区在两汉时期的历史地位以及钱币铸造业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
新莽契刀、错刀、大泉祖范述略刘春声1987年,作者于西安北郊草滩乡发现一方“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大泉五十”三钱一体的石质新莽铸钱祖范。其时,正值余在西安修学。某次,到北郊访古,于乡间结识一耄耋老者,年八旬以上,旧学造诣颇深,彼此甚为投机,遂结忘年之交。翁知余素喜“孔方”,乃出示一石请余鉴赏。此石系文革中,其子开拖拉机耕地时子田垅中翻出,因石作长条状,便携至家中,自谓可作磨刀石用,幸被其父发现,见石上有钱模,知非寻常之物,即收藏至今。余细观此石,原来是一方“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大泉五十”集三种钱模于一身的新莽铸钱祖范。我国在唐以前,普遍采用范铸法铸造钱币。按其功能又可分为祖范,母范,子范,制范材料有石、陶(泥)、铜、铁、铅等。其工艺流程为先由制范高手手工雕制阴文反书型腔,用来翻制阳文母范,又以阳文母范翻制阴文子范,即可用子范铸造钱币。因此,祖范的作用和功能类似后世翻沙法铸钱时所用之雕母祖钱,是弥足珍贵的。在出土和传世之新莽范中,祖范本已罕见,而两刀一泉三钱一体的新莽祖范,则是报道中前所未见者,更属凤毛麟角。后彼此互赠所爱之物,石范遂归余所藏。兹试就此范略述一二。一、此范的形制特点。范为滑石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阜阳南县,春秋时期始属宋,后属楚地,西汉置富陂县,属汝南郡。汝大郡在当时是富郡,商业发达,交通便利。本介绍阜南县出土新莽钱范,并就要关问题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郑州地区汉代的民间铸钱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汉前期,由于长年战乱,人民亟待休养生息。因此,当时政府曾一度允许官商铸钱。于是便有许多官吏和商贾从事钱币铸造,到武帝时,就将铸钱权收归中央,由“上林三官”独铸,使货币质量得到提高,在民间取得了信任。西汉末新莽时期,王莽托古改制,民间盗铸之风大兴,社会经济造成大混乱,加速了王莽政权的灭亡。近年来,在郑州地区曾发现两处新莽时期“大泉五十”铸造遗址。现根据出土铸范试析如下,以求就教。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博物馆所藏新莽钱范师小群陕西省博物馆收藏的新莽钱范,其中一部分,有关研究文章曾有著述①,但对其型制特征描述简略,有的文字与附拓张冠李戴②,以致于以讹传讹③,测量的数据也有误差,因而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笔者对这些钱范反复、细致观察,用游标卡尺精...  相似文献   

6.
新莽钱币形制奇特,制作精美,书法秀丽,而铸币的钱范尤其为历代钱币学者和收藏家所瞩目,现将几种新莽钱范介绍于后,以飨读者。一、“大布黄千”钱范之一: 范为铜质,呈长方形,四边倒角。长9厘米,宽7厘米,厚1厘米,重240克,四周边框厚0.3厘米,内深0.6厘米。上端成40°倒角,边长2.4厘米,下端呈45°倒角,边长1.4厘米(有浇铸口一端为上)。范底面长8.2厘米,宽6.3厘米,范面呈侈口状(插1)。  相似文献   

7.
两汉及新莽钱范存世较多,其具体铸钱工艺流程早已为泉界所熟知,唯六朝钱范发现甚少,已知仅公式女钱、常平五铢及各式小钱铜范母数种,它们是研究当时具体铸钱方式的珍贵实物资料。近年又见隋五铢组合式叠铸阳文铜范母一件(图1),长11.7、宽8.3、厚1.6厘米,重450克。老  相似文献   

8.
1999年7月安徽阜阳博物馆在界首市光武镇尹城子遗址的考古调查中发现一方珍贵的新莽“大泉五十”叠铸母范(封三上) ,出土时间为1 974年元月5号,后鉴定为一级精品入藏该馆,介绍如下。母范铜质,六边盘形,长、宽各71毫米。斜壁平沿。范中心设圆柱形直浇道,柱高与沿平,径9毫米。范内铸钱模四枚,面背各二,正面阳文篆书“大泉五十”四字。钱径2 5毫米,方形穿,边9毫米。每枚钱模外开一内浇道与直浇道相连。钱模四周有三对榫卯,当与范的另一半相卯合用。范背光平。该范构铸精良,钱文清晰规整,线条细润柔美,应为同类出土物中的珍品。新莽时期币制改革…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的铸钱史上,历代都能发现厚重钱。比较典型的是新莽货泉中的厚重钱,俗称“饼钱”。货泉饼钱在史书上并无记载。发现的地区集中在以陕西为中心的邻近地区。因此分析它应该是新莽时期的一种地方货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2001年春夏之交,西安大雁塔区三召村北岭,西安南绕城高速公路工地上,发现一处新莽小泉直一制范遗址,出土百余件小泉直一残陶范母。大部分钱范已被埋在路基下,现仅就集到的两件标本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文物》1963年11期载治稀《记汉官印母范》一文,认为马丞、徒丞“是王莽创造的官名,具有时代标识”。偶读罗福颐先生近著《古玺印概论》一书,见《古玺印时代的考证上·新莽官私印》一节中,也同样提到“马丞、徒丞、空丞等,都是王莽时特有的官名”。究竟上述三丞是否为新莽所创置,为新莽时特有的官名,这关系到汉印的断代标志,不可忽视。二文虽言之凿凿,但本人不无可疑。今试谈马丞、徒丞、空丞印诸问题于后,以就正于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2.
1972年以来,山西省博物馆从太原冶炼厂回收的民用废铜中,拣选出不少古钱。其中较珍贵的古钱,有西周的铲币(原始布),春秋的无文弧足空首布,战国的甘丹大尖足布,白人刀和垣字钱,西汉的五铢钱范,新莽的契刀五百、小布一百和大泉五十钱范,唐史思明的得壹元宝和顺天元宝,刘燕的永安一十,元蒙文大元通宝等品种。  相似文献   

13.
群刊撷萃     
陕西注重王莽钱币铸造工艺研究中国钱币学会陕西分会出版的《陕西金融》1990年增刊为王莽钱币研究专辑,其中专辟“莽钱铸造”栏目,发表了一批新莽钱范等材料;在“问题探讨”栏中,也有专文就莽钱铸造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初,山西省芮城县古魏镇柴涧村村民王一民在整修田地时,发现了一枚新莽时期青铜铸币“货布”范,随后将之捐献给芮城县博物馆。该铸币范为长方盒形,长9.3厘米,宽8.4厘米,高2.8厘米,重470克。  相似文献   

15.
汉代,宛为南阳郡治所,是著名的商业城市,宛城冶铸业十分发达。宛城内曾不断有汉代钱范出土(图1)①,其中新莽钱范尤多,为探索汉宛城遗址内涵,了解铸钱业兴衰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本文介绍宛城遗址出土的几批新莽钱范,并就相关问题谈几点看法。一、出土情况(一)中原技校出土点1964年春发现,钱范有契刀五百、大泉五十两种数百块,其中契刀五百最多,但绝大部分破碎,均系红陶,内含少量细沙,形制可分为圆形、方形。与钱范同出的有炼渣、红烧土、铸口杯以及绳纹陶片,较完整的灰陶下水管道、陶井圈、残陶窑址等。该处是一处铸造…  相似文献   

16.
发掘的汉长安城冶铸遗址很重要,对研究汉代京都冶铸金属器的技术水平很有价值。然简报中的一些问题,出乎人们的预料。西安地区共发现三处汉代烘范窑遗址。第一处是1958年报道的《咸阳发现秦代车器零件范一窑》①,第二处是《西安北郊新莽钱范窑址清理简报》②,第三处是本文要讨论的长安城冶铸遗址③。第三处遗址报道最详细,使读者能够了解较详细的资料情况。作为简报如此报道是可以的,但作为研究制模翻范造型技术、烘范设备与技术基础资料要求,我们盼望将有更具体、更详细的正式报告的发表。详读简报之后,有一些感想和意见写在这里,…  相似文献   

17.
叠铸式陶质钱范是在卧式散铸钱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有资料表明 ,叠铸式陶质钱范最早出现在西汉早期 ,在汉半两盘形铜母范上可捕捉到早期叠铸陶范的信息。但叠铸范在西汉早期并不占主导地位 ,在新莽钱币铸造中叠铸范逐步得以普及 ,东汉五铢铸造中叠铸范已成为主流。 1 986年 1 2月在陕西耀县有汉五铢叠铸陶范出土① 。东汉以后 ,我国东南部自孙氏吴政权起 ,东晋、宋、齐、梁、陈相继更迭 ,国都均置建康 (今南京 ) ,由出土与发现的六朝钱范以及铸钱遗物显示 ,六朝凡官方铸钱大多采取叠铸工艺。六朝时期虽然政权数易 ,但是在对铸钱和制范…  相似文献   

18.
河南商水县西南29公里程刘村的新安故城,发现新莽时期盘式铜“货泉”范母一件。铜范母为八边形,有边栏。边栏高0.3、宽0.3厘米,八边形边栏长、短不一,长边5厘米,短边3厘米,相对两边长度相同。短边中部向里0.3厘米处,有阴阳间错铆钉各  相似文献   

19.
正西海郡故城俗称三角城,在青海湖东北侧、湟水南岸的金银滩上,距青海省海晏县城约1公里,是王莽设立的西海郡郡城所在。西汉末年,王莽以国舅身份逐步取得汉朝实权,"北化匈奴,东致海外,南怀黄支",元始四年(公元4年)又派中郎将平宪等,引诱卑禾羌献地称臣,置西海郡。西海郡故城内曾多次发现新莽钱范。1958年7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志敏副研究员曾到这里实地考察,在城内采集到了西汉和新莽时期的五铢、货布、货泉、大泉五十等钱币和陶范~①。七十年代中期,有人在三角城遗址草地上偶得一使用  相似文献   

20.
九命系统是新莽等级制度的组成部分。复原、讨论新莽九命系统对认识新莽爵官制度、理解王莽托古改制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西北出土的新莽命数简,反映了命数与内爵称标识的"位—秩"的对应关系,应出于模仿《周礼·春官·典命》九命与《春官·大宗伯》九命而作的同一系统。据此可推断新莽曾实际制作过九命系统,此系统中九命序列与"位—秩"序列挂钩。复原出的新莽九命系统,在结构与内容上都有与新莽制度或汉晋观念相联系、呼应之处。这些都印证了新莽官方曾实际制作过九命系统。此外,有迹象暗示新莽五等爵序列可能也与九命存在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