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福柯《词与物》所包含的历史观,国内学界一直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笔者以为,《词与物》在历史哲学上包含两个重要论点:(1)福柯的认识型在本质上是一种统计规律,它使得历史发展的每一个剖面成为认识型支配下的概率事件。这样,历史事件在成其所是之前,我们无法知其所是,因为它们都是统计的结果。(2)“真实的历史”应包括“词的历史”(历史文本)和“物的历史”(客观历史)两个共轭的范畴,二者具有互补性。而且,历史学家不可能同时取得对两者的准确把握,“物的历史”愈趋于精确,“词的历史”就愈处于不稳定状态之中,反之亦然。所以,《词与物》所包含的历史哲学思想,极富挑战性,具有鲜明的福柯风格,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2.
本通过考察《国语》的本实际,指出它的评判历史人物时把“知”“仁”兼顾,而以“知”为依归的道德伦理观作为取舍毁誉历史人物的标准的客观事实;并由此出发,对《国语》全书所记的历史人物进行初步分类;而后则尝试地分析了这种取舍毁誉标准对《国语》记人艺术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疆1912》以历史事件为主体,各阶层人物为对象回顾新疆辛亥革命,将新疆近代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历史场景做了再现。全书站在还原历史的高度,以人物为中心线索展开。坚持以是否损害国家、民族利益和政权的稳定、是否为社会发展创造机会为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最终实现"通过个体记忆恢复公共记忆"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4.
曾经受到毛泽东主席大加称赞的油画《开国大典》,作为现代油画的经典作品,一直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它是表现新中国成立这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它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一历史瞬间定格在画布上。《开国大典》这幅凝结了人民热爱新中国情感的  相似文献   

5.
办刊14年的《满洲评论》历史长远,总文字量超过2 200万字,作为伪满洲国的文字实录,内容宽泛且思想倾向复杂.历史时期划分对于解读和研究《满洲评论》而言意义重大.对应满洲评论社编撰人员活动轨迹和期刊内部大事变迁,导入同时期的伪满重大时事作为参照谱系,明确了不同时期中《满洲评论》的舆论导向特征,就该刊的历史分期问题做出了全新阐述.  相似文献   

6.
清代乾嘉考据学家王鸣盛的考史著作《十七史商榷》虽以考史为主,但其中也穿插一些史论内容。或先考证史实,然后对其议论;或直接议论历史人物和评论历史事迹;或以述代论,因此构成了《十七史商榷》“史”、“论”兼俱的特色。其中,评骘各家书法义例和品评历史人物是其重点。本文拟对王鸣盛品评历史人物的特点作一论述,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7.
芥川龙之介与《聊斋志异》——关于《落头之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落头之谈》是芥川龙之介从中国古典小说《聊斋志异》中的《诸城某甲》中取材而创作的短篇小说。芥川龙之介是一位“没有谈话的题材就不写作”的作家,而且他认为“重要的不是发现题材而是找出题材的意义”。因此,本文通过两篇作品的比较研究,阐述芥川龙之介的创作手法和创作技巧,分析他借用题材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方志》2003,(4):80-80
《广西历史上的今天》一书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琦作序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编纂 ,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记述广西历史时间跨度 ,上至远古时代 ,下至2 0世纪 90年代 ,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众多 ,内容十分丰富 ,是对党员、干部、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现实的、生动的、亲切的、富有说服力的材料。该书18万字 ,正 32开本 ,定价 10元。欲购者请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康乐路 1号广西通志馆陈小军联系 ,邮编 :5 30 0 2 2 ,电话 :(0 771) 2 6 3490 1。《广西历史上的今天》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9.
程群 《史学月刊》2004,(4):70-79
《美国历史评论》是美国主流的核心历史刊物,更是“第一份科学的美国历史杂志”。它是19世纪末西方史学职业化的产物,也是美国史学科学化、职业化的标志。100多年来,它坚持严肃的专业态度,坚持和发展了自己的栏目内容和形式,主旨是为了繁荣和发展美国的历史学术。它最初不是美国历史协会的机关刊物和出版物,但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评论》最终成为美国历史协会的“旗舰”。有人批判《评论》内容方面的保守,但细心考察会发现它是美国史学发展的晴雨表,尤其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史学发展的趋势和变化。  相似文献   

10.
谭玉莲 《沧桑》2014,(3):230-233
影视作品是记录和传播党史、国史知识的更生动、更形象的工具。影视作品应尊重历史,以使观众在娱乐中受到正确的教育。本文以太原成成中学革命斗争史为依据,指出表现该校历史的系列电影《成成烽火之青春行动》中的一些失实之处,以习近平总书记"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为指针,提出杜绝影视作品虚无历史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1.
《广东史志视窗》2004年第四期,发表了陈泽泓同志的《志书记述历史人物籍贯宜慎重对待——以杨一清、古成之为例》一文,提出“宜慎重对待”的观点。这是对的。  相似文献   

12.
石福洲 《沧桑》2009,(1):166-16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国历史上一份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那么为什么没写“社会主义”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纲领具有时间性、变动性;二是《共同纲领》是一部人民革命建国纲领;三是当时条件还不成熟;四是避免发生“左”倾错误。  相似文献   

13.
这几句顺口溜,是笔者对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纪实性综合月刊《炎黄春秋》的办刊宗旨发的一点感慨。其征订广告中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求实存真,秉笔直书古今大事,爱国团结,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该刊面向现实,纵观历史,着眼国内,兼及海外,翔实记录古今中外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较好地体现了这个宗旨,在期刊丛林中独树一帜,“秉笔直书”的鲜明风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4.
武岑怡 《文史月刊》2012,(12):39-39
黄仁宇素来主张"大历史观"。我的理解,大历史观就是以综合归纳与技术分析为主要方法,宽视野、长时间、大环节地透视历史结构,把握历史发展的大势和发展规律。黄仁宇的大历史观点可能并不新鲜,也并非他一人所独有,然而他独特的诠释方法却的确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被称为中国的“大时代”,徐文珊的《历史教育论》则是这个“大时代”的产物。它是一部总结和阐发抗战时期中国历史教育动向的专门著作。它的出现,反映了当时历史教育由“考古”向“考今”的转向,也顺应了抗战的时代要求。它的内容比较丰富,具有鲜明的思想特色,主要包括首次明确地从理论上将历史教育区分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两个不同领域、历史教育以情感教育为先等六个方面。而它的时代价值,则体现在推动了文化抗战工作,促进了历史教育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章骥  盛志强 《古今谈》2000,(1):9-12
茅盾从日本回到上海,不久即加入“左联”;同时笔走龙蛇,迅速推出短篇《喜剧》,历史题材小说《豹子头林冲》、《石碣》、《大泽乡》等。  相似文献   

17.
王彬彬 《文史博览》2006,(10):58-62
突出“地下工作”还是突出“武装斗争”? 1974年第1期的《红旗》杂志上,发表了初澜的《中国革命历史的壮丽画卷二谈革命样板戏的成就和意义》一文。这是对所谓“革命样板戏”的成就和意义“进行整体性总结和评价的文章”。文章着意强调了“样板戏”对“武装斗争”的表现:即使是有一定篇幅描写地下斗争的作品,也是突出武装斗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湖南文史》2011,(7):45-45
1973年2月,江青以“权威”的身份,就《水浒》问题做过一番谈话。她在谈话中,大肆赞美宋江“是一个了不起的历史人物”,“应充分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19.
从现代世界史理论来看,“普世史”与《史记》的共性是都具有国别史和世界史的双重特性。不同点在于普世史的实质主义历史观,用希腊罗马的历史代替世界历史,所探讨的主要是历史的表面和横断面;而《史记》在其“通变”史观指导下,着力从历史的纵横联系中探讨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原因,并将华夏史同其他种族和国家的历史“和而不同”地联系起来,成为世界通史,较之于普世史能更深刻地了解历史发展的本质,并对现代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萌萌 《神州》2012,(9):50-51
“向后看”的历史意识贯穿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始终。文章从《一支给埃米莉的玫瑰》入手,研究威廉·福克纳小说中“向后看”的历史意识。主要分析了在北方资本主义制度冲击下作为南方庄园主后裔的福克纳小说中“向后看”的意识形成的原因、“向后看”的意识在福克纳一系列小说创作尤其是文章的研究对象《一支给埃米莉的玫瑰》中主要表现以及福克纳本人在小说创作中对于这种意识的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