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寒露     
洪文宇 《风景名胜》2012,(10):12-12
每年10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交"寒露:节气,今年寒露为10月8日。十月上旬渤海秋汛,鱼蟹肥美。天津北塘将举行盛大的北塘海会。北塘是天津海滨著名的渔业码头和出海口,海产富饶,渔家风情浓郁,北塘海鲜在京津地区享有盛誉。海会期间,当地渔民用传统方式喜庆捕获丰收,跑火把、放河灯、燃放盒子灯、踩高跷、舞龙灯;游客可以参加别开生面的"北塘渔火晚会"和"渔民日"的活动,随船出海捕鱼,体验渔家生产生活的新鲜感受,大快朵颐享受海鲜美味。10月中旬,韩国全罗南道顺天市,为了展示韩国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官方没有制定一套明确的法律体系规范渔民对沿海或内陆水域的使用。明初的湖池"闸办"与渔户"承课",虽从国家制度层面限定了谁可以在特定水域捕鱼,但没有对渔民的捕捞行为建立有效的限制规则。在湖区,来自同一个家族、村庄或使用同一类网具的渔民往往形成利益团体,以维护他们的资源份额,防止他人侵占。大多数水面的占有者并非个人,而是以家族为单位,族内的子嗣共同享有份额。那些在渔民社群中累积的"合同议约"文书,不断把民间的习惯或非正式的传统变成正式的书面规则,包括准入权、捕鱼范围、捕鱼时段、捕鱼网具等多层次的制度安排。大体而言,明清鄱阳湖区的渔民更趋向于通过建立非正式制度解决捕捞场地、捕捞时段的分配以及捕捞过程中各类船、网之间的物理干扰问题,而对渔业资源的提取困境则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事实上,鄱阳湖区渔业捕捞秩序的生成及进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3.
1942年9月27日,日船"里斯本丸"号装载一些日本官兵以及1800余名英军战俘,自香港开往日本.该船未有任何装载战俘的标志,10月1日途经浙江省定海县东极岛海面时,被美国潜艇"鲈鱼"号击中.日军非但不加以施救,且封舱闭门,射杀自救落水的战俘.然附近海岛中国渔民闻讯驾船主动营救,共计救起落水英俘384人,并接到渔村妥善安置.其后日军上岛搜捕,抓走绝大部分英俘,仅有伊文思等3人逃脱,被当地居民逐岛护送到大陆,辗转抵达重庆.为酬谢中国人民营救英俘的壮举,英国政府先后提出若干意见,中英为此进行了有效沟通与努力.  相似文献   

4.
椒江葭沚,是东海沿岸台州湾人海处的一个渔村。台州湾一带的渔业生产历史悠久,向为浙江三大渔业中心之一,这里聚居着成千上万的渔民,从事海洋捕捞,葭沚是众多渔村之一。随着椒江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葭沚已与台州市椒江区连成一片,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不过这里却依旧保持着一些颇为古老的风俗习惯。尤以一年一度的“送大暑船”闻名遐迩。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中国国力衰微,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渔业的侵掠。1924年,近百艘日本渔船越界进入山东沿海捕鱼,引发两国旷日持久的交涉,日本以在公海捕鱼为由,拒绝赔偿相关损失,侵渔案遂不了了之。日船越界侵渔不断,严重损害了沿海渔民的利益,破坏了中国领海主权的完整,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领海权的立法。  相似文献   

6.
蔡群  刘宪标 《旅游》2005,(4):74-79
世居微山湖水上的渔民靠打鱼为生。船,既是他们生活起居的重要场所,又是一家人赖以生存的 主要生产工具。从出生到老死一辈子都在船上,他们管船叫"连家船"。白天,各自驾船忙着谋生 计。夜晚,众多的船聚拢在一起抵御风浪,便于相互照应往来,大家交流着收获,喝酒猜拳,形 成了独特的"水上村庄"。  相似文献   

7.
李勇 《安徽史学》2010,(6):36-40
随着苏南社会近代化进程的加快,苏南渔民生活水平却并未有任何提高,甚至比封建社会时期还要贫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渔民渔业权的丧失,封建势力的盘剥,外来势力的掠夺和进行水产品倾销以及市场失灵等是主要原因。探究近代苏南渔民贫困的社会根源,对于如何改善弱势群体的民生或有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8.
澳门渔民在渔业经济活动中,与作为渔获代理商的鱼栏结成了十分密切的经济关系。渔民与鱼栏之间的关系源远流长,并且经历了一个由不平等到平等的过程。渔民资本不足,购置渔船、捕鱼器具及修船费用皆需从鱼栏贷款,称为“栏信”。但在抗战之前这种借贷通常要付出极大的代价。鱼栏与渔民之间通过借贷形成一种难以脱离的依附关系,该渔船必须永远将所得渔获交与该渔栏出售,鱼价、佣金等均由东家鱼栏操纵。  相似文献   

9.
杨晓燕 《神州》2013,(18):280-280
渔业环境的变化使渔民这个群体发生了独特的身份变迁,渔民群体开始出现职业分化,被迫远离海洋的渔民,在生活、自我实现等各方面的压力下,艰辛的谋求新的职业,针对渔民全体生活的现状,政府应积极推行相应政策来保障这个“弱势群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杨晓燕 《神州》2013,(16):280-280
渔业环境的变化使渔民这个群体发生了独特的身份变迁,渔民群体开始出现职业分化,被迫远离海洋的渔民,在生活、自我实现等各方面的压力下,艰辛的谋求新的职业,针对渔民全体生活的现状,政府应积极推行相应政策来保障这个"弱势群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江苏邗江县甘泉老虎墩汉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泉镇位于扬州市西北效约12公里处。在镇西约0.5公里有一座高大的黄土墩,当地群众称它为"老虎墩"。数年前,村民依墩造砖窑时,发现此墩有明显的夯土堆积迹象。1984年4月,村民取土制砖时,在墩的南侧发现了砖砌的墓门和券顶,当即上报当地文化部门。4月11日至6月2日,我馆会同邗江县图书馆对此墓进行了清理。现将清理情况报道如下(图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20世纪中期以来鄱阳湖区渔业生产环境和秩序的剧变及渔业资源争夺问题,解读由一位渔民精英保存并继续"生产"的一批民间文献,重点探讨两修《张氏宗谱》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原因。"四林"张氏在道光年间拟制出源远流长的谱系,且以诗书传家人才辈出自诩。到1946年修谱时才有条件地把"三张"渔民世系收为大房,折射出光复之后地方家族势力的新举措,并可能借此为选举县参议员拉票。1988年再次修谱,"三张"渔民成为倡导者和骨干,并将捕捞区域图附入新谱,借此反映渔民的焦虑和利益诉求,张氏宗谱明显"渔民化"。由此反映民间文献也有其不断"生产"和更新的过程,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化更为频繁,故宜作"短时段"划分,对民国地方史料作更确切的把握和解释。  相似文献   

13.
由于"天灾人祸",20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我国人民经历了解放后三年的艰难困苦生活。那时物资极缺,吃、穿、用的主要物品,还有一些很普通的生活用品如洗衣的肥皂等,都按票证限量供应。黑市上有点卖的,普通百姓也买不起。真是吃不饱,穿不暖,缺医少药……当时的这种生活,我们叫做"过苦日子"。  相似文献   

14.
正"开门见水,举步登舟。"北海市银海区侨港镇地处北海市南端,侨港镇渔民以出海为主业,镇里拥有一座可容纳2000艘渔船的渔港,侨港人对于大海和龙舟天生就有亲近感。侨港渔民们在渔港的交通工具,靠的是用手摇的三角艇,长期以来,三角艇是侨港镇当地很多渔民的"摇钱树",是他们补贴家用的生产工具,在码头用于搭载渔民和渔货,所以侨港镇渔民上到七八十岁老人,下到十几岁的孩子,几乎人人会摇艇。而摇艇的动作和坐姿,  相似文献   

15.
图说世情     
《环球人物》2013,(32):34-39
斯里兰卡·加勒高跷钓鱼在斯里兰卡西南海岸的浅海区,至今仍保留着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高跷钓鱼"。据说这早先是由一些穷得连船也买不起的渔民想出来的办法。每到清晨或黄昏,渔夫涉水爬上木杆,手持渔竿钓鱼。他们坐在又湿又滑的木杆上,不管风吹日晒,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图为11月18日,3个渔夫在夕阳中垂钓。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初期,浙江省洞头列岛一直处于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对抗的最前沿。其间,为争夺对洞头列岛的控制权,两军进行了多次战斗。在这一战乱频仍、政权更迭的特定背景下,洞头列岛渔业社会深受影响,渔业的生产环境、渔业生产方式、渔产品购销方式和渔民思想观念等都发生了重要变化,从而使得整个渔业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在汉武帝时期起较大规模利用南海,宋代时南沙群岛进入我国版图。元爪战争时期元朝海军出行很远,巩固了南海的疆域存在,明清时期我国经营南海的层次更深,中国渔民在中业岛等一些岛上建房挖水井而他国所无,南沙是中国历史上渔民长期的渔业区。光绪十三年五月初六(1887年6月26日),中法两国签订《续议界务专条》,法国政府承认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并为国际法所认定。1936年—1947  相似文献   

18.
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渔业历史悠久。在太湖渔民众多的崇拜偶象中,夏禹具有特殊的意义,被视为至高无上的保护神。建有禹庙的平台山,旧时每年正月、清明定期举办禹王庙会,祈求平安、丰收。除了太湖渔民,还有上海、浙北等地的渔民来赶会。  相似文献   

19.
明清以来,生活和生产环境的差异使得微山湖湖区渔民形成并传承着与陆居农民截然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信仰系统。20世纪70年代以后,渔民上岸聚居,在水上时期并不凸显的宗族文化遂开始冒头。作为渔民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老祖"从祖先的总称发展为涵盖了祖先和各类神灵的庞杂信仰体系,其中的宗族因素从被隐含到逐渐被凸显,与渔民从水上到陆上的迁移有关键联系。五年或十年一次的"敬神"仪式从改名开始,被渔民们建构为自己的宗族文化,宗族因素渐渐从原本统合在一起的因生产方式形成的敬神活动中独立出来,续家谱仪式也从祭祖与敬神的统一转变为单纯为了续谱和祭祖而举办,这满足了渔民不同于陆居农民的那种对群体历史感和归属感的格外迫切而深刻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民俗研究》2021,(2):131-137
香火戏普遍流行于洪泽湖、微山湖两地渔民的日常生活中。清代后期江南地区受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人口锐减,加上北方黄河泛滥,水灾连年,大量苏北渔民沿大运河迁入太湖流域,带来了香火戏。古代吴地巫风盛行,在太湖流域形成了较多的仪式剧与劝善类讲唱,它们广受江南土著的青睐。南北渔民的混居,使得江南地区的神歌取代了北方香火戏的"唐六本",形成了近代太湖渔民独特的香火戏变种——赞神歌。对太湖渔民的赞神歌源流、曲艺变迁、仪式文本等进行多角度解析,是进一步研究太湖流域渔民文艺的重要途径,借此可一窥南北水上居民文化的融合与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