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话"进入中国学界后始终与"历史"相形相生。顾颉刚受民俗学的启发提出"疑古"口号,倡导多角度审视"神话"的独特性质,然"古史辨"极端派却将"神话"与"历史"完全剥离;钱穆、徐旭生等历史学家驳斥其"妄肆疑辨",认为神话传说中自有历史真实的因子;陈梦家、张光直等考古学家将神话学理论用于古史研究并取得新的进展。随着"神话历史"理论的提出,"神话"与"历史"经历了对立、交集、融合的百年发展,最终走向同一。  相似文献   

2.
3.
三十多年前读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一书时,曾被他关于古典文化是一种非历史的文化的论断所吸引。他说:“古典文化并没有记忆,没有这种特殊意义的历史器官。古典人的记忆……是一种不同的东西;因为当作清醒意识中的排列4整齐的远景的过去与未来,那是没有的”,“在希腊人的世界意识中,一切个人经验以至共同的过去经验在特定的瞬间的‘现在’  相似文献   

4.
张国华 《文史月刊》2008,(12):69-70
古语云“民以食为天”,所谓“人是铁舨是钢,一顿不吃饿,导慌”是也。我今年62岁,从我记事起,至今已有50余年,50多年来,我亲历、亲睹、亲闻了“吃”的变化。一、从吃饭数量上看饥饱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进入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由于之前连年的战争,粮食消耗过大,往往寅吃卯粮。  相似文献   

5.
刘昆 《钟山风雨》2010,(4):29-30
<正>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历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并不平坦通畅,一路阳光,也有黑云压城,风雨交加。下面记录的是1976年"四人帮"加快篡党夺权步伐时,我们在溧水县与"四人帮"势力斗争的那段岁月。1976年,我在镇江地委宣传部工作,约3月底,  相似文献   

6.
清季的“国粹派”是近年渐受关注的题目,广义的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近代学术史、思想史和具体的南社、同盟会、辛亥革命以及相关人物的既存研究多少都与此相关,均不容忽视。直接以“国粹派”或“国粹主义”为题的研究,较早的有杨天石的《论辛亥革命前的国粹主义思潮》(《新建设))1965年2期),20世纪80年代则有胡逢祥的《论辛亥革命时期的国粹主义史学》(《历史研究))1985年5期),到20世纪90年代论着渐多,其中郑师渠的《晚清国粹派》是迄今为止我所见到的关於“国粹派”最为详尽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喻盈  余荣培 《中华遗产》2009,(9):134-143
鬃人是北京独有的特色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其始刨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巴掌大小的鬃人造型华丽、惟妙惟肖,穿戴扮相以及脸谱、把子,都完全和京剧舞台上的演出一样。通过有节奏的敲击。一个个鬃人仿佛真的“活”了,在小小的铜盘上,上演着一幕幕传统的精彩好戏。  相似文献   

8.
自古迄今,人类充分以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力,描绘和设计了各式各样美好的精神王国和人间仙境。“香巴拉”是印度和西藏的佛教徒想象、描绘和向往的美好而神奇的人间仙境和“理想国”。  相似文献   

9.
揭秘袍哥会     
袍哥会起源于清朝末年,曾参与过四川“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等重要历史事件,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渐消亡。袍哥会的活动遍及四川、重庆、云南等中国西南地区。人数众多,影响深远,充满了神秘色彩,人们难以知晓。因此袍哥会的来龙去脉,内部秘密,备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0.
《文史博览》2013,(2):31-31
“鸣锣开道”起源于清朝,以前各朝官员出行,只有仪仗士卒前引传呼,并不鸣锣。到了清代才增加了鸣锣。  相似文献   

11.
王琛 《史学史研究》2023,(4):87-104
本文分析了自文艺复兴时代以降“威尼斯神话”概念的演变以及对威尼斯历史书写产生的影响,总结了不同时代的学者对“威尼斯神话”的建构与解构、诠释与运用。本文认为,“威尼斯神话”贯穿了文艺复兴以降的威尼斯历史书写,从作为展现威尼斯政治、社会秩序的价值观、理想形象和历史记忆,进而褪去政治色彩,逐渐成为考察威尼斯历史的主导性研究路径。其框架结构与书写实践所具有的动态特征,折射出文艺复兴时代以降西方历史书写范式的转变,突显出历史与现实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2.
对于“80后”、“90后”来说.“粮票”一词可能闻所未闻,或只在收藏家那里见过这种历史遗存;而对于上了年纪的过来人,却对粮票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新中国成立60年间,粮票从滥觞到终结,竞长达38个春秋,足见其在民众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五、官员与公车上书的实际政治作用。官员与公车的上奏波澜渐起,政治局势也随之渐起变化。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究竟如何?我在本文第二节中已经说明了每日上奏、代奏、电奏的情况,以下再逐日地说明三月二十二日以后政治中心的情况,及其与官员、公车上书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李庆熹 《文史天地》2003,(11):49-50
原在彝区地带的地名,随着历史演变至今,彝语和汉语相互以谐音取用甚多,又多以汉文记载,沿袭流传,却不知谐音取用来自彝语是什么意思。就今黔西城关的地名,在未启用“黔西”二字之前,汉语取谐音于彝语的就有:觚著、个仲、郭张等名。启用“黔西”二字的时年,是清康熙五年(1666)二月。由于对水西改土归流,将包括今金沙县境部分辖地在内的三个则溪范围,划编成为一个府,取名黔西府。按“黔西”二字的含义,其所在方位应该是在黔(贵州)省辖地内西方,可是实际位于黔西北而又偏正北度。但是又为何取名“黔西”呢?这要从卑鄙无耻的吴三桂引清军入关,顺…  相似文献   

15.
杜高 《炎黄春秋》2009,(8):16-21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也是一个唤起人们历史记忆和促使人们沉人历史反思的日子。在这60年中,我们经历了两个不同命运的30年。没有前一个30年的灾难和痛苦,也就不会有第二个30年的觉醒和进步。因此,我们应该相信,历史的记忆往往是历史进步的动力,忘却则意味着倒退。  相似文献   

16.
传统上,“神话”和“历史”总是被人们当作一对完全对立矛盾的概念。神话,即非真实的虚构;历史,即过去存在的事实。然而,在近些年的研究中却不断出现将此二者并置观照的现象,所谓“想像的真实”、“虚构的历史”、“非真实的真实”等成为时兴一时的话语。本文通过剖析“神话”和“历史”这两个概念互动和认知的转移过程,说明神话/历史从意义层面上说并非是相互排斥的,随着学科视野的整合,相反,它们之间的统一性和相互建构性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7.
“五四”新文化启蒙运动在致力于“人的发现”主题时也将女性启蒙纳入自身体系当中,然而,由于启蒙自身的一些意识形态的纰漏和女性主体意识的缺失,女性主体的树立和解放只能是启蒙者的一个现代性想象。客观上,鲁迅的《伤逝》通过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启蒙的徒劳与爱的神话的瓦解。  相似文献   

18.
高华 《文史精华》2010,(4):23-30
孙中山、黄兴领导的同盟会,是中国推翻帝制、创建共和的领导力量和主力军,暗杀是被同盟会列入纲领、进行革命主要手段之一。通观同盟会几十起暗杀行动,执行者大都是先进教育的热血青年。他们刺杀的是独裁者的肉体,针对的是封建专制政体。义士们"敢以颈血溅诸侯"的大无畏牺牲精神,令后世高山仰止。《同盟会的暗杀时代》一文,为我们回顾了一段传奇的救国革命往事,颇值一读。  相似文献   

19.
20.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为提高课堂效率,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设计与优化,而授课过程中"历史概念"的解读影响课堂的高度与深度。本篇论文主要以"封建"、"左""右"等词为例谈一词多义以及对立词义区分现象,探讨"历史概念"的解读对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