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褚雅琴 《古今谈》2002,(1):17-18
于谦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历史上名的民族英雄,深受百姓爱戴。于谦不仅功绩赫赫,而且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官十分清廉,至今犹为人传颂不息。  相似文献   

2.
<正>明代民族英雄于谦1430—1448年间巡抚山西、河南两省期间,数次巡视沁水,整顿吏治,抚恤灾民,广兴教育,发展生产,巡视闲暇行吟留诗五首,现鲜有人知。于谦留诗除抒情明志外,字里行间更多的是诗人关心民间疾苦、希望百姓生活富足的爱民情怀,彰显了于谦从封建士大夫走向民族英雄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3.
杨挺 《文史月刊》2023,(1):21-25
<正>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明代浙江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永乐年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巡按御史、兵部侍郎、兵部尚书,追赠光禄大夫、太傅,谥忠肃。宣德五年(1430年)至正统十三年(1448年),于谦担任河南、山西巡抚十九年,赈灾安民,轻税养民,安边抚民,是明代官员中两袖清风、刚正廉洁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4.
钱国莲  项文惠 《文献》1998,(2):252-256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我国明代功勋卓越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5.
于谦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也是一位永远令人景仰的民族英雄。他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于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卒于明英宗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历任御史,山西、河南、江西等地巡抚,英宗正统十三年,入京为兵部左侍郎。第二年景帝即位,升兵部尚书,加少保。景泰八年,英宗复辟.他被诬陷致死,后归葬于杭州西湖西面的三台山麓。“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袁枚把于谦提到和岳飞同等的地位,并非“一己之见”。稍后的林则徐在《重修于忠肃公祠墓记》中写道:“维公纯忠伟伐,与岳忠武同昭天壤,千古以两少保称”。可见于谦在后人的心目中,一直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的形象。于谦的爱国思想,首先是和他的政治理想与抱  相似文献   

6.
"剪灯"系列小说是明代文言小说领域的重要作品,通过对其序跋的研究,可以透视明代初期洪武年间到明代中期万历年间小说的生态环境;四个阶段的序跋恰好体现了明代小说逐步突出困境,日益赢得受众的喜爱,同时又不能不受主流思潮制约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明代建文史重写是明代史学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明代建文史重写过程的梳理,对明史和史学史都具有重要意义。对建文史重写研究进行回顾,可以发现其中的不足,并为以后的研究寻找落点。  相似文献   

8.
陈丹丹 《黑龙江史志》2013,(21):159-160
序跋是书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明代小说序跋文字可以了解明代通俗小说作家的生活经历、交游状况、性格心态,展现明代通俗小说艺术演进中审美情趣、艺术表现、艺术创作方面的承递嬗变过程,探讨明人对当时通俗小说创作的接受,透视明人小说观念等。由于种种原因,现有诸书中所收录的明代通俗小说序跋都不是很完全,并且有很多重复的篇目,本人在丁锡根、黄霖等人的整理基础上,另外辑补出52篇,整理并汇总明代通俗小说序跋137篇,以期更好地研究其分类及特点。  相似文献   

9.
爱听德云社相声的人都知道,“第一捧哏”于谦有三大爱好:抽烟、喝酒和烫头。新书《于谦动物园》里,于大爷介绍自己的第四大爱好:看动物吃饭!于谦是北京胡同里长大的孩子,打小住在花鸟鱼虫市场边,那里遛鸟的、斗蛐蛐儿的,热闹得很。  相似文献   

10.
明代是重庆地区纂修方志的重要阶段,虽大多散佚仅有5部留存,但却具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对此整理与研究,不但可以扩充巴渝古代史与文化研究的史料基础,还可以补史、证史,有利于地方人物、史事与艺文之搜集,有利于当代区域文化的发展。但目前学界对明代重庆地区所纂方志综合研究方面比较欠缺,成果很少,且论说不一。因此,明代重庆地区所纂方志的整理与研究亟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一个时代疆域观的形成,有着相当复杂的过程。明代是中国疆域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故而其疆域认知问题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明代留存至今的文献资料浩繁,其中章潢所辑《图书编》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明代重要历史地理学著作,保存了大量明代士人对当时疆域认知与理解的资料。作者首先较为系统地归纳并评价了明代士人疆域观的一些主要特点,进而深入分析明代士人疆域观形成的历史地理背景,认为明代疆域观的形成,与中国历代王朝建设之经验、明代君主之主导、知识群体的政治思想,以及对边疆地区的地理认知等因素直接相关,并强调历代疆域观的研究理应成为当代领土(疆域)研究、边疆研究以及国防教育的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12.
户县文庙现存一通明代卧碑,是明代学规禁例的实物资料,而且面世时字迹清晰如初,实属难得,其卧碑文字对研究明代教育制度、科举制度以及官学制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明代是科举制发展的成熟期阶段,会试南北卷制度的形成可以说是其成熟的重要标志。而通过对南北卷制度形成的背景、过程、原因的分析,我们又可以明了明代封建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所实行的各种制度措施的依据,而其中尤以平衡和稳定为封建王朝的立国之本。  相似文献   

14.
我国名胜八大“牛”北京铜牛:位于颐和园昆明湖东岸。清乾隆二十年为“镇压水患”用铜铸造。铜牛造型生动,神态逼真,金光闪闪,故又称“金牛”。开封铁牛:位于开封市北门外回龙庙内。为明代巡抚于谦所铸,以镇河妖之用。铁牛高2米,背上铸文:“百炼玄金,熔为真液,...  相似文献   

15.
杜正贞 《民俗研究》2009,(2):109-119
祈梦风俗的出现,既继承了古老的梦占传统,又是北宋以后科举制度日益重要、竞争日益激烈的产物。杭州于祠祈梦风俗的流行,伴随着于谦从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被逐步神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于谦与“梦”之间的故事,也被一层层地附会到于谦的传说中。《于少保萃忠全传》和《西湖佳话》等小说的流传,在于祠祈梦风俗的流行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士人、官员是这一习俗最早的发起人和最主要的参与者,但晚明以后,商人、市民的加入,也使于祠祈梦的习俗和故事更加普遍化、多样化。  相似文献   

16.
明代除了正规的十三朝实录外,还有睿宗、崇祯及南明诸朝实录的修纂。前者已多为人关注,后者则少有人论及。然而,后者虽不是正式的明代实录,但在明代史学史上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明朝非正式实录修纂情况的考述,可以弥补《明实录》研究之缺  相似文献   

17.
狗年谈狗联     
在华夏古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狗的命运是十分不济的。清以前辱多荣少,故狗字入诗入联,历来含有贬损之义。存世的几许狗字佳联,确经名家染指,它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炉,针贬时弊,惩恶扬善,讥刺丑恶,至今读来仍饶有趣味。明代永乐朝进士于谦,幼时即机敏聪颖。他头上常扎两个总角(发  相似文献   

18.
正有一次,阎崇年先生应邀参加了在杭州召开的"于谦学术研讨会",会后,他应主办方要求写一篇关于于谦的文章,在文章中,阎先生引用了于谦的那首著名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按理说,这是一首早已家喻户晓的诗,直接引用就可以了,但阎先生是一个极其认真的历史学者,对于所引用的资料,都要查明出处。于是,他便开始查这首诗的原始出处,根据相关注释,这首诗出自《于  相似文献   

19.
有明一代,对长城的创修与翻修几乎贯穿其始终。作为当时北边重要的防御工事,明长城的研究不仅是明代军事史的重要组成,而且在这个由长城构成的区域史中,亦涉及到了明代经济、文化以及北边民族等众多领域。国内有关明代长城的研究,从民国至今,经历了一个由面向点、由简向繁的发展过程,从单纯依据文献来探究长城的地理分布和建制沿革,逐步转向多学科、多方法的综合研究,全面分析长城有关政治、军事、民族等方面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民国以来明代长城的整体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以期理清明长城研究的学术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20.
论于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于谦生命历程,有着四种境界。这正如《石灰吟》诗所云:“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在登上历史舞台之前,受过“千锤万击”的锻炼,步入仕途;在登上历史舞台之时,经受“烈火焚烧”的烤炼,铁骨铮铮;在登上历史舞台之巅,经受“粉身碎骨”的熬煎,成为人杰;在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终于“留下清白”在人间,永垂史册。于谦生命历程的四种境界,是其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并具有普遍社会意义——杰出人物生命历程,多历如是四种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