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同 《江淮文史》2022,(1):141-150
<正>1945年12月3日,国立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梅光迪,因病到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求医,12月27日下午4时,医治无效逝世,享年56岁。作为著名学者和教育家,梅光迪因与胡适、竺可桢、吴宓等近代名人过从甚密,且因文言白话之争创办《学衡》等,引起过学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忆父亲     
一 1922年我在安徽合肥出生的时候,父亲是安庆一所中学的教员。我不满周岁的时候父亲考取了安徽留美公费生。父亲于1923年秋入斯坦福大学,1924年得学士学位后转入芝加哥大学读研究院。  相似文献   

3.
留学初期,梅光迪以创造中国新文化为己任,发掘儒学的现代价值,对其不适于现代的部分则加以批判,积极探索复兴儒学和融合中西文化的途径。这一主张得到了胡适的积极呼应。在孔教运动中,梅光迪赞同建立孔教,而胡适则对简单恢复孔教的做法提出批评,二人还就基督教、西方现代文明等问题进行了讨论。1915年后,胡适以实验主义为指针,力倡文学革命,梅光迪对其积极支持,同时也以新人文主义观念不断予以批评,尤其是在诗歌问题上。胡适、梅光迪关于文学革命的主张尽管不同,但却相反相成,相生相长。胡适倡导的文学革命主张在近代中国文化史、思想史上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而梅光迪对其的批评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对近代中国的文化变革颇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留美幼童对近代中国的历史影响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首次大规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幼童留美计划虽遭夭折,但留美幼童回国依然身体力行,影响和带动了中国继续向西方学习,他们的下一代也纷纷负笈海外,学有所成,甚至宋氏家族也受到留美幼童的重要影响;留美幼童还首倡了庚款留学,促成近代中国第二次大规模的留美运动,造就了一大批年轻有为、杰出优秀的科技人才,对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影响深远.本文拟对留美幼童的上述历史影响作一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5.
1945年8月24日,疾终贵阳的我省著名近代文学家、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谢六逸教授,安葬在六广门外八鸽岩圣公会墓地。4个月以后,12月31日,因抗战内迁遵义的浙江大学文学院长梅光迪教授也落葬于八鸽岩谢氏墓地附近,梅院长夫妇均信奉基督教,据1945年12月用日竺可桢日记记述,葬地为梅夫人李今英所定。两位大师速尔逝世,筑遵各界,感悼殊深。谢六逸,贵阳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士出身,回国后,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辑、《文学月报》编辑,文学研究会成员。1929年起在复旦大学兼任中国文学系与新闻系主任10年左右,是我国日本文学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6.
热词     
留美博士被枪杀地时间1月9日,美国芝加哥发生连环枪击案。32岁非裔枪手南丁格尔持枪“随机杀人”,短短几小时导致3死4伤,在芝加哥大学就读的30岁中国留美博士范轶然(Yiran Fan)也不幸遭枪杀,目前枪手已被警方击毙。  相似文献   

7.
韩健 《神州民俗》2010,(6):109-112
在五四新文化史的研究中,梅光迪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他反对胡适、陈独秀等人的新文化观点,并以《学衡》杂志为阵地与之论争,以至于被后世史家称为“文化保守主义”、“复古主义”。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与观点的开放,梅光迪的“真面目”正逐渐被揭开。本文正是以梅光迪的文章书信为基础,试就其思想中的变革因素进行简要的探讨,以凸显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与缺憾。  相似文献   

8.
80年代后期以来,学术界开始重新审视五四新文化运动,学衡派的思想颇受注意,而学衡派的灵魂人物则是吴宓。 吴宓(1894—1978),字雨僧,陕西泾阳人。他曾经和人说过自己的人生必有三个28年。后来,果如其言。第一个28年是1894年至1921年(虚岁)。1911年他入清华学堂,1916年毕业,1917年赴美留学深造,先入弗吉尼亚大学英国文学系,后转入哈佛大学,入比较文学系,1921年获硕士学位回国。第二个28年是1921年至1949年。回国以后他任南京东南大学西洋文学系教授,与梅光迪等人创办《学…  相似文献   

9.
<正>夏鼐,字作铭,浙江温州人,生于1910年2月7日,1985年6月19日在北京逝世。1934年7月,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经济史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10月初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的考古学部门,后改到英国伦敦大学攻读考古学。按照校方的规定,凡是到伦敦大学学习考古学的留学生,必须有田野考古工作的经历。因此,夏鼐于1935年春前往安阳殷墟,参加梁思永主持的殷代王陵区的发掘。1935年夏,夏鼐远渡重洋抵达伦  相似文献   

10.
正他"挖掘"出张爱玲、沈从文,所撰写的文学史成为西方名校教材人物简介夏志清,原籍江苏吴县,1921年生于上海浦东。1948年考取北大文科留美奖学金赴美深造,1952年获耶鲁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1962年应聘为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文系副教授,1969年升任为教授,1991年荣休后为该校中国文学名誉教授。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了一张宣统元年(1909年) 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的毕业证书。证书的主人是清政府派往美国留学的中国第一代留美幼童梁普照之子梁启英,捐赠者是77 岁的老人、梁普照之孙——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科技委的离休研究员梁赞勋。在这张晚清学堂的毕业证书一边,以朱笔题写的是光绪33年清政府严令学生谨遵朝廷政令的谕旨。在这张证书上,还写有主考官——第一批留美幼童詹天佑的名字,毅然送子赴美留学的梁启英祖父梁焕南的名字,第二批留美幼童梁普照的名字,以及他们的后辈——一个充满抱负、决心承继先辈救国宏愿的青年梁启英的名字。在这张承载着浓浓历史气息毕业文凭背后,记录了一个留美幼童和他的后代感人至深的“平凡”经历。  相似文献   

12.
一、孙中山和宋庆龄 1913年9月16日,20岁出头的宋庆龄留美毕业,来到日本横滨和姐姐宋霭龄团聚。在姐姐家里她遇到了孙中山,这一际遇决定了她的一生。  相似文献   

13.
江琳 《文史博览》2006,(5):22-25
2004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了一张宣统元年(1909年)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的毕业证书。证书的主人是清政府派往美国留学的中国第一代留美幼童梁普照之子梁启英,捐赠者是77岁的老人、梁普照之孙——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科技委的离休研究员梁赞勋。在这张晚清学堂的毕业证书一边,以朱笔题写的是光绪33年清政府严令学生谨遵朝廷政令的谕旨。在这张证书上,还写有主考官——第一批留美幼童詹天佑的名字,毅然送子赴美留学的梁启英祖父梁焕南的名字,第二批留美幼童梁普照的名字,以及他们的后辈——一个充满抱负、决心承继先辈救国宏愿的青年梁启英的名字。在这张承载着浓浓历史气息毕业文凭背后,记录了一个留美幼童和他的后代感人至深的“平凡”经历。  相似文献   

14.
夹芯铜元拾零1.陕西宝鸡发现中心“鄂”字大清铜币夹芯铜元(韩连庆:《夹心铜元》,《陕西金融.钱币研究》1990年7期)。2.安徽南陵县发现中心“苏”字大清铜币夹芯铜元(李向东文,《安徽钱币》1993年1期)。3.1992年8月,杨进南从购得的一批铜元...  相似文献   

15.
论文从清华政治学系留美生的师资情况、留美生将美国政治学移植清华的努力和致力于推动政治学教育本土化的担当等方面,阐述了1926—1937年留美生在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早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自清华政治学系成立伊始,留美生就在师资结构中占据主体位置,他们接受了完整的西式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学识素养。留美生执教清华后,同步推动了美国政治学的移植和中国政治学的构建,创立了适合本土知识需要的中国政治学学科体系。但在中国政治学教学科目的设置上,留美生也产生了认识分歧。留美生与清华政治学系发展的案例为当今海归学者发挥知识媒介功能,推动学科知识本土化提供了历史的思考与现实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留美幼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12岁,因此,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相似文献   

17.
正提起张福运这个名字,很多人不知他是何许人也,而他恰恰是一位为中国收复关税自主权及海关行政管理权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并且他与上海也有着很深的渊源。一、充满传奇的一生张福运1890年生于山东福山(今烟台),早年在家乡私塾受教,12岁时入美国长老会教士创办的烟台毓璜顶英文学馆(简称英文馆)学习。1910年考取清华庚款注留美预备班,次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留美教育是中外教育交流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留美教育是我国史学界、教育史学界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主要体现在中国近代留学史的整体研究,国家重点课题对留美教育的关注以及留美教育的专题研究。本文旨在对近代留美教育研究作一疏理,为留美教育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的父亲周世钊,字惇元又名敦元、东园,是著名的教育家、诗人和爱国人士。1896年,他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区石子冲的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逝世于长沙。1913年,他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后转入一师,1918年毕业,其间与毛泽东同班学习。1918年,他是首批参加新民学会的会员。一师毕业后,曾在长沙市修业小学教书,后与谢觉哉轮流主编《湖南通俗报》。1921年,父亲考入南京东南大学学习教育与文学,1927年毕业(中途辍学从  相似文献   

20.
1910年是留美官费生考试的第二年,胡适当时19岁,正在上海华童公学教书,决定报名参加考试。当时录取的名额较少,胡适对考试也没抱多大希望。后来又听说考不取的学生还有机会备取留在清华学校,胡适就决定关起门来预备这次考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