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胜恩 《文史月刊》2007,(10):27-31
景耀月,山西省芮城县陌南镇小寺前村人,字瑞星,别署大招、帝召、秋绿、秋陆等。幼年,随父辈以种田和编制竹器谋生。后入县学,师从芮城名儒孙渭鱼。未及弱冠,即入选令德堂读书,1902年再选升山西大学堂中斋。1903年秦晋合闱,他中副榜。1904年公派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并获法学学士学位。景耀月追随孙中山奔波海内外宣传发动革命,是推翻封建帝制,创建中华民国的开国功臣。  相似文献   

2.
平刚,字少横,光绪四年(1878年)出生于青岩歪脚村。20岁考取秀才。光绪三十一年(190年)出游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任干事,贵州支部长。宣统二年(1910年)回国,参加推翻清朝的革命活动。贵州辛亥革命成功,出任军政府枢密院枢密员,旋赴上海参加国民代表会议。1912年任民国临时国会众议院秘书长。1917年任广州大元帅府秘书。1918年任湘西军政府议长。1923年回贵州,先后任镇宁、赤水等县县长。1928年至1930年任国民党贵州党务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1937年后任贵州临时参议会议长。贵州解放后任省人民政府委员。1951年逝世,终年74岁…  相似文献   

3.
高云贵 《文史春秋》2008,(11):46-48
在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有“蒋家天下陈家党”之说,陈果夫更被誉为“国民党教父”,他与其弟陈立夫跻身旧中国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代表人物之列。谈起陈氏兄弟的起家,人们大都知道是蒋介石为报答陈氏兄弟的二叔陈其美的提拔之恩。在陈家声名最显赫的是陈其美,当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成立了中华革命党,孙中山自任总理,陈其美任仅次于总理的总务部部长。  相似文献   

4.
何以弥之?边区四年之悬案,将何以根本解决之?在公等身为领袖,或胸有成竹,在侨胞远处海外,实谈虎色变。”司徒美堂先生在电函中表示,抗日战争“盖我全中国抗战,我四万五千万同胞人人须要出财出力,甚至出命,团结一致,以争取整个民族之生存。万不容任何党派各自为战,各自为政,更不容任何党派互相倾轧,贻误抗战以至亡国。”并期待“国共两党速行负责,解决两党纠纷,放弃前嫌,重修兄弟之好,携手抗战,先使河山光复,领土完整”。司徒美堂先生还在电函中提出“共和国家主权在民”,“各党各派各界领袖,组织特别委员会,以为国共两党之仲裁,亦未尝不可。”“如能及时召集真正代表民意之国民大会,制定国家大法,奠定民主基础,巩固抗战大局,则不只内讧可永不发生,即暴敌之政治攻势,更无所施其技也。”事实上,当时皖南事变已经发生,只是他们远在美国未得到消息。毛泽东主席收到电函后,于1941年3月14日给司徒美堂先生等人复电,电文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指出中共始终以民族为重,坚持团结抗日的主张,合作抗日到底。原文如下:美洲纽约全美洲洪门总干部监督司徒美堂先生、阮本万先生、部长吕超然先生勋鉴并转全美洲侨胞公鉴:奉读1月8日代电,关怀祖国,呼吁团结,敬佩无已。中...  相似文献   

5.
1998年4月15日,是天津南开大学创始人之一、著名的老教育家黄钰生诞辰100周年。黄钰生的名字是和南开大学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长期担任南开大学秘书长,辅佐校长张伯苓,全面主持南开校务;“七七”事变后,他组织员工长途跋涉抵达昆明,代表南开与北大、清华两校通力合作,创建了战时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并多年担任西南联大师范学院院长,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师范人才;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在一片废墟上主持了南开大学的重建工作,使南开得到恢复并有所发展;天津解放前夕,带领员工英勇护校,将南开大学完整无缺地献给人民政权。1952年后,…  相似文献   

6.
孟繁忠 《湖南文史》2012,(11):39-39
张继(1882—1947),字溥泉,河北人,国民党元老,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早年加入同盟会。1935年11月1日,爱国志士孙凤呜在南京国民党中央党部大礼堂前刺杀汪精卫时,很多高官吓得屁滚尿流,张静江滚在地上,孔祥熙一个劲地往汽车底下钻……  相似文献   

7.
罗平汉 《文史天地》2005,(12):25-29
“谈笑或鸿儒,往来亦白丁。可以弹对牛之琴,可以背癞痢之经……”这是一段《斗室铭》。写下这种洒脱不拘的文字的人,就是学富五车,特行独立,在蒋介石背后摇鹅毛扇的国民党元老吴稚晖。[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1955年5月9日,爱国华侨领袖司徒美堂因脑溢血在北京逝世。首都各界人民举行公祭,侨联主席廖承志在悼词中说:“他一生所走的道路,反映着国外爱国侨胞从鸦片战争以来所走的道路。”司徒美堂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闯“金山"飘洋过海赴美洲司徒美堂原名羡意,字基赞,1868年4月3日在广东开平县滘堤洲一个破产农民家庭中降生?岁时,含辛茹苦的父亲不幸去世,只好  相似文献   

9.
张继(1882—1947),字溥泉,河北人,国民党元老,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早年加入同盟会。1935年11月1日,爱国志士孙凤呜在南京国民党中央党部大礼堂前刺杀汪精卫时,很多高官吓得屁滚尿流,张静江滚在地上,孔祥熙一个劲地往汽车底下钻……  相似文献   

10.
觉醒于甲午国耻立志改革封建教育经亨颐,1877年(清光绪三年)出生于浙江上虞驿亭一绅商世家。父元培,授五品衔,祖父庆桂,则为名闻沪上一巨贾。亨颐自幼聪颖好学,且性喜动,又癖好金石。18岁他婚后失怙,时任上海电报局总办的伯父元善因年迈耳聋引之去沪作侍从文秘。这时正值中日甲午战争之役,北洋水师的覆灭,日本海陆军的疯狂进逼,迫使腐败的清王朝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华民族的命运,临于岌岌可危之中。青年亨颐,或在阅报中,或在随侍伯父身旁聆听来访的“时杰”们议论国事时,一股国耻的刺激,不时强烈地萦绕在心头,匡时救国之志,不…  相似文献   

11.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是我重要的灵感源泉。1980年,我在纽约一辆地铁车厢涂满了金宝汤罐头向他致意,不久后我们便成了朋友,他对嘻哈(hip-hop)文化很感兴趣,非常喜欢我的电影《狂野风格》(Wild Style),甚至跟我说,他希望自己能出现在片中,我听后哈哈大笑。此外,在波普文化以及  相似文献   

12.
热血学子立志“体育救国” 王耀东的第一声啼哭,响在炮火声中。 1900年8月,俄军一路烧杀,直逼中国黑河——瑗珲防线。交战不久,清军伤亡惨重,全线溃退。一位名叫王新斋的管带(营长)侥幸逃得一命,回到嫩江县城,带领全家加入了南逃的难民大军。 后有俄军追杀,身边上有年迈的老母,下有幼小的一子一女,妻子潘春娥又身怀六甲,王新斋一家逃难的路途艰辛之极。1900年9月27日,潘春娥在逃亡途中生下一子,取名王荣春,即以后的王耀东。耀东出生后,一家6口又经过长达数月的逃难生活,才返回嫩江。王新斋解甲归田,从此务…  相似文献   

13.
正刚解放的贵州省省会贵阳市,百废待兴。在那破烂不堪的街道上,常会见到一个身着军装的年轻人,虽然没戴领章帽徽,但朝气蓬勃,精神抖擞,一副很威武的模样。他似无所事事,成天就在电影院和戏院一带转悠。那时的贵阳,有好几家戏院,还有4家电影院。这位转悠着的年轻人,会突然走进一家戏院或电影院,戏院或电影院的老板只要知道他来了,马上会满脸堆笑地跑来招待,亲手掸一遍本来就很干净的椅子招呼他坐下,然  相似文献   

14.
古应芬(1873—1931年)字湘芹,亦作勃勤、湘勤,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生于广东番禺,民国二十年(1931)十月二十八日,卒于广东。  相似文献   

15.
1930年时,我虽年近20,但由于一直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会活动,思想比较进步,又由于对反动统治的腐朽没落之憎恶、对生灵百姓疾苦之同情,于是追随邓演达先生积极投身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活动之中。我在北平加入“第三党”邓演达于1927至1930年期间在欧亚各国为中国革命进行理论探索和实地考察之后,1930年5月二00五年第三期中用过的名称“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建立新党。“临委会”的活动刚露出苗头,就在上海民众中反响强烈。外界在尚未获悉其组织名称、政治纲领和社会基础之前,便以主观揣测或恶意歪曲通称其为“第三党”。后来我们也就一直…  相似文献   

16.
章伯钧(1895——1969)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之一,安徽桐城人。弟兄三人,章伯钧居长。七岁,父殁,其母变卖田产供三子上学。章伯钧幼年念过私垫,继入桐城中学读书。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英语系,1920年毕业后,回到安徽任宣城师范学校校长,因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聘请恽代英等任教员,思想倾向进步。一年后被解除校长职务。1921年章伯钧到北京投考庚款留学生,未被录取。当时许世英任安徽省教育厅长,对章伯钧颇器重,给以公费派赴察德国留学。次年他由上海启程,与朱德、孙炳文、高语罕等人同轮前往柏林。从1922到1925年,他在柏林大学学习三年,攻黑格尔哲学。在此期间,他参加了中  相似文献   

17.
民族民主革命先驱徐绍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在南京中山陵附近的灵谷寺内,兴建了一座纪念历史名人的腊像馆。在民国第一馆里,树立着五尊腊像;孙中山居中,左侧为胡汉民和蔡元培,右侧为林森和徐绍桢。由此可见徐绍桢在孙中山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形成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在民主革命时期各民主党派都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作出过自己的努力。《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国致公党》讲述了致公党成立的经过及其在民主革命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凌霄,字汉舟,贵州贵定县城关镇人。晚清末年,凌霄考入贵阳陆军小学堂,在校期间,他参加了由张百麟等人发起的贵州的革命团体“自治学社”。1910年,凌霄毕业于贵阳陆军小学堂第三期,又于次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