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象 《安徽史学》2013,(1):5-10
世界现代史是史学领域中的一门新学科。改革开放使学科发展迎来了春天。中国崛起后的形势是又一个春天。本文以1979年该学科第一次学术报告会,即安徽会议讲起,论述了传承理念、明确宗旨、改进体系诸问题。对于如何创新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现代史学科体系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史学科体系是在与党史和革命史体系逐渐区别开来的过程中初步确立和发展起来的。李新等人主编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奠定了中国现代史的基本框架。王桧林主编的北京师大版《中国现代史》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框架。它的撰写、修改、趋向完备是和中国现代史学科的形成密切结合着的,它所提出的“三条道路、两个斗争、一个结局”的中国社会的演变规律为史学界所公认,它为中国现代史学科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世界历史学的话语体系蕴含在世界史的研究、编撰和教学之中,其实质是中国学者如何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如何界定人类历史的性质,如何阐明对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基本观点和判断,体现的是中国学者将世界历史理论化的途径,目的则在于实现自身的学术话语权。新的时代必然要求不断发展的话语体系,这就需要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梳理世界史话语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进一步提炼世界史研究的核心概念、表述框架和阐述方式,彰显中国世界史研究和编撰的当代理论视角。从生产和交往两个基本概念进一步分析世界历史演化的内在动力,显然是其中一种可行的研究思路。通过生产和交往两种基本动力构建的分析框架,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仅是中国历史连续性的自然体现,而且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4.
潘德昌 《世界历史》2005,(2):140-142
20 0 4年 9月 1 8— 2 0日 ,由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主办、渤海大学历史系承办的“繁荣2 1世纪中国世界现代史教学与研究”研讨会在锦州隆重召开。著名史学家、世界现代史研究会名誉会长齐世荣教授 ,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张宏毅教授 ,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秘  相似文献   

5.
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国世界史学科长期以来基本上沿用苏联体系,苏联体系对我国世界史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曾经起过很积极的作用。但这个体系有它固有的弱点。一是其时代性很强,而其时代背景现在已基本消失了;二是它包容性较小,容不下当代历史学所提出的新的研究课题。因此,有必要探讨建立新的学科体系的问题。本文主张以现代化为主线建立世界近现代史的新学科体系,因为自世界进入近代以来,几乎一切事件、一切变化都围绕着一个主题:现代化。本文提出若以现代化为主线重新观察,世界近现代史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首尾相接,组成了完整的世界现代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2021年年底,教育部就新版学科目录征求意见,其中区域国别学被列为新增的交叉学科门类下首批六个一级学科之一。这意味着历经十余年探索的区域国别研究即将正式进入规范化的学科建设阶段。消息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不少学者纷纷从学科的历史基础、理论方法、知识体系、研究路径等不同角度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本刊约请四位学者分别从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的角度对新中国史学的发展与成就进行总结。新中国史学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历若干曲折,但成就始终是第一位的。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不仅能够创造辉煌,而且能够在新的历史时期与时俱进,综合创新,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业绩。我们希望四位学者的观点能够为读者提供丰富和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世界近代史学科中的"现代化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90年代是中国的世界近代史学科体系发生理论变化的时期。现代化理论与世界近代史学科的结合,催生出以现代化理论为理论基础的世界近代史学科体系,即不同于传统的“苏联体系”的“现代化体系”。相关高校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变化最为明显地反映出这种体系的内涵与特点。  相似文献   

9.
谈构建中国世界史学科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清末民初,西方世界史学科体系就已经不同程度地传入中国。新中国建立以后,苏联模式成为新中国世界史学科体系的主要来源。改革开放以后,西方多种世界史模式传入中国,现代化、全球史、资本主义等体系给中国世界史学科体系的建立带来许多启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以马克思主义史学观为指导,从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历史背景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史学科体系,这是我们世界史学人的重要使命。正确评估中国世界史学科体系建设的历史与现状、正确地解决中国世界史学科体系的基本问题,在批评中寻求建设,或许有助于我们找到一条构建中国特色世界史学科体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旅游学研究现状与学科体系建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凌云 《旅游科学》2012,26(1):13-25
在不同的语境下,“旅游”的含义是不同的,内涵复杂多义。“旅游学”一词一般只存在于《旅游学概论》类的教科书中,但从目前坊间收集到的国内《旅游学概论》类的教材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对于旅游学的内涵和外延,旅游学的学科性质、分类和归属等,各家看法都还很不一致,国外!学者对于此也无明确的一致意见。本文认为,旅游学的学科发展和体系建设应该从旅游的最基础、最核心和最本质的概念出发来研究和构建。  相似文献   

11.
自1980年开展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开启了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方志学学科体系建设。新方志学学科体系建设以旧方志学为思想理论资源,伴随新方志编纂进人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方志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上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升华不够、学术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没有形成成熟概念与逻辑体系,学科地位不高等欠缺。要进一步加强方志学学科体系建设,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要加强方志理论研究,特别是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三要强化方志学学科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时代要求和军事志事业发展的实际,应创建中国军事志学科体系,而创建这一学科体系的基本依据有:创建中国军事志学学科体系是创新发展军事科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军事志是中国地方志中的一个特殊的专门志;军事志编纂实践形成了许多经验教训,迫切需要一个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作指导。中国军事志学是研究中国军事志产生、衍变及其发展规律,指导军事志编纂和开发利用的学科,其学科属性是军事科学领域里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中国军事志学学科体系采取层级统属式的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由五个分支学科组成,每个分支学科领属若干个研究科目。  相似文献   

13.
刘保升  马静 《区域治理》2022,(15):100-10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科研机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阵地,加强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的要求,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教育趋势与方向.为了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针对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4.
赵文洪 《世界历史》2001,(6):113-114
为配合学习和宣传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推动世界历史学科的发展,《世界历史》编辑部于2001年9月25日,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部分专家,召开了“世界历史学科与中国先进化建设”座谈会。  相似文献   

15.
16.
2011年7月24—27日,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暨第八届年会在山西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是世界史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后中国世界现代史学界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六十余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刊物和出版社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1月14日,史学大师林志纯先生在福州与世长辞,享年97岁。 林先生学究天人,贯通古今中外,是中国世界古代史学界的元老和泰斗,为建设中国世界古代史学科,创建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和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建立了卓著的功勋,获得了全国世界古代史学界同仁的尊敬和爱戴。在此,谨代表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向林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  相似文献   

18.
申葆嘉 《旅游科学》2009,23(2):76-77
最近读到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旅游学学科体系框架与前沿领域》(刘住,2008)。这本书对旅游学学科的体系框架、前沿领域及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了有一定深度的分析和评论,为我们反思工作中的得失、考虑前进的方向起到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于2013年10月18—20日在山东曲阜联合举办了"世界现代史学术前沿与中国世界现代史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来自6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新闻出版机构的9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70余篇。现将本次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世界现代史的界定及特征我国学者曾把世界现代史定义为资本主义走向灭亡和社会主义产生并走向胜利的时代,后来又提出世界现代史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水文化既非水利行业文化,也非以物质产品为研究对象,而是以与水相关的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等精神产品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水文化拥有独立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学科性质。水文化是由精神信仰、知识成果、实践应用三个层面构成的有机整体,拥有较为完整的涵盖诸多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