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2014,(8)
<正>2012年,洛阳文物收藏学会在征集社会流散文物时,发现一件传世的战国时期有铭铜鼎。据其铭文内容,可称为"仓端王义鼎"。此鼎为洛阳出土,未见著录。现对铭文的释读及相关问题略作考述,以求教于方家。鼎为子口,口部微敛,沿内折,扁圆形深腹,腹上部附有略向外撇的长方形双耳,腹下部内收,圜底,三蹄形短足较粗壮。盖隆起呈弧形,上有三环形纽,纽上各有一突起的乳丁。腹中部饰凸弦纹一周。整器呈扁球体状,造型工  相似文献   

2.
甘肃崇信出土的秦戳记陶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春至1987年秋,崇信县文化馆从本县九功、锦屏、赤城、铜城等乡镇征集到带有戳记的陶器42件。器种有鼎、罐、盆、釜、甑、茧形壶等,多为泥质灰陶,少量为泥质灰褐陶。笔者在出土地点征集这批陶器时,做了较详细的调查,除4件器物外,其余均出自不同地点的9座墓葬(见附表)。现介绍如下。陶鼎 1件。器形矮壮。有盖,上有三乳丁。敛口,附耳外撇,上有小圆孔,圜底,兽足。通高16、口径14.2、腹深8.4、腹径16.4厘米。盖内、腹下部各有阳文"卤市"戳记 (图一:1;二:1、2)。陶囷 2件。分2式。Ⅰ式1件。呈圆筒形,腹壁斜直,攒尖圆平顶,周围出檐,平底。檐下开方形仓  相似文献   

3.
刘余力 《文物》2020,(1):75-78+97
<正>2019年,洛阳理工学院文物馆收藏了一件传世战国铜鼎,据其铭文内容,可称为"王十一年大梁司寇鼎"。此鼎传为洛阳出土,未见著录。现介绍如下,并对铭文及相关问题略作考述。鼎子口微敛,沿内折,扁圆形深腹,腹上部附有略向外撇的长方形双耳,腹下部内收,圜底,三兽蹄形短足较粗壮。盖隆起呈弧形,上有三环形纽,纽上各有一凸起的乳丁。腹部饰凸弦纹一周。整器呈扁球体状,制作工整,器形浑厚,器身、器盖大部分区域分布浅绿色锈,间有红色锈斑。盖、器外部可见多处垫片,腹下和足部有明显范铸痕迹。口径13、腹径18、通高16.1厘米,重2775克,容水1810毫升(封底;图一)。  相似文献   

4.
大溪文化陶支座用途剖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面向海洋的广大区域内,北起华北平原,甫达广东沿海,东起台湾岛,西至四川东部的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中,经常可见到一种形制特殊的器物——陶支座。随着考古发现的日益增多,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关陶支座用途的论述文章相继发表,其基本观点都是认为陶支座是炊器的一种附件。认为陶支座“就是在烧饭时支在釜、锅等一类炊器底下的三个分开的物体,  相似文献   

5.
洛阳大学文物馆在2005年收藏了1件战国有铭铜鼎,传为20世纪40年代初于洛阳出土。鼎为敛口,扁圆形深腹,腹上部有微向外撇的长方形双耳,腹下部内收,圜底,三蹄形短足。盖降起呈弧形,上有三环形纽,纽上有乳状突起。素面,通体布满浅绿色锈,间有蓝或黄色锈斑。腹下和足部有  相似文献   

6.
1999年7月,接到陕西省文物总店送来待修复的春秋晚期楚地青铜敦一个。器形圆,环耳蹄足,盖隆起,顶部作圆握,周围有四个环形钮,器口微敛,平折沿,折肩,收腹,圜底,下有蹄状矮足。  相似文献   

7.
《秦代陶》(三秦出版社1987年)分上、中、下三编,是一部汇集和研究秦代陶的重要作。其中上编第陆部分为《秦代陶登录表》,共八栏,有顺序号、陶内容、件数、刻或印、器名、出土地点及器物号、图版中拓片号、备注。一目了然,甚便读。笔在使用此表过程中,发现个别拓片号有误,今罗列如下。  相似文献   

8.
《文物》1957,(10)
近见一陶砚,形甚奇。简记如下,以供专家研究。一全器形状砚为细灰陶制,中部为不规则圆形,下有叠石状三足,上有十二峰耸列。砚面上窄、下宽、斜面、箕形。沿砚首及左右两侧,环以砚池,十二峰夹池并列。池内岸有左、  相似文献   

9.
襄阳县新发现一件铜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4月,襄阳县朱坡乡徐庄村老馆铺农民在山坡上取土时,发现青铜器一件,随即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员作实地考察,未发现其他的迹象,推测此器可能出于墓葬中。铜器为盏,形制为隆盖,中部立喇叭形捉手,上有镂孔4个。盖缘作尖唇子母口形与器口相合。盖边铸四兽首形衔扣,但无扣合作用。器身方唇直口,束颈,鼓腹,平底。腹下铸三个兽蹄形小矮足,足上均有环形纽(图一,1;图版贰,1)。盖下部及腹上部又各附二个环形纽。盖上三圈花纹为两圈环带纹夹一圈蟠虺纹(图二,1)。盖顶中部饰蟠虺纹。捉手内侧饰垂鳞  相似文献   

10.
1979年冬,江苏赣榆县朱稽河改道工程的朱堵乡寺后段上,赵家圩民工在距地表2米深处挖出一口用绳纹陶井圈砌成的水井。这一地区陶井圈砌筑成的汉代水井很多,朱堵乡寺后的这一口井也应是汉井。井口上0.5米处,发现一件铁权,形如覆盂,上有桥形纽,通高20厘米,底面直径23厘米,重27.1千克。通体斑驳,呈铁锈红色。剥蚀最深处脱落达0.3厘米(见图)。从器形和重量看,此为秦代铁石权。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石器时代陶鏊初考张松林在新石器时代考古调查与考古发掘中,经常见到一种呈覆盘或盘鼎状的陶器,质地多为夹粗砂陶,部分为夹细砂陶或泥质陶,由于这种器形多出土于文化层堆积中,极少见作为陪葬品从墓葬中出土,故考古中所见的多为残片,完整器物极少见。这样,就...  相似文献   

12.
1959年四川西昌市北门外的古代火葬墓中出土铜镜2件。墓葬已被破坏,经了解,铜镜出土于火葬墓的陶骨灰罐中。龙纹镜直径8.5厘米。圆纽,纽外两条龙首尾相接,间有卷草纹。其外有弦纹两周。宽平缘(图一)。出土时镜面周围还可见用朱色绘制的八卦符号。 "正其衣冠"镜直径9.3厘米。圆纽,纽两侧铸有铭文,为:"正其衣冠,尊其瞻视。"其外有弦纹一周。窄缘(图二)。根据这两件铜镜的形制、纹饰,应属南诏大理时期的遗物。  相似文献   

13.
蔡红艳 《文物》2015,(4):87-90
<正>洛阳文物收藏学会收藏有一件传世的西汉有铭铜鼎,未见著录。此鼎为敛口,扁圆形深腹,腹上部有微向外撇的长方形双耳,腹部下收成圜底,三蹄形短足。盖隆起呈弧形,上有三环形纽,纽上有乳状突起。腹部饰粗弦纹一周。此鼎铸造工整,通体布满深绿色锈,间以土黄  相似文献   

14.
1985年湖北省荆州市(原江陵县)荆州砖瓦厂出土。盖径15.8、口径13.2、足径14、通高36厘米。盖为帽形,宝珠纽,盖下为子母口,盖面绘覆莲瓣纹,边饰叶片纹。器为敛口,圆唇,短颈,溜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礼制文献、遣策、器铭以及出土实物等资料对楚墓的用鼎制度进行了探讨,认为楚系高等级贵族墓葬中普遍出现的两套正鼎并非是人器和鬼器,而应分别属于祭器和食器两类。祭器一组仿效周制却并不彻底,而食器一组则沿用自身的偶鼎制度。战国时期主要通过纽的形制来区分这两类鼎,其中升鼎、无盖大镬鼎、箍口鼎、三环纽子母口盖鼎均属于祭器一组,卧牛纽(或卧兽纽)、鸟形纽(或变形鸟形纽)子母口盖鼎则为食器组的典型标志。春秋时期虽然遵循同样的分类原则,但亦有细微的差别存在。  相似文献   

16.
铜豆最早见于商代后期,是古代用来盛肉的一种食器。《说文》:“豆,古食肉器电。”故宫博物院度藏的嵌赤铜狩猎纹豆(图版二)是一件传世品,系清宫旧藏。这件狩猎纹豆,高21.4、宽22厘米,重2.22公斤。圆腹,双环耳,子母口盖,上有圆握,圈足。通体纹饰以赤铜镶嵌,工艺精细,构图生动。盖握与足上的图案表现了奔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望江县文物管理所1984年3月收藏铜镜一面。镜的直径20.2、边厚0.7、半球纽高1.1厘米,重685克。纽外有单线圆框和边长5.4厘米的双线方框形成纽座。中圈直径14厘米,形成凸形环带,环带以内饰栉齿纹。在纽座框外四周有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神图案,在环带以外的四周铸有"仙山并照,智水齐名,花朝艳采,月夜流明,  相似文献   

18.
新发现的柞伯簋及其铭文考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3年初,我们在平顶山应国墓地发掘了一座中小型的长方形竖穴土圹墓(M242)。墓中出土的铜礼器有鼎、篡、觯各2件,尊、爵、卣各1件。此外还出土铜兵器、铜车马器、玉器和陶鬲等器物。其中有1件柞伯簋铸有长篇铭文,内容较为重要。现将此簋介绍如下,并对铭文予以初步考释,疏漏之处敬请方家指正。一器物介绍柞伯簋为敞口,斜方唇,短颈内束,浅腹外鼓且向下倾垂,腹部一对龙首形耳,下垂珥,浅圈足下一喇叭形支座。颈部饰8个以细雷纹作  相似文献   

19.
临汝阎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陶画《鹳鱼石斧图》试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河南临汝县阎村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曾经出土十一座瓮棺葬,其葬具多为陶缸。在采集到的19件完整陶器中,有一件绘有彩色陶画《鹳鱼石斧图》的陶缸。根据临汝县文化馆和河南省博物馆的调查报告可知,这件陶缸是该处出土的三件彩陶缸之一。原件高47、口径32.7、底径19.5厘米。器呈敞口、圆唇、深腹、平底,口沿下有四个对称的鼻钮。该器为红陶砂质,器腹一侧绘有一幅高37、宽44厘米的彩画。其内容约略可分两组,左半画有一只身体椭圆、圆眸、嘴长而直、昂首挺立、体微后倾  相似文献   

20.
圜底器和圈足器陶器群是昙石山文化的典型特征。在以釜为代表的圜底器系统下,昙石山遗址墓葬中出土了五件陶鼎。本文通过归纳昙石山遗址陶釜和陶鼎数量的悬殊对比,结合陶鼎对陶釜器形的模仿等因素,认定三足器的造型来自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比昙石山文化与牛鼻山文化器形相似的陶器群,昙石山文化三足器的文化因素可能来自牛鼻山文化。陶鼎的文化因素体现了昙石山文化与同时期其他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