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考证泉州“蚵壳厝”牡蛎壳的来源,本文利用了动物学、动物地理学知识对“蚵壳厝”所用的牡蛎壳进行了种类鉴定和分布的分析。结果显示:“蚵壳厝”的牡蛎壳由大量近江牡蛎(CraSS0Strear1Vu一]ar1S)和少量的长牡蛎(C.g1gaS)组成,这两种牡蛎都属巨牡蛎属(CraSS0strea)。动物地理学特点显示,它们都是分布在太平洋一印度洋交汇海域,东非沿海的印度洋西部并没有这些种类的分布。结合前人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泉州“蚵壳厝”牡蛎壳应该是来自于东南亚或南海北部沿海。  相似文献   

2.
《吉祥八清静图》.亦称八吉祥徽、八瑞相、吉祥八宝图.藏语称。扎西达吉”.是藏族民间传统美术中最常见而又被赋予深刻内涵和吉祥喜庆喻意的一组组合装饰图。“扎西达吉”一般绘于寺院经殿门廊和两侧壁面.殿堂幔帷.帷帐之上.它由八种象征吉祥.圆满.幸福.智慧.财宝的标志性图样组成.这八种象征物是海螺.宝伞.宝幢.法轮.双鱼、金刚结.莲花、宝瓶等.总称为吉祥八清静.也即俗称的八宝图。据说.它们分别表示如来佛的头、眼、喉、舌、牙、心.身和足.其内涵除了寓意吉祥外.也与佛陀.佛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从前,有一只玉波壳乐长得很漂亮,能歌善舞。每天晚上临睡前,它都要唱上一支动听的歌。一天晚上,正当玉波壳乐唱得兴奋的时候,一只野猫领着两个孩子来到玉波壳乐住的树脚,问玉波壳乐:“美丽的玉波壳乐,你唱的歌真好听,你能不能教我唱几支?”“如果你喜欢的话,我可以教你唱。”玉波壳乐回答着。但它又想,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有喜欢唱歌的野猫,只听说过野猫是吃鸡和鸟的。“对!不得不防。”玉波壳乐暗自警戒。野猫又问玉波壳乐:“唱歌时用什么样的姿式,唱出来的歌才好听,你能告诉我吗?”玉波壳乐故意回答说:“我唱歌的时  相似文献   

4.
螺钿漆器与衬色螺钿漆器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代,人们把螺钿叫做钿嵌、陷蚌、坎螺或螺填。宋人方勺在《泊宅篇》中称之为螺填,元末陶宗仪《辍耕录》中有螺钿之名,明代著名漆工黄成在《髹饰录》中称它为陷蚌、坎螺等。螺,指的是嵌物的质地,钿是装饰的意思。徐铉在《说文》新附中说:“钿,金华也。”《集韵》也说:“钿,以宝饰物。”螺钿一名至今仍沿袭使用。螺钿漆器,是指取材于各种贝壳的天然色彩与美丽光泽的最佳部位,分层剥离和磨制后镶嵌于漆器之上作为装饰。《髹饰录》中螺钿条描述螺钿漆器时这样写道:“螺钿,……百般文图,点、抹、钩、条,总以精细密致如画为妙。又分截壳色,随彩而施缀者,光华可赏。”此话的意思是指按花纹画面需要,有意识地采用不同色泽的螺片,裁切成各种不同的点、抹、钩、条形状,镶嵌成“百般文图”,  相似文献   

5.
正螺钿漆器是我国古代漆器中的一个重要门类,螺钿的色泽华丽高贵,光彩夺人,具有与翡翠一样的光泽美感。"螺"螺壳与海贝也,"钿"镶嵌也,具体做法是将天然的螺或贝壳磨制成薄片,截割成人物、鸟兽花草或各种几何图形及文字等,嵌装在黑色的漆器上,形成流光溢彩的效果,其工艺源头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唐代及以前都是厚螺钿,又称硬螺钿;宋代开始出现薄螺钿,也称软螺钿,取夜光螺、珍珠贝等优质彩螺类的光泽最佳部位,薄如蝉翼的壳片可以拼嵌出更为精细的图  相似文献   

6.
天津东郊发现战国墓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东郊区张贵庄南五里、津塘公路南侧、崔家码头以北有一南北向长条形的贝岗,当地居民称作"蛤蜊坨子",地面上散布着大量的蛤蜊壳和螺壳。从断面看,贝壳堆积层很厚,而且密集。贝岗高出地面约2米,四周均为稻田。从贝岗往南过崔家码  相似文献   

7.
牛栏洞遗址的螺壳14C年龄比同层位的动物骨骼偏老6000—8000年,发掘者剔除螺壳测年结果而采用动物骨骼测年。首先从技术原理上看,常规14C法测定的骨骼年龄很可能偏晚,而通过对不同物质的测年结果的比较以及文化面貌等研究可以发现,螺壳14C年龄相对较好地反映了该遗址的日历年龄。对牛栏洞遗址的个案研究,其意义不仅在于将遗址年代大大提前,还为研究岭南史前考古的重要问题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法螺是藏区本教和藏传佛教的宗教仪轨 中共同的重要法器与乐器,但其在螺纹的左旋与右旋上 却有严格的宗教属性规定。本文通过研究一件甘肃省博 物馆所藏的左旋法螺,甄别了左旋与右旋法螺的宗教属 性,阐述了这种宗教仪轨的由来;也从一个侧面阐释了藏 区本土佛教与本教相互斗争、融合的历史过程及现状。进 而认为法螺左旋与右旋的宗教属性差异是这一历史文化 现象的典型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9.
胡杨 《丝绸之路》2006,(11):59-59
敦煌作为佛教圣地.有“三步两道桥,一里五座庙”之说。有庙之处必有塔。从古至今.敦煌到底有多少塔.没人能说得清楚.但敦煌的塔.不仅是一道历史的风景修塔.护塔更是一种千年不绝的风俗。如今.敦煌大地上仍有不少的塔.它们背后的故事.其实就是敦煌风俗的缩影。  相似文献   

10.
闻名世界的孔子鸟家族再添新成员.这一成员把孔子鸟类群白垩纪的生活史向前推进76000万年。孔子乌是古乌类中的一个属,它们是现今发现最早的具有角质喙而没有牙齿的原始鸟类。这种鸟出土于举世闻名的热河生物群.科学家以“孔子”为其命名.它以大量化石上保存完整的骨骼和清晰的羽毛印迹成为最著名的中生代鸟类。  相似文献   

11.
最近,笔者在江苏省教科所等单位主办的现代特殊教育中心,看到一位来自宜兴的患儿正在接受脑功能恢复的特殊训陈。专家介绍这位年仅6岁的患儿一生下来,就是一个“左撇子”,长到4岁时,家长看不惯便对其进行强制性矫正。结果,孩子的“右撇子”没形成,倒把原来的“左撇子”也弄丢了,脑功能也因此受到了伤害。这位主管专家说,目前要想恢复孩子的脑功能,难度不小。据悉,此类病例在小城镇及乡下为数不少。  相似文献   

12.
正确认识“比较优势”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卿平 《攀登》2001,20(1):45-46
“比较优势”是一个在西部大开发研究中被反复提及的概念,发挥西部在自然资源及劳动力资源上的比较优势,被许多人认为是西部的最佳选择。然而,过份倚重这种所谓的比较优势,则必然造成西部科技开发能力的低下;同时,“优势”还应放在国际市场上去观察,缺乏竞争力的“优势”不是真正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在西藏北部的喜玛拉雅山与冈底斯山交汇处,有一条蜿蜒近百公里的大峡谷,谷中丛生千奇百怪的土林,气势恢宏。 千年流淌不息的象泉河,弯弯曲曲穿梭于大峡谷中.孕育了璀璨的象雄文化,古格文明。它们的陨落给世界留下了一个谜。 在土林环绕的扎达县,一位喇嘛告诉我们:“只有扎达才有这种神秘奇特的山势是自然形成的佛教圣地。”来自北京的考古专家称:“这里该列位于世界文化遗产之中。” 我们一行是从新疆的叶城出发。 沿新藏公路直上藏北高原. 对于生活在阿里地区的藏胞来说喀什、叶城这些地名似乎比拉萨更容易让他们感到亲切. 除了…  相似文献   

14.
欧阳昌佩 《旅游》2003,(2):42-45
名词解释: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概念于1971年诞生于法国。以后.这一概念在欧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博物馆概念并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传统的博物馆是将文化遗产搬移到一个特定的博物馆建筑中.与此同时发生的是这些文化遗产远离了它们的所有者.远离了它们所处的环境。而生态博物馆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点之上:即文化遗产应原状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展社区及环境之中。以这种意义上讲。社区的区域等同于博物馆的建筑面积。目前.除梭戛生态博物馆、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外.“花溪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黎平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锦屏隆里所古城生态博物馆”也在贵州相继建立。  相似文献   

15.
细处着眼点螺雕漆福寿长远观符望阁北面的仙楼挂檐板,未必能全然领略到它的妙处只有拉近观察,才会发现它令人震撼的细节。,正如放大图中所见,将在灯光下泛着五色斑斓微光的螺钿片拼出地纹,即为“点螺”绝技,需选用夜光螺、珍珠贝等精制成薄如蝉翼的螺片,再将薄螺片“点”在漆坯上,这项技艺至今仍受国家重点保护。再配以充满立体感的红雕漆菱形开光,开光上雕有回纹环绕成的缠枝莲如意头,及以夔龙环绕的“福寿”合体字。  相似文献   

16.
旧石器时代晚期佩带具的功能及含义安家瑗在世界一些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常可见到用兽牙、兽骨、鱼骨、贝壳、蚶壳、海螺壳、驼鸟蛋皮、石头等磨制、穿孔制成的佩带具。国内多数学者都称其为装饰品或人体装饰品,也有学者认为这些佩带具除去装饰外可能还含计数、...  相似文献   

17.
汉秋 《山茶》2010,(4):19-19
2月号中《关于黑猩猩的真相》一文犀利地揭示出了一个科学研究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即如何真正做到“非参与性的观察”。观察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很多时候是在所难免的,而这种互动有可能就直接导致观察对象自身行为的改变,它们不再是“习惯而为”.而是变成了具有回应性质的“有意而为”.这就直接威胁到了科学观察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8.
所有的藏羚羊绒只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地——印度北部的克什米尔,因为那里是这种羊绒惟一的加工地点。它们在那里被织成一种名贵的手工披肩——“沙图什”。“沙图什”一词来自波斯语,意为“羊绒之王”。这种每条需要用三只藏羚羊的羊绒才能织成的披肩,可以轻易穿过一个戒指,因此有“戒指披肩”之称。 18世纪70年代起,欧洲的妇女开始在她们的肩头上披上羊绒披肩,从克什米尔来的上好披肩则更是显赫地位的象征,越轻软越珍贵,“沙图什”是其中的极品。正是这种有着美丽名字并售价昂贵的装饰品给可可西里的藏羚  相似文献   

19.
宋璆 《江淮文史》2000,(1):16-27
1956年12月7日,中共安徽省委向血吸虫病流行区各级党委发出通知,要求在冬季兴修水利中,每一口塘、每一条沟的工程都要结合灭螺。此后每年冬春两季都有一次结合兴修水利的灭螺运动。很多流行区为使灭螺工作不停顿,还以乡或社为单位成立半脱产的“常年灭螺队”。一些有螺面积较小、环境不复杂的乡村,经过一两个冬春的努力。便基本上消灭了钉螺。  相似文献   

20.
石嘉 《江淮文史》2006,(4):4-13
4月的江南,草长莺飞,处处生机盎然。皖江之畔,安徽省86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繁昌海螺年产1280万吨水泥熟料生产工地上,机器轰鸣,车辆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一座现代化的水泥企业又将拔地而起,为中国水泥巨人那传奇般的神话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跃出山门天地宽放眼长三角,秦山核电站,浦东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磁悬浮列车工程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标志性建筑,都镌刻着一个响亮的名字:海螺水泥。在这辉煌的背后,谁能想到,成立于1996年的海螺集团,是从皖南宁国山沟里走出来的。它的前身是宁国水泥厂,只因当地有一座石灰石矿山海螺山,海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