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代报人成舍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国涌 《炎黄春秋》2003,(10):39-43
结束了长达8年零3个月的厄运,1945年11月20日,《世界日报》、《世界晚报》终于在北平原地复刊,当天成舍我发表《我们这一时代的报人》长文,深情地回顾了《世界日报》和他本人的办报经历:  相似文献   

2.
张建安 《江淮文史》2014,(6):129-135
正与张宗昌的交锋成舍我,生于江苏,长于安徽,是民国有名的报人。他有正义感,刚正不屈,自强不息,即便遇到军阀、巨奸,也毫不放弃对"新闻自由"的追求,因此在办报过程中遭遇了很多风险,创造了很多了不起的传奇。他与军阀张宗昌的交锋就是一个典型事例。成舍我在1924年、1925年先后创办《世界晚报》、《世界日报》、《世界画报》,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一人办三报的报人。此时,张宗昌正在四处攻伐,既是一位无恶  相似文献   

3.
张恨水,安徽人,大学毕业,博学能文,1918年间在北京《益世报》工作。张与成舍我同过事,私交很好。1925年成在北京先办《世界晚报》,第二年办《世界日报》,约张帮忙。张即将他所作的《春明外史》、《金粉世家》等小说,在该两报副刊发表。因系长篇社会言情小说,逐日连载,很受读者欢迎,报的销路逐日增长。张的声名亦大振,成了海内的小说名作家。七七事变起,《世界日报》停刊。张就到上海为成舍我所办的《立报》写小说。沪宁沦陷,张随抗日大众转赴重庆,应《新民报》总经理陈铭德聘,为重庆《新民报》编撰小说,多取材抗战期间重庆爆发户。所写之《…  相似文献   

4.
萨空了(1907年3月7日—1988年10月16日)原名萨音泰,笔名了了、艾秋飚等。蒙族,祖籍内蒙古昭乌达盟翁牛特旗。生于四川成都,辛亥革命后迁居北京。1921年在北京协和外语学校半工半读,1925年在中法储蓄会任办事员,后任秘书处主任。他勤奋自学,自学成才,才华出众。著名报人 民主斗士萨空了是我国新闻界著名编辑,他1927年在成舍我创办的《世界日报》和《北京晚报》兼任记者、编辑,后任《世界画报》总编辑,兼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中国大学和民国大学新闻系教授,并在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授课,1930年任天津《大公报·艺术周刊》主编。1935年11月,他…  相似文献   

5.
1989年3月10日至11日,菲律宾拉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菲律宾中华研究学会、新潮文艺社和菲律宾《世界日报》社联合主办了题为“社会变革与东南亚华人文学”的学术研讨会。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  相似文献   

6.
成舍我原名成勋,又名成平,笔名有舍我、百忧、大哀等。1898年7月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幼年随父迁居安徽安庆,1917年进入北大学习。成舍我是民国时期四大报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报业,组建了一个相当有名的报业托拉斯———成舍我报团,该报团包括北平的《世界...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从美国旧金山《世界日报》和密执安州《安城日报》获知,美籍华裔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易家训教授已经辞世。看到这一消息,心情十分沉重,为物理学界失去一位杰出学者而深深惋惜。我和家训先生,解放前在中央大学先后同过学,他的一生是值得我们追思和缅怀的。易家训先生是我省贵阳市人,生于1918年7月25日。十二岁时随留日归国的父亲和家人移居江苏镇江,就读并毕业于苏州中学。后考入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考进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大学内迁,辗转到内地,在重庆沙坪坝中大复学。他大学时期接近以地下党员陈琏为代表的进步力…  相似文献   

8.
张友鸾生于1904年,安徽安庆人,历任北平《世界日报》,上海《立报》,南京《民生报》、《新民报》、《南京人报》总编辑。1955年调人民文学出版社任古典文学编辑。同时代人把他称为“最有风趣的报人”。  相似文献   

9.
张友鸾生于1904年,安徽安庆人,历任北平《世界日报》,上海《立报》,南京《民生报》、《新民报》、《南京人报》总编辑。1955年调人民文学出版社任古典文学编辑。同时代人把他称为“最有风趣的报人”。  相似文献   

10.
李舒 《文史博览》2014,(3):24-25
1927年早春,作家张恨水开始在《世界日报》副刊《明珠》上连载《金粉世家》,这部作品很快红遍大江南北,红得老少、妇孺皆知,一时号之为"当世之红楼"。  相似文献   

11.
一 1932年5月13日,北平《世界日报》上刊载了一条重大新闻,迅即在文化圈与出版界激起反响.新闻题为“胡适等函请市府取缔翻版书籍”,全文刊出了以胡适为首,刘半农、周作人、冰心、俞平伯等联合署名的一封致市政府公开信,一致要求严厉打击翻版(盗版)书籍的印制与贩卖活动.  相似文献   

12.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院长庄国土教授、菲律宾《世界日报》社长陈华岳等合著的《菲律宾华人通史》于2012年12月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16章,计100万字。数百年来,菲华社会历尽沧桑与劫难,不但历经多次灭族之屠杀,且为菲化、入籍等各种风  相似文献   

13.
前些年与朋友合编《靖远史话》时,从一篇文史资料中看到过这样一个信息,说是民国时期北京《世界日报》上登有《一股银水流向靖远》的报道。对此,我当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碍于编书的其他任务,无暇深究,也就搁置了好几年。今天重新提起,背后隐藏的故事似乎有些沉重。  相似文献   

14.
《沧桑》1994,(3)
美国科学院院士、举世闻名的生殖生理学家张民觉博士,是我最敬仰的杰出科学家之一。从1985年4月开始,我担任山西省侨办主任以后,同张民觉博士有难忘的交往,卸任后我俩的交往仍然保持。1991年6月6日,法新社伍斯特电讯:“避孕丸发明人张民觉去世”。次日,《世界日报》华盛顿电讯:“人工受精之父、避孕药创造者张民觉博士溘然长逝。”接着,《参考消息》也刊载张民觉逝世的消息,我看到后感到非常震惊,心情十分沉重!当年春节,他还从美国给我寄来贺年片,祝我新春快乐,怎么一下就离我们而去了呢!我立即跑到居住在太原老军营小区的张民觉原配夫人李民淑老太太的住所,准备向她表示慰问,并表达我的哀思。但满屋的人都向我使眼色,示意我别提那件伤心事。  相似文献   

15.
胡适是1946年7月29日到北平出长北京大学的,到他1948年12月15日离开北平为止,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当时作为《世界日报》教育版的编辑兼记者,与他有过多次交往。如今,随着40多年时光的流逝,不少事情已从记忆之海里被淘汰,但有些却难以忘怀,即使片言只语也记得清清楚楚。胡适于1962年2月24日因心脏病猝发逝世,被安葬于台北南港旧庄墓园,享年72岁。在他的墓碑上有这样的话:“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  相似文献   

16.
提起在美国《世界日报》副刊《贾奶奶信箱》栏目中担任主持人的“贾奶奶”谢冰莹,或许有人感到陌生。其实,早在上个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她已蜚声中外文坛。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二十年代中期,她曾从戎加入中央独立师,参加了北伐。1937年“七&;#183;七”事变后,她组织妇女抗日队伍,开赴枪林弹雨的前线,被誉为新时代的“花木兰”。近十几年来,《世界日报》副刊的青年读者朋友,所以称冰莹为“贾奶奶”,缘于60多年前冰莹与山东青州人贾伊箴喜结连理之故。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据1992年7月14日出版的美国华文报纸《世界日报》报道:德国柏林大学东亚研究所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日前在柏林签署协议,决定联合整理出版苏联共产党、共产国际和红色国际关于中国问题的档案文献。这批档案文献原文系俄文,内容包括大量苏共中央、共产国际和红色国际有关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文件、决议以及与中共关系等史料。这些文献均系首次对外披露,是研究中国现代史的第一手资料,十分珍贵。  相似文献   

18.
1946年12月24日,寒风凛冽的圣诞前夜,古城北平发生了一件令人发指的暴行,驻华美军海军陆战队长皮尔逊在位于东单的练兵场小树林中,强奸了北京大学先修班的18岁女生沈崇。这就是震惊全国的“沈崇事件”。 次日,私营通讯社亚光社率先作了报道。国民党当局惊恐万分,下令严禁各报刊登事件经过。但仍有《新民报》、《北平日报》、《世界日报》等多家报纸突破当局的威胁和严密封锁,相继报道此消息,揭露事件真相,抗议美军暴行。而且《新民报》在发表消息时,还将中央社要各报不准刊登的通知也作为新闻予以公布,引起了社会的极…  相似文献   

19.
50年前,1946年12月24日,寒风凛烈的圣诞节前夕,被蒋介石引狼入室的驻华美军,在古城北平又犯下了他们累累暴行中又一件令人发指的罪行──美军海军陆战队伍长威廉士·皮尔逊伙同他的同伙下士普利查德,在当时位于东单的练兵场小树林中,强奸了北京大学先修班女生沈崇。在历史上,这一暴行被称为“沈崇事件”。“沈崇事件”发生后,北平的亚光通讯社25日率先作了报道,随后,《新民报》、《北平日报》、《世界日报》等多家报纸,突破国民党反动当局的威胁和严密封锁,相继刊载此消息予以揭露。沈崇被辱的消息,极大地震怒了北平市民。抗日…  相似文献   

20.
一、匆忙组团1951年7月中旬的一天,我(张沛)突然接到一纸由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签发的委任书,命我率领一个“中外记者团”前往朝鲜采访停战谈判(那时我任《东北日报》副总编辑)。7月19日下午5点,从北京前来的记者团成员一行十几个人抵达沈阳站,我这个团长也就此到任了。19日抵沈的团员有安林(《人民画报》)、钱嗣杰(新华社)、梁枫(《东北画报》)、潘静远(《大公报》)、梁沙军(《新民晚报》)、孙承佩(《光明日报》)、彭世桢(《世界知识》)、王真(《解放日报》)、朱启平(香港《大公报》)、向立、崔彬(国际新闻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